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领导者修养文库——怎样当领导
7349900000055

第55章 能写会说 善于表达(3)

3.姿态大方 要端庄大方地站在或坐在讲话的位置上,让每个听众都看得见你的表情,听得见你的声音,使他们感到你是和他们讲话。心情要镇定,表现出亲切与坦诚的神情,不故作姿态。眼睛柔和地看着听众,但不能不礼貌的凝视。手势和表情的运用要大方得体,不可做作,还要控制不良的习惯动作。

4.注意话风 要尊重听众,不对听众摆架子,打官腔,要讲真话、实话,不故弄玄虚。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切忌拖拖拉拉,冗长繁琐;讲文明,讲礼貌,不讲粗野庸俗的话;不大嚷大叫,不拍桌子瞪眼睛;避免使用招致听众反感的言词;不训斥人,不恶语伤人;用得体的语言维持秩序;遵守时间,不迟到,不无故拖延时间。

六、交谈的技巧

交谈是阐述主张、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思想沟通的媒介和最有效而又最切实的方法之一。

交谈有以下特点:(1)话题易转换,因交谈中各有各的想法,每个人都可以随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2)连贯性差,话题双方清楚,谈话时省略某些内容,上下不连贯,对方也能明白。(3)双向交流,双方既是说话人,又是听话人。(4)方便灵活,交谈时可随时改变自己的观点、见解;交谈还可用态势语、眼神、动作和副语言(笑声、叹气、哭泣)来补充或代替对话中省略的语言成分,起表情达意的作用。(5)口语特征鲜明,对话中语言自然,不太讲究完整性,短句多,停顿多,易位现象多,语调更富于变化。

交谈要讲究艺术技巧,力求使交谈坦诚而不虚伪,深刻而不枯燥、渊博而不卖弄,幽默而不油滑,形象而不花哨。综合张剑、董兆杰同志的论说,以下几点有助于提高交谈的效果:

(一)了解交谈对象

交谈对象的愿望、心境和气质、性格是不相同的,与不同关系、不同素质的人交谈时,一定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谈,这样才能谈得拢,谈得成功。如与老人交谈,应多增进一些了解,设身处地,以宽慰为怀;与青年交谈,可以激烈争论,但不可伤人心肺;党内同志交谈,可以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但必须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与少年交谈,可以循循善诱;与性格急躁的人交谈,可以稳住对方,然后再进行简洁明快的交谈;与性情迟缓的人交谈,要力避急躁,力求合拍;与性格憨厚的人交谈,要实实在在不要旁敲侧击;与思维敏捷的人交谈,可一语道破,不必做许多铺垫;对主动找上门来的人,应不可失掉机会,积极热情、真挚坦诚地交谈;如果对方心情烦躁甚至恼怒,就不能用粗暴的态度去批评,这就无异于“火上浇油”,一谈准崩;与对方关系密切,可直说、深说;关系一般,说话要掌握分寸,以免出现僵局。

与领导交谈,不要过于拘谨,切忌唯唯不敢谈,诺诺不善谈,也不能花言巧语,阿谀奉承,献媚拍马。要说真心话,不能隐瞒自己的观点和事实。如果对某一问题有独到见解,应大大方方、有理有据谈出来,尽可能显现出你思维的敏捷,眼光的敏锐,谈吐的文雅,认识的深邃,分析的力度。与同级交谈,要谦虚谨慎,互相尊重;细心商议,掌握分寸;态度真诚,相互信任;坚持原则,不相互吹捧袒护;更不要相互指责,互不服气。与下级交谈,不要摆架子,不要盛气凌人。如果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下级有话也不敢说,有理不敢辩。对下级既要肯定成绩,给以激励,又要指出不足,提出希望。出了问题,不要一味地训斥、批评,要与下级认真地实事求是地查找原因,总结教训,给下级以充分信赖。

(二)态度和好,气氛亲切

面对面地交谈,你的每一表情、动作都在对方的密切注视之下,都会对交谈产生重要影响。对方主动上前打招呼,你若冷淡不理,会使对方的热情顿消;你若主动上前,握手答话,则对方必有挚友相见分外亲近之感,话语会滔滔不绝地讲出来。对方说话时,你若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或者玩东西、看书、写字,必会扫对方的谈兴;若是你讲话时坐不稳、站不安,也会使对方腻烦。刚一见面,你不能拘谨、冷漠,而应用表达诚恳、谦恭、热情、关心的言语,努力创造一种亲切友好的交谈气氛,使对方感到如同见了老朋友一样畅开胸怀地和你交谈。

(三)注意交谈的方式

根据交谈对象、内容及双方的关系,选择适当的交谈方式,有益于提高谈话效果。衡水市团市委书记潘爱良归纳了以下七种方式:

1.倾泻式 这是最强烈的感情和思想交流方式,它以对听者最大的信赖为基础,将自己的欣喜、烦恼、怨怒以及打算、宏图统统告诉对方,让他帮助、评判和选择。

2.静听式 在把握不准对方思路的时候,静听能帮助争取时间,理清头绪。静听时,要随着对方的情绪,或点头,或微笑,或做一个手势,或显示一种有明显意思的面部表情,并引起对方的注意,从而引导谈话的方向。对方能在你简单的示意中得到一种安慰和力量,“此时无声胜有声”,会有好的交谈效果。

3.交流式 抓住对方谈话时的间隙,恰如其分地插话,说明你的看法,有利于促进思想感情的交流,但要插话时注意适时、适度,不能粗暴地打断对方的话或不负责任地妄加评论。交流式谈话,对方感到和你共鸣,在心理上会得到满足,因而心情会愉快。

4.启发式 对那些拙于领会的人,要循循善诱,从多方面进行启发,让其吐露心声并通过交谈获得新的认识,自我奋发起来。启发时,遣词造句要柔和、婉转,或抛砖引玉,或启发引导,不能急躁,不能简单生硬。

5.跳跃式 有时交谈双方并没有预约或随便聚在一起,或偶然相遇机会难得,这时谈话要善于转换话题。通过不断的跳跃,转入要谈的话题。态度要柔和、亲切,让对方感到自然,千万不能硬牵着人家往某处去。

6.间歇式 谈的时间长了,体力会疲惫、精神会懈怠,这时可稍休息一下,听听音乐、下下棋,再接着交谈。

7.扩展式 有时双方会涌出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这时要特别虚心倾听、交流,通过共同开动脑筋,进行一番创造性思维,双方对某一认识、观点更加肯定、完善,或获得新的认识。

(四)灵活机动地引发话题

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话题提的好,就有助于顺利交谈下去。因此,领导者要善于根据对方不同的性格、兴趣、爱好、心理状态,以及当时的环境,灵活机动地引发话题。

引发话题的方法,董兆杰提出以下三种:(1)开门见山法,即直言不讳地从正面向对方提出询问的问题、探讨的重点,很快进入交谈。运用这种方法的前提,一是与对方有良好的互相信任的关系;二是交谈的内容是对方愿意谈的。(2)侧面迂回法,先暂时避开要谈的内容,谈一些对方感兴趣的事情,边谈边分析对方的反应、心理,适时巧妙地引出正题。(3)反面激将法,当对方不愿对某一话题交谈,说“不知道”、“没意见”进行搪塞时,可以抓住对方知而不说、知真说假的心理,用“激将法”激起对方的冲动,进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但要因人而异,掌握火候,不可“激僵”。

张剑总结出以下五种方法:(1)根据对方心情引发话题。必须察颜观色,抓住对方的心理状态,根据对方心情引发话题。如果对方处于暴跳如雷或悲痛欲绝的情况,就不应急于提出话题,而应安慰对方,使之情绪稳定下来。(2)根据对方爱好引发话题。当别人谈到自己的爱好时,便很容易入耳,谈起来也津津有味。主动交谈者可以投其所好,同时借题发挥,巧妙地提出话题。(3)寻找对方的共鸣点。如从相同的观点、相同阅历、相同的爱好、相同的语言进行交谈,可以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对方感到你是他的知音。(4)揣度对方的心态提出话题。这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发表议论,引发话题。(5)针对对方的缺点引发话题。从体贴、爱护对方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委婉而中肯地提出话题,阐述自己的意见。

(五)语言美而准确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交谈中除了选择和使用简洁明快、生动幽默的语言外,还应使用和气、文雅、谦逊,给人以尊重、温暖、鼓舞和力量的文明礼貌语言。礼貌的称呼,不仅可以使交谈者关系融洽,也能反映出交谈者的风度和教养,还可以造成良好的交谈环境。礼貌语言,表现于敬语和谦语的运用上。交谈者善于运用委婉语,同样一个意思,直接倾谈,可能伤对方自尊心,如换一种说法,委婉些,对方可能欣然接受,也表现了你的文雅风度。

交谈时言语要准确,避免误解。张剑同志提出注意以下五点:一是避免语言表达含糊和有歧义;二是注意同音词、近音词的使用,用得不当,或吐词不清,很容易产生误解。60年代初,一位江苏籍的大学生问同班另一位山西籍的同学买不买《毛选》,后者把《毛选》误听为“毛线”,因他不买毛线,回答说:“我买那个干什么!”前者很反感,二者引起很大误会。三要注意说话的停顿。书面语借助标点把句子断开,而口语必须借助停顿使你的话明白、动听,减少误解。四要注意语言顺序,如果颠倒语言顺序,常常会把人弄得莫名其妙,甚至发生误会。五要注意不要随便省略主语,交谈时双方在场有时可省略主语,有时就不能省略。如果省略了主语,对方把别人当成了自己,容易引起误解。

(六)要善于听取和回应对方的话

听对方话时要做到的,一是精神集中,不能三心二意;二是不能无端插话,以免影响谈话人的情绪和思路;三是听其言,观其态,只听不看,是不能全面领会对方的感情和谈话内容的。

如何理解对方的话,董兆杰提出以下五点:(1)听对方为什么说和说什么;(2)听对方怎样说的和说得对不对;(3)察颜观色,联想琢磨,即听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4)用简洁的语言和动作做出恰当的表示。使双方随时从对方的表示中得到反馈的信息,从而相互调整话题、语调,获得满意的交谈效果。(5)迅速地判断和选择出自己要对应的内容,做好说的准备。

在交谈中,如何回应对方,董兆杰同志认为应顺着对方提出的话题,陈述个人的见解、体会、感情。注意以下几点:(1)谈话要切题,不能答非所问,东拉西扯。(2)观点要鲜明,不能含糊其辞,吞吞吐吐。(3)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以理服人,以事实服人,领导者说的话要负责任。(4)说的话要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条理清楚。(5)注意话风,不多说琐事、私事,不吹捧自己,不贬低别人,不说废话、脏话。(6)要善于引起听者的注意,通过语音、语调、动作以及设问、重复、幽默等方法,来突出重点,唤起注意。

(七)领导者开口“十忌”,谈话“十不”

1.有人提出领导人员开口“十忌”:

一忌浮夸把土堆说成大山,把小溪说成长江,乍看似有“气魄”,实则信口吹牛。

二忌轻率 喜欢轻易许诺,满口应承,貌似慷慨,徒自轻浮。

三忌粗鲁 言语粗俗,缺乏修养,与社会文明格格不入。

四忌庸俗 开口只会议论吃穿玩乐,目光短浅,内心空虚。

五忌流气 油腔滑调,打情骂俏,满口脏话,品行低下。

六忌累赘 颠来倒去,罗罗嗦嗦,言不及义,听而生厌。

七忌牵强 生拉硬扯,牵强附会,胡搅蛮缠,爱搞诡辩。

八忌露锋 锋芒毕露,危言耸听,咄咄逼人,不留余地。

九忌诽谤 说长道短,无中生有,逢甲说乙,搬弄是非。

十忌虚伪 虚情假意,言不由衷,信口许愿,失却信任。

2.有人提出领导者与下级人员谈话“十不”:一不炫耀自己;二不依仗权力;三不喋喋指责;四不训斥已认错者;五不揭人疮疤;六不讽刺挖苦;七不伤人自尊心;八不说“七话(假话、大话、空话、套话、粗话、废话、脏话);九不盛气凌人;十不苛求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