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突破卡门线——运载火箭
7320400000009

第9章 第一个冲出地球

“面包换人”计划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希特勒下令报复行动开始。几天后,V-1导弹开始攻击伦敦;9月8日,第一枚V-2导弹呼啸着飞越英伦海峡,轰炸英国伦敦和比利时安特卫普港。1944年6月到1945年3月,德国导弹部队共发射了1.5万枚V-1导弹,4300枚V-2导弹,导致3万余人身亡。

这些导弹由德国火箭专家冯·布劳恩设计,是世界上第一种实战的导弹。“V”是德语Vergeltung的简写,意思是复仇。V导弹分为V-1、V-2两种导弹。其中,V-2导弹威力较大。它长13.5米,直径约1.7米,发射质量13吨,最大飞行高度近100千米,最大飞行马赫数是4.8。V-2导弹能把1吨重的弹头发射到322千米以外的目标处。由于当时制导系统的精度很差,落点误差较大。V-2导弹一共生产了1万多枚,实战发射约5000枚,给盟军、百姓造成极大的威胁和损失。

1944年10月,英国首相丘吉尔给斯大林发了一封私人信函。信中丘吉尔表示,V-2导弹是在德国图林根州佩内明德的导弹工厂生产的,地点恰好位于苏联红军的进攻地区。丘吉尔要求斯大林允许英国专家进入红军进攻地区,以便搜集纳粹导弹的情报。斯大林深知这个叼着雪茄、说话粗鲁、满脑子鬼点子的丘吉尔在打什么鬼主意。于是斯大林立刻下令苏联专家抢在盟军前获取德国导弹。

时间就是胜利。1945年6月1日,苏联红军占领了佩内明德。苏联专家发现,美军已在几天前进入红军占领区,带走了冯·布劳恩等一大批火箭专家和导弹的关键图纸,拉走绝大多数有价值的设备。面对人去楼空的厂房,苏联专家欲哭无泪。随后,苏联缴获了一切能搬走的机械、设备和物资,包括几百枚没有被美军搜走的V-2导弹。

为弥补损失,朱可夫元帅实施“面包换人”计划。只要是与研究导弹技术相关的人,愿意为苏联服务,都可以来领取食物。在美苏占领区交界的小镇卡本霍夫,苏军把黄油和面包直接摆在检查站边上,挂出标语:“来吧,这里有生存的希望。”这一招果然奏效,没有跟美国人走的德国专家陆续汇集到苏军占领区。导弹制导控制系统专家赫尔穆特·格罗特鲁普等一大批德国专家也来领面包。

1946年10月22日,苏联士兵出现在德国专家的门口,以命令的口吻通知他们准备前往苏联。苏联把3500名德国工程师、技工及其家属运送到苏联卡普斯京亚尔靶场,即后来的卡普斯京亚尔航天中心。

1947年10月18日,苏联以V-2导弹为蓝本设计制造的第一枚国产弹道导弹R-1实现了首次试射。同年10月20日,又进行了第二次试射。虽然导弹飞了231千米,却偏离目标180千米。苏联专家忙碌了半天,还是没有查明原因。德国专家很快查出是有害干扰的原因,并做了必要修改。导弹的误差率果然缩小。

在莫斯科以北200千米的谢利格尔湖上,有一座叫格罗多姆利娅的岛。1947年底,苏联政府在岛上专门修建了贵宾楼,供德国专家居住。岛上四周用铁丝网围起,并配有苏军警卫。尽管当时苏联仍处于食物短缺状态,但德国专家在岛上的小日子过得还不错,领取高薪,假期还可以去莫斯科大剧院看芭蕾舞表演。

当时,格罗特鲁普担任导弹总设计师,他领导研制的导弹设计新颖,极具创造性,性能超越美国的远程导弹。冷战爆发后,苏联基本掌握了德国运载火箭、导弹技术,开始遣返德国专家回国,最后一批专家于1953年被遣送回国。

飞往星际空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人吃上了牛奶黄油、土豆烧牛肉,同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苏联火箭总设计师科罗廖夫组织仿制德国V-2导弹,利用火箭技术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枚运载火箭,为发射人造卫星和载人飞船提供飞天工具。

1953年,赫鲁晓夫开始执政。他对火箭技术并不了解,但很支持。赫鲁晓夫曾十分幽默和风趣地说:“科罗廖夫称它为火箭。我看它像一支大雪茄,不相信这家伙能飞起来。……到了发射台上,我们真像乡巴佬进城一样绕着火箭走,摸它、拍它,看它到底有多结实,差点要用舌头去舔它,看它到底是什么滋味……”

赫鲁晓夫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也是太空探索的领导者。冷战时期,苏美太空争霸,在他的领导下,苏联宇航委员会成立,洲际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登陆月球等航天计划开始实施,推动着苏联航天事业达到顶峰,创造了无数个世界第一。可以说,没有赫鲁晓夫,就没有苏联的航天成就。

苏联第一次要用运载火箭发射卫星了。这是第一枚运载火箭运送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科罗廖夫将第一枚运载火箭和第一颗人造卫星都命名为“卫星”号。当时的人们不明白“卫星”号运载火箭的伟大而深刻的意义,但赫鲁晓夫十分清楚地知道,它启动了飞往星际空间的按钮。世界将因此而改变。

向宇宙进军的先锋

1957年10月4日,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场上灯火通明,“卫星”号运载火箭直刺蓝天,第一颗人造卫星“卫星-1”号安装在“卫星”号运载火箭的顶部,雄伟壮观。一声点火令下,“卫星”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卫星-1”号人造卫星划破夜空,直冲苍穹。

火箭发射场上立刻沸腾起来,高呼“乌拉!乌拉!”随后,设计师、工程师、工人、火箭兵等所有参与试验的人自发地聚集在发射场地。科罗廖夫登上临时搭成的台子。他难掩自己的兴奋,两眼闪动着光芒,一向严肃的面孔也露出难得的笑容。科罗廖夫激动地说:“齐奥尔科夫斯基英明地预见,人类不会永远停留于地球之上。人造地球卫星证明了他的预言。现在,开始向宇宙进军。我们可以引以为豪的是,我们的祖国是向宇宙进军的先锋。”

1957年10月4日,苏联的“卫星”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地球卫星开辟了星际航行的道路,打破了太空亿万年来的宁静,开启了人类的航天时代。

第一枚运载火箭

“卫星”号运载火箭第一个冲出地球,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开发利用空间的新纪元。这是人类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卫星”号运载火箭奠定了苏联航天运载工具发展的基础。在科罗廖夫的领导下,又陆续研制出“东方”号、“月球”号、“上升”号、“联盟”号、“闪电”号运载火箭等,并用这些运载火箭先后发射了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飞船、第一颗月球探测器以及“上升”号飞船、“联盟”号飞船、“闪电”号通信卫星等。

为了抢夺世界第一,苏联火箭家族很快庞大起来。“卫星”号运载火箭开辟了世界航天、星际航行的光辉道路。尽管时间已经过去50多年,但当年“卫星”号发射时的轰鸣声似乎仍在耳边回响。

如今,已有30多个国家能制造运载火箭。截至2010年12月底,全世界各种运载火箭已进行了5102次发射,其中,4635次成功,117次部分成功,350次失败,共将900多人次送到了太空和月球,将6271个卫星、宇宙飞船、空间探测器、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等航天器送入太空。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空间探测器,飞出了地球,正飞出太阳系,向银河系进发,向更远的宇宙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