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毕业这几年决定人的一生
735500000050

第50章

第8章第3节自我反省,随时把控格局

孔子曾说过:“人苦于不自知。”许多人的迷惑和苦难都是不自知的结果。比如人类的眼睛演化的结果是只能朝外看,看得见别人身上的瑕疵,却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斑点。为了看见自己,人类发明了镜子,但镜子只能照出人的外貌,却看不见人的内心。要想看清更真实的自己,我们就要利用一面能照出内在自我的魔镜——反省。

林肯诚恳地说过:“我相信自己绝不至于老到不能说话时,仍能大言不惭。”他随时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他的这种处世风格让他赢得了共事者的尊敬和亲善。当他在南北战争中对葛兰脱将军的挺进方向判断错误时,立刻写信说:“我现在想私下向你承认,你对了,我错了。”

的确,肯反省的人,才有自我超越的可能。

人一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有时会阳光灿烂,有时也会风雨兼程,如果总是在鼻尖处放大自己的荣辱得失,那么一粒微尘就足以遮没整个太阳。毛泽东曾说过:“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在面对挫折、苦难时,能够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能够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目光长远,视野广阔,精神底蕴无比丰厚,这样的人,难道会失败吗?

相信很多人会遇到这种情况,当想接受一种新潮的观点时,被别人一质疑,自己的新观点就被否定了;当想做以前从未做过的一件事情,比如独自一人去旅游,但是身边的朋友纷纷质疑:“你从来没单独出过远门,会不会迷路呢”、“没有人照应会不会出事啊”等,结果旅游的计划就搁浅了……这种情况很多,往往是在你想进行一个与往常不同的计划时,被人质疑,继而自我否定,结果往往被局限在以往的格局里,因循守旧,无所作为。

旧格局是成功的大敌,当一个人被拘囿在旧格局里,他就会思想保守,甚至盲目排外,缺乏创新意识、危机意识,对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的接受变慢,对新事物缺乏应有的热情和主动的态度。

试想,一个作茧自缚,对周围发展变化着的事物充耳不闻的人,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能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取得更好的发展吗?

我们想取得长足的进步,就一定要开放自我,打破局限自己发展的旧格局。打破旧格局,就是要改变自己的旧观念、旧思想、旧习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定程度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改变。这需要我们鼓足勇气挑战自己,自觉自愿,并积极主动地进行深思和反省,为自己创造一个最佳的生存环境和生命过程。

同样的榕树种子,放在小盆里栽种,最多只能长半米多高;放到大盆子里,就能长一米多高;而放在大自然中,就可以长五米以上。明白了这些,我们何不把自己的格局放宽一点、拓深一些,这样我们理想的种子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舒展自己的人生,需要我们打破禁锢自己的旧格局,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开创更宏大的发展空间。创造新格局。

把控格局需要站在高起点上。有一句话这样说:“取乎上,得其中;取乎中,得其下。”就是说,假如目标定得很高,取乎上,往往会得其中;而当你把目标定得很一般,很容易完成,取乎中,就只能得其下了。由此,我们不妨把目标定得高一些,因为愿景所产生的力量更容易让人在每天清晨醒来时,不再迷恋自己的床榻,而抱着十足的信心和动力去面对新的挑战。

把控格局也需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破釜沉舟,绝处求生,这样的人生才算极致精彩!

人生无格则难成局,无局则难有造化!格局是气度的经纬,视野的引导,仁慈的酵母,得失的座右铭,耐力的通行证。所以,神之异于人乃气度不同,故云:上指天,下指地,天地之间唯我独尊。君之异于庶乃视野不同,故云:日月每从肩上过,江河总在掌中望。仁之异于暴乃所怨不同,故云:对别人仁慈并非对自己残忍,而是给自己成长。得之异于失乃座右铭不同,故云:舍弃就是一种选择!智之异于蠢乃耐力不同,故云:时间对有智慧的人是成就的通行证,但对愚蠢的人是面目可憎的催化剂。每个人都如此,差别只在于采取的对待方式不一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