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为了地球领导权——人造卫星
7328300000029

第29章 点穴杀手——截击卫星(2)

IS反卫星系统长4.5~6米,直径1.5米,重2.5~3吨。它分为服务舱和战斗部。服务舱装备主发动机,并装有姿态控制发动机和轨道机动发动机。5台轨道机动发动机,用于变轨的推进剂在500千克以上。战斗部质量363千克,采用袭击战术,在接近目标数十米内,近炸引信引爆高能炸药爆炸,利用产生的大量高速碎片击毁卫星。碎片呈菱形,重0.5~2克,速度305~610米/秒。

苏联把反卫星系统骄傲地称为卫星拦截器、卫星驱逐舰。IS反卫星拦截器作战发射区域为1500千米、1000千米,作战高度150~2000千米,作战反应时间90分钟。制导方式为雷达寻的或红外寻的,导引精度优于1000米,接近目标的相对速度40~400米/秒。拦截目标卫星的时间:第一圈轨道内拦截为1小时左右;第二圈轨道内拦截为3.8小时。

攻击拦截方式有两种:(1)共轨道式攻击:拦截器进入与目标卫星轨道平面和高度相近的轨道上,然后按地面指令实施轨道机动,在绕地球若干圈后逐渐接近目标,当距目标几十米,接近目标的相对速度达到几百米每秒时,根据指令实施引爆常规炸弹,击毁目标;(2)快速上升式攻击:拦截器被送入与目标卫星的轨道平面相同而高度较低的轨道,然后通过机动飞行快速上升接近目标,在第一圈轨道内将目标摧毁。

苏联早期反卫星试验的基本程序是:(1)发现目标后进行跟踪;(2)发射截击卫星,然后自行机动变更轨道,通过地面制导使它与目标交会;(3)利用自身的雷达或红外末制导装置接近目标;(4)到一定距离后,以自爆成碎片的方式来摧毁目标。

1983年,苏联又以类似的截击方式,摧毁了在联邦德国上空运行的人造卫星。这是苏联首次在领空之外进行反卫星试验,实战意义重大。在十几年的试验中,苏联曾经试验了几种不同的拦截方式,有同轨道接近法、近地点接近法、远地点接近法和直接上升接近法。拦截飞行速度也从最初的需要经过绕地球两圈以上运行,然后实施机动拦截,提高到入轨道后线地球一圈内进行拦截。末制导系统包括雷达寻的和红外寻的,试验的成功率为60%,反卫星拦截技术已经成熟。

“极地”号反卫星核雷

苏联也有自己的“星球大战”计划,那就是太空战武器——“极地”号反卫星核雷。它装有卫星致盲激光武器,雷达瞄准系统和数目不详的子卫星校准系统,还有释放到电离层中的可展开的目标跟踪器、激光器和自动防卫火炮等。

“极地”号是一种轨道武器平台。它的任务是试验激光摧毁卫星,也可以发射试验的目标,以验证火控系统。“极地”号为黑色圆柱形,由服务舱和武器舱两个舱段组成,长37米,直径4.1米,重量80.5或88吨。“极地”号给任何人的感觉都一样:震撼和恐怖!

“极地”号的服务舱有4台主推动发动机,20台用于调整飞船姿态的辅助发动机,16台姿态微调发动机,太阳能帆板等。“极地”号设有综合管理系统、通信系统、遥感控制系统、加热系统、天线及其他民用科学实验装置。武器舱主要用于配置激光武器系统,舱内有二氧化碳储罐和涡轮压缩机,舱外配有旋转激光炮塔。

“极地”号的核心武器是由礼炮设计局研制的二氧化碳激光器,具备较高的输出功率,发出的10.6微米波长激光光束,具有良好的穿透力。激光器有体积很大、能量转换效率低、发热量高等缺点。礼炮设计局最初选用的激光器功率为2兆瓦,终因体积和重量原因不得不改用功率为1兆瓦的小型激光器。据说,激光器在伊尔-76运输机上只试验过一次,为了响应苏联政府的政治任务,就直接装入“极地”号。

“极地”号反卫星核雷由“钻石”设计局首席设计师尤里·科尔尼洛夫设计。由于“极地”号反卫星核雷太重了,一般运载火箭根本吃不消,只能委托苏联最强大的运载火箭——“能源”号。“能源”号芯级火箭高60米,直径8米;4枚助推火箭,每枚长40米,直径4米,总重2400吨,起飞推力3500吨,能把100吨有效载荷送上近地轨道。“能源”号能将苏联100吨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送上天,发射“极地”号没有问题。1985年,“能源”公司决定测试发射运载火箭。

1987年5月11日,苏联总书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访问拜科努尔发射场,看到庞大的“极地”号后非常震惊。当知道“极地”号的威力后,他要求苏联总理取消发射,明确禁止威力功能和在轨测试,因为“将有心脏病发作”。这是指发射“极地”号将挑起苏美紧张关系。戈尔巴乔夫担心西方国家会认为这是一个太空武器的活动,并且这种尝试也违背苏联以前声明的和平国家、和平宇宙的意图。然而苏联当局和元帅们认为:发射“极地”号符合“和平宇宙”的利益。

1987年5月15日,第一枚也是唯一的一枚“极地”号反卫星核雷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第250号发射台发射,送到距地面280千米、倾角64.6°的太空轨道。这是有史以来最重的卫星。因苏联解体,“极地”号没有再发射过。

太空左轮枪

美国国防部很看重迷你型战术卫星。美国的微型太空作战飞行器实际上就是一颗会机动变轨的卫星,相当于一架无人飞机。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一种微型卫星,实际上是一颗太空作战飞行器。老东家是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美国空军太空与导弹系统中心、海军研究实验室。

“实验小卫星-10”,有一个更令人惊叹的名字——太空左轮枪。它长81.28厘米,直径38.1厘米,重量31千克,大小相当于1台洗衣机。太空左轮枪由1个太空机动飞行器和10个以上“迷你杀手”组成。太空机动飞行器是一个圆柱体的旋转发射机,相当于一支极大的左轮枪,还能与飞船、卫星对接,进行太空装弹、太空加油。“迷你杀手”飞行器相当于一颗长眼睛的子弹。

太空机动飞行器发动攻击时,会旋转发射“迷你杀手”。“迷你杀手”发射后能自主识别目标,启动“高超音速追尾”攻击行动。连武器专家都惊呼:左轮手枪才5到8颗子弹,太空左轮枪竟能连开10多枪。真不可思议。

太空左轮枪有1个推动前进的火箭发动机、8个姿态控制火箭发动机、4个机动转向发动机、4个燃料箱,提供机动灵活的动力。

2003年1月29日,太空左轮枪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进入近地点524千米、远地点811千米、倾角39.75°的椭圆轨道,轨道周期98.0分钟。美军在太空中进行了空间快速部署、拦截、伴飞和成像能力试验。太空左轮枪曾3次逼近试验用的“敌星”,距离200米、100米、35米。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设计了一项“实验小卫星”计划,真名是太空作战飞行器,进行各种太空武器、太空战术的演练。空军研究实验室研制的航天器主要有几大类:发射与轨道飞行器、空间气象卫星、技术威慑卫星、战术卫星等。太空左轮枪属于技术威慑卫星。

让太空左轮枪与“干扰”卫星和“封锁”卫星联合作战,那就绝了。先让“干扰”卫星远程干扰敌星,致盲致聋致哑;如敌星不屈服,“封锁”卫星就扑上前钩住敌星,不使用武力就逼敌星改变方向,或掐住敌星的“喉咙”置于死地;如果敌星反抗,太空左轮枪就从背后抵住敌星脑门,猛开一枪打爆头。美国国防部的设计人员自己也摇摇头说:这一点也不像战争,更像好莱坞电影里的暗杀。

太空作战飞行器机动灵活,变轨速度很快,飞行速度超过一般卫星;轨道跨度很大,可以从低轨道到中轨道,或直达高轨道。太空作战飞行器看起来不太像卫星。它的大炮筒子可以抵住卫星的脑门猛开一炮,让你死得心服口服。激光截击卫星激光武器只属于科幻小说、电影电视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星球大战》。由于激光技术的改进,真正的激光武器的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真实。

1995年,维也纳国际公约禁止激光武器,在战场上使用专门设计的、作为唯一的作战功能的武器。因为激光武器的作战功能之一,强大光束能造成永久失明。这项禁令并没有阻碍各国发展激光武器。

激光有方向性极好、亮度极高、能量密度极大、颜色极纯等优点。激光产生的高温可使任何金属熔化。激光武器利用光束输送巨大的能量,对目标产生不同的杀伤破坏效应,如烧蚀效应、激波效应、辐射效应等。激光武器以30万千米/秒的光速直线射出,速度极快,不需要提前量;没有弯曲的弹道,指哪打哪,非常精确。激光武器没有后坐力,可以迅速转移打击目标,还可以进行单发、多发或连续射击。

激光武器分为化学激光器和固态激光器。固态激光器比化学激光器更紧凑和有效,可安装在军队的悍马车或空军的F-16战斗机上。固态激光器将是致命的。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最新例证,一个固态激光器,激光发射2秒钟,400个光脉冲穿过2.54毫米厚的钢板。一旦全面发展,固态激光器可以击落炮弹,甚至消灭800千米外的弹道导弹。激光将以惊人的速度射击,并可立即重新定向。

化学激光器很笨重,很难做得较小或移动。它需要大量的化学品产生更大更多的光的能量。固体激光器利用电来产生光,可以做得很小。美国军方已经拥有几种类型的激光器。美国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已将激光器安装进军舰、飞机和战车。激光瞄准人呢,还是瞄准无生命的飞机、导弹、卫星?或采用激光保卫或攻击卫星。目前,还没有其他国家研究出军事化的固态激光器。美国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激光武器?

激光武器具有神奇的本领,成为理想的太空武器。激光武器可以安装在大型飞机和车辆上,小型的激光武器也可以像手机一样手持。目前,移动、更小、更耀眼的致盲型激光武器已经部署,更大、更强大的激光器也开始成为新时代的武器。美国、俄罗斯的几十种激光武器已经装备海陆空军,开辟新的战场,彻底改变未来战争。各国都在研究给卫星装上激光武器。激光截击卫星能向航天器发射高能激光束,可以摧毁卫星,也可以使卫星致盲、致残,而不直接摧毁。

激光截击卫星将首先装备激光武器。美国的激光截击卫星携带100千瓦级的激光武器,可用激光束攻击目标,快速而精确,几秒钟就将目标撕成碎片、化为灰烬。激光截击卫星最善于发动闪电般的攻击,摧毁敌人的侦察卫星、预警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甚至将敌人的洲际导弹摧毁在卡门线以下。不过,美国最先进的照相侦察卫星,加装了防核和防激光武器保护手段,基本不会受到激光武器的干扰而失灵。

“星火”天文台

美国空军太空激光武器中,有个好听的名字——“星火”天文台。它可不是一座真正的天文台。它拥有“武器级的激光束发射器”,是高能量武器卫星。“星火”天文台最大的望远镜直径达到3.51米,能聚集放大微弱的星光,更能精确地寻找目标。激光发射器可向太空发射强大的激光束;能分清、瞄准1609千米外篮球大小的物体。

“星火”天文台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沙漠中,在世界航天界已相当有名。因为它最重要的一项非保密工作就是用小规模的激光束制造“人工星星”,为修正干扰提供“坐标”,校准其他航天器的轨道。“星火”天文台可将“移动镜面”、“人工星星”和“大功率激光束”结合起来,将激光射向敌星,撕成碎片。这种高能量武器将成为未来太空争霸的主力。

什么是高能量武器卫星呢?高能量武器卫星就是能发射能量极高的激光束、粒子束、微波束,用温度烤死、用亮度照死、用电波震死、用光线撕裂敌星的卫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高能量太空武器都很大很重很复杂,必须有一颗很大的卫星或一艘很大的太空飞船才能在太空巡航。

核天雷卫星

核天雷卫星是一种带有核弹头的反卫星的卫星。它可以在敌方航天器附近爆炸,通过热辐射、核辐射以及电磁脉冲的方式,使对方航天器丧失工作能力直至化为灰烬。

在卫星和空间站上部署核武器不仅仅是震慑。早在20世纪60至70年代,苏联就提出了核天雷的武器概念。由于核天雷由太空高速直击敌方目标,不需要运载火箭,雷达反射面大大减小。因此对核天雷拦截是不太可能的。

美国发明了一种安装有核弹头的太空武器——核天雷。核天雷卫星可以携带5个核天雷,向发射子弹一样发射核弹。这种核天雷能瞄准目标,各个击破,而且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从不放空枪。核天雷十分阴险。

核能武器被认为是破坏力最大的一种空间武器,但是也正因为杀伤面过大,而逐渐减少研究和使用,但没有哪个国家宣布放弃使用。

太空战斗母舰

美国曾经研发过反卫星动能拦截弹、智能卵石拦截弹、太空拦截器等多种反卫星武器,设计了一座战斗太空站,称为太空战斗母舰。该太空战斗母舰可以装载40~50枚由红外线导引的“猎杀魔箭”,专门拦截洲际导弹,也能攻击卫星。

地面发射洲际导弹要飞上大气层以外的太空,才能攻击遥远的目标。太空战斗母舰就在太空等着,只要地面操作人员下达攻击指令,太空战斗母舰就能在敌方导弹刚脱离发射器的上升阶段,发射“猎杀魔箭”,摧毁来犯的洲际导弹。据说太空战斗母舰可以在未来20年,保护美国免受洲际导弹的攻击。

太空战斗母舰攻击卫星更是小菜一碟。它的变轨能力很强,可以潜伏在卫星的必经之路上守株待兔。太空战斗母舰当然可以将卫星一箭射中置于死地。目前,太空战斗母舰还仅仅是一张蓝图。太空战斗母舰什么时候真地能在太空射箭呢?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