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黄帝内经1000问
7239500000003

第3章 书名由来

《黄帝内经》的书名从何而来?

经,《辞源》:“凡道义、法制不可易者,皆谓经”;“书也,古有十三经”。据此,经,是指只能遵循而不可改易的规范或书籍。在医药书籍中除《内经》外,尚有《难经》、《本草经》等。内,一种看法是对待之义,内与外相对而言,丹波元胤《医籍考》所说:“内外,犹《易》内外卦,及《春秋》内外传、《庄子》内外篇、《韩非子》内外诸说,以次第名焉者,不必有深意。”内外除有相对之义,尚有价值品位高低之分,如《庄子》内外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著;外篇,可能掺杂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春秋》内外传,专主解释经义的为内传;广引事例,推演本义的为外传。这样内外就有纯驳,本义与演义的次第之分。另一种看法,张介宾认为:“内者,生命之道也。”两说:一从此书的价值而言;二从内容而言,各有所长。

至于《内经》书名冠以“黄帝”,其义在于“取重”。正如《淮南子》所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于神农、黄帝而后能人说。”

《素问》是什么含义?

对《素问》含义的认识大体有四说:一说,《素问》即问本,探索人与自然的根本性问题。全元起认为:“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二说,平素问答。马莳、吴昆、张介宾等人则认为《素问》之义即“平素问答之书”。其三,认为《素问》是问素女。《云笈七·神仙通鉴》云:“天降素女,以治人疾,帝问之,作素问。”四说,《素问》是问太素。太素是天地宇宙万物形成及人们认识发展的完备阶段。《新校正》按:“《乾凿度》云:‘夫有形生于无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疴疾由是萌生,故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素问》之名,义或由此’。”后人认为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的书名,更接近于“太素者,质之始也”的说法。

《灵枢》的含义是什么?

《灵枢》是演变的书名。西汉时无名,合编于《黄帝内经》十八卷之中。东汉名《九卷》,见于《伤寒杂病论》序中。晋名《针经》,恐与《九针十二原》中“先立针经”之语有关。唐名《九灵经》,清·陆心源《仪顾堂题跋》灵宝注:“以针有九名,改为九灵;又以十二经络分为十二卷。王冰又因《九灵》之名而改为《灵枢》,其名益雅,其去古益远,实一书也。”目前无资料反映王冰命名《灵枢》的含义。明·马莳认为本书是医学之门户,注曰:“正以书为门户合辟所系,而灵乃至圣至元之称。”张介宾从医学效应解,认为:“神灵之枢要,谓之《灵枢》。”

今人钱超尘教授提出“这些解释恐怕都是求之过深,未见符合王冰当时改《九灵》为《灵枢》的原意”。

据陆心源“以针有九名,改为九灵。”“九”言九针,“灵”之义可能指物之不笨拙者,即小巧玲珑。《内经》已体现出针具由原来粗糙的石材的砭石、针石改革为金属材料制作的精细的针具,称之为“微针”、“小针”。“九灵”可能指九种精巧的针具,以此为命名。

“枢”、“骨”在《内经》中又指针具。《灵枢·官能》记载:“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灵枢·邪客》记载:“左手执骨,右手循之,无与肉裹。”据此,《灵枢》之义可能取之于灵巧的针具,而以此命名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