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让性格带给你好运
7325700000025

第25章 必须警惕的性格陷阱(3)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是于谦清正廉明的写照;“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于谦个性的剖白。治国他是一位能臣;治军他是一位儒帅。就是这样以为铁骨诤臣,由于秉性正直,不会曲意逢迎,最后落得个冤死的结局。人们一面推崇耿直,又一面亲手共同谋杀耿直的天才,这是历史的悖论,同时也是人类发展悲哀。

所以耿直型性格的人在为人处世方面还是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艺术,坚持原则性问题,但某些小事不妨装点糊涂,尤其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保持灵活机动的态度,这样才能行走于世而少许多磕磕碰碰。

2.自信需要正确估计自己

自信是一种好的性格,一个人要想干好任何事,都必须首先相信自己的能力。但自信的人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自以为了不起;或是过分地张扬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这两种偏向是自信型性格不好的方面,因此,如何对自身能力以及才干合理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信的人表现为相信自己的能力,但表现谦虚、不自诩;自负的人夸大自己的能力,自以为了不起;锋芒太露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但太过张扬和显露。自信是成功者的性格;自负不可避免地导致故步自封和停滞不前;而锋芒太露令人讨厌,到处树敌,没有不招致失败的。

那么,相信自己、过高地估计自己与显露自己似乎很难用确切的标准量化,这正是我们主张不能简单化地看待一个人的性格的理由,也正印证了我们关于一个人的性格是个复杂体的论断。对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你怎么判断他是自信、自负,还是锋芒太露呢?

自信主要是内示行为,其目的也主要是鼓舞自己达到成功;自负虽然也是内示行为,但它自我膨胀,看不到任何高于自己的人和事;而锋芒大露是向外的,夸罐自己才能的目的是给外边人听或看。当然,自信有时也表露或直泄,但其方向仍是对内加强自省自励,以达胜利;自负则是自我陶醉、自我欺骗;而锋芒太露不管通过什么方式,则完全是故意向外人炫耀自己。

自信的人在攀登高峰时、在克服困难时、在接受挑战时表现得尤其勇敢而无畏。他为的是事业、为的是科学、为的是工作、为的是理想。自负的人孤芳自赏,并无很远大的追求,是一种自私的表现;而锋芒太露的人,不管他怎么把自己说得高尚,说到底都是炫耀自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自己的升官,为自己能出国等。封建社会,帝王对锋芒太露的人几乎整你没商量,直整得你永世不得翻身,而封建士大夫都要练就藏功(隐蔽自己的才干),才敢去蹈仕途。

由于人的性格是很顽强的,不让其锋芒太露几乎不可能,所以有的人即使到了中老年也很难克服自负和锋芒太露的毛病,尤其是在人们盛赞“自信”是多久伟大、多么富有魅力时,人们往往把自负、锋芒太露说成是自信的表现,这就更显性格是个多面体、多棱镜,从而把自信型性格弄得复杂而难以搞清,这样似乎才能彰显自己的魅力。

因此,一定要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对你自己究竟偏向哪一种,这样才能避免自己从自信走向自负或锋芒太露的偏差。如果你有在公众或他人面前自我炫耀、自我显露的癖好,那无疑你的性格就有锋芒太露的侧面。如果你在内心中老是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总觉得比这个也强、比那个也不弱,那你肯定有自负的倾向。若有了这两种倾向,你只要学会谦虚就等于调整好了你的性格偏向。因为能力、才干是客观的,你何必要自夸呢?你何必要显露呢?既然才干是客观的,不会因为你自认为比谁强就比谁强,那你又何必去傲无谓的比较呢?当你学会了谦虚,能够不故意显示自己,能够保持心态平静,不在内心与别人较劲,那你就是一个既不自诩如何如何好,也不自馁如何如何差的具有自信品格的人了。

3.别让“完美”毁了你

不能容忍美丽的事物有所缺憾,是人的一种普遍的心态,也是人的一种典型性格。对许多人来说,追求尽善尽美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从未想过,正是这种似乎无关紧要的态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果进一步分析,有些渴望完美的人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需要。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安全感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之一。假如一个人缺乏自信,生活上屡遭挫折,那么他的安全感就受到了伤害。这种伤害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加以补偿。

无需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生活中每干一件事就想把它做得完完美美的人,并不是一个强者。恰恰相反,这些追求完美者企望毫无瑕疵的结局,只把自己保护起来,免受他人的指责和讥讽。

心理学研究证明,试图达到完美境界的人与他们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恰恰成反比。追求完美给人带来莫大的焦虑、沮丧和压抑。事情刚开始,他们在担心着失败,生怕干得不够漂亮而辗转不安,这就妨碍了他们全力以赴去取得成功。而一旦遭到失败,他们就会异常灰心,想尽快从失败的境遇中逃避开去。他们没有从失败中获取任何教训,而只是想设法让自己避免尴尬的场面。

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带有以下6个特点:(1)神经非常紧张,以至于连一般的工作都不能胜任。(2)不愿冒险,生怕任何微小的瑕疵损害了自己的形象。(3)不能尝试任何新的东西。(4)对自己诸多苛求,毫无生活乐趣。(5)总是发现有些事未臻完满,于是精神总是得不到放松,无法休息。(6)对别人也吹毛求疵,人际关系无法协调,得不到别人的合作与帮助。

很显然,背负着如此沉重的精神包袱,不用说在事业上谋求成功,而且在自尊心、家庭问题、人际关系等方面,也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他们抱着一种不正确和不合逻辑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他们永远无法让自己感到满足,每天都是焦灼不安的。

只求完美,害怕失败,只能使我们处于瘫痪的境地。如何从追求尽善尽美的诱惑中摆脱出来?专家的建议是:

1.对自己的潜能有个正确的估计

既不要把得太高,更不必要过于自卑。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你如果事事要求完美,这种心理本身就成为你做事的障碍。不要在自己的短处上去与自己的能力估计人竞争。而是要在自己长处上培养起自尊、自豪和工作的兴趣。

2.重新认识“失败”和“瑕疵”

一次乃至多次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仔细想一下,如果从不经历失败,我们能真正认识生活的真谛吗?我们也许一无所知,沾沾自喜于愚蠢的无知中。因为成功仅仅只能坚定期望的信念,而失败则给了我们独一无二的宝贵的经验。

人只有经受住失败的悲哀才能达到成功的巅峰,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更不必要为了一件事未做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而自怨自艾。没有“瑕疵”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盲目地追求一个虚幻的境界只能是劳而无功。我们不妨问一问:“我们真的能做到尽善尽美吗?”既然不行,我们就应该尽快放弃这种想法。

3.请你为自己确定一个短期的目标

寻找一件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的事,然后去把它做好。这样你的心情就会轻松自然,办事也会较有信心,感到自己更有创造力和更有成效。实际上,你不追求出类拔萃,而只是希望表现良好时,你会出乎意料地取得最佳的成绩。

目标切合实际的好处不仅于此,它还为你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能使你循序渐进地摘取事业上的桂冠。同时你的生活也会因此而丰富起来,变得富有色彩,充满了人情味,并不像你原来所想的那样暗淡。

4.争强好胜未必赢

好强的性格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秉性,只是强弱的程度不同罢了。每一个小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这与人们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是分不开的。没有争强好胜的精神,赛场上就没有你追我赶,就没有拿金牌、破纪录。可以肯定,赛场上的运动健儿都是具有争强好胜性格的人。许多情况下,正是由于人的争强好胜才不断地取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好胜的人从小就信奉这样一句格言:别人所具有的我必具有。在他们的生活中,他们从不放过迎接挑战的任何机会,哪怕是稍纵即逝的机会。他们认准的目标绝不放弃,不管那个目标看上去是多么难于到达。遇到困难也不罢休,对任何事情都有一种不满足感,四处奔忙。个性特别好强的人,决不能落后于别人,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决不放弃,学到新东西如获至宝,对于好强型性格的人来说,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成功并不代表快乐、幸福,争强好胜的人虽然在事业上更容易做到出类拔萃,但是如果在爱情、婚姻、家庭中不加以收敛,那么处处攀比,而极易导向另一个极端,雄心勃勃,脾气暴躁,常常为一些小事就可以大发雷霆,常常与人“争风吹醋”。这争风吃醋更是令旁观者看不明白。他可以没有对手时自己认定人家是对手;他可以因“争风”而把“醋”泼向毫不相干的人……情场上的争风吹醋是争强好胜性格的变态反映和登峰造极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过于追求事业和功名,对个人的健康却常常忽视,他们不会享受生活的乐趣,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常使自己整天处在紧张和压力之中,因此压力过大,目标过高,梦想过多,自律过严,特别容易导致精神抑郁、行为的脱轨。过得不快乐,甚至是一生痛苦。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金庸先生的武侠名著《侠客行》中的梅芳姑。

梅芳姑是一个有着绝色容貌的多才多艺的女子,但是她心仪的男子石清喜欢的却是一个样样都不如她的女子闵柔,梅芳姑为此百思不得其解。十多年后,她质问石清当年她的容貌与闵柔相比谁美,石清答是她美;她接着问武功是谁高强,石清答是她高强;她又问,文学修养是谁高?石清答道:他夫妇二人识字有限,自然比不上她。梅芳姑冷笑道:“想来针线之巧,烹任之精,我是不及这位闵家妹子了。”石清答道,闵柔既不会补衣裁衫,也不善烹饪,连炒鸡蛋也炒不好。梅芳姑厉声问,既然如此,为什么石清偏偏跟闵柔好,而不喜欢她?石清说:“你样样比我闵师妹强,不但比她强,比我也强,我和你在一起,自惭形秽,配不上你。”梅芳姑终于明白,于是惨叫一声,自杀而死。

梅芳姑的可悲并不在于她的多才多艺,黄蓉何尝不是多才多艺?梅芳姑可悲就可悲在她太争强好胜,而且自以为本领第一,就能够要什么有什么。得不到意中人便自毁容貌、夺人儿子、最后愤而自杀。这样的人,不论谁都不会过得快乐,也不会讨人喜欢。

此外,人际关系中的争长论短,蜚短流长,是是非非等,也都与争强好胜有关。而名利场上那些争权夺利而身败名裂的也无不是争强好胜的性格作遂。

由此可见,争强好胜的性格具有两面性。其积极的一面可以使人在事业上拼搏发展,其消极的一面则会使事业毁于一旦。因此,保持一颗平常的心,也许会过得怡然自得。

5.豪爽要有个尺度

豪爽型性格的人,他们最大的特点是豪放开朗,直来直去,不会拐弯子,他们情感丰富,狂放不羁,一切率性而为,能够为所追求的正义事业,毫无顾忌地奋勇前进,这是豪爽型性格优点,同时豪爽型也有自身的弱点,但对待这种性格的弱点,要客观一些,有的是时代造就了这种人的这种性格,而这种性格又赋予了那个时代以激情;有的则是个人主观因素使然。以李白为例,以李白之才,他完全可以通过科学入仕的形式来实现自己愿望,但他偏不。入仕后,锋芒毕露却又不知收敛,别人岂能容他。

豪爽型性格的人有时依恃自己能力强,办事有效率,会处事主观,办事独断专行,说话毫无顾忌,显示舍我其谁的霸气。祢衡的倒霉,就是那种目空一切的文人,不懂人情世故的必然结果。

祢衡骂是骂得淋漓尽致,有一出《击鼓骂曹》的京剧,那绕口令式的唱段,是相当精彩的。但是,这位多少有点神经质的年轻人,没想到脑袋掉得也是干脆利落的,连他自己也未意识到时,那刀已经落下来了。

祢衡在极度嚣张的表演之后,结果掉了脑袋的教训,没有引起孔融、杨修的足够警觉,也许情况会好一些。刘备最后不是靠韬晦逃出了曹操的手心了么?但这两位终究是文人的缘故吧,最终还是和祢衡一样,殊途同归。

说白了,文人与政客斗法,输赢的格局早就定了,一定要较量,惟有头破血流了。所以,儒就怕腐,要是一腐,也就真没什么招了。恃才放旷的祢衡,由于性格上的骄纵,最终断送了宝贵的生命,这样的结局是让后人应该三思的,豪爽要有个尺度,凡事过了度,都不是好事情,性格上也同样如此。

所以豪爽型性格的人,往往宁折而不弯,最终他们的命运不是在抒写生命的华章,就是因为放羁不荡而导致人生的嘎然而止。

所以凡事不妨折中一些,既要跟紧时代文明,又要敢于大胆超越。紧跟时代是为了使自己不会落伍,并只有大胆超越,才可能取得卓越的成就。由此可见,只要把好这一关,豪爽型性格也将是最具魅力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