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成功教师语言艺术
7331900000013

第13章 课堂上的语言艺术(2)

有位老师在讲文言文《师说》时就用了这一方法。课文的作者韩愈25岁登进士第,经过许多挫折,才得到“试校书郎”(正九品上)的小官,其后屡遭排挤贬斥,直到晚年才做“吏部侍郎”(正四品上)。介绍作者时如果从唐朝官吏制度、品位等级入手,则繁琐而难懂。这位老师却巧妙地从“七品芝麻官”的戏说起:“七品尚为芝麻官,九品呢,只能是菜籽官吧,四品呢,大概是蚕豆官了。从菜籽的渺小而至于蚕豆的伟大,韩愈的提干道路是艰难曲折的,但他却是一位屡遭贬斥而不迷‘官位’的硬汉,他曾于灾年为民请命被贬,还曾因反对皇帝迎佛骨入宫而几被处死。当时也盛行血统论,出身高贵的无须求师学习就可做大官,出身低贱的学习再努力也受抑制而难出头,因此,社会上随之而来的必然也是‘读书无用论’了。而韩愈的《师说》就是奋起讨伐这股害国、害民的逆流的战斗檄文。”

分析

这位老师巧用移时的修辞手法,把现代汉语的“芝麻官”、“提干”、“血统论”、“读书无用论”移用来介绍古代的作者和时代背景,仅两三分钟,说得十分明白、风趣,收到了化晦涩为畅达的极好的效果。

(2)化抽象为具体

有位老师讲“概念”一节时,恰当地举出《堂吉诃德》中桑丘任“总督”时处理的一个案件:一个小气鬼让裁缝做帽子,给一块布要求做一顶,接着又问做两顶、三顶可否,最后要求做五顶。裁缝始终应允,结果做成的五顶帽子只能套手指头。桑丘很聪明地判决两人都有错误。通过这个故事使同学们在笑声中理解了什么叫“概念”、“使用概念必须明确”这个抽象的道理。

凡讲到比较抽象的内容,我们不妨先从具体、形象、生动的事例、现象人手,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得到启发,然后通过老师的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引导,最后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3)化枯燥为生动

案例

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等内容,学生很难理解,若是从理论到理论则难免枯燥、呆板,味同嚼蜡,而有位老师却讲得感人至深。他先讲了一段令人心碎的对话:

那是20世纪30年代爆发经济危机期间的一个滴水成冰的严冬,美国煤矿工人家庭的母子二人。儿子问母亲:“现在天气这样冷。为什么还不生火?”母亲:“我们买不起煤。”“为什么买不起煤?”“因为你爸爸失业了。”“爸爸不是挖煤工人吗?”“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

这段很能说明问题的对话,使同学们加深了对生产相对过剩的理解,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

注意从身边的实例人手,就可以把枯燥的道理变得生动有趣、浅显易懂。讲课时适当举例,同学们都会兴味盎然,比起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讲述,会生动得多。

(4)化分散为集中

体育课中的动作要领,就有老师总结成了动作要领的口诀。有的语文老师把特别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和某些符号、概念的用法,等等,编成了各种顺口溜,理科的老师则采用编条文的方法,使得公式、定理等比较容易被记住。

着名案例

毛泽东同志1928年在井冈山给红军军事干部讲战术课时,就先把游击战的战术概括为十六字诀,讲得极为精彩。他说:“白军强大,红军弱小,我们以弱斗强,只能采取游击战术。什么叫游击战术?简单扼要地说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个大字。”“从前井冈山有个山大王,叫朱聋子,他和当时的统治者斗了好多年,总结了一条经验:‘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朱聋子前一句话不对,后一句话是对的。我们改它一下就好了:既要会打仗,又要会打圈。这样才能歼灭敌人,使根据地不断扩大。”“打圈是为了避实就虚,迷惑敌人。强敌来了,先领他兜几个圈子;看出他的弱点,抓准就打。要打得干净利落,要缴到炮,要抓到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赚钱就来,蚀本不干。”

这简明的口诀,生动风趣的讲解,使难懂的战略战术变得浅近、易懂、好记了。

毛主席的方法非常值得老师们借鉴、学习。

以上的“四化”,都是针对中学生的年龄小、理解抽象事物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时语言的易受性,便于同学们很快能听懂、记住而采用的几种方法,不妨一试。

39.课堂提问的方式有哪些?

课堂提问是引起学生反应、增强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主要手段。教师从提问人手,设计有价值的、学生有兴趣的思考题,变老师的独自讲解为师生共同讨论,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思而后得”,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课堂提问,不是交谈时的随想而问,而是事先精心安排设计好的。

这些课堂提问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授课中心,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年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启发学生去思考和探求。因此,探讨一下课堂提问的各种方法,使问题的设计巧妙而有吸引力,将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改革。

下面我们从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中,来看看具体应该怎样使用这些方法。

(1)变换角度问

在中小学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好动、好奇、喜欢新鲜东西的青少年,因而课堂提问,要力求问得活,问得具体、新颖。同样一个问题,变换一下发问的角度、发问的方式,就能使那些千篇一律的、学生可以预料到的问题,变得别开生面,新鲜有趣。

比如,学习任何一篇文章,都免不了要问问:“全文分几部分?每部分的段意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如果每篇文章都这样发问,学生必定会厌烦。因此根据所教篇目的不同,同样是这几个问题,可换个角度来问。

案例

如讲茅盾的《风景谈》吧,就可以把前面的三个问题变换成这样的三问:茅盾在这篇散文中为我们画了6幅风景画,是哪6幅?课文后有道练习题给6幅画共安了12个小标题,最恰当的是哪6个?作者的哪几句话概括了他对风景的独到见解?同样的内容,换个角度发问,就新颖多了。

新鲜的刺激最容易被感受器接受并发生探究反射,新鲜的问题最容易激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变换角度发问,老问题就会变得新鲜有趣了。

(2)提示记忆问

教学中有不少内容是要求学生记忆的。记忆力也是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一些需要记忆的地方,可以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印象。对需要记住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引文、文章出处、成语典故,需要掌握的要点、公式等等均可采用记忆提示问。

案例

一位教师在讲华罗庚的《统筹方法》时提出的以下几个问题就属此类:①本文的作者是一位着名的数学家,他是谁?他的姓怎么读?②文章的第一部分概括说明统筹方法,什么叫统筹方法?③如何应用统筹方法,书上只用了一句话回答,哪句话?④统筹方法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研究价值,作者却说没有什么高明的理论,那句谦虚的话是怎么说的?⑤“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成语,书上有近百字的注释,但只要答其中的一句,是哪句?

这样的问题,要求学生合上书回答,便于培养学生边读、边记,过目成诵的能力,克服那种读书时“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毛病。这类问题,属于低层次的问题,容易答出,可让基础差一些的学生来答,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浅处深问

教材中的有些内容一看就懂,似乎比较浅显,无疑可问。其实要深刻理解却又并不容易。善教者可于浅处深问,于无疑处激疑。

案例

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课有这样一句话:“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气力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这一句话很平常,也很好懂。有位老师却巧设一问:“董存瑞抬头眺望远方,究竟望到了哪里呢?望得远,远到什么地方啊?”从而激起学生的热烈讨论,他们从部队的冲锋谈到隆化的解放,谈到新中国的建立,谈到更美好的未来。这一问,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与联想,加深了对英雄的认识,对课文的理解。

不少平易、浅显、一般、朴实之处,往往蕴含着作者的匠心,存在着不露斧凿之痕的纯熟技巧,都是大有挖头、值得咀嚼的。而这些地方却又往往不被学生注意,不被“教参”提及。

教学技巧

教师若能在浅处设计一两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就可使学生从平易处挖掘出奇崛、深刻、独特、丰富的内涵,产生一种自以为看懂了,仔细寻问原来还有无穷奥妙的茅塞顿开之感,对老师由衷地佩服。

(4)倒问法

倒问法即由果问因,或由果推因。

如:“‘麓,这个词怎么解释?”(山脚下)这是一般的问法;若用倒问法:“要表示‘山脚下’,有一个什么样的词?”一位老师作了实验,用第一种问法,90%的学生都参阅课本上的注解答出来了;在另一个班用第二种问法,同学们都没有答出来。显然第二种问法更富有思考性。

此法有利于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能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5)展式提问

这种提问法,是把现在所学的内容和以前所学的以及与此有关的内容连在一起的提问方法。就是“以本篇为基点,生发开去,前篇、前几篇、前几册的;上次、上几次的;作业里、报刊上、生活中的;学过的、未学过的”连在一起的问法。这种问法,由新温故、由此及彼,有把知识融会贯通之效。

看一位老师讲《眼睛与仿生学》时,怎样通过巧设一问,把所讲的内容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连在一起的:

师:第五自然段有这样一些词语值得注意。“进一步完善……将可以……还可以……”这些词语表明这是表假设、推断关系的句子。这里的意思为什么用假设推断关系的语气表达?

生:是说在将来研制成功。

师:对。作者是在几年前写的这篇文章,当时能看到的资料没有今天这样丰富,如果今天写这段话,还需要这样表达吗?

生:不用了。

师:谁了解人造眼在今天的实用情况?

这些问题,看似远了一点,但通过一两问把几年前的教材内容与日新月异的科学发展联系起来,可以弥补现行教材来不及修改更替的缺陷,有启迪思想、开阔视野的作用。

扩展式提问法的优点

可以把各方面的知识连贯起来,建立多方面的联系,培养“立体”思考问题的能力,比起孤立地学,记得更牢,理解更深。

要使学生学得活,就要能够先走进教材,然后还要能够走出教材。要做到这点关键在于知识的迁移。现在有些新出版的教育心理学都有“为迁移而教”这个章节。扩展式提问法,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对学生当前的学习、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较大的帮助和深远的意义。

(6)假设对比问

教材中的一些重点、难点,某些容易弄混淆的地方,文章中的一些精彩之处,一些需要多思考、多琢磨的地方,可以运用假设对比的方法,提出几个问题,把学生的思考向深处、细处推进一步。

假设对比问是指用假设的方法从相反的方面提出问题,以便从“不应该那样”、“那样就不好”的角度作深入一步的探求。

假设对比问的问法

如果加上(或删去)好不好?

如果把××换成××(或把××改为××)行不行?

如果把××放到前面(或把××放到后面)可以吗?

如果把××的说法换成××的说法意思有什么不同?

(7)多项选择问

多项选择问是指用多项选择问句来提问的方式。对于某些容易理解错误的地方、某些容易弄混淆的地方、某些需要辨析之处,运用这种问法,要求学生在两项或多项中选一个答案,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辨析。

如:“惑”一作疑惑、疑难解,二作迷惑、糊涂解,本文的这句中作什么解?(一位老师执教《师说》)

又如:“吾师肝肺,皆铁石铸造也。”史可法对老师的这个评价,是褒还是贬?(某位老师执教《左忠毅公逸事》)

这样的问法,显然比这个词怎么解,这句话含义是什么,对学生更有吸引力。

多项选择式问法的优点

缩小了问的范围,使答话不致偏离中心。

使辨析的要点集中、鲜明。

有利于温故知新,可以把以前学过的作为前几项重提一下,通过选择的方式来学习新的意义、不同的用法。

(8)连环式诱问

这种问法是为了达到表达的目的而精心设计的环环相扣的一连串问题。这一连串的问题形成一个整体,几个问题都解决了,整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一位老师在执教《谏唐太宗十思疏》时,讲到文中的这一层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就设计了这样一连串环环相扣的问题:

师:这一层一开始就用了一个疑问句。是魏征对这个问题有疑问吗?

生:不。这是个设问句,作用在于引起读者的思考。……紧接着这个疑问句的后头,魏征就自行回答了问题:关键在帝王身上。

师:对。设问的四个句子在修辞上有什么特点?

生:分别是两组对偶句。

师:从内容上来看呢?

生:构成鲜明的对比。

师:对。再仔细看看,有什么对比?“在殷忧”和“既得志”是——

生:前后地位的对比。

师:对。“竭诚以待下”和“纵情以傲物”呢?

生:前后态度不同的对比。

师:说得好。那么“吴越为一体”与“骨肉为行路”呢?

生:后果不同的对比。

这六问,一环扣一环,先着眼于整体发问,因为整个这一层就是一个自问自答的设问句。然后从形式问到内容,最后从地位、态度、结果方面层层细问,这六问解决了,整个层次也剖析清楚了。

教学中的不少难点,都是要分成几个步骤才能解答清楚的。运用连环诱问法,或由整体到部分,或由浅入深,或由大前提、小前提再推出结论,问问相连,逐步引导,在问和答的间隙中,为学生留下了更多思考、理解的余地,便于逐步地消化所学的内容,同时把提问和导读结合起来。这种提问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以上举例探讨了一些课堂提问的方法。提问的方法多种多样,每位教师都不妨创造和总结自己的好方法。“教学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如果教师交给学生的不只是猎物,而是猎枪,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他们走出校门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就一定高人一筹。

40.如何用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国外心理学家曾作过这样的实验:找出常人能够多长时间把他的头脑完全集中在一件事上而不被其他思想所干扰,结果竟只有11秒。这等于说学生不得不每11秒就把他们的注意力猛地拉回来注意听你在说什么。所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教师讲课的技巧之一。如何设法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必须探讨的课题。

教师要怎样用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1)整体间架法

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要做到对整节课的内容安排有序,条理分明。李渔说得好:“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闲情偶寄·结构第一》)课堂教学也应如此。先要反复地构思,做到成局了然。再根据讲课的中心作出整体的安排,搭好整节课的间架:怎样导人、怎样讲述、何处详、何处略、怎样结束等等,做到了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才能吸引学生听进去。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