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有一天,我遇见了世界
7296700000015

第15章 舌尖上的旅行家,好吃的旅游是私有的记忆

【题记:真正可以让人感到一辈子都可以觉得好吃的味道,永远是最温润,最朴素的味道,那些像妈妈用心寻来的食材爸爸仔细烹调的味道,才是世间最难以消逝的,让人觉得可以在那里吃到天长地久。】

一部叫做《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让网友们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豆瓣上有将近50万的五星好评,这样一部以叙述中国各地小吃美食的片子如此受中国人推崇,追其原因终还是因为我们是舌尖上的民族。

对于吃,中国人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食材,有上下五千年的美食文化史,随便在街头拉住一个问他当地美食,都能滔滔不绝地当美食导游。

我父亲是一个吃遍美食的行家,每吃到好吃的他便会琢磨如何做,然后在菜市场买了食材回到家便做给我吃,所以从小我便是一个吃客。

小时候的我没有比较,只知道爸爸做得好味,等到长大了,吃多了天下美食,才发现爸爸做得不只是美食,而是一种感动,那种感动会在每一餐细嚼慢咽后留在记忆中,久久不会散去。

妈妈不会做饭,却是一个寻找美食的能手,那些年爸爸妈妈因为工作的原因分在两地长期不能相见,妈妈就每天带我下馆子,但凡听说哪里新开张、哪家好评如潮,她骑个自行车载着我就飞过去了(笑)。

后来爸爸每天做饭,妈妈就变成了骑着电动车跑菜市场的那位,总能在那一片片让我看得眼花缭乱的菜场中找到最新鲜美味的食材,每一块肉每一只虾每一根青菜辣椒都是妈妈亲手挑选,全然马虎不得。

那时候的我并不了解妈妈这份让全家人吃得好的苦心,陪她去菜场时看她这样挑选,觉得她有些吹毛求疵,还不都长得一个样。现在离她远了,一年也见不到几次了,在外吃饭时,看到菜谱介绍他们的食材是多么多么用心挑选便会对这家饭店格外好感。

妈妈说现在的菜场已经买不到好食材了,都是人工饲料催化剂农药瘦肉精,于是她在家外的院子中开辟了一处开心小农场,养土鸡种花栽果树,全然一副农家乐生活,好不惬意。甚至有邻居说要高价购买,我妈妈笑着回:不卖,留着儿子回家吃。

这便是中国人对美食的追求,吃饭讲究的不仅仅是味道,更要是一份分享美食的心意。

去好的餐厅吃到的是心意,在老街老巷的犄角旮旯都也能看到心意。

心意不过两字,就意义重大,有心意的厨师把顾客都当做家人,用最好的食材用心烹调,看到顾客脸上露出赞扬的笑容,便是他们最开心的事。

真正的旅行者,应该热衷于去尝试当地人喜好的餐厅和味道,这会成为我们旅行中最美好最独特的一项体验。

所以好吃的旅游,对我来说是一个更深层次的旅行境界。

脱离了有人聚集的百货公司、步行街之后,真正走到当地顶级食府或街坊邻里间,去品尝当地原汁原味的感动,这才是做一个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的旅行者的基本体验。

从东京台场看着彩虹桥的浪漫品尝顶级和牛,普吉悦榕庄配备VIP管家的高档厨房,到香港铜锣湾的街头烧烤,芭提雅中天海边的新鲜海味,罗托鲁瓦红树林中的家庭聚餐,曼谷红灯区夜市的蝎子虫子……

去过东京筑地海鲜大市场,满街成列整齐模样干净的新鲜海鲜,让你看了就想吃一口,价格还不贵,一头比巴掌还要大的鲍鱼只要100元,还没烹调就已经馋到不行;

也去过布吉四季酒店安排的厨师料理班,大清早的跟着厨师去当地农贸市场,龙虾对虾皮皮虾、大螃蟹大鱿鱼大贝壳,各各都让你迫不及待想将它们做成美食。

之前策划过美女私房菜主持人沈星的书,她同我说,每次旅游最喜欢赶着大清早去各地的菜市场,可以不买但不能不去。

我并不会像美食家或厨师们那样热衷于流连于各个城市的菜市场,但是有些地方的食材市场却也必去一看。

在我看来最能展现一个城市全貌的地方,不是某个名胜某个餐厅,而是位于闹市人流聚集的某个熙熙攘攘的菜市场。

只有菜市场,才能提炼出整个城市的缩影,所谓民以食为天,菜市场一定堆满了这个城市最引以为傲的物产。

从最原始的耕作物产,到最现代的运输方式带来的进口食材,从人们讨价还价的神情姿态到那些带着当地人小小智慧的各式手工,每一处都细腻地展现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和现在。

最迷人的美德和最不雅的秩序在这个最生活的地方毫无遮掩,我们大可光明正大地偷窥一个城市的真性情,而这是追求原真体验的游客不可错过的。

吃遍了世界各地大大小小、从富丽堂皇到小街小巷后才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很多时候,饕餮是兴之所至。

就算是那些你看起来很陌生、尝起来很古怪的食物,情绪上来时,也会抛开一切,让自己的味蕾来一场脱缰的狂欢。

酒足饭饱之后,会朦胧记得那些刺激了你舌尖的神奇香料,也会依稀回味那些让你大呼过瘾的浓烈快感,但你知道,那些并不是你可以长相厮守的味道。

真正可以让人感到一辈子都可以觉得好吃的味道,永远是最温润,最朴素的味道。

那些像妈妈用心寻来的食材爸爸仔细烹调的味道,才是世间最难以消逝的,让人觉得可以在那里吃到天长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