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有一天,我遇见了世界
7296700000012

第12章 累了就背上行李去旅行,那里有朋友在等着你

【题记:我一直相信,在旅行中最大的收获,就是人,只有他们会带我走下去,走得更远。】

旅行,最迷人的不仅仅在于看见了什么,还有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却会永存心底的事情。这些事,会随时出现在你的旅途中,让你忘不掉、放不下……

就是这未知的希冀,让我们上路。

时间和空间再也不是自己习惯的那样,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天空陌生的路,对于旅人来说,这些个陌生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熟悉的常规。

我们习惯于在陌生的环境中寻找熟悉的自己。

还有,寻找陌生的朋友。

对于我来说,每一次的旅行都像是第一次,哪怕故地重游、哪怕一年内多次往返某个地方,对于我来说都是新鲜的。

我不知道又会经历什么事、又会看见什么风景、又会遇见什么人,所以每一天都是值得期待的。

我觉得这就是年轻的好处,年轻的我们看什么都新奇,对明天充满了幻想。

随着岁月匆匆流逝,渐渐的,会不会我也与那些成熟的人一般走上规律的步伐?每天带着一张麻木的面具,掩藏着一颗支离破碎不再敢对生活有所要求的心。

我不知道成熟的代价是什么,我只知道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天,今天的云明天便见不到了,今天的故事在明天便变成了回忆,今天的平常的生活在明天可能是奢求,今天的我们在明天也许就变了模样,今天的你和我在明天是否就会告别……

尤其在旅途上的我们,每一天都像是桃乐丝走进了奥兹王国,前方有美丽的风景,前方有嫉妒的敌人,前方有希望有梦想,前方有等待着我们一同上路的朋友。

在新西兰的爱歌顿农场,搭乘可容纳50人的拖拉机在羊驼和羊群马群中穿梭的同时,戴牛仔帽小圆脸的驾驶员马克仔是个爱说爱笑的年轻人,一路上他就是个相声演员,平均以2分钟一大笑30秒一小笑得频率同游客介绍农场,他独特的闽南口音的普通话和英语,都让人听得开心。

“你们知道我们牧场有种动物吗?”他问。有许多人回:“草泥马。”他故意长大了嘴巴一副被羞辱的模样:“啊呀呀,这位大哥,你怎么骂人呢?”

和我同程小火车的阿姨们都被他的笑话笑得前仰后合,夸奖他比葛优还幽默。一趟将近1个小时的小火车之旅,让我对这个年轻人充满了好感。会说笑话和自嘲的人,总是会懂得生活的人。

我与他拍了照片发到微博,却不想半年后他开通微博,并转发了我这条,于是我们便在网上取得了联系,真是奇妙的故事。

有时候我会想,在这个不断告别的世界,命运让我们遇见,是否真的会轻易地让缘分说没就没了呢?

在日本札幌的冰雪之门吃年夜饭,坐在名叫“神威”的和我叫一个名字的包间,认识了饭店的老板娘。

虽然我不能太肯定神威这两个字在日本是什么意思,但既然是包厢的名字,应该是好的词语。仿佛它是专属我的。这种专属的感觉真好!

这一餐是我在异国他乡的第一次年夜饭。老板娘年岁已高,满脸写满皱纹,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穿着简单绣着小花的和服,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为每一个在她店里跨年的顾客服务着。

她为我拍照留念时,用手指指自己的眼睛,再摆摆手,意思是她看不清啦。我笑着摇头,说:“带就不(没关系)。”

她听我会说日语,就叽里呱啦和我说了一大堆,我微笑以对,其实一句话一个单词都没听懂。

离开饭店时,地上的雪已经有了一定厚度,夕阳斜斜照来,将雪地染成了粉蓝色。一眼望去,整条街仿佛披上了粉蓝色的纱。

穿着单薄的她将我送出门外,我深深回了她一个日本的礼——鞠躬,她一直对我摇手,我走了很久再回头,依稀还能看见她在那儿对我鞠躬说再见。

白色的和服和雪融为一体,风吹得很大,雪没过了小腿,但我心中却是暖暖的。

在泰国芭提雅,我曾认识了世界上最美的人妖。她没参加过人妖选秀也不是人妖公主,但却是但凡中国游客去观光,都会去的东方公主号上的头号美女。

我们在东方公主号上吃着火锅,人妖小姐们在我们眼前表演着歌舞,大家对她们评头论足,最后一致公认那个黑头发过腰的、穿着旗袍的“上海小姐”是最东方最美丽的。

当她们来到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娱乐时,找她拍照的最多,所以她拿得消费也最多。

在我去船舱隔层洗手间时,七八个人妖聚在那里吞云吐雾,我走过去,她们对我抛着媚眼性感万分地要将我拉进她们圈子。

我一时有些害怕退后三步,正想着如何避开她们,上海小姐就出现了,走过人群拉住我的手,好像我属于她似的送我去洗手间前站住,对我说:“My name is aung,and U?”

之后她一直陪在我身边,不让其他人妖来碰我,我听不懂她说的泰语,但听得懂她的英语:“It"s my boy!”

离开时,她悄悄往我手中塞了张小纸条。打开后看见是一串数字,我想应该是她的电话。回酒店后给她电话,她略沙哑的声音同我说:“I"m fall in love with u.”

我只在芭提雅呆上一晚,不希望像杜拉斯的情人那般给她留下念想,所以我并没有再见她,只是给她留了我的号码和msn,说保持联系。

看似客套的社交留言,却在网络发达起来后,我们通过微信开始频繁联系,她会在朋友圈发她现在的照片,我会给她留言点喜欢。

现在的她变化很大,不过两年没见就已不再是最美的那个上海小姐了,后来再去芭提雅约了她吃饭,她定的地方,和所有她的朋友介绍我是她在中国最好的朋友。

看到她生活条件很艰苦,完全不像外在的我们所看的那样风光,但她每天过得很开心,她见我的第一句话,用了中文说:“你好吗?”“我很好。你呢?”“我很快乐,快乐最重要!”

快乐的上海小姐,哪怕容颜略老,哪怕生活可能还是那么不如意,但心态决定一切,你曾是我见过最美丽的人妖。

在柬埔寨小吴哥,路过一帮拿着ipad在互拍的黄袍僧人,远远的就看到他们挎着单间行囊、踩着拖鞋,在烈日下胜似闲庭信步的走在上千年的历史中,和那些个残缺的遗迹融为一体。

走近了看到是一个年长的师傅带着三个十多岁的徒弟,我好意地端起相机帮他们合照,他们很开心地聚在一起。

一张结束,他们邀请我与他们一起合照,与我用简单的英文和我交流。

当他们知道我是中国来的,师傅操起了中文和我说:“我去过云南,很美。”我问他:“Have u been to XiZang?”“No,but I know there are very fantasy.”

本以为他们会有意将邮箱告诉我,让我将照片传给他们,却不想他们只是面带微笑轻轻摇头:“Thank you,It"s very glad to see u.”然后便起身于我告别。

我们向不同方向走去,走出十多步,我回头再看他们,虽然离我只是几十米的距离,却感觉已是两个世界。

我突然想到我们还没有告别,却已来不及,只得在心中悄悄说一声“再见。”

后来看李安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一句话:All of life is an act of letting go, but what hurts the most is not taking a moment to say goodbye.这才理解当时自己为何会感到不舍。

我们的一生总是在遇见与告别,上一刻遇见的人,下一刻可能就要说再见。今天的再见,也许就是明天的重逢。珍惜每一次缘分,珍重每一次告别。

僧人们对俗世已看淡,对于他们来说,再见只是一种形式,只要遇见了灵魂总会在一起,而对于渺小的我来说,说再见的形式很重要,它预示了我们今生的缘浅缘深。

在澳门,叫丁丁的大姐带我混迹赌场,千金一掷面不改色;

在马来西亚,按摩的小哥和我欢快地聊了一晚他的外国男友;

在香港,我很紧张地去做lasik手术之前,微博上认识的眼科大夫一直在给我打气加油;

在新加坡,居然和多年没有联系的中学同学重逢;

在瑞典,和微博上认识的朋友抱着被子看星空……

这些个和朋友的故事说也说不完,只要我还继续在路上,就不可能说完。

这只是一本书中的一个章节,他们就让我有了忧伤和怀念,下一次我要将他们的故事写成一本书,不,两本书三本书……

让读者和我一起认识旅途中的他们,如果看过这些书的朋友,有机会去到那个国度,那个地方,记得帮我和他们打声招呼,记得和他们好好地说一次再见。

于是他们也是你们的朋友了。

旅人常常不知不觉地就会越走越远,但真正带我们走得更远的,是那些一路上遇见的人们。

游客的身份,使我们拥有了一张通行证,我们可以自由地穿梭于其他的文化,很容易被陌生人信任。

他们常常乐意与我为友,乐意选择我做他们的听众,将他们的感情向我倾诉。

他们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不同的人,他们与我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同一个地球上,却与我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拥有着不一样的价值观。

他们让我的世界变得繁杂而有趣,不旅行,我就无法遇见他们。

我一直相信,在旅行中最大的收获,就是人,只有他们会带我走下去,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