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为人处世曾国藩,立业成事胡雪岩
736100000075

第75章 男人的胸怀是用委屈撑大的

第三章大人物用胸怀丈量天下

第二节男人的胸怀是用委屈撑大的

【胡雪岩语录】

做大事的人,一点委屈算什么?

【胡雪岩剪影】

从一介草民,发展成为“红顶商人”,这其中虽然有光鲜的一面,可是所掩藏的难过和委屈,也只有胡雪岩自己清楚。

有一段时间,官场上盛传,浙江巡抚黄宗汉即将调任地方。这种说法传久了,大家也就信以为真了。与黄宗汉有利益关系的人,都开始紧张起来了,这其中最为着急的,还是王有龄。他一直在黄宗汉手下做事,虽然说黄宗汉是个贪婪的主,可是王有龄是费劲了心思,将他服侍得服服帖帖。只要他在任,王有龄的各项亏空,都没有关系。可如今,黄宗汉一走,不知道是谁来顶这个官位,如果是个素无渊源的人,那就惨了。

王有龄是胡雪岩官场中的靠山,他的亏空,多是胡雪岩弄出来的,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找个熟人来顶这个差事。想来想去,胡雪岩把目光投向了何桂清。

何桂清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曾在王有龄家做门房,与王家颇有些渊源。此人后来科场得意,与黄宗汉同榜同年,各方面条件都适合接任浙江巡抚一职。那个时候,太平军攻下南京,学政大人都去苏州办公了。所以,王有龄赶紧让胡雪岩到苏州找何桂清,跟他说明了情况,让他尽早疏通关系,打点好一切。

胡雪岩当时兴致极好,带了自己的三姨太阿巧同行。到了苏州,见到何桂清,将事情的原委说清楚了,希望何桂清能尽早去京城打点疏通。可是何桂清是一个在感情方面十分较真儿的人,他见阿巧的第一眼,就看上了她,很想将阿巧收归己有。

胡雪岩明白了何桂清的心思以后,心中很是焦虑,一来,他与阿巧也是新婚不久,在她的身上,胡雪岩没少费心思,如果就这么割舍,心中自然是不情愿;二来如果不给何桂清,他一定不肯上京疏通,耽误了时间,他和王有龄都要遭殃。同行的伙计看何桂清欺人太甚,就跟胡雪岩建议说,最好不要顺着他的意,都说“朋友妻,不可欺”,他能这样做,以后没准还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胡雪岩听了伙计的话,心理却明朗了,他说:“做大事的人,一点委屈算什么?”在他看来,为了事业,牺牲一个女人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不忍下当时的委屈,以后出了事,就没有机会了。

他将阿巧送给了何桂清,何桂清也就很高兴地上京疏通去了。过了不久,何桂清到任浙江巡抚,成了胡雪岩在官场中的另一有利靠山。

遇到不公平的事,不能总那么较真儿,有时候只有忍得下一口气,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如果一时意气用事,就可能会断送自己的前程。

【经典妙用】

百忍成金

汉初张良原本是一个落魄贵族,后来作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辅佐高祖平定天下,因功被封为留侯,与萧何、韩信一起共为汉初“三杰”。

张良年少时因谋刺秦始皇未遂,被迫流落到下邳。一日,他到沂水桥上散步,遇一穿着短袍的老翁,近前故意把鞋摔到桥下,然后傲慢差使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捡鞋!”面对那人的辱侮,张良愕然,不禁心中有些不平,但碍于长者之故,不忍下手,只好下去取鞋。老人又命其给穿上。饱经沧桑、心怀大志的张良,对此带有侮辱性的举动,居然强忍不满,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惊讶无语,不久老人又折返回来,赞叹说:“孺子可教也!”遂约其5天后凌晨在此再次相会。张良迷惑不解,但反应仍然相当迅捷,跪地应诺。

5天后,鸡鸣之时,张良便急匆匆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已先到,并斥责他:“为什么迟到,再过5天早点来。”第二次,张良半夜就去桥上等候。他的真诚和隐忍博得了老人的赞赏,这才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10年后天下大乱,你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我是济北毂城山下的黄石公。”说罢扬长而去。

张良惊喜异常,天亮看书,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诵读,刻苦钻研兵法,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忍耐成就了张良。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忍耐精神是一个人意志坚定的表现,更是一个人处世谋略的体现。尤其在生活中难得事事如意,丢失面子是常有的事,学会忍耐,婉转退却,才可以获得无穷的益处。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能舍弃某些蝇头微利,将有助于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获得他人的好感,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利益和影响力。凡事有所失必有所得,若欲取之,必先予之。有识之士不妨谨记:百忍成金,遇事忍字当先必能给自己换来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