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细说万事之谜
7354900000047

第47章 开启宇宙秘境之门(5)

这就是说,月球的表层密度大大高于地球,而整体密度却又大大小于地球,除了说明它有一个更坚硬、更厚重的月壳外,还说明它外强中干,核心空虚!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所罗门博士说:“根据月球轨道环行器的观测……月球内部很可能是空的。”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球权威尔金斯博士在《我们的月球》中甚至确切估计:月球中有体积约2250万立方千米的空洞。

前苏联著名天体物理学家瓦西里和晓巴科夫在《共青团真理报》上撰文指出:“月球可能是外星人的宇航站。月球是空心的,在它的表层下存在一个极为先进的文明世界。”

■ 月球形状之谜

月球不是规则球形,而是极半径略小于月球赤道半径的天体。仔细观察月球形状,我们会发现它好像被人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两极“挤”过一样。

早在18世纪末,法国数学家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就注意到,形状不规则的月球自转时会发生“颤抖”。

月球赤道半径约3474千米,比极半径约长4千米,说明月球形状不规则的程度较轻微。但参照月球27天7小时43分钟11.5秒的自转周期,月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的长度差异仍比理想值大了一些。“谜团在于月球太扁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与行星科学教授玛丽亚·T.朱伯告诉《纽约时报》记者。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太空探测器发现,处于月球与地球地心连线上的月球半径被拉长,也就是说,如果沿月球赤道把月球分成两半,截面不是正圆,而是像橄榄球一样的椭圆,“球尖”指向地球。但迄今无人能就月球当前形状的成因给出完全令人信服的解释。

■ 月球比地球更为古老吗

令科学家难以相信的是,从月亮上采集来的岩石,90%以上的要比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还要古老。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从“静海”带回的第一块岩石被测定为36亿年,其他岩石分别是42亿年、45亿年和46亿年,还有一块竟然超过了53亿年。

相比之下,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只有37亿年。而整个太阳系的年龄也不会超过50亿年。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月球的形成不只比地球早,而且比太阳系早。那么,它到底来自哪里呢?

■ 月球在逐渐远离地球

几十年前“阿波罗”号登月时,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安放了一面镜子。此后,科学家从地球上向这面镜子发射激光,并通过激光往返时间测算月地距离。结果显示,月球每年远离地球约3.8厘米。

现在的月球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所以它的一面总是朝向地球。科学家估计,和现在约38万千米的距离不同,早期的月地距离可能只有约2.6万千米。由于天体运行轨道半径与天体转速有关,按照这一假设,1:1的自转公转周期比可能解释当前月球形状不规则的现象。

还有一些科学家假设,月球形成初期的自转公转周期比为3:2,也就是公转2周期间自转3周,这种情况至多持续了几亿年,最后因为潮汐力而自转降速,自转公转比稳定为1:1。计算结果表明,这段自转比公转快的时期可能提供足够的力,为月球形成目前的形状准备了条件。

■ 月球与地震有关吗

人们很早就知道,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会造成地球上的海洋潮起潮落。大海有规律地起伏着,就像在进行着一呼一吸的生命运动。然而人们并不清楚在海水涨落起伏之时,固体的陆地也会受月球的影响,做着相应的起伏运动。

1933年,美国海军观察站的测量员,发现圣地亚哥和首都华盛顿之间的距离与7年前测定的数据相差了15米。这在讲究分毫不差的大地测量学上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后来研究者才发现,是月球把40万千米下面的“固体”地球拉起来了,地面就形成了凸起,因此,两端距离缩短。这一定会对已经积累了巨大压力的地壳中某个部位起到导火索的作用,从而使地球上发生地震。

美国科学家发现,在南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狭窄的地区内,地震的发生与12小时、半月和18.6年的月球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自1966年以来,在河北平原发生了4次6级以上的大地震,全部发生在初一或十五的前后,并且与附近塘沽港海潮的高潮时刻相接近。

科学家们发现,在月球形状为朔、望、上弦、下弦前后的日子,地震发生的几率比其他日期的要高。

月球是怎样诱发地震的呢?这还有待于科学家们继续研究。

■ 银河系构成之谜

银河系大约包含2000亿颗星体,其中约有1000多亿颗恒星,太阳就是其中之一。银河系的总质量大约是太阳的1400亿倍。

银河系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银盘、银核和银晕。

银盘是银河系的主体,直径约为10万光年,厚约1万~2万光年,中间凸起而厚,边缘薄,就像一只悬浮在宇宙之中的铁饼。银盘中恒星密集,还有各种星际介质和星云。我们看到的银河,就是银盘中遥远的恒星密集在一起形成的。

银河系中心凸出部分叫“银核”,是一个很亮的椭圆形球体,直径约为2万光年,厚约1万光年,里面的物质非常密集,充满了浓厚的星际介质和星云。

银盘之外,是一个恒星稀薄的区域,分布着一些由老年恒星组成的球状星团,叫做“银晕”。银晕松松地包裹着银盘,宽度约10万光年。

1983年,美国的詹姆士教授等使用最新测量技术对银河系年龄进行了反复测算,确定银河系的年龄接近120亿年。

银河系所有的恒星环绕着银心旋转,这叫做银河系的自转;银河系本身又以200千米/秒的速度朝着“麒麟座”运动,这是不是一种公转呢?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

人们一直认为,银河系是一个典型旋涡状恒星系,与“仙女座”星系类似。然而近代观测却发现,银心附近的星际云是以一个“棒”为中心的,这意味着我们的银河系很可能是某种“棒旋星系”。

■ 彗星是凶星吗

古人认为,彗星在天空的出现,总是重大事件的预兆,多数是凶兆,如战争、瘟疫、洪水或地震等。因为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因此又被称为“扫帚星”,它的出现,常常会引起一阵紧张和惊恐。人们求神拜佛,烧香许愿,希望逃脱这场上天预示的灾难。

那么彗星是凶星吗?答案是否定的,彗星只是一团夹杂着冰粒和宇宙尘埃的冷气流。

彗星的头部有一个固态的“彗核”,一般来讲,那不过是一只直径10千米左右的“脏雪球”。它的周围披散着一层云雾状的光辉,直径可达几万到几十万千米,被称为“彗发”。

彗星的尾巴,即“彗尾”,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接近太阳的时候,受到太阳的引力才形成的。它在最长时可以延伸到几亿千米。

“彗发”和“彗尾”都是由“彗核”挥发出来的气体和尘埃形成的。这些气体非常稀薄,比我们地球大气边缘的气体密度还要稀薄好几万倍,如果把8000立方千米的彗星气体压缩成地球地面的大气,还不到1立方厘米。

这样稀薄的气体扫过地面,连一阵清风也不是,地球上当然不会出现任何灾害了。

■ 彗星来自哪里

彗星也是围绕太阳运转的。它们的轨道大多呈扁长的椭圆形,当它们运行到离太阳和地球比较近的时候,我们就有机会看到它。

彗星周期以200年为界,分为长周期和短周期两种。周期最短的是“恩克彗星”,周期为3.3年,从1786年发现以来,已出现过40多次了。

著名的“哈雷彗星”,是短周期彗星的代表。它是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最先发现的。它的周期是76年,最近一次出现在1986年,下次它来到太阳附近将是2062年。

这些彗星又是从何而来呢?

1950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指出,在远离太阳约4万天文单位(6万亿千米)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彗星贮藏库,里面冰冻着沉睡的无数彗星,至少在1000亿颗以上。只是由于某种说不清楚的外来因素,才使得少数的彗星苏醒过来,离开“仓库”,开始了周而复始的绕日运行,人们才因此能够看到彗星迷人的风采。

后来,人们把这个彗星贮藏库叫做“奥尔特云”。

美国著名天文学家柯伊伯后来提出,就在离地球不太远的星际空间,还有一个第二彗星“仓库”。人们称它为“柯伊伯彗星带”。这个彗星带是个环状带,它可能就在海王星轨道外面不远的地方,估计有三四千颗彗星。

1977年,科学家科瓦尔在美国帕洛马山天文台发现了一颗轨道很特殊的小行星,取名“奇伦”。后来发现“奇伦”应该是颗彗星。有人认为,“奇伦”就是从“柯伊伯彗星带”来的。

以上,都只是彗星形成的一些假说,说得玄而又玄,其中的奥秘还有待于进一步揭开。

■ 彗星会不会撞到地球

彗星和地球一样,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许多彗星都沿着固定的轨道绕太阳运行。那么彗星会不会撞到地球呢?

从理论上说,这完全有可能,而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十亿年中,我们地球也很可能不止一次地经历过这种劫难。

例如曾经统治地球的庞大的恐龙家族在6500万年前突然绝种,以及20世纪初发生在俄罗斯通古斯地区的一次大爆炸,均被天文学家推测为是彗星撞击地球造成的。

然而,我们现在也不必杞人忧天。天文学家认真计算了彗星本体与地球相撞的可能性,得出的几率为平均8000万年一次。彗星本体撞击地球的几率很低,但“彗尾”扫一下地球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当然,这也没什么可怕的,因为“彗尾”体积虽然很大,但质量却小得可怜,密度也很小,只是一团极其稀薄的气体而已,因此,即使“彗尾”扫过地球,对地球来说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科学家们还发现,彗星中有许多含碳的分子,坠落于地球上的彗星或扫过地球的“彗尾”都会把这些物质送到地球,也许正是这些原始的有机物,才孕育出地球上初级的生命。如果真是这样,那彗星就成为地球上生命的“老家”了。

■ 小行星形成之谜

在木星和火星之间,有一条著名的小行星带,其中有着众多的小行星。

1801年1月1日,意大利西西里岛天文台台长皮亚齐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1802年,德国医生、天文爱好者奥伯斯在与谷神星相近的轨道上,发现了另一个小行星“智神星”;1804年,德国天文学家哈丁又在这个天区,发现“婚神星”;1807年,奥伯斯又在同一天区,发现了“灶神星”……

到1991年上半年为止,正式编号的小行星已多达4800多颗,最小的是1937年发现的“赫米斯”,直径不到1000米,就像是一个小山疙瘩。

为什么在同一轨道上会出现这么多的小行星呢?本世纪初,有的天文学家认为,按照引力计算,这里出现的似乎不应是一批小行星,而应是一颗完整的行星。这就是天文学上称的“X行星”。那么“X行星”为什么变成了一批小行星呢?

有人认为,远古时代,曾有一些来自另一星系的外星人到太阳系开采矿物,他们以“X行星”为基地。但开采失败,导致“X行星”在60万~70万年前爆炸。爆炸后的碎块,仍然运行在原来的轨道上,就形成了众多的小行星。

也有人认为,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本来就有一些可以凝聚成一颗大行星的星际物质,它们在凝聚过程中夭折了,所以在太空中留下这么多的“半成品”。

还有人认为,它们已经凝聚成了大行星,但由于凝聚得不够结实,又分裂成大小不一的许多小行星了。

这些说法孰是孰非,到现在也没弄清楚。

■ 2014:小行星会撞击地球吗

2003年9月,美国有线新闻网转发了英国路透社的一条报道,一颗体积较大的小行星正在向地球飞来,“有可能”于2014年3月21日撞击地球。

这颗小行星的编号为“2003 QQ47”,如果撞击地球,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2000万倍!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2014年很快就要到来,如果这条消息属实,我们人类该怎么办?

其实,这种危险虽然并非空穴来风,但概率极小。科学家研究指出:“2003 QQ47”撞击地球的几率为1/9090007,基本上排除了撞击的可能性。

为了对付小行星的入侵,一些国家正着手建立“空间警戒网”之类机构,对那些充满“杀机”的危险分子,进行严密的监视。只要地球的生存遭到威胁,人类将有种种方案,解除危机!比如下面一些。

第一种方案是发射一枚核弹(如一个火箭、一个导弹等)炸毁小行星。但是,“炸毁”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缺点,主要是核爆炸的后果难以预料,弄不好炸掉的碎片会向地球散落,人类也会深受其害。

第二种方案是用机械力改变它的轨道。首先把一个人造天体发射到太空,将它的位置调整到和小行星平行,并使二者保持完全相同速度,然后用机械推它一下,它就会改变轨道。人类有太空船对接的经验,人类的探测器已经成功地登陆过小行星,接近小行星并且推动它是完全可能的。

第三种方案是通过改变颜色来改变它的轨道。物体的颜色决定着它吸收热量的多少。比如说,刷黑可以降低反照率,提高吸热率,从而提高小行星的温度;而刷白则可以提高反照率,降低吸热率,从而降低小行星的温度。这两者,都会对它的运行轨道产生巨大的影响。

不过,改变了颜色的小行星到底驶向何方,我们还需要作精确的计算。否则,本想避免小行星撞击的方法,也可能导致它更直接地撞向地球。

第四种方案是给小行星安装动力,把小行星“开”走。在小行星表面安装一台大型火箭发动机,然后开动发动机,把小行星从向着地球前进的轨道上开走。

或者是把一个“太阳帆”固定在小行星上,它吸收由太阳放射出的光子作能量,从而像风吹船帆一样,把小行星推离原来的轨道。

当然,这所有的方案都只是设想。从理论上讲,人类已有了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手段,但毕竟还没有试验,没有真正实施过,所以还是需要一段时间,让技术逐渐成熟。

■ 既冷且热的共生星

20世纪30年代,当时天文学家在观测星空时发现了一种奇怪的天体。对它的光谱进行的分析表明,它既是“冷”的,只有两三千度;同时又是十分热的,达到几万度。也就是说,冷热共生在一个天体上。1941年,天文学界把它定名为“共生星”。

它是一种同时兼有冷星光谱特征(低温吸收线)和高温发射星云光谱(高温发射线)的复合光谱的特殊天体。几十年来已经发现了约100个这种怪星。

许多天文学家为解开怪星之谜耗费了毕生精力。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它的谜底仍未完全揭开。

最初,一些天文学家提出了“单星”说,认为,这种共生星中心是一个属于红巨星之类的冷星,周围有一层高温星云包层。红巨星是一类处于比较晚期的恒星,它的密度很小,而体积比太阳大得多,表面温度只有两三千度。

可是星云包层的高温从何而来的呢?人们却无法解释。太阳表面温度只有6000度,而它周围的包层——日冕的物质非常稀薄,完全不同于共生星的星云包层。因此,太阳算不得共生星,也不能用来解释共生星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