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走出传统农业
7361600000013

第13章 传统农业的局限与变革(5)

一是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步。经济发展史表明,在区域经济成长的过程中,主导产业总是从第一产业(农业)向第二产业(加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逐步演进,在整个经济发展进程中,由农业经济阶段发展到工业经济阶段,再发展到知识经济阶段,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过程和规律。据此可作如下判断:(1)从总体上讲,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已跨过了原始资本积累阶段,从资本和经济制度两个方面为经济“起飞”创造了条件,在产业发展序列上表现了“二、三一”或“二、一、三”这样一个特征,已进入了工业经济发展阶段。而欠发达地区虽然局部地方也开始呈现“混合经营农业”现象,但整体上产业发展序列呈一、二、三最原始的经济特征,仍处在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农业经济发展阶段。就定西而言,199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253元,仅为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1/5;区内一、二、三产的结构为50:25:25。而早在1994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三大产业结构为18.8:48.5:32.7。(2)就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生产方式而言,发达地区已经跨入创新和资本推动发展阶段。而欠发达地区主要以要素和投资推动为主,与那种以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信息交流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业占主导地位、产品多样化等为特征的“创新推动阶段”存在较大差距,尚不具备大规模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所提供的规模收益。因此,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依然是廉价的劳动、土地及初级资源。据有关部门测算,在甘肃的经济发展指数中,劳动力与资金投入的增长份额约占70%,而技术进步的作用只占30%左右,这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率达60%以上形成了鲜明对照。定西地区的农村劳动力87%集中在农业上,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30个百分点。由此而论,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不仅存在着经济总量上的巨大差距,而且存在着经济发展阶段上的差异,这一差异充分表明,导致欠发达地同发达地区间非均衡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支撑点,两类地区经济发展不在同一起跑线。

二是经济运作方式不同步。纵观我国农村改革中发展的历史进程,总体上是以市场为取向,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构架。在这一过程中,地域间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基础和观念认识上的差异,反映在改革上的力度是不同的,取得的成效也就不同。从发达地区来讲,改革开放起初就打破了以单个农户为主从事种植业的传统农业“超稳定”经济结构,微观经济分化较早,一部分农户早早地游离出农业进行兼业型经营(乡镇企业兴起),为农村经济的起飞迅速积累了资本。从经济发展层面看,改革伊始,发达地区就重视农业的商品生产,重视流通领域的改革,整个经济运行方式以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为主。同时,中央给予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较多的特殊优惠政策,从而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而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经历了农户经营自主权的确立、农产品购销体制的改革、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三个阶段。但由于经济发展的政府预期目标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因而这些改革都是建立在以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为主的基础之上的,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加注重运用计划经济手段和政府行为。从微观机制来看,欠发达地区的农户是在一种几乎封闭的状态下用简单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其产品的一部分用于家庭成员的即期消费,有限的剩余部分用于抵御自然灾害的延期消费。即使有遍布乡村的集市贸易,从动机与规模看,也是对自然经济的补充。由于生产规模的个体与分散,基本上没有多少可以用来交换的商品,致使欠发达地区的市场难以发育成长,零星的农产品难以参与流通。这样就形成了农业生产上的种什么吃什么,剩什么卖什么的低效益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况,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才有所改观。这种情况表明,发达地区的经济运作方式已经由计划配置资源方式转变为主要由市场调节配置资源方式,而欠发达地区由于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政府预期目标的压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还必须运用计划经济手段和政府行为,还不能实现由市场调节和配置资源。

三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不同步。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既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同时也反映在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反复强调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这个问题,但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欠发达地区的干部群众,主要表现为计划经济和小生产的思维方式严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习惯于沿用计划经济的那一套,习惯于用封闭保守的小生产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审视事物,严重缺乏市场经济观念和现代科学思维,缺乏沿海发达地区那种敢闯敢干敢试验,大破大立大发展的开拓创新精神。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等待观望,按部就班,视野不宽,思路不广,办法不多,办事不活,效率不高的问题,从而丧失了发展机遇,阻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同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落后。反之,由于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落后,造成了经济运行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所以探索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和了解人们思想理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步这一严峻现实。

欠发达地区同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三个不同步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表象,究其客观制约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一是资源或条件型的约束。如定西地区边际土地型约束和资源结构不合理这两种约束都表现得很突出,南部高寒阴湿地区人均耕地只有一亩多,由于受气候的制约,大幅度增产增收的潜力不大。北部地区虽然土地面积大,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由于年降雨量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合理,农业生产难以稳定增产增收。二是能力型的约束。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定西地区120万劳动力,具有初、高中文程度的为34万人,仅占29%,而文盲、半文盲点30%左右,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5.3年。每万人中有农业技术人员3人,与全国每万人中的7人有显着的差距。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8万人,仅占全区人口总数的0.76%、远远低于全国平均1.48%的水平。从劳动工具来看,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工具原始而简陋。据有关资料表明,甘肃省单位面积耕地拥有农机总动力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机耕面积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3.21个百分点。三是制度型约束。首先表现在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市场经济发育严重滞后。同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仍然囿于传统的集体所有制,农村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还没有发育起来,而且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总量严重不足,农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远未发展和建立起来;在乡镇企业中,政企职责不分、平均主义“大锅饭”普遍存在。其次表现在交换关系上,欠发达地区大多数生产经营单位还没有建立起经济核算体系,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现象普遍存在。生产要素的流动困难,不仅土地不能流转,资金、技术也难以流动。许多贫困山区,由于交通阻塞,通讯不畅,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农副产品难以顺利实现市场交换,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四是思维定势型约束。由于传统小农经济思想仍占主导地位,欠发达地区干部群众普遍存在“甘于自贬”的思维定势,总是习惯于或乐意把自己说得什么都不行,把讲发展往往看成是在“自吹”,有的人甚至把那些想多赚钱挣票子的人看成是往钱眼里钻,是“丢人现眼”,不善于或不乐于表述自己敢于干事业、谋发展的思想,怕宣传、怕出头、怕创新,一些行政和经济管理部门的同志思想僵化,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的非市场化,导致了经济发展的“硬环境不硬、软环境不软”,这对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发展都形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充分认识欠发达地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

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是诸多因素的叠加,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与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矛盾,农户分散经营与提高规模效益的矛盾,规模生产与社会化服务不到位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全都集中在市场主体农民身上。

1.农民同市场的矛盾。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主攻方向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把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引向市场。随着全国统一、开放的大市场逐步形成和农业生产能力的显着提高,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根本上得到扭转,从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大体平衡,这一转变的直观表现,就是农产品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由于欠发达地区农户解决温饱后开始尝试商品生产,因而在走向变化莫测又很不完善的市场经济过程中,遇到了比沿海发达地区更为突出的困难,表现为:主体分散,经济实力薄弱,无力抵御因市场竞争和需求变化带来的巨大市场风险;经营的封闭性、生产的盲目性、结构的趋同性,造成农产品价格暴涨猛跌的周期型波动,使生产、经营、加工者皆受其害;组织化程度低,社会交易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总之,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一些偏远落后山区的农民对市场信息的接收几乎为零,安排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是上一年的市场行情,由于零星分散的经济主体接收的是相同的信息,因而农产品的“趋同性”十分严重,“卖难”的问题周期性重现,农民的经济利益因市场因素而受到很大的影响。如生猪生产,1997、1998年农民饲养一头猪能赚100~200元,1999年每头生猪要亏损100~200元,这就极大地影响着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刚刚从种植业中分离出来的小规模养殖户的即期收益。随着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和买方市场的形成,欠发达地区的农民走向市场的困难和矛盾,要比短缺经济时代卖方市场条件下发达地区农民进入市场的困难和矛盾更加突出和尖锐。但不论这一进入市场的风险多大、成本多高,都是既绕不过去也逃避不了的重大现实。这是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难点之所在。

2.农民同政府预期目标的矛盾。在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面临的基本任务就是限期解决贫困问题。这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而且随着我国政府向全世界的公开宣布和庄严承诺,即不把贫困带入21世纪,而成了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由于对计划经济的一整套做法驾轻就熟,加之外援性社会资助的非市场化配置,解决绝对贫困的时间表又是不能改变或推后的,因而在经济发展中政府行政命令比较普遍,对农民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也较多。这就形成了一方面要实现政府的预期工作目标,另一方面又要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乡镇一级这一矛盾表现的尤为突出。因为在一些贫困落后乡村,不仅生产条件酷劣,而且人们的科技文化素质整体不高,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和行政推动,靠贫困农民自发地如期解决温饱是十分艰巨的,一些地方甚至不可能如期实现。当然,不容置疑,欠发达地区在实现预期目标时,要充分做好群众的思想动员和典型示范引导工作,最大限度地将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同实现政府的预期目标统一起来。因为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政府同农民之间的目标任务和根本利益都是一致的,是不存在利害冲突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时时出现这样那样的不一致或矛盾冲突。农民埋怨政府不尊重他们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而政府工作人员又埋怨农民觉悟程度低,科技文化素质不高,难以接受既能增产又能增收的新事物。如近几年定西地区按照全省的安排部署,在贫困山区大力实施地膜覆盖“温饱工程”,实践证明,这是一项既能增产又能增收的农业实用科技措施,是各级政府为解决群众的吃粮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地区还为之配套了优惠扶持政策,但对逐级下达的地膜粮食作物和种植任务,一些农民却总是程度不同地把它当作“任务田”来应付,不按照技术规程操作,也就必然难以收到预期效果。不仅如此,随着今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进展,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政府预期目标同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之间的矛盾还会进一步反映出来。

3.农民同土地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种情况是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一些新分出的农户,人地关系更加紧张。由于土地难以维持农户的生存需要,大多数男劳动力以外出务工维持家庭生活,承包地由亲邻种植或外出前种植低产低效作物,土地对这些农户体现的仅仅是一种身份,形成事实上的抛荒。另一种情况是一部分地区土地面积较大,但由于受天时、投入的制约,沿袭了广种薄收的耕作制度,土地单位产出率极低,因而农民的收入也很微薄,反过来又难以积累起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农机具等方面的资本以及其他必需的投入,土地对这一部分农户体现出“束缚”作用。这两种情况的结果是欠发达地区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显着低于发达地区,甘肃省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65%,农业劳动生产率只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2%。农民对土地的产出期望同土地生产能力的矛盾十分突出。离开土地不成,不离开土地也不成,是当今贫困农民难以破解的矛盾和困惑。

除上述三大矛盾外,农民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在不少欠发达地区表现得比较突出。如有些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需要一个种植区域里全体农民在同一时间共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但不少农民由于主客观的原因而难以做到思想和行动上的一致。还有一些公共设施建设需要农民的共同参加,但由于农民认识和利益问题而搁浅。这种现象日积月累,就形成了农民主体之间的矛盾,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充分认识欠发达地区的资源潜能和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