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毕业这几年决定人的一生
735500000031

第31章

第5章第5节多认识一些带“圈”的朋友

假如你有两个朋友,一个朋友从来不跟你介绍他的朋友,但另外一个人说:“下星期我们有个聚会,你来参加我们的聚会吧。”你到了那个聚会,发现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你会发现:原来你以前多么封闭。你也自然愿意和后一个朋友相处交往,同时也把自己圈子的朋友介绍给他。

这就是圈子的益处,也是时下最流行的一种交友的方法。校友聚会,在大家彼此自我介绍时,听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圈儿。有的人说自己是在广告圈儿里混,有的说是在设计圈儿,有的在营销圈儿……如此种种,只要在某个职业后面加上“圈儿”,就像自己已有了归属的栖息地,似乎有了些许成就感。如果你细心就会发现,在“同圈”里的人之间,也要较圈外的校友之间亲热了许多,更有甚者根本不与圈外的人相接触,像是接触了之后,自己就不再是高雅的“圈内人士”了似的!

迄今为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在中国至少流传了几千年,它为千千万万的人提供了交朋择友的理论依据。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个观念显然已经有些过时。现代社会讲求的是实效与利益,而要达到这两个目的,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就要借助一些“圈儿”之外的力量了。

带圈子来的人和不带圈子来的人的附加价值是不一样的。我们知道在人脉网中,朋友的介绍相当于信用担保,朋友要把你介绍给其他人,就意味着朋友是为他做担保。基于这一点,你可以请你的朋友多介绍他的朋友给你认识。就像我们做客户服务一样,如果你的新客户是一个老客户介绍的,这位新客户一下子就会接受你或你的服务。

你会发现这样积累人脉资源的成本是最低的,你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做介绍,你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请客吃饭,这些都省下来了。

我们在思考问题时通常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再好的个人,其实都有自私的一面,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偏差和缺陷。所以,认识一些带圈的朋友很有利的一点就是可以弥补我们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不足。

认识带圈的朋友,目的就在于求同存异,多多认识一些圈外的人。“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不仅仅是处理好国与国之间政治关系的良方,也是处理好个人人际关系的妙药。在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现代社会,恪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陈旧观念的人会使自己陷入某种程度的孤立。

当然,要认识一些带圈的朋友,让我们能够借助“圈儿”之外的力量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必须假定一个前提,我们所拥有的人脉资源如同做生意,也是一种社会交换。我们跟朋友之间之所以可以维持互动关系,是因为我们各自有可交换的东西,而且这种交换是不同价值的交换,是不同价值透过交换弥补各自需要的,而且对双方都是有意义的。

如果你想在哪个圈子发展,那么请你多跟那个圈子里的人接触,并努力成为其中的一员,如果我们实现目标需要什么样的人帮助,就得利用一切机会向那些人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