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7326000000009

第9章 做人忍得耐得,进退自如无是非(2)

1935年,卡耐基开始着手建立一个组织。这个想法是由加拿大的一名叫洛蒂的女子提供的,由于洛蒂的主张,卡耐基决定将课程推广到加拿大去。越来越多的人欢迎和需要卡耐基的课程,卡耐基的课程遍布了全美乃至世界上60多个国家。这个组织的名字叫做“有效率的演说及人际关系的卡耐基组织”。

组织建立以后,卡耐基就忙碌了起来,他坐着飞机去任何需要他的地方,由于事务繁忙,他需要一个秘书。

他的侄女约瑟芬·卡耐基成了他的私人秘书,她才满19岁,刚从中学里毕业两年。倒不是他找不到工作经验丰富、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秘书,而是他觉得他身边有一个年轻人会更好,卡耐基可以让她从头学起,以证明他的人际关系学的理论是可以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

约瑟芬刚到卡耐基身边工作时,经验几乎等于零,可是卡耐基认为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只要愿意学习,就总比那种自以为聪明无比学识超群的人要强得多。

有一次,约瑟芬在工作中犯了个错误,卡耐基正要批评她,向她指出错误时,他马上意识到这种做法不好,他对自己说:“卡耐基,你不能那样做。想一想,你在年龄上比她大了不止两倍,工作经验呢?她比你差远了,你用你的标准、你的要求、你的眼光去要求一个比你在能力上相差甚远的人去做你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你的想法可能太主观了。19岁,你在19岁时都干了什么,你当时能比得上她吗?显然不能。”

一想到自己19岁时还是个学生而且一无所长时,卡耐基就把原来要批评的话咽回去了。

以后,约瑟芬又出错时,卡耐基就对她说:“你出了个错,约瑟芬,不过说老实话,年轻人偶尔犯个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当初我也是你这么大时,我什么都不懂,有时候犯的错误比你严重得多,你比当年的我强多了。如果你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同类的错误再次发生,我会很高兴的,好好干吧,年轻人。”

卡耐基表扬的话语使约瑟芬感到了温暖,她的工作积极性一直很高,而且进步也很快。短短几年,风华正茂的约瑟芬就成为西方国家里最出色的秘书之一。

有时候直接地指出别人的错误,非但不能使他改正,反而可能会令对方对你产生误解或积怨在心。如果你也能够学会用表扬的方式去纠正别人的错误,你一定会成为另一个卡耐基。其实,在某些时候,表扬比批评更有力量,更能激励人的热情。

虽然鼓励和批评都能使人认识到错误,改掉毛病,但更多的时候还是鼓励效果更好。批评总会殃及到面子和自尊的问题,而鼓励则会给人以信任和希望,使人得到一种心灵的抚慰,他会感激你,从而从心灵上认识到自己的错和相信自己是有希望改错的,你让他知道了即使他错了,也是个有用的人。

5嫉妒乃做人之大忌

嫉妒是一种比仇恨还强烈的恶劣心理,是心灵的地狱,让你经受灵魂的煎熬,嫉妒伤身。它不会成全人,只会毁灭人,不会对嫉妒者本人有好处,也丝毫遮掩不住他人成就的光芒。

曾有过一篇这样的报道:毕业于某名牌大学的高才生卢先生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他和另一名来自中国农村的学生林先生一起赴美留学,两人共同的导师是一位著名的教授。卢先生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当时年仅27岁。

卢先生自幼性格内向,从小学到大学的成绩一直都非常优秀,并且总在各种竞赛中获奖。在表扬声中长大的他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强,对他人感情淡漠。心胸狭窄的他,不善于和他人沟通,也从不倾听别人的友好建议。在人际交往中,他经常表现出“唯我独尊”的样子,处理问题“非黑即白”。相比之下,林先生性格开朗,善于和各种人打交道,深得导师的喜爱。

他们的导师是享有盛名的天体物理学家,对自己学生的要求极高。由于卢先生对林先生的嫉妒,怨恨导师在评选奖学金时对自己不公正,于是便在一天下午枪杀了包括导师在内的三位教授和同学林先生,然后自杀。

林先生的故事让人震惊,也让人们为一个英才的泯灭而惋惜。如果他的心胸不那么狭隘,不那么容不下别人,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看到别人有成绩的时候,不应诋毁或背后中伤,而是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同别人竞争,这才是上策。

恋爱中的男女最容易嫉妒,这是爱情的特点。正是因为你在乎他,你才会关注到他身边的每一个女孩子,悄悄地拿自己与她们比较,嫉妒便由此而生。

张小姐处在热恋中,但她最近总是很不开心。原因是有时候在路上她看到年轻女孩同她男友热情地打招呼,张小姐便会毫无理由地对那女孩产生反感,对其冷嘲热讽,甚至拂袖而去。当张小姐偶尔在相册里发现男友和别人的合影,即便是最普通的姿势,她也会断然要求他将照片从影集中撤出,甚至撕毁,除非那女孩子的长相实在不可恭维……张小姐的做法让他的男友越来越反感,他觉得自己越来越无法忍受,甚至提出要和张小姐分手。

人们常说,爱人的心是玻璃做的,情人的眼里容不下一粒沙,但过多的干涉,有可能激起对方的逆反心理,对你产生反感。正是深爱他的你亲自将他赶出了你的世界,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也许你倒不是猜疑他,就是想让他做到只对你一个人好。可是,我们应该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有几个比较好的异性朋友。过多的干涉是没有意义的,也无法去改变对方拥有一些异性朋友的事实。所以,放宽心胸,与其花时间来嫉妒,不如两人好好相待。

《无量寿经》云“不当嗔怒嫉妒”,佛陀常劝人不要去嫉妒别人。

但我们往往只是勉强把自己的嫉妒心暂时压制住,这是石头压草,根没有断。

从佛理上讲,应该把我与别人看做一体,别人的长处就是我的长处,别人的德能就是我的德能,我不但不能嫉妒,而且要成人之美。为什么?他的事业成就,能让社会大众得福,也让自己得福。所以,我阻碍别人,实际上就是阻碍自己,是阻碍社会芸芸众生。如果此人的作为,功德利益非常大,能影响社会及历史,我们用嫉妒心破坏、阻碍他,这罪过太重了。想到这一点嫉妒心自然就淡化了。

我们要从心灵上袪除嫉妒,佛教导菩萨要“昼夜常念善法,思维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是最高明的。嫉妒是不善,怎么可以放在心上?嫉妒会破坏了你的善心善行。也许这一生本来可以作佛、作菩萨,就因为嫉妒心而堕地狱,因此嫉妒万万要不得,去掉嫉妒心,自己才能进入天堂。

《圣经》里有一句话:“嫉妒是骨中的朽乱。”可见嫉妒是一剂毒药,伤人且伤己,使人把时光都用在阻碍和限制别人身上,而不是潜心于自我的发展,真是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我们要摒弃嫉妒心理,不要让它左右我们的情绪,扰乱我们的生活。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记住:嫉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嫉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6做人要圆,变通行事

圆的压力最小,圆的张力最大,圆的可塑性最强。做人要圆,能屈能伸,能进能退,懂得变通,方可拥有游刃有余的人生。

正所谓:变才有生命;变才有魅力。做人也要讲究变通,为人处世圆滑会让你的生活更融洽。

一个失意者求教于一位禅师:“在这个世界上,那么多人取得了成功,而我为何总是失败呢?”

“失败必有失败的原因。”禅师说。

失意者想了想,说道:“比如,我弹的琴曾受到一位名师的赞赏,他曾夸奖我一首曲子的第二节弹得特别好。于是我放弃其他章节的弹奏,将第二节弹得熟练极了。可是,演奏会上,我尽管将这一节反复弹奏了三十遍,也没有受到大家赞赏,人们反而纷纷厌烦得离席而去。又比如,我的女友以前最爱听‘我爱你’三个字,于是我便每天说给她听,三年以后,她不仅再也不想听这三个字了,而且说我是个笨蛋,转身离我而去。后来我当了一名厨师,听说有个头面人物爱吃鸭肉,于是我给他做了一桌鸭肉席。结果,我被老板撵了出去……”

禅师笑道:“天有风云雨雪,地有山河草木;时有春夏秋冬,人有男女老幼;情有喜怒哀乐,事有成败得失;音有抑扬顿挫,气有升降沉浮……这些大千世界的千变万化,构成了它恒久的魅力。变,才有生命;变,才有魅力。你反复弹奏一个曲调,没有变化,人们怎不生厌?人们最爱听的话,假如你几年不变,反复诉说,人们怎不厌烦?即使再爱吃鸭肉的人,一桌鸭肉席,岂不让他倒了胃口?”

生活中,许多人的失败不在于没有技术和能力,而在于过于死板拘泥,不知变通,或者满足现状,不思进取。

人心叵测,人际复杂,老实本身没有错,但过于死板就不好了。同样,过度地坚持,也会把自己逼上绝路。

徐文远是名门之后,他幼年跟随父亲被抓到了长安,那时候生活十分困难,难以自给。他勤奋好学,通读经书,后来官居隋朝的国子博士,越王杨侗还请他担任祭酒一职。隋朝末年,洛阳一带发生了饥荒,徐文远只好外出打柴维持生计,凑巧碰上李密,于是被李密请进了自己的军队。李密曾是徐文远的学生,他请徐文远坐在朝南的上座,自己则率领手下兵士向他参拜行礼,请求他为自己效力。徐文远对李密说:“如果将军你决心效仿伊尹、霍光,在危险之际辅佐皇室,那我虽然年迈,仍然希望能为你尽心尽力。但如果你要学王莽、董卓,在皇室遭遇危难的时刻,趁机篡位夺权,那我这个年迈体衰之人就不能帮你什么了。”李密答谢说:“我敬听您的教诲。”

后来李密战败,徐文远归属了王世充。王世充也曾是徐文远的学生,他见到徐文远十分高兴,赐给他锦衣玉食。徐文远每次见到王世充,总要十分谦恭地对他行礼。有人问他:“听说您对李密十分倨傲,但却对王世充恭敬万分,这是为什么呢?”

徐文远回答说:“李密是个谦谦君子,所以像郦生对待刘邦那样用狂傲的方式对待他,他也能够接受;王世充却是个阴险小人,即使是老朋友也可能会被他杀死,所以我必须小心谨慎地与他相处。我查看时机而采取相应的对策,难道不应该如此吗?”等到王世充也归顺唐朝后,徐文远又被任命为国子博士,很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

徐文远之所以能在五代隋唐之际的乱世保全自己,屡被重用,就是因为他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之法,知道见什么人“该上什么菜”,懂得灵活处世。就像孔子教育他的学生那样。

孔子门下弟子众多,他教育这些弟子从来不用一刀切的办法。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对吗?”孔子说:“对。”过了两天,冉有又问孔子:“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对吗?”孔子说:“考虑两遍就行了,不用三思。”别人听了孔子对弟子的两种解释,就问:“您怎么对弟子的教育不一样呢?”孔子说:“子路为人鲁莽,所以我让他做事三思;冉有平时做事本来就优柔寡断,所以我鼓励他果断一点。”

道理不是绝对的,针对不同的情况可以灵活一点。做人做事也一样,无不如此。

做事要方,讲究原则,做人则要圆,这种圆绝非圆滑世故,更不是平庸无能,这种圆是圆通,是一种宽厚。圆通是大智若愚,是以人为上,是居高临下,是明察秋毫后,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

7劝告他人时,要照顾他人的自尊心

在对别人提出劝告时,假如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意见不仅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还会招人厌恶。以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来,往往更容易被他人接受。

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但是现实中,被忠言相告的人往往不领情。而一个善于交际的人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会把“良药”裹上糖衣,抛给对方,使对方有一种“忠言不逆耳”的惬意。

指出别人的错误,是对别人的否定,而否定又有轻重之别。鉴于此,针对犯错误的人要区别对待,采用适当的方法分别指出。

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老板,当职员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你在指正他的错误时,要讲究方法,因人而异。有的职员因为本身的原因,常常缺乏干劲,工作没有主动性。对于他们要调动其主动性,如果你抓不住问题的关键,指责批评也无济于事,主动性必须从其内心激发出来。因此,对待他们,指责只能是隐晦的,激励才是最好的方法。

如果他喜欢养花,就先和他谈一些关于花的知识,然后,进一步再谈工作,这样就可以调动起职员的积极性,他便有信心认真、热情地去工作。不仅如此,这种激励的方法还能使职员产生一种责任感,而责任感恰恰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这样一来,你的下属肯定会心服口服,愉快地接受你的指责。人们在受到责备时,都会感到不快,因此,此时采用何种方法就显得很重要。但也有一些人,任你使尽各种方法,他还是我行我素,依然如故。

有位女经理,精明强干,手下的一班干将也都十分出色。但前不久,一名助手因为迁居别处而调走了,接任的是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位新来的女大学生,人长得很漂亮,又很会打扮,洽谈业务的能力也很强。但同时,她工作时总是马马虎虎,常常将印过的资料不加整理便交上去,办公桌上也乱七八糟。女经理一开始还忍着,认为慢慢会好的,但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她还保持老样子。而且,这个女孩对于任何批评、责备都只当耳边风,让人急不得、气不得、恨不得、恼不得。后来,那位女经理决定改变责备方式,只要一发现她的优点就称赞她。

一天,这个女孩穿了一件碎花白裙,梳了时下流行的发式来上班,女经理一看机会来了,便称赞着说:“这身衣服真不错,再配上这个发式很漂亮,要是你以后的工作,也像你穿衣一样漂亮就好了!”女孩脸一红,马上体会到了经理话中有话。没想到这个办法真灵验,仅仅十几天,那女孩的工作改观了很多。一个月后,她工作马虎的毛病彻底改掉了。

还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俄克拉荷马州恩尼德市的江士顿,是一家工程公司的安全协调员。他的职责之一是监督在工地工作的员工戴上安全帽。他说以前只要碰到没有戴安全帽的工人,他就官腔官调地告诉他们,要遵守公司的规定,必须戴上安全帽。员工虽然接受了他的意见,却满肚子不高兴,常常在他离开以后,又把安全帽摘下来。

后来,他决定采取另一种方式。当他再发现有人不戴安全帽的时候,他就问他们是不是安全帽戴起来不舒服,或者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然后他以令人愉快的声调提醒他们,戴安全帽的目的是保护他们不受伤害,所以,工作时戴安全帽是一种自我保护,这完全是为他们着想。

结果遵守公司规定戴安全帽的人愈来愈多,而且没有引发工人的愤恨或不满情绪。

上面的故事让我们懂得粗暴的责备有时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利用委婉的批评来使他人改掉毛病,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