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80首
7331200000006

第6章

注释

①董大:唐玄宗时代着名的艺人,善弹琴。大,表示在兄弟中排行第一。②曛:昏黄。太阳落山时的余光。③知己:知心朋友。④识:赏识。⑤君:您。这里指董大。

诗意

天空中弥漫着千里黄云,太阳也显得昏暗无光,强劲的北风吹着大雁往南飞去,大雪纷飞,铺天盖野。在这样的环境中,董大要出发远行了,诗人宽慰他说:你不必担心前方再也没有知心朋友,要知道,天下人有谁不认识你呢!

赏析

诗题中的“董大”,是指一位姓董的、排行第一的朋友,一般认为他就是唐代着名音乐家董庭兰,擅长弹琴。高适写了两首诗为他送行,这是第一首。前两句写景--日暮黄昏,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中,有落单的大雁哀鸣着穿云远去,渲染出寂寞而苍凉的离别环境。但后面两句却转为慷慨豪迈、激昂奋发。作者当时处境也不太好,所以这两句既是对朋友的安慰和鼓励,也是自我勉励的话,朴素而豪爽,显现了诗人旷达的心胸,对前途充满了希望。我们应该从中体会那种面对人生困难和逆境的勇气以及不畏艰险的自信。

背景知识

高适(公元702~765年),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tiáo)(今河北景县)人。性格落拓,不拘小节。他半生漂泊,熟悉边疆生活,边塞诗写得慷慨苍凉,真实而有气魄。

帮你朗读

此诗的韵脚为矄、纷、君,押un韵。

延伸阅读

高适和另一位诗人岑参合称为“高岑”,他们是唐代最着名的边塞诗歌作家。高适早年很不得志,后来到边塞军队中做书记官,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立了大功,被任命为节度使,这在唐代是一个地区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权力很大。唐代的大诗人中,高适的官位最高,但他最好的诗都是在没做大官之前写出来的。

绝jué句jù(一)

〔唐tánɡ〕杜dù甫fǔ

两liǎnɡ个ɡè黄huánɡ鹂lí鸣mínɡ翠cuì柳liǔ,一yī行hánɡ白bái鹭lù上shànɡ青qīnɡ天tiān。窗chuānɡ含hán①西xī岭lǐnɡ千qiān秋qiū②雪xuě,门mén泊bó东dōnɡ吴wú③万wàn里lǐ船chuán 。

注释

①含:包含,这里是指从窗间可以看见。②千秋:千年。千秋雪指长年的积雪。③东吴:指现在的江苏、浙江地区。

诗意

翠绿的柳树间,两个黄鹂发出清脆的鸣叫声。远处,一行白鹭排成直线,慢慢地飞上了青天。窗间可以望见西面山岭上的长年积雪,门前停泊着从万里之外的东吴驶来的航船。

赏析

诗中描写了春天来临时的美好景物,以及动乱平息后,商船云集的兴旺景象,流露出诗人由衷的喜悦。第一句描写新绿的柳枝上成对的黄莺在欢唱,有声有色。第二句,湛蓝湛蓝的天空中,白色的鹭鸶排成队列自由翱翔,多么清丽洁净的颜色,多么开阔美好的画面!第三句,一个“含”字用得极为贴切,窗外远处的雪山积雪,映入眼帘,好像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油画似的,令人感受到诗人清明的心境。最后,诗人目光移到门外,看到了来自万里之外的船只,要知道,战乱时节,船运根本是废弃停止的,现在,船只畅行万里,说明国家已经平定了叛乱,诗人也可以返回家乡了,因此,虽然是写景,可流露出的,却是诗人难以抑制的欣喜!这首诗,借景抒情,景美情真。而且,一句一景,四句相对独立,如同四幅画一般;对仗又十分工整凝练(后人常常把它作为对联张贴),难怪历代传诵。

背景知识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帮你朗读

这首诗的韵脚是天、船。押的是ɑn韵。

延伸阅读

杜甫早年在京城生活了很长时间,也想通过做官,为天下百姓做些事情,但一直没有机会。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逃出叛军占领的京城,到唐肃宗的朝廷里任职。一年多后被排挤出朝廷,他只好带着全家,一路跋涉到四川,过了几年比较安定的日子。后来又从四川漂泊到湖南,穷困潦倒,最后病死在湖南湘江的船上。

绝jué句jù(二)

〔唐tánɡ〕杜dù甫fǔ

迟chí日rì① 江jiānɡ山shān丽lì,春chūn风fēnɡ花huā草cǎo香xiānɡ。泥ní融rónɡ②飞fēi燕yàn子zi,沙shā暖nuǎn睡shuì鸳yuān鸯yānɡ。

注释

①迟日:春天的太阳。②泥融:冬天的泥土冻得比较硬,到春天就融化松软了。

诗意

春日的阳光普照大地,江山显得分外的美丽。春风吹过,送来花草的清香。泥土松软了,燕子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晴暖的沙滩上,睡着一对对的鸳鸯。

赏析

这首诗也是杜甫在四川写的,描绘了春天明丽如画的美景。它和前面《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那首诗一样,也是一句一景,每句写一个相对独立的画面,四幅画凑起来便是一幅完整的春光图,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背景知识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帮你朗读

这首诗的韵脚是香、鸯。押的是ɑng韵。

延伸阅读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它的西边是山区,东部是盆地。因为气候温和,水量充足,又有古代着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灌溉盆地内的成都平原,因此,那里粮食、蔬菜、水果、鱼猪禽蛋等产量很高,人民生活比较富裕,所以有“天府之国”的美称。省会城市成都,曾经因为芙蓉满城而被称作“蓉城”,又因织锦业发达,故被称为“锦城”。

春chūn夜yè喜xǐ雨yǔ

〔唐tánɡ〕杜dù甫fǔ

好hǎo雨yǔ知zhī时shí节jié,当dānɡ春chūn乃nǎi① 发fā生shēnɡ。随suí风fēnɡ潜qián入rù夜yè,润rùn物wù细xì无wú声shēnɡ。野yě径jìnɡ②云yún俱jù黑hēi,江jiānɡ船chuán火huǒ③独dú明mínɡ。晓xiǎo看kàn红hónɡ④湿shī处chù,花huā重chónɡ ⑤锦jǐn官ɡuān城chénɡ⑥。

注释

①乃:就。②野径:野外的小路。③火:船上的灯火、渔火。④红:指红花。⑤花重:形容花开的繁盛,一层一层的。⑥锦官城:指四川成都。

诗意

春天万物生长,正是需要雨水的时节,老天好像也懂得人的想法,降下了一场及时雨。这雨伴随着春风,趁着夜色,无声地滋润着天地万物。野外的小路和天上的乌云,都是黑黝黝的一片,只看见江面船上的几点灯火。等天亮再去看看吧,那些带雨开放的红花,必定鲜艳欲滴,装点着整个成都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夜雨景的诗,重点在“喜”字,写的是诗人喜爱春雨的欢快心情。一开篇就称这场雨为“好雨”,赞美它“知时节”,第三、四两句,用“潜入夜”、“细无声”,说明雨无私地滋润万物,却不求回报,特别是“潜”、“细”两字,生动细致,惟妙惟肖,是写春雨绵绵的传神之笔。它不仅写出了春雨的状态,而且写出它的灵魂,让人引发很多联想,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第五、六两句写除了船上灯火,什么都看不见,说明雨很大、很充分,最后两句设想明早花开满城、春色无边的美景,这个生机盎然的、充满春意的、花的世界,令人神往。

帮你朗读

这首诗的韵脚是生、声、城。押的是eng韵。

背景知识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延伸阅读

成都自古商贾云集,是一个内外交融的大都会,在汉代是全国的五大都会之一,唐宋时期是第二大都会。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驰名天下,在城西南筑有锦官城,故成都又有“锦官城”、“锦城”之称。成都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重要商埠。五代后蜀王孟昶时,在城墙上遍种芙蓉,使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还有“芙蓉城”、“蓉城”之称。19世纪,法国旅行家古德尔曾赞叹成都是“东方的巴黎”。

临lín洞dònɡ庭tínɡ上shànɡ张zhānɡ丞chénɡ相xiānɡ①

〔唐tánɡ〕 孟mènɡ浩hào然rán

八bā月yuè湖hú水shuǐ平pínɡ,涵hán虚xū②混hùn太tài清qīnɡ③。气qì蒸zhēnɡ云yún梦mènɡ泽zé④,波bō撼hàn岳yuè阳yánɡ城chénɡ。欲yù济jǐ⑤无wú舟zhōu楫jí,端duān居jū⑥耻chǐ圣shènɡ明mínɡ。坐zuò观ɡuān垂chuí钓diào者zhě,徒tú有yǒu羡xiàn鱼yú情qínɡ。

注释

①张丞相:指张九龄。②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③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④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⑤济:渡。⑥端居:安居。

诗意

这首诗是歌咏洞庭湖景色的名篇。先写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震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再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赏析

首联概写秋汛中的洞庭湖景,它涵混一片,水天一色,极为壮阔而有气势.颔联从水气和波涛两个方面具体描写洞庭湖景,它水气蒸腾,苍郁混茫,波涛汹涌,震天撼地.至此,波澜壮阔、气势雄伟的洞庭湖,便有声有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颔联两句,与杜甫所写“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一样,成为唐诗中咏洞庭湖的两联千古名句。在这里,作者赞美洞庭湖,实际上含有对盛唐这一“圣明”之世的歌颂,因而诗篇很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首的希望出仕与请求荐引。颈联写自己不甘寂寞、希望出仕的迫切愿望。诗就洞庭湖景生发,说欲济湖而苦无舟楫,实际上是表明自己欲济世而苦无荐引的衷曲,委婉地说出了干谒之意。尾联又就湖景延伸,说出了自己的羡鱼之情,实际上也是在表达自己艳羡从政的急切愿望。这样,诗人的干谒之意,在后半首便含蓄委婉而又明白无误地传达给了张丞相。这首五律,对偶工整,写景宏阔,绘景与述志抒情巧妙结合,是孟浩然雄浑壮逸风格的一首代表作。

背景知识

孟浩然 (公元689-740年),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八岁入长安赶考落第,失意东归,自洛阳东游吴越。张九龄出镇荆州,引为从事,后病疽卒。他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其诗多写山水田园的幽清境界,却不时流露出一种失意情绪,诗歌淡雅而有壮逸之气,为当时诗坛所推崇。在描写山水田园上,孟浩然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

帮你朗读

这是一首五音律诗,诗的韵脚为平、清、城、明、情,押的是ing/eng韵。

延伸阅读

孟浩然墓在襄樊市襄阳城东风林南麓。《湖北通志》载:其墓在唐德宗年间(780-805年)有所“瘅坏”,节度史樊泽“乃更为刻碑”与“封宠其墓”。清末存土冢。现高1米余,底径约3米。保存尚好。

闻wén官ɡuān军jūn收shōu河hé南nán河hé北běi

〔唐tánɡ〕杜dù甫fǔ

剑jiàn外wài忽hū传chuán收shōu蓟jì北běi,初chū闻wén涕tì泪lèi满mǎn衣yī裳shɑnɡ。却què看kàn①妻qī子zǐ愁chóu何hé在zài②,漫màn卷juǎn③诗shī书shū喜xǐ欲yù狂kuánɡ。白bái日rì放fànɡ歌ɡē须xū纵zònɡ酒jiǔ,青qīnɡ春chūn作zuò伴bàn④好hǎo还huán乡xiānɡ。即jí⑤从cónɡ巴bā峡xiá⑥穿chuān巫wū峡xiá⑦,便biàn下xià襄xiānɡ阳yánɡ⑧向xiànɡ洛luò阳yánɡ。

注释

①却看:回看。②愁何在:不再愁。③漫卷:随手卷起。古代诗文皆写在卷子上。④青春作伴:意谓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还乡时并不寂寞。⑤即:从两句想像中还乡路线,即出峡东下,由水路抵襄阳,然后由陆路向洛阳。此诗句末有自注云:“余有田园在东京”(指洛阳)。⑥巴峡:四川东北部巴江中之峡。⑦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之一。⑧襄阳:今属湖北。

诗意

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兴得快要发狂!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作于梓州。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这种激情是人所共有的。全诗毫无半点修饰,情真意切。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诗。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帮你朗读

此诗的韵脚是裳、狂、乡、阳,押ang韵。

江jiānɡ畔pàn① 独dú步bù寻xún花huā

〔唐tánɡ〕杜dù甫fǔ

黄huánɡ师shī塔tǎ②前qián江jiānɡ水shuǐ东dōnɡ,春chūn光ɡuānɡ懒lǎn困kùn倚yǐ微wēi风fēnɡ。桃táo花huā一yī簇cù开kāi无wú主zhǔ,可kě爱ài深shēn红hónɡ爱ài浅qiǎn红hónɡ。

注释

①江畔:指成都锦江边。②黄师塔:黄姓僧人墓塔。师是对于僧人的尊称。

诗意

黄师塔前江水向东流淌,春光明媚,微风吹来,使人产生困意。到处都盛开着一簇簇没有主人的野生桃花,令人应接不暇,不知道是爱深红色的桃花好呢?还是爱浅红色的桃花好呢?

赏析

杜甫住在成都浣花草堂时,生活比较安定,经常到附近观赏花木,眺望野景,写了《江畔独步寻花》组诗,一共有七首,这里选了其中一首。诗人在江畔一边漫步,一边观赏美景,一边吟诗,写出了江边繁花盛开、春光骀荡的情景,特别是后两句,深红、浅红的桃花,同样都是那么美,让人难以取舍,体现出诗人喜爱春光、喜爱自然的心情。诗中多用口语,以天然风致取胜。

背景知识

杜甫(公元712-770年),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帮你朗读

这首诗的韵脚是东、风、红。押的是ong/eng韵。

延伸阅读

春暖花开时节,杜甫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一首。全诗语言清新,物我交融,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黄师塔前的江水静静地向东流去,春光把游人熏得又懒又困,人们伴随暖洋洋的春风在游春。一丛一丛的桃花自由自在地盛开着,你究竟喜爱深红色的桃花还是喜爱淡红色的桃花?诗人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妩媚的桃花使得诗人也不知道是“深红”美,还是“浅红”美。

江jiānɡ南nán逢fénɡ李lǐ龟ɡuī年nián①

〔唐tánɡ〕杜dù甫fǔ

岐qí王wánɡ②宅zhái里lǐ寻xún常chánɡ③见jiàn,崔cuī九jiǔ④堂tánɡ⑤前qián几jǐ度dù⑥闻wén。正zhènɡ是shì江jiānɡ南nán好hǎo风fēnɡ景jǐnɡ,落luò花huā时shí节jié⑦又yòu逢fénɡ君jūn。

注释

①李龟年:是唐玄宗时着名的音乐家。②岐王:名李范,唐玄宗的弟弟,被封为岐王。他爱好文学,喜欢结交文人墨客。③寻常:平常。④崔九:名涤,因为在兄弟间排行第九,所以叫崔九。崔九曾任秘书监,是唐玄宗的宠臣。⑤堂:府中,家中。⑥几度:多次。⑦落花时节:这里是指暮春三月。

诗意

在当年显贵的岐王王府当中,我们两人经常见面。在显赫一时的崔九的家中,我们也多次相逢。现在,正是这江南风景最优美的时候,在暮春三月一派落花飘零的时节,我又和您重逢了……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