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把握好厚黑的尺度与老实的分寸
7240600000001

第1章 对人要厚,对事要黑——把握好做人的厚黑尺度(1)

成功做人非有“厚黑”的功夫不可。如果为人内向腼腆,不能忍受各种在处世交往中的屈辱,过于顾及自己的虚荣心,就不可能抓住机会显示自己;主张“厚黑”,我们绝不是强调在世间行奸使恶,只是为了每一个人以合适的方式在一生中赢得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对事要黑,就是保持原则,力求公正;对人要厚,就是懂得人情,顺应人意。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做人的厚黑尺度,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1.来点厚黑手段,树立硬派形象

做人金典:树立一个硬派形象,老鼠也要发发威,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在民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众所周知,生活中一些蛮横霸道的坏人之所以能够得意一时,就是因为社会上老实的人太多。他们作威作福、发火撒气往往找那些软弱的人,因为他们清楚,这样做并不会招致什么值得忧虑的后果。在我们身边的环境里到处都有这样的人,他们看起来软弱可欺,最终也必然为人所欺。因为一个人表面上的软弱事实上也助长和纵容了别人侵犯他的欲望。

所以,你应该懂得一点厚黑,但要适当地把握尺寸。人是应该有一点锋芒的,虽然在待人处世中没必要像刺猬那样全副武装,浑身带刺,至少也要对某些事有一定的手段来应付,让人觉得你不是一个窝囊废,特别是对那些故意刁难你的人和事,你只能是“以恶制恶”。

树立一个不好惹的硬派形象,是确保自己不受欺侮的一条很重要的略带厚黑色彩的处世技巧。这一形象在时刻提醒别人,招惹你是要承担后果并付出更大代价的。

南方某地一个集贸市场上,有一个泼皮无赖,在小镇的农贸市场上为非作歹、为所欲为。最令人气愤的是,他总是拎了这个摊位的鸡,又拿了那个案子上的肉,却总是不给钱。谁要向他讨,他就说先赊着以后一块儿给。可谁真向他要时,他便会大打出手,或是想法子弄得你无法在此地待下去。

然而有一天,这个无赖却碰到了厉害人物。一大早这个无赖就来到市场上,他走到一个猪肉摊前,用右手点着一块肉要摊主割下来给他,那位摊主也是位青年,听他一说,二话不讲,操起刀就在案子边的条石上霍霍地磨了起来。这个无赖见此,也只好站在那儿等着。此时,摊边上的人开始聚拢过来,一半是看热闹,一半是想亲眼目睹一下这个无赖如何横行霸道。岂知,这位摊主磨了好几分钟刀还没有罢手。此时,无赖急了,张口就骂,要摊主快点儿。只见这位摊主不慌不忙地应了一声,把磨得锃亮的刀往阳光下一摆,一道寒光直照到无赖的眼睛上去。无赖心中一惊,不由得打了一个冷战。他又催摊主赶快割肉,但语气明显缓和了一些。摊主拿着刀,对着这个无赖想要的那块肉砍下去,只听“刷”地一声,一大块齐整整的肉就被割了下来。更令人叫绝的是,也就这一刀,把肉中连着的骨头也齐齐地砍断了。见此情形,这个无赖心中又是一愣。然而,事情还没有完,摊主把肉砍好之后,并不是像往常那样,把刀搁在案子上就算了,而是出乎意料地朝身边几尺远的一块木板上扔去。随着“啪”地一声响,那把剁肉刀便插在木板上,与其他几把并排,排列得非常整齐。同样令人奇怪的是,这回无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拿起肉扬长而去,而是叫摊主称了称,乖乖地如数把钱交了。

故事中无赖是厚黑角色,而摊主则是以厚黑治厚黑,难怪无赖只能服输了。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摊主在默默无声中征服了无赖呢?看了这个小故事,人们自然会想到那把刀,以及摊主熟练的技艺。但是,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是:通过某种形式、某种物品、某个动作,给恶人一种暗示,自己绝对不是好惹的,更不是好欺负的。实际上是在告诉小人,一旦被逼急了,羔羊也会变成猛虎的,“兔子急了还会咬人”,更何况人!这里,虽然没有明火执杖的对抗,没有拳脚相加的冲突,但它也是一种较量,是一种力量、意志和人格的显示。在必要的时候,你可以用正当的震慑手段,显示自己的威力和尊严。

一个人在世俗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树立自己的威严是很必要的,至少可以让你不会无缘无故地受人之欺。当然你不必现还现报,立竿见影,只要能抓住一两件事大做文章,让冒犯者见识到你的厉害,就能收到一种“杀鸡给猴看”的效果,起到某种普遍性的威胁作用。

塑造硬派形象就是要你在平时注意展示你雄厚的力量,比如,令人羡慕的专业本领、广泛的人际关系、神秘莫测的人脉等,这些都会在周围的人群中造成一种印象:你是一个能量巨大的人,不发威则已,一旦发威则后果难当。所以,人们一般不敢轻视这类人物,这种形象的人也很少受气。

所以,关键时刻运用点厚黑之道,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但要把握好尺寸,绝不能过头。

2.把丑事办得看上去也很美

做人金典:把一些丑事或难办的事,办得也很冠冕堂皇,就是本事。

办一些难处理的事或者关系,需要用特殊的手段。表面上和和气气,仁至义尽,但实际上却是厚黑至极。正所谓让一些丑事看上去也很美。

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就是一个典型。通过“陈桥兵变”,赵匡胤创建了大宋王朝,登基帝位。然而,并不是人人都信服,特别是后周朝廷中的老臣,由于事情来得突然,没来得及选择就成了新天子的臣民,难免心中愤愤不平,甚至有反抗心理。对此,赵匡胤是心明如镜,再清楚不过了。

作为一名军人,宋太祖亲自参加过拥立后周太祖郭威的行动,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又被废除而被别人拥立。现在,他结盟的义社十兄弟以及其他曾同他一起冲锋陷阵的兄弟们,威望并不比他低且又拥有重兵,已经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一旦举事,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产生了收其兵权的想法。但是,一想到他们曾同他结成生死之交、为了他的理想共同奋斗过,出生入死,情同手足,把他们赶下台去,或干脆置其于死地,颇重情谊的宋太祖还是有些举棋不定。最后他去找赵普商量,赵普说:“并不是忧虑他们本人会背叛您。在我看来,他们都不具备您这样统御天下的才能。但万一他们手下的人要拥立他,也就由不得他了。”赵普的一番话,终使他痛下了决心。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的一天,宋太祖召来石守信、王审琦等高级将领,设酒宴招待他们。酒过三巡,太祖以亲切而忧虑的语气说:“没有你们的拥戴,我不能有今天,你们的功德,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但是,做皇帝也太难了,真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夜都睡不安稳啊。”

石守信等忙问:“有什么难事,让您睡不安稳呢?”

宋太祖说:“这还不明白,皇帝的位子谁不想坐?”

宋太祖话音刚落,石守信等惊慌不已,赶紧跪下说:“陛下怎么说这样的话呢?现在天命已定,我们哪个还敢有半点私心呢?”

宋太祖说:“那也未必。即使你们无私心,你们手下的人呢?一旦他们贪图富贵,将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不想当皇帝怕也不行了。”

石守信等人一听此话,吓得不知所措,赶紧叩头,请宋太祖给他们指出一条路来。

宋太祖长叹一声说道:“人生就像是白驹过隙,转眼即逝。那些追求大富大贵的人,不过是想多积些金钱,除了供自己吃喝玩乐外,也使子孙们过上好日子。我想你们也不会不这样想吧?既然这样,你们何不放弃兵权,回去当个地方官,买些好田地,给子孙们创立个永久的基业,自己还可以多置些歌儿舞女,饮酒作乐,快快活活地过完一辈子呢?我再与你们结成儿女亲家。这样,我们君臣之间上下相安,两无猜忌,不是更好吗?”

石守信等听后无言以对,只得叩头谢恩。第二天,石守信等功臣将领纷纷称病请罢兵权。宋太祖非常高兴,对他们赏赐安抚了一番后,当即宣布免去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罗彦环等人的禁军职务,让他们到外地当个有名无实的节度使。

为了进一步“安抚”被释去兵权的石守信等人,宋太祖不但向他们赏赐了大量的钱财,而且表示要和他们结为亲戚。不久,赵匡胤把他的妹妹嫁给了高怀德,女儿延庆公主、昭庆公主则分别下嫁石守信之子和王审琦之子。赵匡胤的这些措施不仅使石守信等人在失得中获得了心理平衡,而且也避免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历史悲剧的重演,同时,赵匡胤与功臣宿将之间的矛盾终于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解决,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这就是历史上被传为趣谈的“杯酒释兵权”。

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身边掌握重兵的禁军将领的军权之后,宋太祖感到这种禁军军事制度仍然是一块能够产生新生实力人物的土壤,必须加以改良,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潜在的威胁。因此,宋太祖在解除禁军将领军职的时候,有的重要职务也就从此撤销了。如在任命慕容延钊为节度使时,就趁机撤除了殿前都点检一职;在解除石守信等军职时,又撤销了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一职。逐步形成了禁军由官职较低的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分别统领的“三衙分立”制度,它们之间互相牵制,均直接听命于皇帝。这样一来,就限制了权力的过分集中,使那些武将们难以在禁军中形成根深蒂固的势力。

3.不要轻易得罪人

做人金典:冤家宜解不宜结。

你可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与你关系最密切的搭档,不知为何突然变得对你十分不满,他不但对你冷漠得吓人,有时甚至你主动跟他说话,他也不理不睬。有些关心你的同事曾私下探问过,为什么你的搭档对你如此不满?

可是,你究竟在什么时候得罪了对方?连你自己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直到有一天,你实在按捺不住了,索性拉着对方问:“究竟有什么不对呢?”但对方只冷冷地回答:“没有什么不妥。”双方的关系僵到了这个地步,如何是好?

别急,用点厚黑手段来显示你的忠厚,既然他说没有不妥,那你就趁机说:“真高兴你亲口告诉我没事,因为万一我有不对的地方,我乐意修补。我很珍惜咱俩的合作关系。怎么样,一起吃午饭好吗?”

这样,就可让他也面对现实和表态。要是一切如他所言真的没事,共进午餐是很礼貌的行为。或者,邀他与你一起喝下午茶。在你离开办公室时碰上他,开心地跟他天南地北神聊一番。总之,充分发挥“厚”的威力,尽量增加与他联络的机会。

常言道:“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仇人少堵墙。”得罪一个人,就为自己堵住了一条去路。而得罪一个小人,可能就为自己埋下一颗不定时的炸弹。得罪君子大不了大家不讲话,得罪小人可就没完没了了。他即便是不采取报复,也要在背后对你造谣中伤,你有理也变无理,实在不值得。

所以,当你感到自己的利益被侵害时,不被尊重时,请想想,勿轻易动气。此外,也切记不要气焰高涨,盛气凌人,这种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的态度也很容易得罪人,而且常不自知。

当然,在工作中,谁也难免会与人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产生一些摩擦和碰撞,引起冲突。这时候,如果处置不当,就会加深鸿沟,陷入困境,甚至导致双方关系的彻底破裂。善于给自己留后路的人都懂得“冤家宜解不宜结”的道理。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

(1)引咎自责,自我批评。心理素质要过硬,态度要诚恳,若责任在自己一方,就应勇于找对方承认错误,进行道歉,求得谅解。如果主要责任在对方一方,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就应灵活处理,因为目的在于和解,你可以主动灵活一些,把冲突的责任往自个儿身上揽,给对方一个台阶下。

(2)丢掉幻想,主动搭腔。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即当与对方吵架之后,有时候谁见了谁也不先开口,实际上双方内心却都在期待着对方先开口讲第一句话。所以,当你与别人有隔阂后,就更应及时主动地搭腔问好,热情打招呼,以消除冲突所造成的阴影,这样可以给别人留下一种不计前嫌、大度的印象。

(3)不与争论,冷却处理。当你与别人发生冲突之后,不计较,不争论,不扩散,而是把此事搁置起来,埋藏在心底不当回事,在工作中一如既往,该汇报仍汇报,该请示仍请示,就像没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待人接物。

(4)请人斡旋,从中化解。找一些在对方面前谈话有影响力的“和平使者”,带去自己的歉意,以及做一些调解说服工作,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5)避免尴尬,电话沟通。打电话解释可以避免双方面对面交谈可能带来的尴尬和别扭,这正是电话的优势所在。打电话时要注意语言应亲切自然,不管是由于自己的鲁莽造成的碰撞,还是由于对方心情不好引发的冲突,都可利用这个现代化的工具去解释。

(6)把握火候,寻找机会。譬如:当对方遇到喜事受到表彰或提拔时,你就应及时去祝贺道喜,这时对方情绪高涨,精神愉快,适时登门,他自然不会拒绝,反而会认为这是对其工作成绩的同享和人格的尊重,当然也就乐意接受道贺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你遇到的偏偏是位不近情理、心胸狭窄、蛮横霸道的人,大搞顺者昌逆者亡,把别人的顶撞视为大逆不道,必欲将其置之于死地时,处于如此环境、如此高压之中,那就没什么值得留恋,不必抱什么希望了,这时,就应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三十六计走为上”。

4.对事要黑,对人要厚

做人金典:太老实了行不通,太厚黑了也行不通,关键就在尺度。

做人处世有千万种方式,但不外乎两个字:“软”、“硬”。为什么自古以来没有一条处世妙计能够永远灵验呢?这是因为我们施用的对象不同,即使是作为同一个对象,在与我们面对的不同时期所采取的策略也应该是不相同的。

曹操对待别人的手段通常是两者兼而用之,先软后硬者,例如他对袁绍;先硬后软者,例如他对张绣;又硬又软者,例如他对黄巾军。

当年,曹操和鲍信以寿阳为战场攻打青州的黄巾军,由于曹操和鲍信深入前线考察敌情而被包围,鲍信为救曹操战死。曹操化悲痛为力量,带领军队对黄巾军展开了马拉松式的穷追猛打,连续数十次的大小会战使黄巾军无法喘息,士气衰竭。

这时曹操突然改变了策略,尽量避免杀戮,展开招安工作,同时步步紧逼。被围困在济水的黄巾军主力,在曹操的策动下,全部投降。

曹操非常高兴,立即宣布:既往不咎。将老弱病残全部遣返回家乡,之后又挑选三十万精壮人员,重新组编为“青州军”。生平第一次,曹操终于拥有了打天下的精锐兵团。剿平青州黄巾军,使曹操的事业向前迈了一大步,他不但获得了全州郡县官民对他的信赖,战后也实质上控制了兖州境内所有的兵团。曹操声望提高了,成为了真正有实力的竞争者。

在竞争之中,如果一味硬打,会把对手逼入死角,拼死顽抗。如果武力和招安同时进行,能起到不攻自破的效果。曹操手下战将只有小半是自己带出来的子弟兵,而大半都是被招降的将领,这种削弱敌人壮大自己的政策十分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