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身上最可贵的个性之一就是坚定执著,他们也有感到疲倦的时候,但他们能用恒心和忍耐渡过难关。有很多人就是因为少了恒心和忍耐而被拒于成功门外。
因为有了恒心与忍耐力,才有了埃及平原上宏伟的金字塔,才有了耶路撒冷巍峨的庙堂;因为有了恒心与忍耐力,人们才登上了气候恶劣、云雾缭绕的阿尔卑斯山,在宽阔无边的大西洋上开辟了通道;正是因为有了恒心与忍耐,人类才夷平了新大陆的各种障碍,建立起人类居住的共同体。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如果三心二意,哪怕是天才,也将一事无成;只有仰仗恒心,点滴积累,才能看到成功之日。勤快的人能笑到最后,耐跑的马才会跑到终点。
1492年2月,哥伦布失望地离开了爱尔罕布拉宫,他原先希望争取西班牙国王斐迪南和王后伊萨贝拉的支持,但没有成功。他骑着骡子,缓缓地出了宫门,考虑应该往哪里去。他此时此刻看上去头发花白,精神十分委靡,脑袋耷拉着,几乎碰到了骡子的背上。他从幼年开始就抱着一个念头,认为地球是个球体。当时,人们在距离海岸线四百英里远的海上发现了雕有图案的木片,还在葡萄牙海滨发现了两具尸体,从人体特征上判断,他们和已知的人种都不一样。哥伦布相信,这些尸体就是从遥远的西部一些还不为欧洲人所知的岛屿上漂过来的。他曾经希望葡萄牙国王能够出资,资助他进行海上航行,以便发现那些遥远的岛屿。然而,国王约翰二世一面假惺惺答应帮助他,另一方面却暗地里派出了自己的考察队。
哥伦布最后的一线希望破灭了。
哥伦布四处乞讨,靠给别人画各种图表为生。他的妻子已经离他而去,他的朋友也都把他当成疯子,对他不闻不问。斐迪南和伊萨贝拉夫妇身边的智囊人物,对他所谓的往西航行就可以到达东方的理论也嗤之以鼻。
“可是,既然太阳、月亮都是圆的,为什么地球不能是圆的?”哥伦布问道。
“如果地球是球体,靠什么支撑它?”那些智囊问。
“那太阳、月亮又是靠什么来支撑的呢?”哥伦布反问道。
“如果一个人头朝下,脚朝上,就像天花板上的苍蝇一样,你觉得这可能吗?”一位博士继续问哥伦布,“树根如果在上边,它可能生长吗?”
“池塘里的水也都会流出来,我们也就站不起来了。”另一位哲学家补充道。
“这也不符合《圣经》上的说法。《以赛亚书》上说:‘苍穹铺张如幔。’这说明地球是平直的,说它是圆的,那是异端。”牧师也加入了辩论。
哥伦布对他们不再抱任何希望,就在他转念想去为查理七世效力的时候,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机。
伊萨贝拉的一个朋友向她建议说,万一哥伦布的说法是对的,那么,只要一笔很小的花费,就可以大大抬高她统治的声望。“好的,”伊萨贝拉同意了,“我把我的珠宝拿去抵押,就算是给他的经费。喊他回来。”
可是,哥伦布的航行还有别的问题,没有一个水手愿意和他一起出海,幸好国王和王后用强制手段下了命令,让他们必须去。于是,他们乘坐“平塔号”帆船出了海。他们的船很小,比平常的帆船大不了多少,而且刚刚起程三天,船舵就断了。水手们内心都有一种不祥之兆,一时情绪非常低落。哥伦布就向他们描述了一番他所知道的印度的景象,描述了一番那里遍地的金银珠宝,才让水手们的情绪稳定下来。
船驶过加那利群岛以西两百英里后,他们的磁针不再是朝着北极星的方向了。水手们说什么也不肯再往前走,一场叛乱几乎迫在眉睫。这时候哥伦布又向他们解释,说北极星实际并不在正北方,最后总算说服了他们。当船航行到距离出发地两千三百英里远(哥伦布故意骗他们说只有一千七百英里远)的时候,他们发现了在水面上漂着的樱桃木,船周围时常有一些鸟类飞过,还从水里打捞起了一块很奇怪的雕有图案的木片。
有志者事竟成。由于对新大陆持之以恒的探索决心,哥伦布把西班牙王国的旗帜插在了新大陆上。
持之以恒是所有成就伟业者的共同个性特征。他们可能在其他方面有所欠缺,可能有许多缺点和古怪之处,但是对一个成功者来说,持之以恒的个性则是必备的。不管遇到多少反对,不管遭到多少挫折,成功者总会坚持下去。辛苦的工作不能使他退让,阻碍不能使他气馁,劳动不能使他感到厌倦。无论遇到多大困难,他总是坚持不懈。这是他天性的一部分,就像他无法停止呼吸一样,他也永不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