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领导者修养文库——怎样当领导
7349900000028

第28章 乐于竞争 奋发图强(2)

第三,要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成就愿望。意识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本能性特征,在人的诸多意识中,有一类决定着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心理——使命感、责任感和进取心。古人有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的使命感与责任心一旦与他所从事的事业、工作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强烈的事业心。事业心由使命感、责任感所驱动。全国首届优秀企业家,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黄春萼对人说过:“我的人生哲学是:不示弱、不平庸、无论干什么都要当强者。”强烈的进取心使他在短时间把一个落后的企业,变成了全国人均上交利税最高的企业,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成功的领导者应主动挑战,不等待,不被动,不为外来的压力而彷徨,要有顽强的拼搏精神、大胆的创新精神。“人生能有几回搏”,这是我国第一个世界体育比赛冠军容国团的名言。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吕氏春秋·先己》中进一步提出:“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要自强不息。幸运总是喜欢照顾不畏艰难的人,机遇总是偏爱不知疲倦、孜孜以求的人。有成效的领导者、企业家能经常反省自己:是否懈怠?是否低沉?是否懦弱?是否骄傲?是否有效?有的企业家为了使自己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处于不败之地,提出了如下口号:“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廉,人廉我优,人优我转。”

第四,不怕挫折、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劣优、败胜是可以转化的,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成功的发明家、企业家都有一段失败的历程。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就试用了上千种材料,最后才找到了用钨丝和真空的办法成功的。他深有体会地说:“失败也是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有成效的领导者应比一般人受挫的承受能力要强,如果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暂时受到挫折,只要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励精图治,总有机会取得成功。反之,如果一蹶不振,灰心丧气,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第五,竞争要有实力。以企业为例,企业的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组织机构等要有雄厚的实力。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实际上是产品竞争。而产品是由人制造出来的。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提高企业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素质,是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忽视的。

第六,要以智取胜。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必须讲究谋略,做到扬长避短,“两军相遇,智者胜。”有的企业提出“生产一个、试制一个、设计一个、研究一个、设想一个”的口号,这是一种对待竞争的积极姿态,只有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五、竞争策略

就企业来说,竞争策略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下面列举11点,供读者在工作中参考。

(一)经营战略要“妥”

妥即妥善、正确无误。经营战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企业要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及时地进行战略转换,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企业经营战略要与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要与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相统一,企业经营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手段要扬长避短,量力而行。

(二)产品开发要“新”

企业产品发展方向的确定,关系到企业的命运,它受以下五种基本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市场的需要,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保证和竞争对手的实力。企业应建立多品种、多系列、有储备、有弹性的产品结构。企业要使自己的产品做到常变常新,以“新”取胜,适销对路,满足需求,应经常用“显微镜”来观察市场形势,搞好市场预测。

(三)产品质量要“高”

产品质量高低决定产品竞争力的强弱。企业要真正树立“以用户为中心”、消费者是“帝王”的观念。要提高全员的产品质量意识,下功夫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先进方法。

(四)推销措施要“多”

领导者要彻底消除“等客上门”、“皇帝女儿不愁嫁”的陈腐观念,要采取多形式(如展销、试销、赊销)、多渠道(如经批发商、中间商、经纪人、零售商销售)、多措施(如直接设点销售、人员推销、经销、代销、加强宣传等)千方百计推销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五)企业信誉要“高”

信誉是企业的一种无形的重要资源,它像企业的劳动力,设备和原材料一样,能为企业带来效益。企业要想有良好的“公众形象”,重要的是要严格履行合同;产品的品种、质量要得到公众的欢迎。

(六)服务工作要“周”

顾客在购买和使用产品过程中,能受到生产、经营单位的周到服务,感到方便、满意,就会盈得人心,他们一传十、十传百,因而产品就会畅销。

(七)机器设备要“良”

机器设备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的品种、数量和质量。企业的单机要精良,在整体上要优化配套。企业应努力使自己的机器装备具有先进性(高功率、高速度、高行程)、可靠性(能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完成高质量的工程)、节能性(单位产品能耗降到最低限度)、环保性(有利于“三废”治理)、耐用性(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安全性(灵活而安全,劳动强度小)等良好的性能。

(八)企业人才要“优”

古人云“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人才是创业之本。历史证明,哪个时代人才辈出,哪个时代就蓬勃发展;哪个社会重视人才,哪个社会就兴旺发达。十几年来,江浙一带经济飞速发展迅速,除了有利的地理条件外.就是那里的人才济济。企业领导者要重视知识,重视人才,既要重视人才引进,又要舍得花钱培养企业内部人才。

(九)市场信息要“灵”

要及时、准确、灵敏地占有信息,决策果断,行动雷厉风行,抢先一步就可胜过别人。如果闭目塞听、反应迟钝,“马后炮”甚多,决策失误,必然使企业陷入困难,甚至导致毁灭。

(十)广告宣传要“实”

广告是促进产品销售的大众传播手段,它有利于沟通产销、开展竞争、指导消费、促进生产。但广告的生命力在于真实,必须实事求是地向消费者介绍产品的使用价值,不夸大优点,不掩盖缺点。顾客买回了产品,感到与广告内容一致,下次还想再买,企业的产品销路就会逐渐扩大。

六、竞争辩证法

朱宝庆、杨琦所著《竞争策略》一书,对竞争战术论述甚详,笔者概括为“竞争辩证法”,其简要内容如下:

(一)胜与败

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即使足智多谋、用兵谨慎的诸葛亮,也有当阳之败、街亭之失、六出祁山之挫。威震欧洲、所向披靡的拿破仑,先败于莫斯科,后败于滑铁卢。刘邦百败,一胜而得天下;项羽百胜,一败而自刎乌江。可见,胜和败并不是绝对的,其间蕴藏着丰富的辩证关系。有的人在一次失败之后,头脑冷静,认真总结教训,斗志昂扬,带领部下,发奋图强,卧薪尝胆,披荆斩棘,精进不休,逐渐由败转化为强。但也有的人刚刚采撷到胜利之果还陶醉在那忘乎所以之中,随之而来的可能又是一只“苦果”。据报道,美国某市一个开了50年车的司机,从未出过那怕是微小的事故或违章事件,该市颁发给他一枚高贵的奖章,就在他受奖后的回家路上,撞死了一个人,这个人正是向他的发奖者。

《孙子》上写道:“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意思是说,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创造取胜的条件,而后才同敌人作战;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冒险同敌人交战,而后期求侥幸取胜。成功的企业家,应当树立“未战先胜”的思想,做好充分准备,有了把握,再与竞争对手进行较量。

(二)强与弱

竞争要以实力为后盾,但实力强弱并不完全是其局部力量的简单相加之和,还要看对其人力、物力、财力如何进行优化组合。前面所举1000个法国兵总能打败1500个马木留克兵的例子.说明法国的军事管理、军事组织、指挥优于马木留克兵,其整体战斗力强,即发挥了1+1>2的“系统放大”效应。

虽然以强胜弱是常出现的,但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成功的企业家能善于扬长避短,以己之长攻彼之短。而欲扬长则首先要能识长,避短则必须知短。不仅知己长短,而且要知彼之长短。《孙子》上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以弱克强也是屡见不鲜的。精明的企业家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本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以小克大,以弱克强;反之,平庸的经营者,由于组织管理不善,不能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既不能以弱胜强,还常常被比自己的弱者所击败。

(三)利与害

在现实生活中,“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往往与“害”结为形影不离的伴侣。《孙子》就有“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的重要见解。有成效的领导者,具有敏锐的识察力、预见力,能善于避害趋利,把患转化为利。有的事在眼前看来是一种“失”,但这种“失”却为日后长远的“得”打下了基础,铺平了道路,那么,也应果断地把眼前的这件事办下去。

(四)奇与正

在军事上,“正”指用兵之常法,“奇”则是用兵之变法。奇不仅由正而生,即无正难以求奇;奇还往往与险结为伴侣。高明的军事家和企业家。在异常繁杂的战场上或市场上能出奇制胜,创造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奇迹。在危险中求生存,在绝境中求成功,人们以为不可能取胜的地方,往往是走向成功的捷径。诸葛亮用的“空城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奇”和“正”不是绝对的,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当一种奇术获得惊人成功而为人们所模仿后,就不足为奇而转变为“正”;刻意求新者则又会施谋用奇,“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而追随者再次闻风而动,见异而趋。这时,以正求奇则成为能者得手之术。鲁冠球取得国家万向节的定点厂家和打开万向节的20多个国家的市场,都是巧施“正奇”之策的结果。

(五)先与后

先发能够制人。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生命。在军事上或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先人一步,就占据优势而取得胜利。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首创者丰田喜一郎成功的秘诀是:“致力研究与创造,时潮常宜先着鞭。”先发制人,必须具有先见之明,先人而知。否则,先发不仅无法制人,反而会受制于人。对企业来说,先知就是掌握市场供求规律,预测市场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