书城艺术好莱坞制造:娱乐艺术的力量
7238800000041

第41章 全国围攻:好莱坞的市场策略(2)

电影作为一种改编经典剧情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学和戏剧的传统,比如好莱坞最伟大的导演之一威廉·惠勒的所有剧情片几乎全部来自于小说和舞台剧的改编。改编自戏剧的有西德尼·金斯莱的同名话剧《死路》、萨默瑟特·毛姆的同名戏剧《香笺泪》、莉莲·赫尔曼的同名戏剧《小狐狸》。《千金小姐》也是将同名戏剧搬上银幕,而该剧又是根据亨利·詹姆斯小说《华盛顿广场》改编的。改编自小说的包括勃朗特的同名小说《呼啸山庄》,简·司徒塞尔的同名小说《忠勇之家》,德莱塞的《嘉莉姐妹》和根据麦金莱·康特小说《光荣属于我》改编的《黄金时代》。好莱坞电影进入20世纪80年代直至当代,电影改编文学畅销书的风潮更是愈演愈烈。单从美国电影奥斯卡奖的得奖名单上,就可以寻得不少由畅销书改编拍摄的影片。比如八十年代的《普通人》《母女情深》《雨人》《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及90年代的《霍华德别墅》《沉默的羔羊》《危险的关系》等等,及至这几年,畅销书作家的作品闯入银幕的势头愈加锐不可当。像美国有名的畅销小说作家斯蒂芬·金创作的多部畅销书都相继走上银幕,比如我国观众比较熟悉的《肖申克的救赎》《绿里》等影片,在美国出品时就非常卖座,特别是经由蒂姆·罗宾斯、汤姆·汉克斯等大牌影星主演,更使得电影版比原著传播远为广大。其他的无论在票房还是得奖经历上都不逊色的影片还有很多,比如《英国病人》《天才的雷普利先生》、包括曾经在中国电影观众中同样引起过轰动的《辛德勒的名单》《阿甘正传》等影片,都根据畅销小说或其他形式的畅销文学作品改编而成,在当代世界影坛范围内影响都非常大。

另外一种比较特殊也是比较新潮的改编对象是把受欢迎的经典电子游戏改编成为电影。《银河飞将》被称为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游戏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开创了空间战斗模拟游戏的先河,更是因为其出色的剧情设定和高度的互动感,游戏拥有堪与史诗媲美的庞大背景故事。20世纪福克斯公司1999年将其改编成电影《铁翼司令》。《古墓丽影》出色的人物设定、领先的技术和游戏设计思想,使Eidos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跃成为游戏界知名的大牌企业,的成功甚至超出了游戏界的范围,主角劳拉也登上了时代杂志,成为封面人物,派拉蒙公司先后于2001年、2003年将其拍摄成电影。《最终幻想》系列目前已出到12代,而且几乎每一代产品的推出都会造成一次轰动,2001年史克威尔公司将其拍摄成为历史上最昂贵的全CG虚拟真人影片,成为CG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绝对称不上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生化危机》系列可以称得上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恐怖游戏(之前的《鬼屋魔影》由于机能所限显然缺乏足够的表现力),它的成功对其后的同类游戏如《寂静岭》和《寄生前夜》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康斯坦丁电影公司2002年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续集比第一部似乎更为精彩。《死亡之屋》创造过“最受欢迎游戏”连续10周榜首位置的纪录,2003年艺匠公司将其拍摄成为同名电影。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已公映的大多数游戏电影票房收入也都不甚理想,但是电影公司仍然乐此不疲,原因无他,数以千万计的青少年游戏玩家群体很容易接受一部由熟悉的虚拟人物担任主角的游戏电影,由于大多数被改编为电影的游戏都是卖出千万套级别的大作,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只要有一半的玩家愿意掏钱买票他们就能收回成本,更何况还有非玩家的观众呢,因此这是一个值得付出成本代价的消费者群体,也许当前还没找到最契合他们的观看方式,但凭借好莱坞的商业才能,它肯定会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把这批人牢牢控制在自己的市场消费群中。

电影作为一种探索总体而言,独立影片是大制片厂解体的结果,但究竟何谓独立电影,人们说法不一。有人强调资金和制片完全和大公司无关的就是独立电影,有人认为独立电影就是那些小公司生产的电影。当大制片厂收购独立制作公司后,独立电影又变成了一个标签。有人认为独立电影是一种类型,一种服务于少数人的电影类型;有人干脆认为独立电影就是艺术电影,强调艺术和美学的独立探索精神。概念难以确定的背后反映了独立电影发展过程中自身追求、品质和特征的不断变化。60年代的几部独立电影《逍遥骑士》《毕业生》《邦妮和克莱德》被认为是拯救好莱坞工业的功臣,也是好莱坞生产、制作、美学及其文化转型的标志性作品。

70年代独立制片繁荣。1986到1988年,独立制片的产品数量比过去翻了一番,占市场份额的15%。90年代早期一直保持在每年400部左右,但随后的几年其数量又下降一半,40%的独立制片没有获得任何影院的收入。刚开始,独立制片受到热烈欢迎,人们认为它“无论经济上,还是美学上,都能够对一直困扰好莱坞的问题进行治疗”,“是新的自由、新的天才和新的思想的源泉”。随后的发展证明,所谓独立制片仍然还是一种有限度的独立,想要给好莱坞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等同于做梦。于是独立制片及其独立电影日渐脱离盲目的反体制乐观主义而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低成本、有创意、发现新人和某种新体裁的代名词,美国圣丹斯电影节是一个著名的独立电影狂欢会,这个电影节制造过《女巫布莱尔》这样的独立电影奇迹,捧红过索德伯格、塔伦迪诺这样的鬼才导演,推出过《男孩别哭》《不伦之恋》《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我盛大希腊式婚礼》这样已经和主流没多大差别的独立电影。

独立制片可以说为很多持有电影梦的年轻人提供了很多机会,也为很多坚持艺术观念的导演提供了创作空间,同时也为大片放映过后的市场空档提供填补性的电影,因此,独立电影事实上已经成了一个混杂的电影概念,生存于好莱坞之外但也时常会被好莱坞收编。1994年以来,由于独立制片的形象日益高大,影片票房飙升,于是各大制片厂采取“三部曲”怀柔政策吸纳独立制片:1.收购独立制片公司;2.雇佣才华出众的独立制片导演;3.改造独立制片的内核,使其脱胎换骨。这番改造的结果就是1999年以来生产的具有独立制片特点的影片或多或少都带有主流影片的某种特征,比如《美国丽人》《与魔鬼同行》《选举》《三个国王》《斗阵俱乐部》《天才雷普利》和《男孩不哭》。这些具有杂交性质的影片的出笼,为好莱坞造就了一批新生代导演。他们是传统的反叛者,他们的影片也是“叛逆之作”。在美国传统的警匪片或西部片中杀人者必须偿命,而在《天才雷普利》一片中,相貌堂堂的恶棍连续谋财害命之后居然逍遥法外。就目前的情形看,独立制片与主流好莱坞娱乐正处于磨合阶段,某些美国影评家关于好莱坞(Hollywood)可能转化为“独立坞”(Indiwood)的预言恐怕还要借以时日才能真正实现,不过即使实现了恐怕也不是独立电影的喜剧,而依然会是好莱坞生产创作机制的又一次补充和丰富。

横扫千军:好莱坞的国际策略

用“横扫千军”形容好莱坞的国际势力虽然有点恐怖但也并非过分,因为麦特白对好莱坞的世界文化霸权图景描述已经充分证明好莱坞的确有横扫千军的气势:“对曼彻斯特、墨尔本和蒙巴萨的人们来说,他们心中的美国途径就是西部片和城市被捕街区犯罪电影所描绘的景象。好莱坞所输出的美国形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使看上去非常遥远和几乎没有西方化的地区也是如此。当一位奥地利观众观看《音乐之声》(1965)或者一位澳大利亚观众观看《无业游民》(1960)时,他们看到自己的民族历史被美国化了。在这样的电影中,美国之外的观众通过一个过滤器来看待自己的文化历史,这使得国内环境被呈现为异国风情,而电影针对的‘国内市场’并不是他们的市场,而是北美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好不让人惊讶的是,好莱坞居然能够成为很多外国观众的想像性家园。对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来说,美国流行文化在1926年之前就已经成为他们文化身份的一部分,那时一位美国国务院官员评论说,‘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已经确立的边界,毫无疑问,美国电影将给我们带来如潮的移民。其实,大部分情况下,来到美国的愿望被阻挡,于是希望移民的愿望就变成模仿的愿望’……《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抱怨道,英国电影观众‘谈论美国、想到美国并梦见美国。我们有几百万这样的人们,其中大部分是女性,他们所有的人生内容和目的就是成为当代美国公民’。当然,他们不是美国公民,但他们是好莱坞虚构的乌托邦社区的公民。对于很多在电影与想像中拜访好莱坞这块熟悉的异国之地的人们来说,好莱坞就是他们想像的美国”理查德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第25—27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好莱坞的国际性影响显然不仅仅是好莱坞影片具有世界性的吸引力,而且源自于好莱坞有意为之的市场战略。好莱坞在稳定的国内市场(其占有率达96%)基础上,自然着力开发世界市场,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生产对象和影片利润。

票房国际化自20世纪20年代早期起,好莱坞电影1/3到1/2的收入来自海外的观众市场。比如1996年票房前3名的影片中,《独立日》国内票房收入总额为3.062亿美元,海外票房总额为4.744亿美元,录像带收入2.520亿美元,总收入10.326亿美元;《龙卷风》国内票房总额为2.417亿美元,海外票房为2.516亿美元,录像带收入1.079亿美元,总收入6.012亿美元;《碟中谍》国内票房收入为1.810亿美元,海外收入为2.717亿美元,录像带收入0.918亿美元,总收入5.445亿美元。这3部影片的国内票房均只占总收入的1/3左右,海外票房也都比国内票房高。正是因为好莱坞影片市场方面发生的变化,所以好莱坞加强其国际化市场营销既有主动的因素也有被动的因素,但无论如何,好莱坞的国际化取向已经是好莱坞的重要生存方式之一,也是好莱坞电影的显著特色之一。

好莱坞票房全球化策略首先是影片票房构成元素的“世界语法”化,从而使影片能够通过这种“票房语法”不断制造全球观众都喜欢的故事。这种票房语法可能是惊险语法、爱情语法、惊悚语法和科幻语法,也可能是明星语法、技术语法、新奇语法抑或事件语法等等,其次是拷贝他国票房成功的电影加以翻新,使其变身为好莱坞制造。比如好莱坞从日本购买《午夜凶铃》《咒怨》《谈谈情跳跳舞》,将它拍摄成美国版的《午夜凶铃》《咒怨》《谈谈情跳跳舞》,据报道还有大批后来者如《导盲犬小Q》《漂流2:15》《鬼水凶灵》《人造人》,黑泽明的《罗生门》《天国与地狱》及《留芳颂》等日本电影排着队等待变成好莱坞的翻新产品。比如好莱坞决定从韩国影片中汲取“养分”——买断版权,然后拍摄经过改编后电影。《蔷花与红莲》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斯皮尔伯格旗下的梦工厂花了200万美元买断卖座影片《蔷花与红莲》,远远超过了米拉麦克斯公司出资买断《我的老婆是大佬》的95万美元。与此同时,好莱坞的其他电影公司比如派拉蒙、环球、索尼和米高梅公司也闻风而动,正在争夺韩国电影的版权。据悉在计划中已经有六部影片。除了《我的老婆是大佬》和《蔷花与红莲》,梦工厂接下来要拍摄的是《我的野蛮女友》,而一下子改编最多的无疑是华纳兄弟公司,他们接下来的计划是改编韩国的三部影片《嫁给黑手党》《触不到的恋人》以及《终极刺客》。好莱坞也从香港购买了《无间道》《大事件》等影片。从他国购买票房成功影片加以重新包装,是投机取巧的行为,也显得相当“懒惰”,但如果从市场的角度而言,却未必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起码在制片公司看来这些已经被证明为有市场的影片,是有着可靠内容的产品,内容可靠市场也就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