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黄帝内经1000问
7239500000014

第14章 脏象要旨(5)

肺在水液代谢中重要作用的理论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肺之“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功用,成为后世“肺为水之上源”理论的导源。如果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可导致水液停留的水肿病证,在治疗时应用“提壶揭盖法”,以宣肺利水。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用越婢加术汤治疗风水,即是对这一理论的具体应用。

为什么脾病而四肢不用?

因为脾病不能运化胃之所生化的水谷精气达于四肢,使四肢失养,筋骨肌肉萎缩,而产生四肢不能随意运动之病变。这一理论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对于四肢枯萎,不能随意运动的病证,运用调治脾胃的方药治疗,常有良效。《素问·痿论》提出的“治痿者独取阳明”治则成为临床治疗痿证的指南,至今指导临床实践。

饮食代谢的过程是怎样的?

食物经口腔进入消化道,经过整个消化道的过程,就是机械与化学的消化过程,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水、无机盐和食物中的维生素等,经消化管黏膜细胞进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运行到全身,不被吸收的残渣遗留于大肠内,形成粪便排出体外,习惯上也叫“排遗”,即将外界纳入的水谷不被吸收的糟粕等物排出体外。小便习惯上应叫“排泄”,即将人体内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经尿排出。二者都有规律地定时进行。但在相比之下,排泄比排遗更为重要,一个人一两天不大便不一定影响生活和工作,若一天不小便,就值得重视了,临床上就要采取措施。这只是有关现代生理学食物代谢的粗略情况。中医学对这一生理功能的认识与上述情况有些出入。中医学认为食物的代谢除与脾、胃、肠等脏腑有直接关系外,还与心、肺、肝、肾……许多脏器有着相互协作的联系,简述于下:

食物(水谷)经口腔、食道进入于胃,经胃中阳气腐熟、消磨后,传人小肠,在小肠“化物出焉”与“泌别清浊”作用下,清者(营血物质——水谷精微)上输于脾;浊者(残渣——水谷糟粕)下传人大肠,形成粪便,经大肠传导排出体外。上输于脾的清者,再由脾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后贯注心脉,分别“浊气归心”,“散精于肝”,“充养于肾”等。脾在对食物的运化过程中须。肾中精气的充养、肾阳的温煦,功能才能正常进行。所以古人认为脾肾两脏,一主先天,一主后天,相互依存,相互滋养。在食物的消化代谢过程中,亦可明显地体现出来。

另外,食物的消化吸收代谢过程,是属全身性的生理活动,所以,除上面提及的胃的腐熟、消磨,小肠的化物,大肠的传导,脾的运化输布外,还需肝气疏泄,肾阳的温煦,肺气的宣散,心脉的运输等相互协作。如果其中任何一个脏器的功能失调,都会影响消化和代谢功能的正常进行。

肝主疏泄表现在哪些方面?

疏,是疏通,畅达;泄,是排泄,宣泄。肝主疏泄,是古人对肝性柔和、条达,不郁不亢生理状态的概括,它直接关系着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调畅。具体的功能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情志方面:情志活动是“神”的体现,神是依靠精、气、血等物质为基础的。精气充盈、气血调和、气机调畅,则肝气条达,情志舒展,爽朗,既不抑郁也不亢奋,俗称“心平气和”。若肝气疏泄不利,条达失宜,气机失调,气血紊乱,或滞而不爽或亢而为害。情志抑郁不舒,可见郁郁不乐,欲哭,寡言少欢,多疑善虑等;情志亢奋,可见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反过来外界事物引起的精神刺激,特别是郁怒,又可引起肝疏泄功能异常,气机不畅,见胸胁胀满,头胀头晕目眩等病变,所以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及“暴怒伤肝”的理论。后世章潢《图书编·养肝法》言:“肝属木,藏血,魂所居焉,人之七情,惟怒为甚,善养肝脏者,莫切于戒暴怒。”

抑郁寡欢和急躁易怒,是相反的情志反映,但从本质上讲,同是肝疏泄不利在不同个体中的表现,所以临床治疗总的原则都是以疏理肝气为主。

(2)消化方面:肝主疏泄表现于消化功能,目前多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胆汁的分泌,胆汁又称“精汁”,《灵枢·本输》篇称胆为“中精之腑”,胆汁为肝之余气而成,孙思邈《千金方·胆腑脉论》也说“胆腑者,主肝也,肝合气于胆”。现代研究胆汁是由肝脏微胆管不断分泌而成,藏于胆囊,再注入于肠内参加消化作用。胆汁的形成、分泌与排泄均与肝的疏泄功能密不可分,而胆汁又与食物的消化直接关联,所以肝主疏泄可以直接影响水谷的消化。二是肝的疏泄功能,可以调畅气机,协助脾胃升降适宜,只有在脾气主升胃气和降的情况下,清气才得以上升,浊气才得以下降,水谷精微才能输布于全身,残余糟粕才能下传大肠排出体外。所以说肝之疏泄实为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的重要条件。

如肝失疏泄,则可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和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出现消化异常的病变,临床经常可以见到肝失疏泄的患者,除了出现胸胁胀痛,急躁易怒,或抑郁少欢症状外,常兼见胃气不降的嗳气、呕恶和脾气不升的腹胀、腹泻等症。前者称之为“肝气犯胃”,后者称之为“肝脾不和”。正如唐容川《血证论》中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免。”

(3)血液运行方面:《血证论·阴阳水火血气论》中说:“运血者即是气。”《素问·五脏生成篇》王冰注曰:“气行则血流。”肝气条达,气机调畅,则血行不怠;若疏泄失调,气机紊乱,或气滞不畅,血瘀不行,见刺痛与瘕瘕积聚等;若气乱无序,血不循经则可导致各种出血证。

另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还可以使三焦、经脉通利无阻。否则,三焦不利、水道不通则会引起水肿、腹水等病证。《金匮要略》所说“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就是指因肝疏泄不利而引起水液代谢障碍的病证。

可见,肝主疏泄与人体气机调畅关系是极为密切的。肝气条达,疏泄适宜,则气机通畅,升降适度,出入有节,故一切器官功能正常;若肝失条达,疏泄失宜,则气机郁滞或紊乱,升降无度,出入失节,从而使一定的组织器官功能失调而发生多种病变。

怎么理解宣发、敷布、输布与疏泄的含义?

宣发、敷布、输布、疏泄几个术语在中医学基础理论中经常遇到,不论是阐述脏腑的生理病理,还是辨证与诊断都不断出现,但往往有时使用不太确切,给初学者带来一定的困难。下面仅就我们的理解做一介绍:

宣发:是宣布、发散的意思。肺主宣发,是指由于肺气的作用,能使气血津液得以散布全身,内而脏腑经络,外而肌肉皮毛,无处不到。正如《灵枢·决气》篇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文中“上焦开发”主要是指肺的宣发作用,若肺气不能宣发而壅滞,则可见胸满、鼻塞、咳吐痰涎等症状。

敷布:是发布、布散的意思。是元气通过三焦之路,到达周身,以激发、推动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输布:是运输、布散的意思,主要是指脾的功能。脾主运化,能将消化和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津液,运输于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所以津液运达全身,除脾的运化输布作用外,还依赖于肺、膀胱、三焦等脏腑的作用方能完成。由于脾能“为胃行其津液”,且脾所散的精微需上归于肺,方能达于全身,所以常说脾有“输布”和“转输”的作用。

疏泄:是疏通、畅达的意思。主要指肝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是肝气具有条达疏畅的调节作用,具体表现在调畅全身气机,调畅情志的变化,以及调节胆汁的排泄等方面。使全身各种功能活动保持着生理功能相互协调,既不抑郁,也不亢奋,经常维护其畅达活泼的生机。

阴经、阳经生病而异的原因是什么?

阴经、阳经生病而异的原因,总体分四个方面:

(1)“阴阳异位”。阴阳经作用的部位不同。三阳经经脉之气(天气)主宰于外,三阴经经脉之气(地气)主宰于内。

(2)“更虚更实”。即经文所说无论阴经阳经均有虚实的不同变化。

(3)“更逆更从”。其经文解释分两部分:

(1)“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说明手足三阴、三阳经经气运行起止、走行方向不同。

(2)“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即上部有病,在上发展到了极限就向下弥散;下部有病,在下发展到了极限就向上弥散。说明手足三阴、三阳经发病部位与病传方向有别。

通过上述经文可知,手足三阴、三阳经的循行方向是不同的,疾病的蔓延方向也是有向上向下的传变的不同。逆,是疾病蔓延的方向与经脉走行的方向不一致。从,是疾病蔓延的方向与经脉走行的方向一致。

(4)“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其经文解释分三方面:

(1)“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即病因不同,病邪作用于人体的部位(内外)不同。风邪→阳(外)六腑;饮食→阴(内)→五脏。

(2)“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喉为气道的开口,咽为食道的开口,阳明经循喉咙,太阴经挟咽,说明了不同的病因,通过不同部位或途径进入人体,而伤不同经脉。

(3)因为“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所以“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虽然风邪、湿邪都是从外部侵犯人,但有上下之别。

五脏与五体、九窍、五华的关系是怎样的?

五体,含义有二:一是指肢体的筋、脉、肉、皮、骨。五体与五脏相合。肝合筋、心合脉、脾合肉、肺合皮、肾合骨。二是指各种不同类型的体质,如《灵枢·根结》篇说:“逆顺五体者,言人骨节之小大,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经络之数……”是说五种形体不同的人,即骨节有大有小,肌肉有坚有脆,皮肤有厚有薄,血液有清有浊,气的运行有滑有涩,经脉有长有短,血分有多有少,以及经络的数目各异等等。这里所谈五体,是指前者而言。

九窍,头部七窍(目、鼻、口、舌、耳)及前阴、后阴为九窍。九窍分别由五脏所主。“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肾开窍于耳及二阴”等。另外,中医还有“五官”之称,即指鼻、眼、口唇、舌、耳等五个器官,也分属于五脏,为五脏之“外候”,又称为五脏之“苗窍”。《灵枢·五阅五使》篇说:“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又说:“五官者,五脏之阅也。”

五华,即面、毛、发、爪、唇。《素问·六节脏象论》载“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心主血脉,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面色红润而有光泽,舌体红润有神,若心气不足,心血不充则脉弱而细,面色苍白无华,舌淡失神,若心血瘀阻,面色青紫,舌体紫暗或有瘀斑;若心火上炎,可见面红、舌尖红或舌体糜烂等。

肺气宣发,皮毛得以温煦滋养而润泽,若肺气壅实闭郁,或肺气虚而不能宣发卫气、津液于皮毛,不仅卫外功能减弱,肌表不固自汗,易患外感疾患,而且皮毛焦枯失泽。肺开窍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若外邪客于肌表,肺气不宣,则气道不通,鼻塞流涕,若肺内热邪壅盛,则肺气上逆喘促而鼻翼煽动。

脾主运化,脾气健运,气血化生有源,肌肉丰满壮实,口唇红润。若脾气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充养肌肉,肌肉消瘦或萎废,唇色浅淡甚至萎黄无华,若脾不健运,水湿不化泛溢肌肤,则发为水肿。脾开窍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肝藏血,“淫气于筋”,筋骨运动正常,若肝血虚,血不养筋,筋失所养则瘛肢麻,手足震颤,屈伸不利;若高热劫伤津血,则四肢抽搐,甚则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肝风内动证。肝主筋,爪为筋之余,肝血充盈,筋强力壮,爪甲坚韧,若肝血虚,筋弱无力,爪甲多软而薄,或枯脆色不泽,甚至变形。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若肝血虚,视物昏花或夜盲、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肝经风热,则目赤红肿痒痛,肝风内动多见目斜上吊等。

肾开窍于耳和二阴,临床多以肾虚证表现于耳与二阴的功能失常。关于“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肝主藏血为血海。但中医学认为肾藏精,“精血同源”,精血能互生,发由血滋养,但其生机则根源于肾气,所以“发为肾之外候”。若肾精气充盈,则毛发丰茂而光泽;若肾精气虚衰,则发枯不荣甚至变白或脱落。

情志过激导致的病理变化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情志致病可以出现以下三方面的病理变化:

(1)气机紊乱。如经文所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

(2)直接损伤脏腑。如经文所说的怵惕思虑伤心、愁忧伤脾、悲哀伤肝、喜乐伤肺、大怒伤肾。说明了神伤可直接导致脏伤。

(3)神志异常。情志过用可直接引起神志异常的病理变化。如“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等。

《灵枢·本神》是如何认识思维的?

《灵枢·本神》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概括思维和思维的产生。任,《郑笺》曰“以思相信曰任”。任物,即对事物进行思考确定信念想法,古代称之为心思,即今之思维。这一活动是由心来完成的。

思维的过程从经文可以总结为五个过程:

(1)意念的萌生,“心有所忆谓之意”。

(2)意念的保存,立志,“意之所存谓之志”。

(3)犹豫阶段,“因志而存变谓之思”。

(4)深思远虑阶段,“因思而远慕谓之虑”。

(5)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对事物有了正确认识,并能处理事物“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整个的思维过程即意、志、思、虑、智,是思维活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是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逐步认识过程。

为何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肺主气,司呼吸,是体内外清浊之气交换的场所,人体通过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氧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二氧化碳),吐故纳新,使体内外气体不断得到交换,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又肺吸入之清气(氧气),与水谷之精气相结合,形成宗气。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司呼吸。又通过心脉布散全身,以温煦四肢百骸和维持它们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皆属于肺。”故曰“肺主一身之气”。

肾主纳气,即肺吸入之气,应下纳于肾,也就是说肺的呼吸功能需靠肾气主纳的作用来协助,只有肾中精气充盛,吸入之气才能经过肺的肃降下纳于肾。若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伤及肾气,而肾不纳气,则可见喘促,呼多吸少,张口抬肩,动则加甚等临床表现,故曰“肾为气之根”。

什么是魂、魄的发生之物质基础及其所藏之所?

魂,是伴随神气而产生的情感志意等精神活动。其发生的物质基础是神,或血。《灵枢·本神》曰:“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又言“肝藏血,血舍魂”。从中也说明魂藏于肝。

魄,是伴随物质、形体产生的性格、感觉、反应能力等本能。其发生的基础是精、气。《灵枢·本神》曰:“并精出入者谓之魄”,又曰:“肺藏气,气舍魂”,也说明魄藏于肺。

什么叫“肝肾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