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生的成功励志书——开拓潜力
7362600000021

第21章 追求远大的人生目标(4)

做事情需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每个想成就事业的人都应该大力培养这种精神,这样你才能把你的才能发挥到极致,才能不半途而废,跨过成功的一步之遥。生存竞争的向导我们可以从自我实现的人那里看到,适宜工作环境的态度就是最理想的工作态度。这些高度进化的员工将工作融入自我的定义中,工作已成了自我的一部分,而这个自我是员工对自己定义下的自我。工作具有心理治疗以及心理内化的功用,也使人们成功地迈向自我实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因果关系,例如,有一群优秀的人在良好的组织中工作,而工作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改善了人的自身就能改善整个产业,并进一步改善产业内的员工,如此循环不断。简单地说,正确管理人类的工作、生活以及谋生方式,可以成功地改善人类以及这个世界,而且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达到商业理想境界、创造财富的方式。

马斯洛曾放弃了通过个别的心理治疗来改善企业组织或改善整个社会的观点。因为他认为那是不符合实际的。在人数上也是无法办到的(尤其有很多人并不适合做个别治疗),于是他寄望以教育的方式,将尤赛琴式的理想目标扩及整个人类。

后来他想到将个人心理治疗视为最基本的研究资料,并将其应用到教育机构以完全地改善人类全体。但不久他猛然惊醒:教育虽然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工作生活,因为每个人都必须工作。如果能把心理学、心理治疗、社会心理……等等应用到我们的经济生活之中,那么运用人本管理原则改善整个人类将不再是纸上谈兵。

显然,这是极有可能实现的。我们在第一次接触管理理论以及人本管理策略时,其实就已经看出人本管理本身存在着非常先进的论述形式,并朝向开明、综效的方向健康发展。就单纯改善品质、改善劳资关系、改善对于具备创造力员工的管理等方面来说,很多人都发现第三势力(指人本心理学,其目的是促进员工成长,达成自我实现以及造福社会)确实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比方说,我们直觉地认为彼得·杜拉克对人性的论述与第三势力的内容非常相近,他是凭借对工业和管理现况的调查研究而做出结论。实际上,他对专业的社会科学或心理学一窍不通,但彼得·杜拉克对人性的了解绝不亚于罗嘉斯(美国心理学家,首创非指导式咨商,又称为受辅者中心治疗法或当事人中心治疗法。强调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治疗者只倾听当事人支持与鼓励,让他自行说出心理的困扰)。

罗嘉斯的主张改变了传统治疗者和当事人的对立关系,使治疗者和当事人处于平等的地位,以激发当事人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潜能。他认为员工的性格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性格。他指出人有五大需求:相属需求、超越需求、生存需求、统合需求和定向需求,这是个人健康发展的基本,但是社会体系无法同时满足这些需求,因此彼此之间便产生了冲突。此外他认为有五种不同类型的性格:依赖性格、掠夺性格、囤积性格、市场性格和生产性格(具备生产性格的人具创造性、自主性,是最健康的性格),因此,显而易见的是,不久的将来,工业实况必将成为研究人类心理学、高度人性发展以及理想生态学的实验室。但之前我犯了一个错误,以为工业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支,主要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工作者的行为和心理,从而解决问题、提升生产效率)只是简单地运用社会心理学说所得出的知识。但事实却完全相反,那才是知识的源泉,它代替了实验室,甚至比真正的实验室更为有效。

当然,相反的情况也是毋庸置疑的,并且超过彼得·杜拉克的理论。那里面隐藏着许多珍贵的研究资料可以应用于经济活动中。彼得·杜拉克和同事可能是看到科学心理学就置之不理。其实不难发现,有些骗人的玩意以及没有意义的论调,对复杂的人性来说确实是毫无价值的,但丢掉这些心理学理论,等于是把里面珍贵的资讯也一起抛弃了。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还存有很高的道德理想,试图将科学和人性、道德目标结合在一起,努力改善人类及整个社会。因为工业心理学开启了新的研究方向:代表新的资料来源,内容丰富的数据来源。另一方面,它还像一间全新的生活实验室,让我们可以不断进行探索、研究,认识古典心理学所隐藏的一些问题,例如:学习、动机、情绪、思想以及行动……等等。

工业实况比个人心理治疗更有助于自我成长和完善,因为它能提供同化与自发性满足。心理治疗倾向于个人发展、自我与认同等议题。我认为无论是创造性教育或创造性管理,都不应该仅限于员工的发展上,而是通过所属的社区、团体以及组织,这些才是达成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

当然,对于无法进行心理治疗、心理分析与顿悟治疗的人尤其重要。至于智能不足、只能具体思考的人,则根本不能用弗洛伊德方法治疗成功。因此,当个人治疗师一筹莫展时,一个好的社区、好的组织、好的团体往往能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自我实现的工作如果被自我内省所同化,或经由投入作用(个人认识外在的客观世界之后,加以吸引并内化成为他内在的主观经验)同化于自我之中,此时,工作就具有治疗或自我治疗的作用。当自我实现的工作成为自我内心的一部分时,你不必与内心自我直接交涉,仍能达成自我实现的目标。

换句话说,人们会将内在的问题投射于外在世界,使其成为外部矛盾,较易寻求解决办法,也不会产生焦虑,比起内省(个人陈述自己的经验,心理学家借此研究员工的内在心路历程,又称“自我观察”)方式,不会轻易感到压抑。事实上,我们常常不知不觉地把心里的问题投射于外在环境。

举一两个最简单、易被接受的例子:第一,艺术家(大家一定都同意,通常他们会把内在的问题投射于画布上);第二,许多脑力工作者也有同样的情形,他们很多时候都不自觉地把一些内在的问题,投射到所做的每一件事上,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罢了。

这不是谈论什么生存的新花招,或什么“诀窍”,或肤浅的技术,它不是用来更有效地操纵人们以求达到非他们自身所需要的目标,这也不是一种进行剥削的向导。保持永恒的决心目标是方向,决心是潜在的动力,具备了这两点,成功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哥伦布因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而扬名世界。他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心目中早已确定了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决心。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年轻人的生活漫无目的,他们随波逐流、碌碌无为,毫无生气地虚度岁月、虚度年华、虚度生命,没有任何明确的目标和愿望,没有任何明确的方向和计划,他们失去了自我,似乎被环境等因素禁锢了。在他们的生命中,贯穿始终的强烈而明确的目标根本不存在。但是事实上,只有强烈而明确的目标才能无限地发挥我们的才能,并且赋予我们的才能以实际的意义。如果不把工具放到需要它们的行业中去,那么这些工具就会成为废物,这正如我们独特技能和满腹才华,如果没有机会去展示,那么它们就失去了任何意义。一个人的生命中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么他既不会得到快乐和幸福,他的所作所为,也不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发展进程。

雕塑家在选定了作品的题材后,要在头脑中勾画出整个雕像的确定轮廓,而在这一切准备工作未完成之前,千万不要在所用的原料上漫不经心地随意刻几下,那样很可能会毁坏整个雕像。生活也同雕塑一样,在没有确定要如何进行雕塑前,千万不可草率行事。也有些人可能会这样想,虽然他们的头脑里没有明确的目标,但如果他们终日辛勤地敲打大理石,锲而不舍地工作,那还是有可能完成一些东西的,这样想就大错而特错了!与其去糟蹋雕塑用的木料和大理石,还不如索性不拿铁锤去敲打,因为只留下一堆残缺不全的无用废物,还不如将原料原封不动地留下。

一个人的思维处于低潮期,他的事业和生活也会陷入人生的低谷,仅仅按照他的冲动和本能去行事,那么他根本没有机会去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他的生命之舟只能搁浅在沙滩上听命由天,他没有机会成为某个群体中受到关注的人物,因为他的未来将做什么没有人能够预测,或者他的未来能做成什么也没有人能够预测,他也许不会有任何冲动或决定,正如一只没有舵的船盲目地在大海上航行,如果运气好,海风可能将它吹进安全的港湾,否则它也许会在海上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或者遇上暗礁,而粉身碎骨。

最睿智的天才也可能毁于优柔寡断、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的生活态度。在殖民地面临危机的那段黑暗岁月里,美国殖民地要获得独立和赢取主权,似乎困难重重。但是接下来的历史却被那些杰出的英雄人物用明确的决心和伟大的决定改写了:他们制定了美国宪法的框架,并签署了《独立宣言》,为美国今天的独立和自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漫长的海岸上,我们能够看见许多建造得很完美,而且装备精良的船只搁浅在岩石或暗礁上。我们看到有些人的生命之舟破败不堪,而且被抛弃,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允许自己在生命的某个漩涡里沉陷,允许自己被突如其来的湍急水流卷走并控制,从而无法地开始自己的人生之旅。他们一遇到挫折就改变了自己的航向,正如树叶或漂浮的木头随波逐流一样,意志软弱而犹豫不决的人在遇到了事情时,没有能力说“是”,但更不敢说“不”,仿佛风车受控于风向一样,让形式各样的诱惑、公众的舆论或外在的压力支配着。

有的人很幸运,因为他拥有超越犹豫不决和举棋不定的非凡意志力,他反感所有的清闲和安逸,嘲笑所有的反对和抨击。他深感到内心里涌动着去希冀和去行动的力量,他相信自己的运气,他深信自己拥有实现愿望的能力;他清楚任何怯懦的拖延,任何怀疑的阴影,任何“如果”或“但是”的理由,过多的怀疑和恐惧都无法阻止他去尝试;他讥讽那些充满恐吓的圆目怒睁,以及代表着阻碍和反对力量的流言蜚语;他对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必须做些什么非常清楚,而且他有胆量去做;他本身的人格要比他内心的本能冲动更强、更有力,对于各种意见和反对的声音,他从不屈服;面对轻蔑和嘲讽,他雷打不动,他甚至还要嘲笑那些迫害者和嘲讽者;他既不会为巨大的压力所威挟,也不会为宠爱或欢呼所动摇。

目标专一、意志坚定的伟大人物威廉·皮特在童年时,就被教导必须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才不会辜负家人对他的期望,这是他所受一切教导的主旨。他从未忘记过父母赋予他的神圣职责,不管他做些什么,不管他身处何处,不管是上中学还是上大学,不管工作还是休息,他都应该出类拔萃,都应该为成为一个睿智、果断、公正伟大的政治家而努力奋斗。这个观念在他的身体里滋长起来,并鼓励着他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地朝着这个明确的目标努力前进。在22岁时他进入了国会,23岁时当上了财政大臣,成为英国首相时也仅仅年仅25岁。

从这个锲而不舍地追求信念的杰出人物身上,我们将获得怎样的启示啊!他为了自己毕生的理想,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全部道德品质和全部坚强的意志力,在这一过程中,他将可能阻碍实现这一目标的一切欲望、念头和想法都抛弃了。

为了一个确定的目标,他很早就接受了专门的训练,谁能估价出这样做的巨大价值呢?在大学毕业以后,他就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这个目标勇往直前,不像其他人那样为确定自己最好从事何种职业而犹豫不决,消耗光阴。

一个佩服皮特的对手说:“这个人一直都在翱翔,他既不会冒进,也不会退缩。”

“绝大多数人本来能够胜任何一项工作,但是他们却为自己制订了一个夸张的计划,最终导致他们一事无成。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来没有弄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或者自己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能够看到因为这种错误而导致的悲惨结局。”威廉·马修斯博士说。

一个人如果拥有经天纬地的卓越才能、周密而面面俱到的想法,但是缺乏意志上的决断力,那么他最终也会与失败握手。那些对问题的任何方面都考虑得十分周到细微的人,一定不是行事敏捷的人,因为他缺乏那种坚定的斩钉截铁的决断能力。对于同一个行动的赞成意见和反对意见,如生动鲜明地展现在他的面前,每个方面都极力强调自己的迫切要求,那么他做不到牺牲一个方面来成就另一个方面,即便当他已经决定选择一方面而牺牲另一方面的时候,还会不时地被他所牺牲的另一方面仍然在发出的不断要求所阻碍,因此,在最后成功到来以前,他会不可避免地遭到挫败,除非他能坚定不移、锲而不舍地朝着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