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文库-青少年创新思维培养5大诀窍
7241800000006

第6章 激发创新思维潜能(2)

在创造和改变的情况下,从旁喝彩是重要的,尤其是对缺乏经验的工作者而言,因为他们经验不足,对所从事工作的前途成败难以知晓。当新手要听取管理阶层的意见时,管理者最好的办法是继续表示他们成功有望(即使管理者也拿不准)。当然专业界的喝彩赶不上在橄榄球场上那么热闹。专业界一些最好的喝彩者往往只是静静地信心十足地称赞,其态度非常乐观。然而不论其方式如何,要在创造和改变的环境里鼓励和协调许多人,喝彩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成分。

(3)负面暗示杀死人

现代科学证明,若能改变内心的记忆及生理状态,就会影响其身体的生化功能和电波传送,因而感觉会变,行为也会变。

有许多实验显示,当人们沮丧时,免疫系统就会跟着降低效率,也就是白血球的数目会下降。

不知你是否见过一个人的透视照片它所显示身体的电化能是大大地受心态及情绪的影响。由于身心的密切关系,当心态处于昂扬状态时,全身的电流便会改变,使我们做出先前认为自己办不到的事。从我们所得到的知识及经验中发现,身体的变化,不论是在积极或消极方面,都远比我们所认识的来得大,从中可以看出暗示对人的巨大影响。

班森博士是一位研究身心关系的专家,他在著作中曾谈到一些骇人听闻的故事,描述了世界各地巫术的神奇力量。下面的故事发生于1925年澳洲某个土著部落,巫医为一位被俘的敌人进行一项"穿骨术",使这位受害者相信自己得了可怕的疾病,并且可能会死亡。请看班森的描写--

这个人当时的样子颇令人怜悯。他原地站着,脸上布满着惊恐,双眼瞪着巫医,两臂高高地挥舞,仿佛要扫去由天而降且注入他体内的毒素。不久他的面色转白,两眼无神,脸上的肌肉扭曲得都变了形。他想喊叫,可是声音却哽在喉间,只见白色的唾沫涌出。他的身子不停颤动,身上的肌肉控制不住地蠕动。接着他便前后摇动,仆倒在地,一下子陷于神智昏迷。可是没多一会他又双手遮眼,呻吟起来。不久他真的死了。

整个过程充分说明生理状态与心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实,巫医从没碰过那个人,一点都没有。只是那个人接受了巫医的"负面暗示",使自己的心态对身体产生了令人不敢置信的恶果,从而自己杀死了自己。

这种情形并非只限于原始社会,同样性质的事情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周围。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恩格尔博士多年来汇集了一大堆世界各地的剪报资料,其中谈到许多人猝死的情形,相当多的案例都说明,那些人的死因并非来自外界的不幸,而是因为个人极端消极的内心感受,使他们深感无奈、无助和孤独,终于成为像土著部落的俘虏那样的牺牲品。

(4)多表扬,少批评

在教育中开发儿童的思维潜能,首先要从良性暗示入手。其中主要的原则就是"多表扬,少批评",以便在孩子的内心建立起健康的自尊。否则的话,受教育者接受越来越多的负面暗示,就会极大阻碍他们思维的开发。

设想一个3岁男孩正在学画画。他在一张画上涂了各种颜色,自以为干了件漂亮活儿。于是他跑到姐姐跟前说:"瞧瞧我画的画儿。"姐姐却说:"这是什么?真笨,你甚至把颜色涂在线的外面了。"这时男孩对姐姐的评价在内心认可了:"姐姐说我又蠢又笨,不会画画。"当他在脑海中进行自我交谈时,他把一枚又大又重的否定的砝码添加在态度的天平上,使他带着"我不会画画,因为姐姐这么说"的观点向一个否定的方向倾斜。

这个男孩又画了一幅画,这一次给哥哥看:"看看我画的画。"这会儿小哥哥不想被打扰,因此说道,"快出去,真笨。你不会画画。"如果这个男孩对哥哥的评价进行了认可,他的想法积累起来,造就了这样的观点:"我很笨,不会画画。"

假设这一次他花了一整天画了生平最好的一张画,给他妈妈看:"瞧瞧我画的画儿。"她皱着眉头说道:"上帝啊,你画了什么?太糟糕了。"这时,男孩在想什么"我不会画画,这是现实。"

后来这个男孩上了幼儿园,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发蜡笔,准备画画。"但是这个男孩心想:"不,我不画,上次我画了,受了伤害,我不会画。"当你消极对待别人,当你贬低、小看他们,就是在破坏他们对现实的自我形象,要是你是他们的领导、父母、配偶或兄弟姐妹,而他们又十分信任你时,他们就会认同的。

再比如,有一个10岁男孩走到教室前面的讲台,开始他第一次"当堂讲故事"。尽管他作了充分的准备,讲得也十分认真,然而大家都放肆地大笑起来。结果那个男孩惊惶失措,急急忙忙地坐回位子。他的同桌斜着身子靠过来,对他说:"笨蛋!你的裤子拉链开了!"

这个男孩对这件事的反映--羞辱感--成为一次强烈的负面暗示记录在他的头脑"数据库"中。以致在他长大成年之后,他只要遇到当众演讲的场合就会双腿发抖头发晕。也许他的思维和口才都是第一流的,他之所以害怕演讲,很可能是因为10岁时他裤子的拉链开了,那次负面暗示的影响终身难以磨灭。

积极暗示能够开发头脑中的思维潜能,应该尽可能多地从周围环境和别人那里得到积极暗示,或者直截了当地对自己进行良性暗示,同时要拒绝和抛弃那些压抑思维潜能的消极暗示。

自我暗示的五条原则:

(1)简洁:默念的句子要简单有力。例如:"我越来越进步"等等。

(2)正面:这一点极为重要,消极的语言会印在潜意识里。

(3)信念:句子要有"可行性",以避免与心理产生矛盾与抗拒。

(4)观想:默诵或朗诵自己定下的语句时,要在脑海里清晰地形成意象。

(5)感情:要把感情贯注进去,否则光嘴里念是不会有结果的,潜意识是依靠思想和感受的协调去运作的。

2、激发思维潜能的方法:幽默氛围

幽默,是个人生活中的"味精",对于缓解生活紧张、调谐人际关系,都有重要的作用。引发幽默和欣赏幽默的能力,是个人修养水平的一个标志。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来说,各种类型的幽默都是言谈举止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创意。也就是说,能够引我们发笑的地方,一定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新东西,对于众所周知的陈旧的事物,人们是不会发笑的。

列维奈认为,幽默与创新思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为了激发出幽默,必然要摆脱理性思考和固有结论的束缚,而这正是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

阿瑟·考斯勒(ArtherKoestler)是美国研究创新思维的著名学者,他在《创新能力的三个范畴》中指出,创意具有三种形式,即"艺术创新"、"科学发现"和"喜剧灵感"。而所谓"喜剧灵感"就是两种相互排斥的情境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两种本来没有关系的思想或事物突然被结合在一起,便会产生幽默。相声中的"抖包袱"正是这个道理。

幽默故事的构成通常都是这样的:起初是一连串合乎逻辑的情节发展,并让听众产生紧张感,急于想知道结局;然后,一条出人意料的线索突然插进来,形势便急转直下,使原先那条线索成为一个虚假的问题,原先的紧张感突然消失,听众便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1)外语的价值

耗子妈妈带着两只小耗子出去散步,忽然看见远处来了一只猫,小耗子立即惊惶失措起来。可是耗子妈妈镇定自若,说道:"别害怕,看我的!"

说着,耗子妈妈朝着猫的方向大声叫道:"汪汪汪……"

那只猫听到狗叫,吓得转身就跑。

耗子妈妈得意地对小耗子们说:"怎么样,掌握一门外语很重要吧!"

请看这样一则笑话:弗里茨站在店门外,大声地叫卖:"每斤土豆7角5分,最后一天了,明天开始调价,快来买呀……"很多顾客听到他的叫卖,被吸引过来,排着长队等着买土豆。弗里茨太太悄悄地问丈夫:"明天调价多少?"弗里茨答道:"每斤6角5分。"

这个笑话的结构正是一种视角的转换:人们日常理解的"调价"就是涨价,顾客听到要"调价"便排着队买土豆,这都是正常现象。岂料在结尾时,视角忽然一变,把"调价"定义为减价,从而使得排队购买的行为失去了意义,笑声就引出来了。

幽默与创新思维具有双重关系,一方面,创新思维能够激发幽默,另一方面,幽默也能够激发一个人的创新思维。

在一次试验中,首先让一组高中学生听一段喜剧表演的录音,尽管喜剧的内容与接下来进行的"创新思维测验"之间没有丝毫关联,但是,与那些没听录音的同年级学生相比,刚听了喜剧录音的学生,在创新思维测验中得到的分数明显要高。

(2)大学生

一位大学生暑假到叔叔的农场打工。

叔叔叫他去挤牛奶,并且交给他一只凳子,问他会不会。

大学生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不会的"拿起凳子和奶桶就走了。

过了很久很久,大学生终于拎着一桶牛奶回来了。

叔叔问:"怎么样?挤牛奶很困难吧!"

大学生答道:"挤牛奶倒不难,难的是让牛坐在凳子上。"

开放思维潜能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让专家学者以及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聚集一堂,不预设什么严肃的课题,而是充分发挥想象力,鼓励他们胡思乱想,越逗人笑越好。

几年前,有人主办过一次笑与研究的聚会,他们在会上进行爆笑式创意开发。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们搞不出严肃的创意,也不是自我解嘲式地幽他一默,而是因为这样的创意方式所具有的划时代意义吸引了他们。各位专家们在会上尽情说笑,甚至设想用洗衣机洗红薯,设想用微波炉烘干湿淋淋的猫等等,这些奇思异想不断惹得一阵阵哄堂大笑。

但是专家们都明显感觉到:平常未曾留意的事,这时突然注意到了。因为此时他们成功地转移了思考问题的着眼点,发现了自己的思维方式的许多盲点。后来大家总结道:当人们解决问题时,时常会遇到瓶颈,这是由于只在同一角度逗留所造成的。如果能够自由自在地转换视角,情况就会改观,思考就会变得有弹性。事实上任何头脑只要移动视角,都会有新意产生。

此外,幽默也是一种宽容,能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敌意。记得在北京挤公共汽车,被夹在人缝中间几乎能够悬起双腿,正要发火,只听旁边的一位小伙子说:"别挤了,再挤就成相片了!"车厢里一阵笑声,气氛顿时轻松下来。

山田六郎是日本大阪最大一家餐馆的董事长,他的座右铭是:"笑,笑,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多笑。"他多次利用幽默为餐馆赢得了很高的知名度。比如有一次,他的店员集体罢工,罢工结束后,山田在餐馆内贴满了"欢迎罢工"之类的幽默标语。这件事通过当地的新闻媒介广为传播。

(3)比赛聪明

一个城里人和一个乡下佬一起坐火车。城里人欺负乡下佬,要跟他比赛聪明。

城里人说:"咱俩猜谜语,每人出一个谜给对方猜。谁猜不着,就输给对方一块钱,好不好?"

乡下佬想了一会儿,答道:"不,你们城里人比我们乡下佬聪明得多,这样猜,我肯定要吃亏的。还是让我少吃一点亏吧:如果你猜不着就输我一块钱;我猜不着就给你半块钱。怎么样?"

城里人自恃聪明,认定自己不会输,就欣然答应了。

乡下佬先出谜,说:"什么东西三条腿在天上飞。"

城里人左想右想也想不出谜底,只好掏出一块钱给乡下佬,并接着问道:"三条腿在天上飞,到底是什么东西?"

乡下佬递给他半块钱,笑着说:"你的谜我也猜不着,给!"

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话虽然有点夸张却含义深刻,富于生活哲理。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笑口常开对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作用。

英国百科全书对"笑"从外部特征方面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它属于通常脸红,眼睛湿润……"我国古代把"笑"解释为"喜而解颜启齿也",意思是彻底打破了平时人们脸上的那种庄重、矜持的表情和所谓"笑不露齿"的故作姿态。而民间老百姓说得则更为简洁生动:"人逢喜事笑开怀",这种笑可谓声情并茂。

笑是一种"精神润滑剂",是快乐愉悦的表现,可以使紧张的心理顿时松弛,内分泌功能协调顺畅,对身心均有良好影响,因而具有强身健体之功效。笑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生活中倘若没有笑声,人就会郁闷而生病。笑口常开,利己而悦人,益处非凡。

英国首相帕麦斯松年轻时做过小吏,由于工作过分紧张,精神失调,虽经长期药物治疗,仍无起色。后来一位医生对他进行了一番仔细的检查后,开了一个奇特的药方:"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机灵的帕麦斯松从此以后经常抽空去看各种滑稽戏、马戏和喜剧,经常高兴地大笑,愉快的心境使他恢复了健康,又开始了新的工作。

卡耐基曾讲述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学员尝试微笑的经验。那位学员靠买卖证券谋生。他说自己是百老汇街上行走的脾气最坏的人。参加了卡耐基课程后,他在某天早上看着镜子中的沉闷面孔,对自己说:"你今天要一扫愁容,你要微笑,从现在开始!"在此后的几个月中,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感慨地说:"我不仅在家里尝试使用微笑,在路上,在办公的地方,在工作中,遇到人时都试着微笑。不久我发觉,人人都反过来对我也微笑。我觉得在调解矛盾时,采用微笑要容易成功得多。我觉得微笑每天都带给我许多财富。有一个同办公室的年轻人说,他当初认识我时,以为我是个可怕的坏脾气的人,现在他改变了看法,他说我微笑的时候真慈祥。我学会了微笑的技巧,这改变了我的人生。我现在不但自己快乐,也给别人带来快乐,因而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微笑能改变人生,可并非人人都认识到微笑的价值。它可以创造人际关系的奇迹,同时也改变我们自己。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我宁愿让傻子逗我开心,也不要让精明人令我伤悲。"

(4)哪儿都不准去

有一位老师,是个非常虔诚的宗教徒。他跟小朋友说,天堂怎么怎么好,问小朋友想不想去天堂玩?结果只有一位小朋友没有举手。

接着他又跟小朋友说,地狱如何如何可怕,又问要去地狱的举手。还是那位小朋友没举手。

于是老师觉得很奇怪,就叫起那位小朋友问道:"为什么你天堂不去、地狱也不去呢"

那位小朋友说:"妈妈说放学后要马上回家,哪儿都不准去!"

3、激发思维潜能的方法:快乐心灵

"快乐"与"幸福"含义相同,在许多种语言中,二者都是使用同一个词来表示的。快乐在我们看来是有价值的东西,是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标,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目标;中外历史上很多著名的伦理学家,都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快乐)"当作全社会的追求目标,用来衡量各类事物是否有价值及其价值大小的最终标准。

快乐,说到底是心理快乐,是主体自我感觉到的一种自在、舒服的心理状态。快乐自身与引起快乐的原因是两回事,快乐可以由物质性的东西引起,但是快乐本身却不是物质性的东西,而是精神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