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黄帝内经1000问
7239500000026

第26章 病因病机(6)

热只是邪气,没有属于人体正气的说法。这是火与热的主要区别。一般地说,热多属于外感,火则常由内生,但这一点不是绝对的,也有内热和五气化火的说法。

如果说火邪常由内生,那么如何理解“五气化火”之说?

这个问题,应从概率的角度理解,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火邪是由内生的,但在某些情况下,火邪也可以由外感而来,不过这种“火邪”,我们多称之为“热邪”。这与“五气化火”并不矛盾,五气之中,只有暑邪纯属外来之火邪,我们称为暑热,其余风、寒、湿、燥等邪并非火热之邪,之所以能化火,需要有人体阳气亢盛或阴分不足的条件,就是说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在人体内才能转化,可见从表面现象来看,“五气化火”是由外感而来,实质上仍由内生。所谓“气有余便是火”,就是这个意思。各种内外因素,导致机体机能亢进,呈见阳气有余的表现,这就是火邪,所以说火邪常由内生。

为什么说“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

喜怒由五脏产生,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当喜怒不节的情况下,则反伤其脏,故曰“喜怒不节则伤脏”。

风雨则伤上,风雨为空间漂浮的致病因素,接触人的上部头面。当风雨挟有虚邪,又遇人体正气虚的情况下,首先伤人的上部,故曰“风雨则伤上”。

清湿,即寒湿,为地面沉着的致病因素,接触人的下部足胫。当清湿挟有虚邪,又遇人体正气虚条件下,首先伤人的下部,故曰“清湿则伤下”。

什么是“壮火”、“少火”、“君火”及“相火”?

古人以火的概念来阐明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物氧化,这是十分生动形象的。火能生热,是阳气的形象和化身,阳气虽不可见,但可以通过火热而察知。人体内也在进行燃烧,只不过是在37℃左右的常温下缓慢地进行而已。活人有体温,死人就冰冷,所以古人认为阳气存则生,阳气散则死。但阳气又不是孤立的,它不能脱离阴精而存在,就像火不能脱离燃料而存在一样。阳气亢盛了,就消耗过多的阴精,也就是说机能亢进了,代谢水平便提高了,产热也增多了,这样消耗太多,来不及补充,机能亢进也不会持久,必然导致衰竭。这种有害于人体的亢盛的阳气就叫“壮火”,所以《内经》说“壮火食气”。反之,正常的阳气,在阴精消耗的同时,能使之不断得到补充。也就是正常的机能活动,虽然也消耗一定的物质和能量,但又能产生新的营养物质,不断补充消耗,这样维持动态平衡,而不衰竭。这种有益于人体的阳气,就叫“少火”,所以《内经》说“少火生气”。可见少火是正气,而壮火是邪气,也称火邪或热邪。

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发挥了《内经》这一论点,发展了物质和机能对立统一的观点,创立了“相火论”。明代张景岳继《难经》之命门说,提出了“命门火”的概念,发挥了火的生理作用。这样《内经》中关于“君火”和“相火”的概念就逐渐明确起来了。

《内经》中把火分为正、邪两类,正气之火即少火,又可分为“君火”和“相火”,《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基本上是指六气中的火。后世将此概念明确为“君火”是心之阳气,“相火”为肝、肾、胆、膀胱、心包、三焦之阳气。其中肾之阳气也叫“命门火”,或称“龙火”,肝之阳气也叫“雷火”。“君火”单指正气而言,若过旺时便是“心火亢盛”,而“相火”包含正气和邪气两方面,过旺时叫“相火妄动”。“心火亢盛”和“相火妄动”都属于“壮火”。

天人虚实关系与发病与否有什么关联?

经文中仅提出,“两虚相得”而发病;“两实相逢”而不发病。作为天人虚实相遇关系不限此两种,当有四种关系,如下图。(图略)

天人虚实相遇,能否发病,取决于自然界中是否存在发病的外在条件(病因)和人体中是否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正气虚),以及两个方面的矛盾情况。

第(1)种情况,天虚、人虚相遇,发病。在这一矛盾关系中,既存在发病的外部条件,又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必病。正如经文所说:“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第(2)种情况,天实、人实相遇,不病。在这一矛盾关系中,既不存在发病的外部条件,又不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正如经文所说:“两实相逢,众人内坚。”

第(3)种情况,天虚、人实,在这一矛盾关系中,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其一,不病。因为虽然存在发病的外部条件,但是不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人体抵抗力强,故不发病。正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其二,可病。虽然不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但是存在发病的外部条件,当外邪过盛,超过人体抗病能力时,亦可发病,如流感、SARS等。即辩证法所说“外因在一定条件下起主导作用”。

第(4)种情况,天实、人虚,在这一矛盾关系中,亦可出现两种情况:其一,不病。虽然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但是不存在发病的外在条件,因此不会发生由外因引起的疾病。其二,可以发病。虽然不存在发病的外在条件(无病因),但是存在发病的内在依据。当人体正气虚损到一定程度,不能适应外部环境时,亦可得病,但病属于微病。

外邪伤人的规律是什么?

外邪伤人的顺序是皮毛→络脉→经脉→输脉→冲脉→肠胃。虽然《内经》各篇对人体层次划分不一,但总体说,皮毛先受邪,逐渐向里入深。其总体规律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

(1)邪在皮肤的证候与病机:邪在皮肤,症见“淅然,皮肤痛”。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皮肤缓则腠理开”,外来邪气乘虚而入。邪气以风寒最为多见,寒主收引,故皮肤收而毛发立,症见恶寒(淅然)、无汗等。寒性凝滞,可致气血运行不畅,症见皮肤痛等表证。

(2)邪在络脉的证候与病机:邪在络脉,症见“痛在肌肉,其病时痛时息”(据《甲乙》改)。病邪由皮毛入络脉,络脉阻滞,故肌肉疼痛,邪欲去络入经,故时痛时息。

(3)邪在经脉的证候与病机:邪在经脉,症见“洒淅喜惊”。邪还在表(如太阳经),卫气被伤,故洒淅恶寒,经气连脏,神气被扰,故有时喜惊。

(4)邪在输脉的病机及证候:邪在输脉,症见四肢关节疼痛,腰脊强硬。足太阳膀胱经脉“挟脊抵腰中”,故见腰脊强硬不舒。邪在手足三阴三阳之经,六经之气不能通达于四肢,故四肢关节疼痛。

(5)邪在伏冲之脉的症状与病机:邪在伏冲,症见身体沉重疼痛。冲为十二经之海,邪伏冲脉,可影响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又冲为血海,血行受阻,血不养形,故见身痛体重。

(6)邪在肠胃的症状与病机:邪在肠胃,根据寒、热之因不同,其症可分为二类:一为寒邪为患,症见腹胀、肠鸣、飧泄。邪居肠胃,运化、传导失常,谷气不行,故腹胀。寒邪与肠中水气相击而肠鸣。胃肠之病及脾,运化失司,水谷不分,故见飧泄。二为热邪为患,症见溏出糜。热居肠中,腐败水谷,热伤胃肠,湿热下注,故见泻下恶臭糜烂之物。若日久不愈,正不胜邪,邪气与局部气血相搏结,凝聚不得行,日积月累,最终形成有形之积,使病邪缠绵难愈。

夏季感冒是否叫伤暑?伤暑与中暑有何不同?

暑为夏季主气,一般地说,夏季外感多见伤暑、中暑、暑湿等病证。但是夏季也可见风、寒、湿等邪气,而感冒则是一种以感受风邪为主的疾患,症见恶风、发热、头痛、鼻塞、流涕或咳嗽等表证,虽可兼挟暑、热、湿等邪气,但与伤暑是不同的。伤暑基本上无表证,所以夏季感冒不叫伤暑。中医辨证是以临床表现为主要依据的,时令季节只供参考,不可拘泥于《内经》“后夏至日者为病暑”之说。

《时病论》有“冒暑”之说,症见头晕、寒热、汗出、咳嗽等,与感冒相似,实质上是暑湿邪气上犯于肺,较伤暑之证稍微轻浅。其实无心烦口渴即非暑病,况又恶寒,实际上是夏月感冒。

伤暑之称,在温病中,似以取其伤于暑邪之意,通指一切暑病。为避免概念混乱,讲义所说的伤暑证,是指暑伤气津,症见身热多汗、心烦、口渴、气短、乏力、小便短赤等,此乃阳明气分之证,并无卫分表证。《时病论》所说的伤暑,初则寒热无汗,似有表证,实乃湿邪困表之故。伤暑与中暑虽同为伤于暑邪,但不只是轻重的不同,在病机上也有根本的区别。

一般说伤暑较轻,中暑之所以为重,在于暑邪卒中人体,内窜心包,以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喘喝汗出。若身热厥冷,便称“暑厥”(属热厥)。亦有轻者,但见头晕恶心、胸闷呕吐等症,这是中暑前兆,由于暑湿秽浊,内阻气机,也较伤暑为重。至于气津暴脱之证,可由伤暑和中暑发展而来,其危重程度,不言而喻。

总之,伤暑和中暑之根本区别在于:一为暑伤津气,一为暑窜心包;一个来势缓,一个发病急。

积证的成因、病机与类型是什么?

成因:“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说明寒邪是积形成的外因。其发生不同类型积证的内因,尚有“卒然多饮食”、“起居不节、用力过度”,以及“内伤忧怒”。

类型与病机:根据积的类型不同,其病机各异。大体有三:其一,人腹的寒气凝聚津液,寒气使肠外的汁沫迫聚,日久成积。其二,入腹的寒气与出血凝聚而成积。其三,气滞血瘀,遇寒气加重凝血而成积。详见下图:(图略)综上可知,积的形成是一个慢性的病理过程,一旦形成,缠绵难愈。因此临床治疗当以温阳、活血、行气、化津之法。

为什么说“气有余便是火”?

气是一种能激发和推动脏腑机能活动的精微物质,它的存在是通过机能活动表现出来的,所以有时候指机能活动。当人体机能亢进时,由于代谢水平提高,会产生过多的热量,同时对人体会产生损害性的消耗,这种热,古人以“火”来形容,所以说“气有余便是火”,这个火是指壮火或叫火邪。因阳气有温煦作用,阳气有余,温热太过而成火,这是必然之理。例如有的运动员在接受大运动量训练时最初的一段时间,往往血压升高,出现头痛、失眠、心烦等症,甚至有的口舌生疮、尿短赤,中医辨证即认为是心肝火旺。再如考试前夕,由于紧张地复习功课,往往也会出现心悸、失眠、心烦、急躁等症,这也是心火亢盛的表现,这些都是“气有余便是火”的实例。原因都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以致机能亢进,用中医术语说就是气旺而生火或气郁而化火。

消瘅的病因有哪些?

《内经》论消瘅的病因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五脏柔弱:《灵枢·五变》指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指出五脏之脉微小为消瘅。所谓“五脏柔弱”、“五脏脉微小”,都表明五脏的精血虚衰,津液亏乏。张志聪《灵枢集注》说:“盖五脏主藏精者也,五脏皆柔弱,则津液竭而善病消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