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创业经营王者方略
7238900000032

第32章 品牌篇——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1)

中国进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流,势不可挡。进入21世纪,入关已是必然,在国内市场越来越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如何才能立足与壮大?只有靠实施品牌战略,争创名牌。

世界每天都有一批企业成立,每天也都有一批企业宣告破产倒闭。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市场竞争的法则是无情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强者阔步前进,弱者徘徊难行,最终被市场无情淘汰。不知名的产品,往往被市场拒之门外,名牌产品,则消费者趋之若鸳。

一个名牌的诞生。并不是十分简单的事情,要靠无数汗水和心血去浇灌。路漫漫其修远矣,每一位企业经营,都要上下而求索。

名牌:竞争取胜之道

纵观“可口可乐”、“IBM”、“柯达”、“奔驰”等名牌产品的发展历史,可以使我们体会到:一个企业的形象如何,可以用“美誉度”和“知名度”两项指标来衡量。所谓“美誉度”是表示社会公众对一个企业的赞誉和信任的程度。这两项指标的高低,往往是通过公众对企业所创造的名牌产品的了解和赞誉间接得出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名牌产品是全面了解和正确评价一个企业的窗口,是树立企业美好形象的媒介。更重要的还在于,良好的企业形象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如果一个企业在社会公众中信誉卓著、形象美好,就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比较容易取得优质原材料和销售系统优势,同时也比较容易筹集资金。而名牌产品则是企业建立形象的坚实基础和可靠保证。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名牌就是在同等条件下,比别的品牌卖的多,卖的快,而且价钱更高。

这句话,极形象地说明了创立名牌和发展名牌的重要性。同时,也道出了名牌的优势。

不管哪一个企业,想在复杂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发展,必须要在品牌经营中,努力创立名牌和发展名牌。这是因为:

一、名牌是企业提高内外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名牌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尽职度。因为名牌代表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创立名牌工作是一代人或几代人艰苦奋斗的结果,并且又能给企业及其职工带来切身好处,因而全体员工从精神上必然抱成一团,像爱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得来不易的成果,从而会形成巨大的名牌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必然会促使所有员工尽心尽力地做好各自岗位的工作。

名牌也有利于提高顾客的吸引力和忠诚度。顾客吸引力和忠诚度,来自顾客对品牌的评价和情感,主要表现是:顾客重复购买次数和顾客品牌移情的难易程度。不用说,品牌“名气”越大,顾客对其评价就越高,所以重复购买次数就越多,显然更有利于提高顾客的购买凝聚力。不少顾客甚至对一些名牌“感情专一”,非此品牌不买。某对新婚青年,由于买不到“皮尔·卡丹”西服而拖延婚期,一对老夫妇由于在当地买不到合适的“画王”彩电,竟跑到上海、北京等离家千里的大城市去购买。所有一切说明了名牌对提高顾客凝聚力和忠诚度的重要作用。

二、名牌是企业成功的重要标志

品牌一旦成为名牌,就能够产生普通品牌难以达到的巨大作用。这一作用就是名牌效应。一般品牌,顾客喜欢挑三拣四,而对名牌却趋之若鹜,爱慕有加。名牌效应可以给企业带来高额的经济收益和显赫的声誉、荣耀以及社会地位,大大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从而表明企业的巨大成功。

例如,金利来总裁曾宪梓,根据顾客崇尚名牌和“便宜没好货”的心理,金利来领带的价格高于其他的普通领带,广大消费者凭着对名牌的信任感,仍然优先选择购买金利来领带。曾宪梓指出:“金利来的订价原则比较独特。总体上讲,金利来产品属威望型产品。顾客购买金利来产品,是为了显示其风度、地位。鉴于对产品质量的信心,也为了增强顾客对金利来的信心,金利来产品从不采取降价或打折扣的办法出售,哪怕是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

事实确也如此。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香港市场低迷,不少公司纷纷靠降价兜售商品,到处是“大减价”、“大甩卖”。面对这种情况,曾宪梓没有盲目跟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反其道而行之,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决策。一方面,坚持不降价,以坚定自己以及广大顾客对金利来的信心;另一方面。金利来以更大的热情关注市场,不但不像其他厂商那样减少布料的采购、压缩生产,造成花色品种的短缺不全,而是“快设计、快制作、快投产、快上市”,以便让更齐全、更新颖的花色品种大量投放市场,让顾客有更多的挑选机会。

不出曾宪梓所料,到了年底,各大百货公司结算出来了,卖得最好利润最高的,仍是金利来领带。不仅如此,经济危机后,许多外国牌子由于经不起考验而被淘汰,销声匿迹了。金利来却确定了雄霸香港市场的地位,理所当然地成了独占鳌头的名牌货。

2001年4月,历时半年之久的普通桑塔纳降价传说终于收场,德国大众和上海大众公关部都给了无比坚定的回答:没有可能降价。在国内,普通桑塔纳热销达15年之久,依然功成未退。一方面,它被屡屡指责为“廉颇老矣”和“腐朽的没落贵族”;另一方面,却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照样卖得不错。这就是名牌的效果,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20世纪80年代,普桑曾占了中国轿车市场的半壁江山,2000年上半年,在捷达、富康等后起之秀的围剿下,销售额急剧下降,以至很多人幸灾乐祸觉得普桑该退役了。不料,2001年1月份普桑的市场表现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出人意料地在春节期间创下销售新纪录,在新世纪头一个月夺回了失落多时的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原来,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人对普桑名闻已久,因而公务车,商务车首选普桑这个老名牌,而非捷达、富康。以至普桑厂商代表说,市场需求决定供给与价格,既然桑塔纳卖得不错,又何必降价呢?

名牌效应常见如下:

1.扩散效应。即名牌一旦确立,企业就树立了良好形象,产品具有良好的信誉,就会经过消费市场的良性传导和流通范围的扩展,迅速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赢得愈来愈多的消费者的信任和依赖,提高顾客的凝聚力和忠诚程度。

2.持续效应。只要产品不出严重瑕疵和信誉危机,一个品牌成为名牌后,其影响力和经济效果就会长期持续下去,甚至可以延续到上百年的时间。例如奔驰、可口可乐这些名牌,各自在行业领域中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历史。

3.放大效应。品牌一旦创立成名牌,企业信誉可以从一个产品放大到一组产品,从一个品牌放大到一系列的品牌,从品牌形象扩大到企业形象,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更起到了放大作用或乘方效果。

4.刺激效应。企业产品成为名牌后,更有利于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挖掘市场潜力,特别是能够刺激消费者的攀比心理和炫耀心理。

因为名牌会产生强大的上述效应,所以企业在品牌经营过程中,必须将创立名牌和发展名牌当作其最高目标。

三、名牌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对企业来说,在市场经济中,名牌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决不仅仅具有标识自己的功能,还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根据美国《金融世界》杂志评出的1996年世界著名商标显示:

1996年“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达434.27亿美元。“万宝路”的品牌价值为446.14亿美元,“百威”啤酒的品牌价值为110.56亿美元,“雀巢”咖啡的品牌价值达105.27亿美元。并且,这些品牌的价值都远远大于其产品的营业额。像“可口可乐”1999年的销售额只是188.13亿美元,“万宝路”商标资产的价值一直将近其营业收入的两倍,美国“百威”啤酒的品牌价值在1996年比其年营业额高四五十亿美元。名牌价值如此重要,因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90年,竟动用35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总资产仅5亿美元的美洲豹汽车公司。

名牌资产的价值不仅数额巨大,并且可以不断升值,有时升幅很大。例如,“可口可乐”品牌价值1991年为244亿美元、1994年为359.56亿美元,到了1996年为434.27亿美元,以至于可口可乐总经理伍德拉夫夸口:即使整个可口可乐公司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仅凭可口可乐这块牌子就能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原样。

从国内来看,也有不少企业品牌价值,经过国内外有关机构的评估,具有较高的水准。例如“红塔山”在1996年品牌价值332亿元人民币,“长虹”在1996年品牌价值122.08亿元人民币,“联想”在1996年品牌价值35.74亿元人民币,“太阳神”在1996年品牌价值1.5亿元人民币。

四、名牌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为人之道,试信为本;从商之道,贵有信誉。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信誉、信用已成了商务往来乃至宏观经济运动的基础。重信誉,讲信用,既是社会公认的企业竞争的天然法宝,也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长盛不衰的根本和无形资产的重要组合因素。“名牌效应”,实际上是指信誉、信用效应。尤其在今天以买方市场为主导型的市场条件下,激烈的竞争已迫使有眼光的企业家把产品的质量、商业信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凭此取得顾客信赖,进而占领市场。

正因为如此,企业就必须高度重视信誉,从此确保创立名牌和发展名牌的成功。可以说,企业创名牌和发展名牌的过程,也就是企业在市场中不断竞争取胜的过程。因而,名牌事实上就是企业竞争取胜之道。谁拥有名牌,谁就赢得了市场。

技术:品牌的支柱

对企业来说,尤其今天,要想创名牌和发展名牌,将自己品牌打响。必须以科技为本。否则,根本不可能成功。

观察传统名牌的成长过程,其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永葆名牌地位,例如奔驰、IBM、可口可乐,技术的支持作用非常大。像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生产的现代化通信设备、英特尔公司的计算机芯片、柯达公司的摄影器材和感光胶片、美国施乐公司的数码复印机,等等,都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

对于新兴名牌来说,技术的作用更加重要。没有科技作为后盾,想创自己的品牌真是难于上青天。国内的联想集团、方正集团、四通集团,等等;国外的微软公司、甲骨文公司、戴尔公司,等等。它们都是以高科技作依托而兴起的产业企业。即便纯粹的全球最大的直销公司戴尔公司,如果不是第一个利用互联网进行PC销售,就不可能有如此迅速发展的势头,并达到今天这样庞大的规模。

从工业革命以来,经历几次技术变革,技术作为促进生产力进步的关键因素,作用越来越大。可以讲,在现代社会,没有超越时代的先进技术,就难以有高质量、高起点、高市场份额的产品,就不能够创造声名显赫的名牌,不能在竞争中取胜,不能让原来的名牌发扬光大。

技术,驱动名牌诞生。回顾经历的四次重大科技革命,每一次都伴随着新产品、新需求、新名牌的诞生,每一次都为有远见卓识的企业经营者创造了历史性机遇和挑战。例如,发生在19世纪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了一系列新兴产品的问世,使电气、钢铁、化学工业、汽车等部门相继发展起来;同时,也促使橡胶、铜、石油等矿产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作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产物,一系列名牌相继诞生并发展到了今天,具有了强大的实力。

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5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有26家诞生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当今世界不少知名企业,其创始人大多是19世纪末工业技术的发明家,如辛格、贝尔、爱迪生等。所以,技术革命为品牌创造了历史性机遇。抓住技术契机,往往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例如,比尔·盖茨的微软、史蒂文·乔布斯的苹果,抓住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即计算机发展的时机;例如,戴尔的戴尔公司、杨致远的雅虎,抓住的是第四次科技革命即互联网发展的时机。

创造名牌需要技术,保护和发展名牌需要技术,发展壮大名牌更离不开技术。技术是品牌的支柱。只有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品牌才能青春不老,魅力永存。

美国著名营销专家柯特勒指出:在现代竞争的条件下,不断创新是企业避免死亡命运的惟一途径。日本索尼公司总裁盛田昭夫也说:索尼的成功,一靠技术;二靠创新,去想别人没想到的,我们首创,他人尾随。

技术,可以营造品牌的生存环境。技术,可以创造市场需要,可以创造市场购买力。从人们购买行为看,想买什么,能买什么,往往是一对矛盾。新技术的推广和采用,可以把矛盾统一起来。例如,汽车最早由戴姆勒和本茨发明,当时仅是贵族的玩物,平民根本买不起,但后来,经过福特不断创新,使每辆车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价格从1500美元降到360美元,实现了汽车进入普通家庭的梦想。可见,技术可以创造市场需求,并改变人们购买力状况。

技术,可以创造消费方式、消费观念,甚至消费文化。历史经验证明,每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能源、新产品,等等,往往可以创造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甚至包括消费文化。例如,电视的出现和更新换代,汽车的出现和更新换代,电脑的出现和更新换代,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变化,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行为,甚至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高品位的消费,尤其是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

技术是名牌的生命。名牌依靠优质,优质来源于技术。可以设想。一个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手段陈旧、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创新开发能力的企业,能够生产出优质产品吗?能够成为著名品牌吗?绝对不可能。

例如,劳斯莱斯是世界第一名车,自1906年至今,该车一直保持用手工焊接、手工装配的传统。我们说,手工制作是劳斯莱斯车的特色之一,但并不排除现代科技的作用。缺少了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劳斯莱斯车根本不可能造成,更别说百余年来盛名不衰。

技术与质量的完美结合,在高新技术密集型企业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例如,IBM公司,1941年,主要产品为肉店秤盘、切肉机、时钟及制表机,到今天,已发展成为雇员超过十几万人的巨型跨国公司,其成功秘诀在于:重视科技力量,重视培养科技人才和技术专家,重视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