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27岁时出山,辅佐兵不满千,将不过关、张、赵云,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寄人篱下的刘备打江山。凭借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隆中决策》,令天下无数智士折服,后又巧夺荆州,使刘备结束了四处漂泊、寄人篱下的日子。
最终帮助刘备夺得西川,终于使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成就了一番霸业。刘备去世后,他辅佐昏庸无能的刘禅,南征北伐,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终因劳累过度,在54岁时,便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千古名言,成了后辈忠臣自勉的箴言、警句。
诸葛亮不仅成了智慧的化身,更成了人臣的楷模。他辅佐刘备、刘禅两代国君,可谓功高盖世,但他忠心耿耿,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诸葛亮之所以名气这么高,并不在于他的智慧,而在于他的忠君思想和忘我的工作态度。
一澄清史实还原真相
诸葛亮,字孔明,因《三国演义》这本书而名扬天下。他的智慧也被作者渲染得出神入化、神秘莫测,使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小说甚至将其推崇到了神的地位。相当一部分人把他誉为智慧的化身。
当然小说中有许多夸张和虚构,事实上,诸葛亮并不像书中写的那么神,但他的智慧确实是一流的,因为不管怎样,就凭一个《隆中决策》,未出茅芦,已知三分天下,也足以说明诸葛亮智慧的过人之处,天下能与之匹敌者能有几人呢?
然而《三国演义》中关于刘备三顾茅庐及诸葛亮出山后的描写有些与史实不符,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让现如今的“能人”别怨天尤人,老抱怨自己遇不到像刘备这样的明君。
事实上,当年刘备兵微将寡,奔波了十几年仍无立身之地,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备遇到了当时颇有名气的天下名士司马徽。司马徽对刘备说他之所以奋斗这么多年未能成功,是因为缺乏贤人辅佐,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徐元直离开刘备时也推荐了此人。于是,急于摆脱困境的刘备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请此人出山辅佐自己。他也确实屈己求贤,三顾茅庐才找到诸葛亮。
今天,人们误以为诸葛亮当时是在考验刘备,考验他的诚心;有的甚至抱怨诸葛亮太骄傲了,刘备那样屈己求贤,诸葛亮还故意不见人家,真是太傲慢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绝对不是。我们试想,诸葛亮作为一个自比管仲、乐毅的有志青年,26岁了,还待业在家(务农),遇到刘备这样当时已名震天下(尽管尚无立足之地),且与自己思想一致(刘备打的旗号是匡扶汉室,这与诸葛亮正统的忠君思想完全吻合)的大老板,能不激动吗?怎么会避而不见呢?他有什么资本、有什么资格来考验刘皇叔呢?
诸葛亮出身贫寒,自幼熟读诗书,胸中自有韬略智慧。他受正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当时汉朝末年天下大乱,纷纷崛起的诸侯皆是汉贼,都想谋夺汉室江山,他都不屑一顾,更不愿效力他们。
但他又有很高的理想和抱负,要不然怎能常常自比管仲、乐毅呢?说明他想干一番像管仲、乐毅那样的大事业,同时,他也有超人的智慧和才能,使他有可能成就这样的大事业。但缺少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
因为奸臣(至少他认为曹操是奸臣)当道、小人横行、大势已去、摇摇欲坠的汉室朝廷不可能为他提供这样的平台;他只能郁闷地呆在家里栽桑养蚕、耕地种田、吟诗作画、抚琴作乐,看似十分潇洒,可心中的郁闷有谁知道呢?他只能慢慢地等待时机。
这时,一个打着匡扶汉室旗号,且被当今皇帝称之为皇叔的刘备来请他干一番他理想中的事业,他能不珍惜这上天赐予他的大好机遇吗?
假若诸葛亮是一个看破红尘、宁愿一辈子隐居山林的人,或自视清高、无心功名、富贵和仕途、蔑视权贵,只喜欢饮酒作乐、吟诗作画、游山玩水、过逍遥自在生活的人,那他是否在考验刘备则另当别论。而他是一个胸怀大志,想干一番事业的人,怎能不珍惜上天赐予他的机遇呢?
看来后人真是冤枉诸葛亮了。诸葛亮并非骄傲对刘备避而不见,也不是在考验刘备的诚心,而是不敢马上就见刘备。因为刘备第一次找他,他毫无思想准备,见了不知如何回答刘备关注的问题。刘备第二次求见,他尚没有完全准备好,或确实外出云游未归,导致刘备又空跑一趟。那他在刘备第一次和第三次造访之间干什么去了呢?他去做调查研究,去充实自己的资料,为会见刘备作进一步的准备去了,要不然怎能有著名的《隆中对》呢?西川五十四州地图又从何而来呢?
《隆中对》中诸葛亮这样讲道:“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仰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也。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
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玄德闻言,避席拱手谢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
孔明曰:“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刘璋非立业之主,久后必归将军。”
玄德闻言,顿首拜谢。只这一席话,乃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
一篇《隆中对》,诸葛亮只用了大约四百字的篇幅,就分析了天下的形势,告诉刘备该团结谁,别惹谁,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及如何做的问题;并告诉他分三步走: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立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一统天下。假若刘备一直听诸葛亮的,绝不至于兵败忧愤而死。
刘备听了诸葛亮三分天下的《隆中决策》后,大受鼓舞,觉得此人确实非同凡响,简直就是个奇才。然而他虽然很赏识诸葛亮,但《隆中决策》毕竟只是一个设想和规划(可以说是一纸空文),并没有得到实践证明;立即对他委以重任,让这个初出茅庐、毫无任何经验的人统领关、张、赵云这样当时已名震天下的将军是不可能的。
尽管《三国演义》写当时诸葛亮也名声很大,有所谓“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的说法。但这并不可信。为什么呢?因为其一,此二人当时并未做出什么惊天动地之举;其二,他们也未跟随什么大人物借别人的势来提高自身的名声,而是隐居山林;其三,假若二人真的名气那么大,那早就被爱才如命的曹操挖走了,即使二人不愿辅佐曹操,曹操宁愿把他们闲养(软禁)起来,也不会让他们为别人服务的;或者被四处广纳贤才的孙权请去了,还能让二人一直待业在家吗?可见,《三国演义》写当时诸葛亮名声很大的提法值得怀疑,诸葛亮可能至多在他结交的士人圈子里有点名气。
所以,刘备并不会像《三国演义》写的那样,孔明出山后,便马上对其委以重任。即使有司马徽、徐庶的推荐,刘备也必须对诸葛亮的才能、人品、敬业精神等进行基本的考察。这不难理解,因为如果把三军立即交给一个毫无任何经验,且不知底细的书生,那刘备也太不慎重了。
即便如此,关羽、张飞等人也因刘备有了诸葛亮后,经常与诸葛亮在一起商谈军国大事,食则同席,睡则同塌,似乎疏远了他们而颇有微词,甚至是怨言,有时还故意找茬。诸葛亮也不与他们计较。他从不自恃才高而瞧不起关、张这些没什么文化的粗人,尽量与他们处理好关系。
而我们现在的一些人有点才智或有一张高学历文凭便翘尾巴,看不起这个,瞧不上那个,动辄向上司提待遇、要报酬,却缺乏必要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事实是:诸葛亮跟随刘备后,刘备先让他作了一名新野县的地方税收官员,仅相当于一名科级干部。也就是考察他,先让他到基层锻炼,处于干部考察阶段,也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试用期。
诸葛亮并没有责怪刘备不重用他,也不嫌刘备给他的官太小,待遇太低,房子太小,更没有要求刘备解决他的家属问题(在荆州的几年,诸葛亮与妻子一直两地分居,直到拿下成都以后才将夫人接到西川),也没有其他任何抱怨,而是一心一意扑到工作上。因为他知道要取得刘备对自己的信任,必须通过事实说话,他要干出实绩来赢得刘备的完全信任。
事实上,他这个过惯了闲散、自由自在、乡下山野生活的人,刚一开始并不适应军营生活,但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约束自己,强迫自己很快适应了这种生活。
他上任后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公证果断,生活上艰苦朴素,用今天的话来说,简直就是个只知奉献,不求索取的工作狂。诸葛亮正是凭着他的诚信敬业和超人的智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使新野小县人民安居乐业,府库丰盈。取得了刘备的完全信任。
假若诸葛亮当年像我们现代的某些人,老这山望见那山高,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不从工作上努力,不从个人能力上提高,动不动伸手向老板要这待遇要那福利,要官要权,刘备能对他有好感吗?能完全信任他吗?
今人只知道诸葛亮智慧过人,而忽视了他的诚信敬业和一心为公,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优秀品质,而这恰恰是刘备后来重用他的真正原因。我们在学习诸葛亮超人智慧的同时,更应该学习他的诚信敬业和一心为公,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优秀品质和工作态度。
二赤壁之战初显才华
诸葛亮不仅是刘备霸业的设计师、策划者,更是把《隆中决策》变为现实的实施者。他不像张良、陈平那样只运筹帷幄、出谋划策,而是几乎每战必亲临战场、亲自指挥作战,特别是刘备去世后的战争,诸葛亮既是主帅,又是谋士。
大约诸葛亮投靠刘备一年后,曹操向南扩张,杀了刘表的儿子,占领富庶的荆州,攻打刘备,且欲并吞东吴。刘备、孙权面对强敌,都在寻找外援,寻求合作伙伴,以对付不可一世的曹操。特别是刘备,当时兵力不过两万人,且无容身之地,更需要外援,以借助外界的势力对付曹操。
正好这时孙权派鲁肃来探听虚实,于是,刘备让诸葛亮作了出使东吴谈判的外交使臣。因为诸葛亮博览群书,通今博古,机智善辩,口才好,这正是一个外交使臣应具备的优秀品质;他兄长诸葛瑾也在东吴孙权帐下当官,这是诸葛亮出使东吴的又一有利条件;加之刘备这一年多对他的考察,已经完全信任他了,所以,很自然地他就成了最佳人选。
诸葛亮果然不负刘备的重托,只身过江,面对对他怀有敌意的东吴众谋士和时时想加害他的江南大都督周瑜,可以说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通过舌战群儒、智激孙权、周瑜等一系列步骤,充分展示了他的政治才能和外交才能,终于促成了孙、刘联盟的成功。
孙、刘联盟的成功,诸葛亮作为一个外交使者的任务已经完成。但他并未离开东吴,而是继续留下来与周瑜、鲁肃一起定计、部署、策划了这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战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
赤壁之战结束后,诸葛亮定计智取荆州;刘备成了荆州之主,终于有了自己的家。《隆中决策》的第一步规划顺利实现,诸葛亮也因在赤壁之战中功绩卓著,才得到了首次大提拔,官拜军师中郎将。
接着,他建议刘备向南扩充地盘,依次收复了零陵、武陵、桂阳、长沙四郡,训练士卒,广积钱粮,招兵买马,以为进取之根本。刘备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可东吴老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是他们一家的功劳(当然东吴说这话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仗毕竟是他们打的,他们也死伤了不少兵将,耗费了不少钱粮),荆州应该归他们所有,根本不承认刘备、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经常派鲁肃讨要荆州;搞得二人又是定计,又是哭求,非常苦恼。
但刘备由于刚取得荆州,立足未稳,实力与曹操、孙权相比,可以说谈不上。所以,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让曹操有可乘之机,他们不敢与东吴翻脸,只得忍气吞声,承认荆州为暂借,待取了西川后归还。
在此期间,东吴想尽千方百计欲得荆州,始终未能如愿。周瑜每次计谋都让诸葛亮识破,以致最后东吴大都督周瑜因过度悲愤,箭疮痭发而死。
在周瑜为夺荆州的所有计谋中,最为可笑的是就是美人计。这一计既映衬了诸葛亮智慧的高超,又显示了他对刘备的忠心不二,还让年过半百的刘备娶了正当妙龄、如花似玉的孙权之妹,捡了个大便宜。
话说当年周瑜为讨荆州,以孙权之妹孙尚香定美人计,其实是想把刘备诓骗过江东软禁起来,以此要挟,讨要荆州。既然是计,而且是以孙权之妹为诱饵,那当然就得尽量保密。不料诸葛亮却识破此计,给赵云的第一个锦囊就是过江后先大张旗鼓地拜会乔国老,大造舆论,让此事满城风雨,尽人皆知,人人都知道刘备过江要娶孙权之妹。
搞得蒙在鼓里的国太闻知此事大发雷霆,把个周瑜骂了个狗血喷头,把孙权也骂得不敢吱声。后来她老人家竟相中了刘备,遂将女儿嫁给了刘皇叔,生米煮成了熟饭。孙权、周瑜哭笑不得。
后来周瑜又思得一计,想那刘备漂泊大半生,未过几天好日子,若能给其盖一个豪华庭院,广置好酒美女,使其沉溺于歌舞升平及与孙夫人的寻欢作乐之中,久而久之,他必会乐而忘返,丧失大志,渐渐疏远与关、张、诸葛之关系,使荆州官兵渐生怨愤之情,无心为刘备卖命,然后伺机发兵征讨。
周瑜可谓用心良苦,刘备却也果然中计,确实乐不思归,整天与年轻貌美的妻子吟诗作画,与江南漂亮的众美眉们饮酒歌舞,连陪他一块过江的赵云也难见上他一面,对关、张、诸葛等人更是书不传来信不捎,早把匡扶汉室之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然而,诸葛亮并未因此怪怨刘备,没有对刘备感到失望,也不认为刘备是个好色之徒,不值得他辅佐。他对刘备的忠心一点也没变。相反,他认为这是人之常情,爱美和享受安逸是人的天性。他早就料到周瑜会有此一招。
于是,才有了又一个锦囊,年底时赵云诈称曹操领三十万大军为报赤壁之仇,正向荆州杀来,这才使刘备从花天酒地的靡靡之音中醒悟过来,匡扶汉室之事才又回到了他的脑海中。刘备毕竟不是一个昏君,毕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只是一时为酒色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