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人处世曾国藩,立业成事胡雪岩
736100000101

第101章 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

第八章 商场即为人场,抱团才能得江山

第五节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

【胡雪岩语录】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胡雪岩剪影】

自从进入官场以后,王有龄一直都努力维系与巡之间的关系,从来没出现过任何差错,可是近来,王有龄明显感觉到巡抚对他的态度冷消淡。以前每次去巡抚都是马上召见,可是这次却不知何因不予召见,故找到胡雪岩共商原因。

胡雪岩与巡抚手下的何师爷是故交,于是问他打探缘由。

原来,巡抚黄大人听表亲周道台一面之词,说王有龄所治湖州府今年大丰收,获得不少银子,但孝敬巡抚大人的银子却不见涨,可见王有龄自以为翅膀硬了,不把大人放在眼里。巡抚听了后,心中很是不快,所以就给了王有龄一些颜色。

问题出在周道台身上,而这周道台与王有龄以前曾有过官场上的一些过节,一直怀恨在心,便在巡抚跟前经常参王有龄。

原因查明后,如何处理,王有龄犯难了,要知道这官场上是十个说客不及一个戳客,有周道台这个灾星在巡抚身边,早晚会出事。

胡雪岩劝老友先莫焦躁,待他打探一下情况再从长计议,当夜便花重金去向何师爷打探了周道台的情况,希望能找到蛛丝马迹,不料还真抓住了一些把柄。

原来,这些天周道台财迷心窍,为了拿到大概十余万两银子的回扣,居然瞒着巡抚与浙江蕃司共同购船,且不说这藩司与巡抚向来不合,仅越职僭权一罪就够他受的。

王有龄听后大喜,主张告诉巡抚,胡雪岩却认为万万不可,生意人人做,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如果断了别人的财路,那得罪的可不是周道台一人。

最后商议恩威并济。

一则派人在周道台院中塞一封信,信中记载周道台的种种劣迹以及近期购船一事,再由何师爷晓以利害,动以大义,最后出谋划策让其与藩司划清界限,以免作了事发后的替罪羊,然后寻一巨商共同购买船只,回扣仍然拿,再上报巡抚,把所有的风险一并化了。二则让何师爷向他点明王有龄、胡雪岩可以为他出资。

周道台想想确实无路可走,于是次日凌晨便来到王有龄府上。王有龄虚席以待,听罢周道台的来意,王有龄马上表示愿为其解忧。周道台见王有龄做事如此厚道大方,自觉惭愧。办完购船事宜后,亲自到王府负荆请罪,两人遂成莫逆之交。

仇视敌人是我们的共性,可是敌人未必永远都是敌人,只要我们肯包容,那么敌人很可能会成为我们日后的朋友。在生活中,因为利害冲突或其他原因产生了对手,如果针锋相对,必将使矛盾激化、冲突升级,加重双方的仇视心理。即使一方凭借权力或武力压倒对方,那也只能造成压而不服,或口服心不服的状况。所以,对待自己的敌人,克己忍让、化敌为友才是最明智的解决办法。

【经典妙用】

适时原谅你的仇敌

古时候,有一位首领,在领兵跟敌国作战时,遇到顽强抵抗。战争异常残酷,持续了几个月之久。一次,敌方将领想出一个“擒贼擒王”的计策——派一位武士行刺国王。这位武士骁勇机警、行动敏捷,他躲开岗哨,想从马棚偷袭首领的卧室。不料,首领的马,见有异客入侵,便嘶叫起来。这个情况是武士事先没想到的,他拿不准应该杀马灭口、继续冒进,还是脚底抹油、赶紧开溜。

首领听见马嘶,估计出了情况,手持宝剑出来察看,发现了刺客。他一声招呼,卫兵们便蜂拥而来,向刺客扑去。武士知道此番性命难保,想举刀自刎,却已经来不及了,被卫兵们捆得结结实实、扔在地上。

这时,卫士长跑过来,一面向首领自责疏于防范之过,并请示如何处置这名刺客。首领走到武士身边,厉声问:“你是来偷马的吗?”武士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含含糊糊答应一声,心里却想:“我是来取你性命的,怎么说我偷马呢?” 首领回头对侍卫长说:“这家伙一定是来偷马的。现在是战争时期,老百姓都很穷,想偷马卖钱,情有可原。把他放了吧!”侍卫长急忙说:“不能放!他明明是来行刺的,不是来偷马的,应该将他就地正法。”

“他明明是个偷马贼,为什么说他是刺客呢?我看他也是一条好汉,一定是迫不得已才干这种小偷小摸的事。把他放了吧!”侍卫长无奈,只好把刺客给放了。

这件事传出去后,人们都称颂首领心胸宽广、爱惜人才。各地的勇士如潮水般涌来投奔他,他的军队实力大增,很快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后来,首领统一了北方各部,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国。

《圣经》说:“原谅你的仇敌。”这并非道德说教,而是经验之谈。原谅仇敌,可能带来很大好处。原谅是在给对方一点好处,因此他也会同样回赠好处。

在生活中,把朋友、敌人分得太清,往往会受到伤害。人世间的感情是很难说清楚的,有时候我们就可能遭到别人的误解或才误解别人,可是这并不是谁故意去那么做的。尽量与人为善,把敌人也变成朋友,这样的人生才会走向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