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与地名文化
7362300000035

第35章 1958年(1)

1月28日,毛泽东在第十四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讲话,他说:明朝那个江苏人,写《徐霞客游记》的,那个人没有官气,他跑了那么多路,找出了金沙江是长江的发源。“岷山导江”,这是经书上讲的,他说这是错误的,他说是“金沙江导江”。同时,我看《水经注》作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不到处跑怎么能写得那么好?这不仅是科学作品,也是文学作品。

[附注]《徐霞客游记》,明朝徐宏祖著,徐宏祖号霞客,地理学家、旅行家。少好学,博览图经和地志。本书系他前后凡28年,遍游17省的日记记录。

“《水经注》作者”,即郦道元(446或472—527),北魏水文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40卷,记述水道1000余条,详细叙述了其地理变迁沿革,兼及所经地区的城镇、关津风土民俗和有关史事、人物。

2月13日,毛泽东在辽宁抚顺视察。

毛泽东在听取抚顺市委书记沈越关于抚顺工农业生产情况汇报后,已经是中午12点了。毛泽东与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共进午餐。席间,毛泽东谈笑风生。他问:“抚顺为什么叫‘抚顺’?”沈越简单地讲了抚顺的历史和名称的由来,还讲了萨尔浒之战。毛泽东听后风趣地说:“是呀!少数民族是很有本事的,元清两代极盛时期,欧亚许多地方都是他们的。”

3月4日,毛泽东首次到成都,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下午,一到这个蜀汉古都,立即要来《四川省志》、《蜀本纪》、《华阳国志》阅读。以后,又要来《都江堰水利述要》、《灌县志》等地方志书籍,还在书上批、画、圈、点。会议期间,毛泽东亲自选唐、宋、明三朝诗人写的有关四川的一些诗词,连同《华阳国志》,一并印发给与会同志。

[附注]《华阳国志》,东晋常璩撰。记远古到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期间巴蜀史事。

据李锐回忆:“会议期间,同我来往较多的是田家英。田告诉我,毛泽东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有查看地方志的习惯,这次就借来全套《四川省志》,以及《华阳国志》、《蜀中名胜纪》等,以及唐、宋各代有关四川的诗词等。

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听取陶鲁笳(山西省委第一书记)汇报缺水问题时,他问,你们山西有个闻喜县,你知道为什么叫闻喜?陶说不知道。他说:“汉武帝乘楼船到了这里,正好传来在越南打了大胜仗的捷报,汉武帝就给这地方起名为闻喜。汉武帝那时就能坐楼船在汾河上行驶,可见当时汾河水量很大,现在汾河水干了,我们愧对晋民呀。”

[附注]汉武帝(前156—前187),即刘彻。

“闻喜”。据《史记·汉武帝本纪》,元鼎六年(前111年),将幸至侯氏,至左邑桐乡闻南粤破,以为闻喜县。按左邑为河东一县,桐乡为其所属一乡。

3月,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倡议:全国各地要修地方志。

3月,毛泽东看了韩洪绪写的《一个苦战二年改变了面貌的合作社》后,亲自注明了应举合作社的地名位置:“这个合作社位于河南省封丘县,叫做应举社,很有发人深省的东西。”

3月21日,毛泽东参观都江堰。

对都江堰之行,毛泽东是很重视的。他事先请工作人员借来了《灌县志》、《都江堰水利述要》等史籍,认真研读,了解都江堰的沿革。

他来到了神往已久的都江堰,一边看,一边赞叹:“灌县是个好地方嘛,山清水秀哟!”

3月28日,毛泽东在四川重庆乘“江峡”轮沿长江东下,在经西陵峡时,有一位干部指着江南岸远处一座高耸云霄的褐色山峰对毛泽东说:“那就是西陵峡中最有名的黄牛岩。”毛泽东顺着他指的方向望了一阵,似乎看出了点眉目,就指着顶峰石壁上的那幅“黑人牵黄牛”的天然彩画说:“那就是诸葛亮在《黄牛庙记》中所说的帮助大禹开江治水的黄牛吧?”“是的,”一位工程师说,“黄牛岩下的黄陵庙就是诸葛亮为纪念黄牛重修的。”毛泽东笑道:“好嘛,诸葛亮在这里修庙,我们就在这里修坝。”

[附注]《黄牛庙记》,即诸葛亮《黄陵庙记》:“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趋蜀道,履黄牛,因睹江山之胜,乱石排空,惊涛拍岸,敛巨石于江中,崔嵬巑岏,列作三峰,平治洚水,顺遵其道,非神扶助于禹,人力奚能致此耶?仆纵步环览,乃见江左大山壁立,林麓峰峦如画,熟视于大江重复石壁间,有神像影现焉,鬓发须眉,冠裳宛然,如采画者。前竖一旌旗,右驻一黄犊,犹有董工开导之势。古传所载黄龙助禹开江治水,九载而功成,信不诬也。惜乎庙貌废去,使人太息。神有功助禹开江,不事凿斧,顺济舟航,当庙食兹土。仆复而兴之,再建其庙号,目之曰黄牛庙,以显神功。”此文不见于陈寿所上《诸葛亮集》目录和裴注所引诸书。又南宋范成大称:“黄牛峡上有洺川庙,黄牛之神也,亦云助禹所疏川者。庙在大峰峻壁之上,有黄迹如牛,黑迹如人牵之,云此其神也。”

据《太平寰宇记》:“黄牛山,盛弘之《荆州记》云:南岸重镇垒起,最大高岸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犹分明。此岩既高,加以江湍迂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之。行者歌日:‘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3月30日,毛泽东乘“江峡”轮,起航进入瞿塘峡。快到巫峡时,他披着睡衣来到驾驶室,一面欣赏三峡风光,一面同船长和领航员谈及有关三峡的神话和传说。毛泽东还从船长手中接过望远镜,留意从几个侧面观看了神女峰。他对大家说,宋玉在《神女赋》中说:“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邑。”

6月14日,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接见河南省封丘县应举农业社社长崔希彦、封丘县县长张剑南等人。毛泽东问崔希彦:“你们的合作社,为什么叫应举社?”“我们村里过去出了一名文举,这个举人,同一般的举人不一样,他不剥削人,靠自力更生维持生活。我们的合作社也是依靠自力更生进行生产渡荒的,所以就叫应举社。”崔希彦答。毛泽东听得笑了起来,“很有意思!”他说,“你们过去是一个穷社,经过几年的努力就改变了面貌,再过几年你们还会更好!”

8月5日,毛泽东赴河北安国视察。

车开进安国大街,经过药王庙,毛泽东问:“这庙里的药王姓什么?”焦家驹(安国县长)说不知道。毛泽东有些不满意:“一个县长不知道药王姓什么?”

毛泽东不论走到哪里,总对那里的文化古迹有很浓厚的兴趣。他不仅自己去看,还常常拿这些去考别人,遇上对手,便会兴致大发,侃侃而谈,由此道出自己对历史的独到见解。

[附注]“药王庙”,据《安国县志》,安国药王庙所供奉主神是东汉初邳彤。邳彤,《后汉书》有传,为光武帝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药王庙始建于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明嘉靖年间重修,药王庙还兼供奉有秦越人、张仲景、张子和、华佗、朱丹溪、孙思邈、刘河间、李东垣、李时珍和王肯堂等名医塑像。

8月7日,毛泽东到河南长葛视察。

毛泽东头戴一顶草帽,走在田埂上。那一片田里,长的是玉米,田间管理颇为精细,看不见杂草,叶壮秆粗,毛泽东高兴了,幽默地说,长(chang)葛,长(zhang)葛,你们长葛无“葛”啊!

[附注]长葛的得名有二说:一据传为远古氏族部落葛天氏故址,后人即以此为地名;二因刘邑(长葛邑)之始,有葛条附树,故名。

8月8日,毛泽东在列车上接见史向生(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任秀铎(商丘地委书记)和刘学勤(商丘县委书记)。

毛泽东在问了他们名字后,开了腔,话题却是:“商丘是原归德府,古宋在这里建过都。还有些什么古物?”

刘学勤回答:“还有文雅台、三陵台、阏伯台、八关斋、壮悔堂。”

商丘在上古时,这一带即为华夏诸部落活动的中心。相传,“五帝”之一的帝喾高辛氏为帝王时,建都于亳(即今商丘南25公里的高辛集),封他的儿子阏伯管理火种。阏伯由于管火有功,被后人尊称为火神。刘学勤介绍的“阏伯台”就是阏伯当年管火的地方,亦称“火神台”、“火星台”。刘学勤介绍的“壮悔堂”是商丘比较重要的另一处古遗迹。“壮悔堂”原名杂佣堂,在商丘县城刘家寓首南街东侧,是明末才子侯方域的宅屋,他在此潜心著述,留下了《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两部名著,还留下了他与李香君的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毛泽东听完介绍感慨不已,随后便把话题转入实际工作。

8月9日,毛泽东乘坐专列到达山东兖州车站,在这里,他接见了济宁地区有关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