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现代家庭生活指南丛书——新编古玩收藏知识大全
7333800000064

第64章 进出文物市场不耍诈(1)

比、佳士得在遇到中国国画时,还明文条列“不担保真实条款”。部分国内成立的拍卖会,在印刷精美的目录中,干脆避开文物本身出处,以及年代等争议问题。

以一场标榜“帮助收藏家得到希望,建立艺术品交流管道”的传家拍卖会发行的目录而言,颇令想进场竞标的收藏家“头痛”。

传家发行的“鼻烟壶、玉器、翡翠、珍藏”珍品目录,在竞标规则列出:“作品目录或其他相关描述资料之制作,力求正确、提供参考。”可是全册594件文物,均只列出简略名称和价格,对于文物鉴赏中,最重要的年代、材质,则完全交代不清。

以玉器而言,同样是“琮”,商周时代的礼器和明清后仿的琮器,时空相隔两三千年,身为中介的拍卖公司决不能轻描带过,只在目录上标写“驷纹琮”。

鼻烟壶中的编码453号“粉彩童子鼻烟壶”,标价256万元到280万元,解释文字中也未见年代和出自何方?编号381、382,两款青花釉红是清初制品?民国初制品?还是近代仿古?

如此拍卖目录、颇让藏家雾里看花,难道一切全看买家眼力来断?万一买方错看,只能按竞标规则中的“由该公司居间协调,并无与买卖双方共负违约责任之义务”来规避责任了。

反观,苏富比在1990年纽约一项“鼻烟壶”专题拍卖目录,就显出拍卖公司的用心。该目录将全部388件鼻烟壶的断代、材质、包括文物的瑕疵,以及曾出现某场拍卖纪录均详列。如此做法,拍卖的权威性才告树立,进拍卖场的收藏家,也才更能引经护典加以考证。

反观,而目前台湾拍卖目录则十分粗劣,以传家“寿山石、鸡血石珍藏精品”目录为例,标榜是“展出珍藏精品236件,参展内容,除昌化鸡血石外,另有寿山石种……”在对寿山石的说明上,列了“高山系”、“月洋系”、“旗山系”等石种名称;参展精品名家则列了37名。

细看目录上的“昌化鸡血石”,有的系出自内蒙古的巴林鸡血。不同产地,石材硬度互异,全冠上“昌化”之名,有误导之嫌!

寿山石的目录说明就更为简略。只写“长寿仙翁”、“辟邪古兽”等字眼……其实在目录上既已列出各坑系名称,又写上“名家”珍藏作品,为何不能进一步条列清楚?这岂是专业的反向操作?

以下面例子说明,进场抢拍者不得不防。编号49号拍卖品,图说“三羊开泰对章”,图上刻有“陈子奋”,此陈子奋若是福建治印名家子奋,此章身价非凡。为何不强化标榜,促进买气呢?反倒任置一隅惨遭冷落?再举一例:该目录上列了名家刘爱珠(福州市人),曾拜王雷庭为师,擅长薄意雕刻,曾于1986年获“福州市首届如意奖大赛会”获二等奖,更在1987年入选“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她有如此辉煌纪录,拍卖公司岂充耳不闻,又不以此打知名度来促销?显见其专业程度及考据的功力仍有待加强!

上述二例,足以反映拍卖会,走进成熟阶段仍有距离。带动收藏风气的领头军——拍卖公司非得再下功夫,才能博取更大买方信念,引发更多卖方献宝,那么将拍卖目录做得真实只是第一个起步而已!

(第一节)流通市场闹真假双胞?

李敖所藏中国美术精品编号17的左宗棠楹联,85厘米×20厘米,书写“劝课农桑诚有道,寄怀鱼鸟欲忘形”同样内容,同样笔出左宗棠的手笔。下),则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历代名人楹联墨迹》专册中也告出现!

到底谁才是真?谁是冒牌?还是同一时间左宗棠写了二次?

让楹联本身来说话:

落款方面

李敖藏品的“左宗棠”以偏锋连笔,力(五)下的“左宗棠”则以中锋连笔!

有二款“大学士章”、“清宫太保恪靖侯”;下则无。

字体方面:

两对楹联有很明显差异。图一的连笔纵戈无回勾,下则显现书写者回勾重。

左宗棠,道光壬辰年间举人,官拜东阁大学士,一等恪靖侯,他在书法造诣上颇受重视。再拿楹联上的单字来对照,就可闻出两者较大的异端:图一的“诚”与图二同一字,可看出书写时回勾的应用差别很大!

书法作品也讲“行气”,表面看来这两对双胞胎写的字一样十四字,落得款一样,全都是左宗棠。

那么谁才是真的左宗棠?当收藏者想进场抢拍之际,遇到左宗棠的双胞胎案时怎么办?详加比对和考证是不二法门。究竟花钱买名家收期待,更要名副其实!

李敖辛辣本色不关真伪?

李敖收藏中国美术精品目录,是一本不脱“李敖色彩”的目录,经由他执笔撰写的拍卖说明文辞辛辣、讽刺……

编号31孙文·水墨、纸本。……“‘晋书’记羊佑之言说:‘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孙中山显然是袭取此段古人之言而改得。秦孝仪却在‘中央月刊’奉为总理之言,自属无知。”

编号46张大干·设色、纸本……“他人格分表明,大名跟他的造型、手法与海派亦有关联。造假画也,破坏敦煌壁画也,偷售国宝至国外也,以艺术巴结国共两党巨头也……种种败德之行,他都优为之……”

张大干的画在市场屡见高价,横行无阻。在李敖的评价下,连标价都低于“行情”,62×38.2公分。参考价:25万元。李敖拍卖艺术品脱不了“评论”,是为要点;不关真假,亦为“特色”。

(第二节)买画,防经纪商圈套

如今台湾掀起了艺术增值热,扛着艺术投资旗帜的画商、经纪人,纷纷宣传收藏艺术品既可添增生活品味,又有增值效果,于是各种投资鉴赏班,雨后春委笋般的成立!

果真买画可增值?如何避开伪画?如何避免惨遭流弹所伤,得步步为营。

以买画而言,一般画廊展览前,大都会举办预展兼预售,透过原本固定的收藏者,给以折扣优先订画。等到了正式展出,画价回归常态以“才”、“号”计价。如是一算,这时进场者,买价已经高出一至二成。(见油画基准尺寸通用表)

有人买画,以杂志刊登画价为参考。大致看来这类指标是一年比一年看涨,外行人看热闹真以为这是“绩优股”,买了画就等着看涨?

然而,实际的交易行情,是否按照“行情表”走势,非也!不少画价开高走低,炒作、做多,“行情表”仅供参考,绝非购买“标准”!

除了画价,最重要的是画的真伪,画廊展示当代画家的真伪争议不大;但大名家或是前辈(作古)画家的画真假鉴定学问多,是非更多!

如何规避风险?最保险的做法是:多打探行情,以画廊外的收藏成交行情来做比较,较能取得客观价位。若对真伪辨识功夫没把握,奉劝不要跟着“流行”走,尤其是当下走红,正在办展览的“大家”作品,最好多斟酌再下手。

对初入门道者切记勿贪小失大,不少经纪商人或卖画者常将画的价格拉低,但画的艺术性,决不能因价制定出高低,买者须知:同时面对买画“顾问”、“投资专家”滔滔分析画的走向和趋势时,不可忘记,许多挂着“顾问”之名的专家,本身就是卖主,如此做出的“客观”建议,可信吗?

(第三节)地摊推销术,定力大考验

凡收藏族,无不走过地摊岁月,穿梭风雨,走动杀价惊心的场面。

地摊,无拘束,任人挑,看顺眼,多待闲扯;不顺眼,瞄瞄过往,无理睬,不买最大?

地摊,虚实参半,是养眼辨功的大杂烩,是大开眼界、厮杀真伪的大战场!

两岸三地的古董地摊,从北京到上海,广州到香港摩咯街,以至台北光华桥下的假日玉市,几经风雨洗涤,几番更替买卖双方,轮流上演着文物斗智传奇,惟一不变的是价格魔力,考验着玩物者的定力,卖方脱手最后的底线!

逛地摊,可以听到美丽文物的身世,比如说,这件瓷器是清代皇宫最后太监盗出物?或是文革时破四旧埋在土坑裹的传世墨宝?不论是陶瓷、字画、文玩、杂项的背后,都得靠一段段凄美故事撑腰,才能博得买方的青睐,至于故事的真实性和文物时代的考据性,则往往被置身后!

移花接木的说词更散见古董地摊,明明是货主,偏说是友人相托,如是一来,价格不易松动,物件的真伪,货主也可免去道义责任,反正是朋友之物,干他何事?

寄卖,则是另套高明的骗局。业者挑出质量较好的货件,不忍心贱价杀出,则祭出是收藏家寄卖,价格不二,好坏要自行负责,遇到这种情况,聪明的买方如何才能解题破除这道迷障?

逛地摊,常抱的心:捡便宜。既然如此,上述的各式说词一概不理会,心中要常持明白的眼,看清何物有缘,何件质高,价格合理!

心中的一把衡量之尺,随时在侧,自己的收藏专科何项?瓷器?是高古或明清?是以器形为主题?还是以绘工为主秀?要是心中的标准未见,每看一件就爱上一件,到头来尽收成谷,也不值精品一件。

这把尺还得要捏准预算。有五千元买值五万元的几率渺小,是否考量一下。在地摊陈列的物件,早已经过收藏家、店面“过滤”了,如果五千元能买到五万的货,可能在中途就被拦截了,怎会还等到逛地摊者来买呢?

因此,你今日逛地摊的心头很清楚:花小钱买大物,是人人共同的希望!你凭什么得头奖?买得超值?

(第四节)文物跳蚤市场寻宝术

文物跳蚤市场,是收藏者寻宝的乐园,是花小钱买好东西的宝库,更是买卖双方捉对厮杀价格的战场。

初人跳蚤市场,眼花缭乱,见宝不是宝,看了仿品又似真货;眼高手低,口袋钞票带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