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巫山重重,
去如雨水,
两情美。
同倚画楼十二,
倚了又重倚。
两日不来,
时在人心里。
拟问常占归计,
拚三八清斋。
望永同鸳被,
到梦里,
蓦然被人惊觉,
梦也有头无尾。
崔念四不明白这首词是什么意思,就请相公解析。贵人说:“您芳名‘念四’,乃‘廿四’也,词中‘二年’正是‘廿四个月’;‘六只浑四’,廿四点;‘巫山重重’,廿四峰;‘倚画楼十二’,十二指亚字阑干,亚字十二笔,所以重倚乃廿四;‘两日’是廿四个时辰;‘三八’廿四也;‘梦(夢)字有头无尾’,余廿四;词中七隐‘念四’。”
崔念四听了贵人的解释后,连声称赞贵人是才子。
切瓜巧对冻雨谜联
苏东坡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奇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苏东坡有个门生,春寒时节独自坐在自己家的书房里,望着外边的毛毛细雨,见雨点敲窗,不觉触景生情,咏成一联: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可是他自己给自己出了个难题,不知道怎么对出下联来。这个上联非常妙,“冻”字可拆为“东”和两点,“洒”字可拆为“西”和三点,书生冥思苦想,仍对不出下联,只得暂时放下。
半年以后,他又想起了这个上联,还是对不出来,心中不免有些郁闷,只得向老师求教。当时正值酷暑,苏东坡并不急于对下联,而是拿起刀,仔细地切开一个大西瓜,并请学生吃瓜解暑。
书生见师傅不开口,只得有礼貌地又说了一遍:“请师傅赐对!”
东坡笑着说:“刚才我不给你对上了吗?”
书生还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解地问:“对子在哪里呀?”
东坡指着切开的西瓜,吟道: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书生恍然大悟,“切”字可横着拆成“七”和“刀”,“分”字可竖着拆成“八”和“刀”,正对书生的上联,更巧妙地是也切合了当时切瓜待客的情景。
从此以后,书生对苏东坡更加崇拜了。
东坡巧破半句谜
苏东坡和袁公济是同窗好友。有一年,他们同在杭州做官,袁公济深知苏东坡是个大才子,对对联、猜谜语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很少有能难倒他的。
有一次,袁公济同苏东坡在外边踏雪赏景,当时地上积雪有一寸多厚了,袁公济便说:“我有一个谜语,想请教,不知你能否猜得到?”
苏东坡饶有兴致地说:“赏雪猜谜,真是一件雅事,请出谜面。”
袁公济说:雪径人踪灭(打半句七言唐诗)
苏东坡一听,心里不禁一惊,天下猜谜哪儿有猜半句诗的道理呀,而且半句是七言诗,是三个字还是四个字呢?还可能三个字、四个字都不是,而是三个半字,熟读唐诗的东坡一时觉得无从下手。东坡边走边思索着,这时,只见一群小鸟从路旁的树林里飞了出来,排成了一字形向天空飞去。东坡顿时心中一亮,又仔细一想,心里暗叹袁公济的半句诗谜作得妙。可是,他不想马上就说出谜底,而是想趁此机会为难一下袁公济,于是,东坡指着正远去的飞鸟,说:“公济,你看天上的飞鸟,我现在也让猜个谜语,谜面是:雀飞入高空(也打半句七言唐诗)。”
袁公济没想到苏东坡也会给他出半句诗谜,一下子难倒了,理不出头绪。苏东坡笑说:“哈哈,你猜出了我的谜,我也就猜出了你的谜了。”袁公济更是摸不到头脑了。
苏东坡见此情形,在雪地上竖直写了一句七言唐诗:一行白鹭上青天。他在“鹭“字的中间拦腰划了一下,说:“你的谜底就是上半句——‘一行白路(鹭)’;而我的谜底是下半句——‘鸟上青天’。”
袁公济不禁拍手大赞:“你真是天下奇才呀,公济佩服得五体投地!”
苏东坡收徒弟
北宋的苏东坡,是位非常有名的大文学家,他诗文豪放豁达,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也是位非常幽默的人,他爱开玩笑,常出些有趣的难题考别人。
有一年,苏东坡从湖北黄冈应召回京城,任翰林院学士。当时,有位江西才子叫黄庭坚,喜欢写诗,早闻苏东坡大名,想登门拜苏学士为师,但又担心他不肯接见,于是先写了一封信,想试探一下苏学士的反应。
不久,黄才子便接到了苏东坡的回信,但纸笺上只写了个“笕”字。黄庭坚也是位饱读诗书的人,非常聪明,他打开一看,顿时笑逐颜开,他知道这是苏学士在出字谜考他,“笕”由“人”“人”“见”三个字组成,意思就是说“凡愿光临者,吾乐意个个相见。”
第二天,黄庭坚便带着自己的诗稿去苏学士的官邸拜见求教。苏东坡读了黄庭坚的诗稿后,非常满意,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便欣然接受了这个徒弟。结果,黄庭坚果然不负所望,成了苏东坡的得意门生,与秦观、晁补之、张来三位书生共称“苏门四学士”。
秦观字谜巧求婚
有一年的重阳节,宋朝翰林学士苏东坡邀请才子秦观一起到秋香亭赏菊饮酒。边喝边聊中,苏东坡笑着问秦观说:“贤弟才貌双全,为什么迟迟不择佳偶呢?”
秦观放下酒杯,拱手答道:“我不是草木,我心中也有情,我一直倾慕一位窈窕淑女,只是羞于启齿。”
苏学士爽朗大笑,说:“只要你告诉我是哪家闺秀,我一定会为你牵线搭桥,帮你成了这个姻缘。”
秦观沉思片刻,说:“我作个字谜吧,请仁兄一猜!”遂赋诗一首:
原中花,化为灰,
夕阳一点已西坠。
相思泪,心已醉,
空听马蹄归。
秋日残云萤火飞。
苏东坡仔细推敲,突然恍然大悟,说:“这个不难,就包在我身上了!”秦观的诗是什么意思,他心仪的女孩是谁呢?谜底是这样的,“花”字无“化”为“艹”,“夕”字无点为“刀”,“思”字无心即成“田”,“属”字去掉“马”即是“灬”,“秋”字火飞即成“禾”,合起来就是“蘇”,是指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原来秦观是借诗求爱呀。
后来,苏轼回到家中,把秦观的意思告诉了小妹。苏小妹是个很有才识的女子,她前几天和秦观在一起玩得痛快,对秦观也很有倾慕之心,但不想直接说出,就飞快地写了一首组字谜:
南京不算大,女未成一家,
下一回再见,音传心牵挂。
苏东坡把这首诗拿个秦观看,秦观思索良久,才悟出了谜底,他非常高兴,马上邀请东坡到迎春亭喝酒。
(谜底大揭密:小妹同意)
苏小妹三难新郎
苏东坡的胞妹苏小妹才貌双全,能诗善对,乃是当世才女。在与才子秦少游成亲当夜,苏小妹欲难新郎,考一考新郎胸中的才学。于是,题写了三首诗句,要求秦少游答对,方准进入洞房,若答不对就罚在外厢读书三个月。
第一首:
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
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秦少游想道,我曾假扮做云游道人,在岳庙化缘,去看苏小姐。这四句乃包含着“化缘道人”四字。于是就在月下取笔写诗一首题于后,云:
化工何意把春催?
缘到名国花自开。
道是东风原有主,
人人不敢上花台。
句前一字亦合成苏小妹诗谜的谜底:“化缘道人”。
第二首:
强爷胜祖有施为,
凿壁偷光夜读书。
缝线路中常忆母,
老翁终日倚门闾。
秦少游见了,略不凝思,一一注明。第一句是孙权,第二句是孔明,第三句是子思,第四句是太公望。
第三首:
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看后左思右想,不得其对。正好苏东坡前来打听妹夫消息。望见秦少游在庭中团团而步,口吟“闭门推出窗前月”七个字。见庭中有花缸一只,贮满清水,秦少游徘徊踱步,偶然倚缸看水。苏东坡望见,触动灵机,心有一对,却又不便明说,就从地上取小小砖片,投向缸中。激起水点扑在秦少游面上。水中天光月影,纷纷淆乱。秦少游当下晓悟,感激妻兄相助之意,遂援笔对云:
投石冲开水底天。
秦少游在妻兄苏东坡的帮助下终于顺利地入了洞房,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
秦少游二求妻兄
秦少游与苏小妹这一对才子才女结为夫妻后,两人除了吟诗作赋填词外,猜谜也是经常进行的乐事雅事。一天,苏小妹对秦少游说:“为妻作了一则字谜,您可愿一猜?”秦少游一听,兴致勃勃地说:“我倒要试上一试,快快说与我听。”苏小妹抿着嘴笑道:“倘若猜不出,可要到门外罚站啊!”接着苏小妹说出了谜面:
两日齐相投,四山环一周,
两王住一国,一口吞四口。
秦少游从早上猜到傍晚,苦思冥想,还没猜出谜底,不由得打心眼里佩服妻子的才华,但也暗暗叫起苦来。心想:如果晚上仍猜不出,可是要进不去房门了,这如何是好呢!忽然,秦少游笑了,心想:对了,去求教妻兄苏轼,他才学过人,聪明绝顶,他一定能解出这个字谜。想当初新婚之夜,就多亏这位妻兄暗中相助,才免遭拒于门外之苦。想到此,秦少游快步向苏轼住处走去。此时苏轼正准备吃晚饭,见秦少游来了,忙请他共进晚餐。少游正一门心思在字谜上,哪里有心思顾得上吃饭,赶忙说出相求之事。
苏轼一听,哈哈大笑:“别急,先吃饭,愚兄再救你一次就是了。”随后命厨子赶做一盘“西湖醋鱼”。一会儿,鱼端了上来。苏轼用筷子将醋鱼的头和尾夹出,留下中段,笑着用筷子直指盘中:“少游请看,这就是谜底。”少游顿时醒悟。字谜猜出来了,心事放下了,秦少游便安下心来在苏轼这儿吃饱喝足,这才回到家中去答复妻子了。
(谜底大揭密:鱼字去头去尾为田)
夫妻工作枕头谜
一天,苏小妹正在刺绣,忽然灵机一动,想制一则物谜让秦少游猜,于是便对秦少游说:“为妻要制一物谜,请夫君一猜。”秦少游想花烛之夜都没难倒我,今天更是不在话下,就说:“好,请出谜。”苏小妹娇声吟道:
饱吃一餐肚不饥,
夜夜闻得人私语,
听得许多真情话,
从不出门说是非。
秦少游听后,若有所思地来回走动着,一眼看到苏小妹手头正绣的东西,就有了思路,就朗声吟道:
姐妹两个一般大,
收拾打扮随姑嫁。
擦了多少油和粉,
听了多少私房话。
说完,胸有成竹地问苏小妹:“是此物吗?”苏小妹含笑点头。
(谜底大揭密:枕头)
人名花名皆入谜
一年正月十五之夜,苏小妹偶感风寒,不能到街市上去观灯猜谜。秦少游也只好陪她在家。二人在家中望着被明月映同白昼的夜空,想象灯谜会的热闹,真不甘心在家里闲待。苏小妹便提议:“我们二人就在家里互相猜射如何?”秦少游说:“甚妙,就请夫人先出谜。”苏小妹略一思索,便随口吟道:
欲问千年往事,
三皇五帝凄然。
秋菊枯草覆满园,
何必谦让再三。(每句打一古人名)。
秦少游边想边猜,说道:“问者盘也,千年往事古也,第一句可是盘古?”苏小妹笑着点头。“第二句——凄然——怀楚之意,当是楚怀王了。”苏小妹又点头而笑。“第三句是黄盖,第四句是陆逊无疑了。”苏小妹拍手称赞:“夫君不愧为屈宋之才也!”秦少游说:“刚才你的《西江月》只有半阕,待我续上半阕方为满月。”随即吟道:
醉眼黄粱正好,
赤枫夕照峰峦。
喜与小妹聚缠绵,
人面桃花相伴。(每句打一花名。)
苏小妹斜倚在床上想了不大一会就说出了谜底。秦少游高兴地抚着苏小妹的双肩说:“夫人真不愧是女中魁元也!真是聪慧过人!”
你能猜出这四种花名吗?
(谜底大揭密:睡香、映山红、合欢、对红)
文房四宝均入谜
有一次,苏小妹和她的丈夫秦少游到兄长苏轼那里去喝酒谈诗,为了活跃气氛,苏轼提议说:“如果想喝酒,就必须先作咏物诗一首,且只限于书房里的东西。”苏小妹和秦少游都表示同意,并请苏轼先吟一首。苏东坡略一思索,便随口吟道:
生根出自白管州,
搬来住在竹山头,
乌龙江内来取水,
白云头上去闲游。
说完,便举起一杯酒一饮而尽。
秦少游自己斟上一杯,然后道:
四周方正薄又光,
一身洁白犹雪霜,
曾记人间多少事,
载入无数好篇章。
说完,也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苏小妹也不甘示弱,立即吟道:
四四方方一池塘,
一弯清水池中央,
一条乌龙来戏水,
留下满地黑泥浆。
三个人说完后,都向苏轼的书桌望去,原来,他们所作诗谜的谜底分别是“笔”“纸”“砚”。随后,三个人你一杯我一杯,很快一壶美酒就被喝了个精光。
三人同作鲜字谜
秦少游和苏小妹夫妇经常和兄长苏东坡一起饮酒论诗。有一次,秦少游请苏东坡喝酒,酒至半酣便诗兴大发,遂提议以诗助酒兴,他先说了一则诗谜:
我有一字出得巧,
半边鳞甲半边毛,
半边离水难活命,
半边入水命难保。
东坡听了,会意地笑了,也低声吟道:
我有一字连两旁,
一旁味美一旁香,
一旁山坡吃青草,
一旁江河把身藏。
苏小妹见二人作诗作得有趣,便也凑过来了,随口吟道:
我有一字生得奇,
半边身上出飞翅,
半边身下长四蹄,
长蹄的,跑不快,
长翅的,飞不起。
三人互相看了看,都大笑起来,原来他们的谜底都是一个字。
(谜底大揭密:鲜)
苏轼佛印哑谜逗趣
佛印是宋代云门宗僧,法号了元,字觉老。俗姓林,饶州(江西省)浮梁人。自幼学《论语》等典籍,后礼宝积寺日用为师,学习禅法。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贬到了黄州,与很有文学造诣的佛印禅师成了好朋友,两个人经常在一起饮酒作诗。
一天,苏轼邀佛印禅师在长江上乘船游玩,二人有说有笑,欣赏着两岸风光,十分高兴。忽然,苏轼发现岸上有一只狗在啃骨头,突然想起一句话,就笑了起来。佛印被笑得莫名其妙。苏轼笑够了,便指了指岸上那只啃着骨头的狗,然后又指了指佛印。
佛印开始大惑不解,仔细一琢磨,才知被苏轼骂了。佛印并不生气,看了看苏轼,便将手中写有苏轼诗句的大蒲扇丢人江中,任其漂流而去。东坡已明白佛印的用意。二人心照不宣,相对大笑。原来,他们两人所作的哑谜是一种动作谜。苏轼所指的含义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的哑谜是:“水流苏轼诗(尸)。”
又有一次,苏东坡在纸上画了个和尚,只见这个和尚左手拿着一把扇子,右手捧着一本经书。苏东坡把这幅画给佛印看,并让他猜一篇文章序中的两句话。佛印想了好久,终于有了头绪,说:“是不是《关雎序》中的‘风已动之,教以化之’?”苏东坡点头称是。
佛印猜出这个哑谜后也不罢休,也要苏东坡猜一个。他取出了一串铜钱,数出了250文,托在手上,让苏东坡猜一个书名。苏东坡想了一会儿,答道:“《千字文》。”佛印笑说:“请释谜。”东坡说:“铜钱上面都有‘xx通宝’四个字,250文钱,正好有一千个字,所以猜谜底是《千字文》。”佛印说:“猜得对!”
双方才思相当,互以哑谜嘲谑,幽默诙谐,风趣盎然。
一字之师巧改谜
佛印禅师一路化缘,经过一家富户,问及姓名,忽然有感,作了一个字谜。回来遇上苏东坡,便说:“我今天化缘遇到一个人生得是‘高家的头,李家的脚,陈家的耳朵挂右角。’你猜他姓什么?”苏东坡一听就说:“这很容易,你依次照话写出来不就是了吗?”
过了片刻,苏东坡又说:“我昨日也作了一个谜,请你也猜一猜,猜着了有你的酒喝。”随即咏道:
研犹有石,岘更无山,
姜女既去,孟子不还。(打二字,也是一物。)
佛印笑着揭起苏东坡桌上的砚盖说:“你把它写出来就是。看来我这酒是喝定了,不过此谜还有一个微瑕,就是第一句,‘研’‘砚’古本相通,您在这里有些露底了。”苏东坡听了,也点了点头,然后想了想说:“那就改作‘砂已不少’吧!”佛印拍手道:“研而为砂,此改甚妙!”
(谜底大揭密:郭、砚盖)
僧俗猜谜吃狗肉
佛印虽是个和尚,但从不戒酒肉。有一次,他正在房内吃狗肉饮酒。听见外面脚步声,他知道是苏东坡来了,便赶紧把狗肉藏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