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黄帝内经1000问
7239500000045

第45章 阴阳应天(1)

如何利用一天中阳气在肌表的盛衰变化来养生防病?

一日中阳气在肌表的盛衰变化,如经文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说明人身阳气在肌表的盛衰变化与太阳的起落相关。一日,指白天,生,进也,像草木出生土上。人气生,说明平旦之时,阳气柔弱。一日中阳气在肌表的盛衰变化是,早晨阳气在肌表弱小,日中隆盛,日西阳气在肌表又减弱,日入阳气内收而入里。

养生防病,经文曰:“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文中强调日暮不要进行户外活动,其道理是日暮之时,阳气在肌表虚衰,防病能力弱,如此时进行户外活动,则会导致阳气发越,使本来在肌表不足的阳气加重损失,减少或失去其卫外作用,因此勿过劳以免扰动筋骨,如遇雾露,也易伤害阳气,并且外邪乘虚而入,则易使人得病。

经文提示“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说明不仅在日暮要注意养生防病,平旦、日中亦应予以注意。平旦,人的阳气虽然出表,但仍弱小,故当从日暮要求养生防病;日中虽然阳气隆盛、抗病力强,但过度劳累亦会使阳气发越、散失,表虚不固,也容易使邪气外侵而发病。日中应该注意“劳而不倦”,或汗出时躲避风寒邪气。这样才能达到健康防病的目的。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实质是什么?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经文提出的“四气调神”养生原则,但历代注家对此注释不一,莫衷一是。王冰认为是阴阳互制,即春夏阳盛,宜食寒凉抑制亢阳,“全阴则阳气不极”,秋冬阴盛,宜食温热抑制盛阴,“全阳则阴气不穷”。张介宾认为是阴阳互根,即春夏养阳,为秋冬阴之基,故春夏每因风凉生冷,伤其阳气而患疟泄等病;秋冬养阴,为春夏阳之基,故秋冬每因纵欲过度,伤其阴而患火证。高士宗认为四时的太少阴阳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春夏养阳使少阳、太阳之气生。秋冬养阴,使太阴、少阴之气藏。《千金·脾劳门》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其根本矣。肝心为阳,脾肺肾为阴,逆其根则伐其本。”综上,王、张氏所注与文义不符,难合经旨。高氏、《千金》所注与文义贯通,但高氏未注明少阳、太阳、太阴、少阴所指。而《千金》明确指出阴阳所属,即阳为肝心,阴为肺脾肾,当从。根据如下:

(1)文义贯通:经文言“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后言“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均探讨四时阴阳与脏腑疾病的关系。

(2)四时之气与五脏相通,即春、夏、长夏、秋、冬分别通于肝心脾肺肾,以及四时与五脏病的关系。可知春夏养阳当为调养肝、心之气,以防春夏时邪伤之;秋冬养阴,当为调养肺脾肾之气,以防秋冬时邪伤及肺脾肾。

四季气象特点及相应的养生方法是什么?

四时气象的特点及生长收藏规律,提示人类必须顺从四时阴阳变化调摄精神,合理安排生活起居,以健身防病。若违反四时阴阳消长规律,则不仅会伤害相应五脏,还可能会在下一季节发生病变(见下表)。这种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的方法,是对《素问·上古天真论》“法于阴阳”这一养生法则的具体运用。这种适应四时之变的养生方法,对保健防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如何理解“从四时阴阳则生,逆之则病”?

自然界阴阳之气的消长变化,产生了春夏秋冬的寒暑气候变化,而万物则有生、长、化、收、藏的生化过程。因此阴阳的相互作用、消长盛衰变化,是万物从生化到死亡的根本,故四时阴阳是万物的始终,是死生之根本。

古代养生防衰的基本观念有哪些?

古代养生防衰的基本观点有:

(1)外避虚邪: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养生防病,却老延年,必须取法于自然界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注意预防四时不正气候的侵袭。

(2)内养精神:古人非常重视精神情志的调养,避免精神刺激,情志变动,提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及“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等,这些都是内养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3)注重真气:真气在人体生长发育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生命的寿夭无不关于此,掌握养生之道,就是为了保养真气。而后天调养精神是保证真气发挥作用的根本途径,只有真气充足,才能使人尽终天年。

肾气在人的生长、发育、生殖过程中的作用如何?

肾为先天之本,肾气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基础,在人的生命过程中,惟有肾气盛,才能化生天癸,而使人具有生殖能力。同时,人的机体也在不断生长发育,以至成熟。肾气由逐渐旺盛,发展到平衡充足,又由此逐渐下降衰少,天癸也将日趋乏竭,人的生殖功能也因之而渐渐丧失,人体由肌肉满壮,筋骨隆盛,变得老态龙钟,行步不正。可见,人的生命过程,实质是肾气的盛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充分重视肾气,保养真气,就可以却老延年。

十五脏气法时

什么是治未病?

《内经》中“治未病”的含义有两种:其一是养生防病,其二是针对疾病初期,刚有先兆表现时给予早期治疗,已病防变。

关于养生防病,经文将疾病与战乱相比拟,说明顺应四时养生对预防疾病发生的积极意义。养生防病的关键是“形与神俱”,既要采取各种摄生手段与方法,使人体适应四时变化,避免外邪侵袭,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的五大养生法则及四季不同养生方法,同时还要调摄精神,减少不良精神刺激,使五脏元真通畅,疾病不生。

关于早期治疗已病防变,《素问·刺热》云:“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说明此时五脏热病已有,但还未成未发,要求医者在病未成刚有先兆表现时就及时施予治疗,此即《素问·八正神明论》言“上工救其萌芽”,《灵枢·逆顺》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素问·离合真邪》:“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另外《内经》早期治疗还包括某些定时发作的疾病,先其发时而治。《素问·刺疟》云:“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治疗于疟病发作之先,是取其正邪交争之前,以正气攻伐邪气,令邪气欲起而顿伏,正气方兴而大振,正盛邪衰,则病祛邪除。这些论述都提示医者,对于疾病要抓紧时机早期治疗,在控制邪气蔓延的同时,也可避免正气的过度损耗,有利于病人健康恢复。

“治未病”在中医养生学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祖国医学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养生防病方法,如外避邪气、内养精神、身体锻炼、生活起居规律等。早期治疗、已病防变的“治未病”内容已经成为后世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如《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治未病”思想的具体表现。

为什么说人的寿夭与先天禀赋有关?

人出生后的健康与寿命,与先天禀赋密切相关,先天禀赋决定于父母的孕养,因人而异。先天发育良好,则五脏功能健全,阴阳协调,气血旺盛,营卫运行和畅,六腑能很好地受纳、腐熟、传化水谷,津液能输布濡养全身各部。这样使正气充盛,腠理致密,外邪不易侵扰,寿命就能长久。

另外,从头面发育状态也可反映出人的禀赋强弱。如人面部骨高肉满,皮肤红润光泽,说明气血充盛,营卫通畅;鼻孔深长,则反映清浊之气和畅吐纳,如此之人则能长寿不衰。

体质的含义是什么?

《内经》虽然蕴藏着丰富的体质学说理论,但却没有“体质”一词,常称体质为“质”、“身”、“形”等。后世一些古医籍也常常以“禀质”、“体”、“资质”、“气质”、“气体”等称体质。较早提出“体质”一词的是张景岳,如他在《景岳全书·杂证谟·饮食门》中讨论体质与攻法的关系时说:“矧体质贵贱尤有不同,凡藜藿壮夫,及新暴之病,自宜消伐。”此后,在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论著中,也相继出现“体质”一词。然而,他们对体质一词的含义,均未阐明。近十多年,随着体质学说研究的不断深入,医学界对体质的含义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尽相同,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1)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包括形体和生理功能素质。倾向于体质为身体素质看法的人,认为体质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代谢、功能与结构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往往决定着个体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以及产生疾病的倾向性,表明形体结构和功能素质并重的观点。但是,有的人论体质侧重于生理功能,不重视形体结构,认为体质的“体”即生理,“质”即特性。体质即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和后天生长发育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生理特性。还有的人则提出,体质是机体的自我调控能力和对外环境的适应力,这种自我调控能力和对外环境的适应力,实际上是身体素质的体现。

(2)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包括个体在某种环境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等心理功能特征。有人据此认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和《灵枢—通天》是我国古代医家对人的气质、个性特点的探索,它包括了现代心理学家所指的个性、性格、气质诸概念的内容。还有人认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是用五行类比法把人分成二十五种典型性格特征。他们都倾向于把上述《内经》中所讨论的人体体质内容纳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3)心身素质:这是从“形神合一”观点出发,主张体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有人认为体质应包括气质,是人通过先天禀赋、后天调养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气化功能、神志活动方面所表现的特性。有的人虽然也承认体质应包含心理性格,然而从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看,认为体质仅表现为与心理性格的相关性。从本质上看,这种“相关性”的提法仍然属于心身素质说。

综上所述可见,体质的含义至今尚未定论,其分歧的主要原因是,持身体素质说者,基于现代学科分化的现状,认为属于生理功能特征的体质与属于心理功能特征的气质、性格、能力等不应混为一谈。并且,如果从哲学角度来看,体质和气质分别属于肉体和精神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虽然密切相关,但肉体不等于就是精神,因此不能用体质概括气质。持心理素质和心身素质说者,立足于宏观,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强调“神”的主导作用和形神互根关系。由于他们研究体质含义的着眼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各异。

对于体质含义的讨论,目前仍在继续,一时还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相信随着体质学说研究的不断深化,不久将会达成共识。

人能长寿的原因有哪些?

人类长寿的原因有:

(1)先天禀赋:

(1)生理功能健全,即五脏坚固,气血运行正常,皮肤致密,脾胃健运等。

(2)头面发育状态良好,即“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

(2)后天调养:即采取各种养生手段,外避邪气,内养精神。

《内经》中指出的养生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所谓中医养生学,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特色来研究人类生命规律,阐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中医养生学一向重视《内经》所提出的“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这是因为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诸如人们平日所必需的衣、食、住、行,都有赖于大自然的赋予,因此对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人体必须要与它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求得人体本身与自然环境和周围环境的相互统一而保持健康。因此,顺应自然、调摄精神、保养正气是中医养生学的三个主要内容。

顺应自然,就是顺从四时气候的变化,适应周围外界环境,使人体与自然环境协调,这是养生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内经·素问》讲:“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这就告诉人们要顺从正常自然之气及其寒暑变化,建立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对于养生健体是有益处的。

调摄精神、舒畅情志是养生学的又一重要内容。这是因为人的各种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中医称之为“形神合一”。简单地说,“形”指人体外部形态:“神”指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以及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是不能离开形体而独立存在的。因此,形体强壮的人,一般都精神饱满,而精神饱满健旺,反过来又能促进形体健康。这就说明了调摄精神在养生学中的重要性。

另外,调摄精神中还包括调畅情志。中医认为,人的情志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称为“七情”。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不同的情感反应,在一般情况下,人的情感能保持相对稳定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是,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并超过了人体本身的心理承受力,使气机逆乱,功能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例如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之中,常可见到大发脾气之人,往往面红耳赤,甚则昏厥,这在中医叫做“怒伤肝”。另外像人逢喜事,激动不已而诱发心绞痛的,称“喜伤心”;郁闷思虑过度而无食欲的,为“思伤脾”;悲伤哀号导致胸闷气憋的,是“忧伤肺”;突然遭受惊吓以致大小便失禁的,称之为“恐伤肾”。因此,中医养生主张人的心境宜常处在“恬淡虚无”、“积精全神”的状态之中,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既要保持思想活动的健康,又要防止内在精神刺激因素的产生。总之要培养乐观的情绪、坦荡的胸怀,因为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长期的不良情绪和恶劣的心境。

保养正气是中医养生的核心内容。中医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只有正气健旺,人体各脏腑之间,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才能维持着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相对的阴阳平衡,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指此而言。所以,保养正气的基本方法,一方面运用气功、导引、体育锻炼以及琴棋书画等来增强体质,调摄精神,陶冶性情;另一方面从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医疗保健来保精益气,使人体“阴平阳秘”,健康无恙。

五脏与四时的关系如何?

《内经》强调“天人相应”,“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形成了五脏应四时(五时)的关系。二者关系大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五脏之气与四时(五时)之气相通应。《素问·六节脏象论》“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气……”

(2)四时(五时)主五脏。《素问·脏气法时论》“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

(3)在发病关系方面,《素问·金匮真言论》“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中央为土,病在脾”。多篇经文中均提出四时之气与五脏的发病相互对应的关系,也说明在不应时的情况下,邪气可以通过其他关系与途径侵犯他脏。

(4)在养生方面,依据五脏应四时(五时)的关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倡导适应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养生。总结出“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法则。

什么是顺应自然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