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十二铜人下落何处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责率兵向南攻齐。齐王建昏庸无能,一味听信佞臣,毫无抵抗准备,而佞臣后胜早就接受了秦国的贿赂。所以,秦军一到,齐国立即土崩瓦解,齐王建被俘,齐亡。这样,中国历史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出现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消灭齐国以后,虽然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但在边境上,泰国军队仍在继续进行着战斗;另外,国内也有一些不稳定因素存在。秦始皇为了巩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权,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和封建官僚制度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其他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铜人,立于咸阳。
据《三辅黄图》载:“营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可受十万人。车行酒,骑行炙,千人唱,万人和,销锋镝以为盎人十二,立于宫门”。又据史书记载,铜人背后铭刻着李斯篆、蒙恬书:“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等字样。铜人造形之大,制作之精巧考究,为历史上所罕见。
令人感兴趣的是,中国第一位封建皇帝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这12个铜人呢?有以下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有一天,秦始皇梦中遇到天象大变、昏暗无光,且鬼神作怪,遂惊恐不已,在万般无奈之际,有一道人前来指点迷津:制十二金人,方可稳坐天下。秦始皇梦醒后,即下令将全国的兵器收缴集中于咸阳,铸成十二铜人。有的学者指出,秦始皇一生极信方士道人之言,再加上开国不久的担忧心情,此说是可信的;另一种说法是,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始终在忧虑和思考着如何长治久安,使江山传之万世的问题。而要坐稳天下、江山永固,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应该收缴和销毁流散在民间的各种兵器。关于这一点,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一天,秦始皇在群臣陪同下,观看舞水火流星和各种杂耍,正在兴高采烈之时,忽见一队杀气腾腾、手执刀剑干戈的武士上场表演。秦始皇见了,无疑触动了心病,于是日思夜想,寝食难安。这时候,正逢临洮农民送来一条消息,说是见到了12个巨人,当地还盛传着一首童谣说:“渠去一,显于金,百邪辟,百瑞生。”秦始皇听后,正中下怀,情结为之一振。于是便假托征兆,借助天意,下令收缴民间所有的兵器,集中于咸阳,铸成了12个铜人。应该说,秦始皇收兵器造铜人,完全是出于政治上安定的考虑,至于假传天意,只是使之合法化的一种策略。
可惜的是,今人已见不到这12个铜人的踪影了。它们究竟到哪里去了呢?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楚霸王项羽在攻克秦都咸阳、火烧阿房宫时,连同这12个铜人也一起烧毁了。由于此说史无明载,故赞同者甚少。
有的学者指出,这12个铜人毁于董卓、苻坚之手。东汉末年,董卓率兵攻入长安,便将其中的10个铜人销毁、铸成铜钱,剩下的两个被他迁到长安城清门里。至三国时,魏明帝曹睿下令把这两个铜人运往洛阳。当工匠运到溺城时,由于钢人太重难以搬动而终止了搬运。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的石季龙又把这两个铜人运到螂城。前秦的秦王苻坚统一北方后,又从螂城将这两个铜人运回长安销毁。至此,前后经历了约600年的铜人全部被销毁了。
另有一种说法是,这12个铜人并未被毁掉。由于12个铜人是秦始皇生前的喜爱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营造好后,这12个铜人和其真相迷失世界军事探秘他精美的物品一起被当作随葬品而葬于陵墓之中。由于一些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秦始皇陵墓的发掘工作还不能展开,因而十二铜人的下落问题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或许到秦始皇陵墓开掘的那一天,这个谜才能解开。
英国转移全部财产是真是假
1940年7月2日下午5点钟,一列装载着代号叫“黄鱼”的秘密货物的专车驶进蒙特利尔市的蓬纳文图尔火车站,这一天是纳粹德国闪电般攻陷法国巴黎后的第17天。加拿大银行的代理秘书戴维·曼休尔和外汇兑换管理局的锡德尼·T·珀金斯正等待着迎接这列专车。这将是任何国家都不曾经历过的最大的一次赌博,无论在和平时期或者战时。
这列火车一到站,曼休尔和珀金斯就去会见了英格兰银行的亚历山大·S·克雷格。克雷格微笑着说:“我们带来了极大数量的‘黄鱼’。这批‘黄鱼’是大不列颠帝国流动资产中很大的一部分。我们正在清理我们的地下储藏室,以备敌人入侵。其余的东西也很快运到。”这位身材苗条的英国人以不动声色的英国方式说明来意。实际上这意味着加拿大银行要接收英国所有能变成美元的资产。
两个星期以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召开内阁秘密会议,当时法国的沦陷给英国带来巨大压力,会议上丘吉尔决定玩一场冒险的赌博,把价值70亿美元的债券和黄金转移到加拿大去。
在一个国家里,老百姓的投资未经产权所有人的首先同意,而为了国防的目的就先行征用,这是没有先例的。但是,1940年6月,当巴黎受到战争威胁时,丘吉尔政府立即采取了这一行动。当时决定联合王国所有英国公民,都需要把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外国债券的资产向财政部进行登记。这个决定意味着万一纳粹德国入侵成功,英国人会在加拿大坚持作战。
一个曾经参与这次行动的人说:“在10天之内,储存在联合王国银行里的所有债券、证券都被提了出来,分别包扎捆装在几千个像装运橘子的木条箱那样大小的箱子里,然后被送到集中地点。”这里集聚着英国在全世界的经商人和投资者世世代代挣得的巨大利润。这些资产,同英国作为帝国长年积累起来的数以吨计的黄金一起,将被送过海洋。可是,就在6月份的一个月之内,总吨位达34.91l7万吨的57艘同盟国与中立国的船只,在北大西洋被击沉了。这场赌博的风险有多大,可想而知。
由海军上校西里尔·弗林指挥的英国巡洋舰“绿宝石”号被定为装载第一批秘密货物的船只。6月24日深夜,“哥萨克”号驱逐舰以30海里的时速,冒着重重危险,迅速穿过浓雾,为转运财宝的船只护航。下午6时许,“绿宝石”号装载着满满一船财宝,从格里诺克港起航,弹药仓库里2229只沉甸甸的金条箱替代了炮弹枪支的位置,数以吨计的黄金使得仓库地板下面加固的角铁都被压弯了,另外的488箱证券,也价值4亿美元以上。
航程中天气变得越来越恶劣,大风迫使护航舰减速,形势也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按照原来的计划,护航舰将沿着直线前进以便使“绿宝石”号能保持更高、更安全的速度,但是,大海的桀骜不驯极大地减缓了驱逐舰前进的速度,弗林上校不得不决定“绿宝石”号单独航行。7月1日,刚过清晨5点,新斯科舍(加拿大东南部)半岛的海岸已隐约可见。7时35分,“绿宝石”号终于安全地驶入港口码头。此时,一列专车正在码头旁边的铁路支线上等待着。码头在极度严密的措施之下被封锁了起来,每一只箱子在搬下“绿宝石”号时都清点了一遍,而当箱子装上火车时又重新核查一遍。傍晚7时,火车开动。装载证券的车皮在蒙特利尔卸下货来,而装载黄金的车皮则向渥太华疾驰而去。
当天夜里,当蒙特利尔市的街道安静下来,来往交通冷落的时候,一个大规模的行动开始了。24层花岗岩石建筑物的太阳生活保险公司,占据着蒙特利尔自治领广场的整个街区,是英国自治领域中最大的一幢商业大厦。在它3层地下室的最底一层便是“联合王国战时安全存款”之家。刚过午夜1点钟,市内警察就封锁了从铁路调车场到太阳生活保险公司的几个街区,许多大卡车的车轮滚动起来。在身藏武器的、穿着便衣的加拿大国家捷运公司的保卫人员押送之下,一辆辆大卡车穿过大街,皇家加拿大骑警像鹰隼一般在四周来回盘旋。待最后一箱交清,经核查无误后,英格兰银行的存放部经理遂递给大卫·曼休尔一张收据单,请他代表加拿大银行在单据上签字。
继“绿宝石”号史诗般的航行之后,7月8日,又有5条船驶离英国的港口,装载了轮船所曾装载过的最大宗的混合财宝。它们分别是战列舰“复仇”号、巡洋舰“邦纳文图尔”号、“百慕大君主”号、“索贝斯基”
号和“巴脱莱”号,并由4艘驱逐舰参加护航,这个船队装运了价值大约为17.5亿美元的财宝。黄金和证券继续不断地运到,据英国海军部的记录表明,在6、7、8三个月内,英国舰船(有几艘是加拿大和波兰船)运到加拿大和美国的黄金总值超过25.56亿美元。更令人惊讶的是,在那3个月期间共有134艘同盟国和中立国的船只在北大西洋上被击沉,而载运黄金的船只却全部安然无恙。
丘吉尔和他的内阁不仅仅把英国的超过70亿美元的一宗财宝安全地转移到了加拿大,而且这样一个巨大的行动居然成功地保持了秘密,他们是这次赌博中的大赢家。先后大约有600多人参加了这次证券存放的秘密工作,黄金的运送则涉及大洋两岸的成千个海员和成百个码头工人。这样多的人能够把这样一个重大的机密保守得滴水不漏,这也是不可想象的。
这次神奇的转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守得最出色的机密之一。作家A·斯顿曾根据前加拿大银行的锡德尼·珀金斯回忆起的一些最初的情节寻找到线索,挖掘了许多长期不为人们所知晓的事实和数字。之后,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美国记者利兰·斯托又在加拿大和伦敦搜集大量鲜为人知的情节,经过深入采访写成了题为《我所涉及的最令人振奋的故事之一》的报道。然而真实的情况究竟如何,也许谁都说不清楚,人们只能在作家、记者的笔下找回一幕幕想象中的历史真相。
是谁烧了“诺曼底”号
1941年的深秋,法国巨轮“诺曼底”号静静地停泊在纽约港的88号码头,这个码头在哈得森河上,离繁华的第12街不远。”诺曼底”号长达1029英尺。1939年9月1日,当它在公海上航行时,德国发动了对波兰的进攻,但它还是安全地驶进了纽约港。
“诺曼底”号在港口停泊一天就要花掉船东1000美元,因此,船上只保留了极少数船员以保养马达等重要设备。没有人想到会有人对该船进行破坏或纵火。”诺曼底”号的设计师魏德米·亚克维奇(VladimirYourkevitch)甚至认为,该船是有史以来建造的船只里防火性能最好的一艘。
德军早就盯上了这只法国船。早在1940年6月3日,法国向德国投降。两周之后,德军反情报机构的头目卡拉瑞斯的间谍机构阿勃韦尔就向活动在美国的间谍发出了命令:“严密注意‘诺曼底’号!”希特勒和他的高级将领明白,美国一旦加入对德战争,这艘法国巨轮一次就能够运输12000名美国海军士兵到欧洲参战。
纽约市沿海地区和新泽西的港口城市是纳粹分子活动的温床,在一间间凌乱肮脏的小客栈里,住着从世界各地来的海员,其中有许多纳粹间谍和纳粹同情者。这些地方中最臭名昭著的一家是新泽西“高速公路客栈”,另外两家是曼哈顿的“老牛肉”酒吧和新泽西的“施密德的吧”。“施密德的吧”里的一个侍者是德国间谍,他每次都伸长耳朵贪婪地听海员在喝多了酒后所泄露的海上消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4天后,希特勒让德国议会不经表决就通过了对美国开战的宣言。他对他的副手叫嚣说:“我们总要首先开战!我们要永远打响第一枪!”
就在同一天的晚些时候,希特勒的密友、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也对美国宣战。
就像希特勒和他的高级将领所担心的那样,美国海军立即征用了“诺曼底”号,并对它进行了改装。许多人都热烈支持将该舰改装成军用运输船,改装任务非常紧迫,必须在1942年2月28日以前完成。完成后,该舰将在舰长罗伯特·考曼德(RobertC·Co-mand)的率领下,驶离纽约港前往波士顿。在那儿,它将10000名士兵和他们的武器装备运往大西洋沿岸的某个地方——毫无疑问,它的目的地是英国。
但是,2月9日下午2时34分,“起火了”的喊声突然从船上响了起来。这时候,距“诺曼底”号远征欧洲只有3周的时间了。人们匆忙上船去灭火,但是,当天是一个大风天,火势很快就失去了控制,人们眼睁睁地看着火焰燃过了甲板,不到一个小时,整个船就变成了火的海洋。火势不断蔓延,将近3000名民工、船员、海军士兵和海岸警卫队成员爬过“诺曼底”号的船舷,吊下绳子,顺绳子跳到码头上,有的干脆直接跳到踏板上逃生。
大约有3万纽约市民聚集到第12街观看这场大火。他们中有一个头发花白个子矮小的老头,他就是“诺曼底”号的设计师魏德米·亚克维奇。他的脸上布满了愁容。因为他浓重的口音,警察没有让他通过警戒线到船边。实际上,就是魏德米·亚克维奇也对大火中自己的杰作无能为力。凌晨2时32分,“诺曼底”号终因灌水太多、倾斜过度而翻了过去,就像一条搁浅的大鲸鱼,躺在哈得森湾的水面上。
美国政府立即成立了几个调查组以查明这起备受公众关注的大事故,联邦调查局和福兰克·霍根律师盘问了100多位证人。与此同时,海军也成立了以退休海军少将莱姆·雷黑(LamarLeahy)为首的调查组。两个月后,国会海事委员会成立的调查组发布结论说:“起火的直接原因应归结于民工的疏忽和管理上的疏漏。”
然而,人们充满疑问,为什么一个如此巨大的海轮,在有大量防火设施的情况下,能够爆发大火,并在几小时内变成一堆焦炭?是不是有纳粹破坏分子渗透到船上,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纵火烧毁了这条船?
如果是这样,1500名民工散布在船的每一个角落,为什么没有人发现有人纵火呢?还是两个以上的破坏分子共同完成了这项破坏性的工作?
“诺曼底”号烧毁的真相,已经伴随着这场大火造成的重大损失成为一个巨大的谜团。
太平天国北伐为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