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族群与族群文化
7333700000008

第8章 原住民自助文化研究的时代意义——东华大学族群所的文化实践(3)

社区文化方面:张玮琦(1998)2探讨河东部落社区总体营造是否为活化原住民部落的机制;他以后殖民的观点研究在此事件过程中背后作用的权力关系,以及学术研究在实际行动中的角色扮演,同时寻思原住民社区总体营造去殖民化的进路。林靖修(2002)3的研究呈现太鲁阁族雪碧社区居民在卡拉OK场景内的歌唱世界,并论述居民的歌唱文化实践逻辑。他提出个人可以透过歌唱进行微观政治的抵抗,并从中汲取愉悦的看法;他提出卡拉OK群体的特性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卡拉OK文化成为社区新兴文化形成的过程,以及卡拉OK文化形成对于现存社区发展的影响。郑汉文(2005)2的研究是以2000年前后兰屿岛上的大船建造及仪式的脉络为论述的焦点,用以探讨雅美族的神话、祭仪、惯习、社会实践等内部结构因素,与政治、经济、教会、教育等外部结构的制度,其所产生的相互交缠的现象,并以此现象之意义说明雅美文化变迁本身的缠绕。曾宏民(2004)2的研究对象为兰屿当地的影片摄制者,探讨原住民影片摄制的在地实践;从访谈到参与观察,他逐步触及影片摄制者与被拍摄场域的关系、影片呈现等层面的问题。夏瑞泽(2003)2研究外地媳妇在一个太鲁阁(Truku)社区的生活适应情况。

以上研究领域涵盖社会结构、亲属、婚姻、祭仪、宗教、经济制度、学校教育、文化变迁下的冲突与调和、原住民自治与土地问题、社区文化等方面,其研究成果为原住民研究提供丰富的养分,同时也为“原住民自助文化研究”提供可贵的经验、视野与洞察,相信对原住民自助文化工作者会有极大的帮助。此外,有些研究者同时也是教育或文化场域的行动研究者,他们致力于启发原住民青少年,促进其生活适应与文化认同;他们就在做协助培育原住民自助研究幼苗的工作(姜明义,2003)177~193。就整体而言,以上这些研究者实际上是“催化者”(facilitator),他们的研究有“催化”的作用,可以鼓舞原住民的自助文化研究。所以,谈论原住民研究之时,这个部分不能忽略,因为这类的研究提供多元族群的视野,有助于更完整地呈现原住民文化的面貌及其变迁,亦有益于促进各族群文化的共荣共存。

四、结论

原住民研究自己的文化原是美国人类学之父鲍亚士所提倡的理想。由于过去人类学的观念尚未普及,所以台湾原住民研究自己的文化一直未能蔚为风气。原住民自助文化研究——原住民研究自己的文化——的构想系由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创所所长乔健教授所提出。十年来,族群所一直努力于倡导这个研究方式,将理论具体实践于行动之中。

原住民自助文化研究强调原住民透过接受专业训练与专家学者的指导,亲自整理自己的文化,进而增进对自己的族群文化的认同,以及培养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因为具有同一族裔血缘的关系,原住民研究自己的文化有其先天的优势,往往得以接近深入而广泛的研究素材,也容易累积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对自己的文化产生血脉相连的亲切感。

然而,原住民自助文化研究者也有“文化识盲”之虞;就是对于自己族群的文化习以为常,因为太熟悉了以至于忽略它的存在,不觉得它有什么价值,反而需要靠外界的人以不同的思考脉络来研究,从多面向的角度来探讨。所以,如何“化熟悉为陌生”乃是原住民自助文化研究者当务之急。自助文化研究者需要学习人类学的基本学识,熟悉各种文化理论、田野调查实务等知能,以便培养化繁琐为精简,化平凡为不凡的能力,能够看出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脉络。

文化理论与田野技巧是需要循序渐进地学习与培养而来的。短期的研习固然有益,进入学院接受一系列课程的启发则更为重要。在学院教授的指导下作研究,自助文化研究者的专业能力能够获得培养,也更能逃脱叙述与资料堆积的旧习,进一步对自己的文化予以诠释或批判。

东华大学有幸能够在原住民文化主体性获得重视的时代趋势里,建置完整一条鞭系统的原住民教育体系。十年来,族群所硕士班、原住民民族学苑、族群所硕士在职专班的设立及原住民民族学院成立后民族文化学系、民族语言与传播学系、民族发展研究所、民族艺术研究所、族群所博士班的设立,各阶段的设置已充分满足原住民自助文化研究的需要,呼应了鲍亚士的理想,并实践乔健教授的倡导;更重要的是,为原住民自助文化研究或原住民文化研究累积一些努力的成果。

注释:

[1]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院各系所之创设历程,请阅本文“三之(二)”与结论。原住民民族学院之设立经过,请参考吴天泰(2004b)107~116文章。

[2]本部分资料系从东华大学族群所网页上取得(http://ersc.ndhu.edu.tw/wwwierac/information/teacher.htm)。

[3]乔健教授以文化人类学、社会结构与政治行为、宗教与祭仪、文化咨询等为研究领域。近三年的研究计划为“Success”(Sustainable Users Concepts for China Engaging Scientific Scenarios)与“教育部国家讲座计划”。

[4]吴天泰教授以文化人类学、教育人类学、原住民教育等为研究领域。近三年的研究计划为“台湾原住民与南岛民族文化教材教法研究”、“高中职校原住民资源教育及发展与改进原住民职业教育访视工作”、“2003-2004傅尔布莱特资深学者赴美研究奖助金,研究题目为‘Indigenous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5]纪俊杰教授以族群关系、环境社会学、生态与族群、后殖民论述等为研究领域。近三年的研究计划为“原住民文化产业与观光发展:三地门地区之研究1/2”、“原住民文化产业与观光发展:三地门地区之研究2/2”、“多元文化:族群、性别、阶级”、“人与自然的共存:太鲁阁国家公园与原住民新伙伴关系的建立”、“原住民与国家公园保护区共同管理之发展历史、现况与个案之探讨”。

[6]此阶段(初级班)的课程包括:田野研究方法论、田野研究方法与工具、民族志与台湾原住民研究、原住民艺文资源调查、原住民文学的采集与创作、文化产业与社区发展、民族史研究法、自助文化研究经验分享、影像人类学的认识与应用、资料搜集分析与处理、研究计划的基本要素与撰写等。

[7]此阶段(进阶班)的课程包括:原住民发展的文明进程视野——以未来村总体营造与就业工程为例、原住民文学的采集与创作、20世纪90年代以后原住民族纪录片的发展与诠释、原住民自助文化研究的时代意义、原住民影片观摩与解析、田野经验分享——以原舞为例、舞蹈民族志——理论方法与议题、艺术欣赏与诠释、宗教祭仪田野研究法、民族艺术专题、论文写作与评鉴等。

[8]以2005年2月为基准,族群所(含在职专班)已毕业获硕士学位者总计有72人,在学学生中一般生有38名,专班学生有69名。

[9]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学生研究的范围包含“性别”、“族群”、“阶级”等面向。单纯以“性别”和(或)“阶级”为研究范围者,本文未将之纳入讨论;研究范围涉及“族群”者,才纳人本文讨论。

参考文献

Lowie,R,1937.The History of Ethnological Theory[M].NY:Holt,Rinehart & Winston.

王兰君,2002.责任与家庭——东部地区原住民妇女婚姻维系过程探讨[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游美惠博士、吴天泰博士).

方志荣,1998.血、IS-ANG与布农族的亲属关系——以仑天为例[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蒋斌博士).

朱清义,2003.词汇结构——人类学语言学的研究[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乔健博士、蔡恪恕博士).

江冠明,2003.创新的认同——三地门文化产业中的现代认同与变迁[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纪骏杰博士).

李亦园,1993.民族志与社会人类学[J].清华学报,23(4).

李怡燕,2004.花莲港口阿美族的部落发展——年龄阶级组织观点的探讨[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高德义博士).

李宜泽,1998.祭仪行动下的神话思维——花莲县东昌村阿美族丧礼研究[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余德慧博士).

李季顺,2004.原住民教育“一条鞭”教育体制建构之研究[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吴天泰博士).

李淑仪,2004.原梦·圆梦——原住民研究生自我实现历程之探讨[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昊天泰博士).

东华大学

2000.原住民自助文化研究人员培训研习(初级班)实录[D].花莲:东华大学原住民民族学苑筹备处.

2001.原住民自助文化研究人员培训研习(进阶班)实录[D].花莲:东华大学原住民研习中心.

林靖修,2002.唱我们的歌——太鲁阁(Truku)雪碧社区卡拉OK文化研究[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林文玲博士).

官孟璋,2003.原住民班级在多元文化教育下的调适:以花莲海星中学“原住民音乐与文化专班”为例[D](指导教授:昊天泰博士).

昊天泰,张雯等,2001.教育人类学[M].台北:五南.

林建成,2002.族群融合与陶瓷制作:以台东县正兴村为例[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乔健博士).

姜明义,2003.原住民高中学生的文化认同与学校适应——以花莲高中“原之社”的学生为例[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吴天泰博士).

姜叡璟,2003.排湾族宗教变迁中的生活实践:以安朔村为例[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蒋斌博士、余德慧博士).

徐玫绮,1998.弱势族群与学校教育——长庚护专的原住民少女[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吴天泰博士、游美惠博士).

徐承群,1999.建教合作的原住民技职教育——以明志工专为例[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吴天泰博士).

夏瑞泽,2003.外地媳妇在一个太鲁阁(Tmku)社区的生活适应[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乔健博士).

黄应贵,1999.人类学在台湾的发展[D].中央研究民族学研究所.

黄启瑞,2000.原味与市场——另一种Amis植物人文的探索[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纪骏杰博士).

黄正璋,2001.一个深山部落面对现代化处境的生存策略[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余德慧博士).

黄晓慧,2002.武界布农人日常生活中主体辩证与建构能力的展演[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吴天泰博士).

黄雅鸿,2003.他者之乡:从空间霸权论述谈。Karowa原住民的流离与主体性运动[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纪骏杰博士).

陈克惠.2003.从社区现象谈原住民教育成就——以曙光社区为例[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昊天泰博士).

许木柱,1987.阿美族的社会文化变迁与青少年适应[J].台北南港:中央研究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乙种第十七号.

曹秋琴,1998.Gaya:祭祀分食与太鲁阁人的亲属关系[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乔健博士).

张金生,2003.新化——一个排湾族部落的历史[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乔健博士).

张岱屏,2000.看不见的土地——太鲁阁反亚泥还我土地运动的历史论述与行动[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纪骏杰博士).

张建成,2001.传统与现代之间:论台湾原住民的文化认同[C].新竹师院主办“九十年度原住民族教育学术论文发表暨研讨会”宣读论文.

张玮琦,1998.河东部落社区总体营造——一个想要变成社区的部落?[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纪骏杰博士).

曾宏民,2004.原乡映像——兰屿在地影片摄制者及其影像实践[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林文玲博士).

叶神保,2002.排湾族caquovoqovolj(内文)社群迁徙与族群关系的探讨[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童春发博士).

杨政贤,1998.兰屿东清部落“黄昏市场”现象之探讨——货币、市场与社会文化变迁[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蒋斌博士).

蒋文鹃,2000.以当代太鲁阁族女性之织布文化为例[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游美惠博士).

蔡明洁,2004.排湾族与鲁凯族视觉艺术图像课程设计与解析——以屏东县玛家国中为例[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万煜瑶博士).

郑汉文,2005.兰屿雅美大船文化的盘绕——大船文化的社会现象探讨[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余德慧博士).

赖锦慧,1998.族群通婚与族群现——四季新村原住民妇女的经验[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吴天泰博士、游美惠博士).

卢幸娟,2001.发展中的台湾原住民族自治——以兰屿达悟族为例[D].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指导教授:昊天泰博士).授。

[作者简介] 吴天泰、姜明义均为台湾东华大学人类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