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毛泽东和“三国”
7367300000007

第7章 1917年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新青年》第3卷第2号)一文中称赞颜元、李塨和顾亭林等人:“惟北方之强,任金革死而不厌;一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烈王武臣,多出凉州。清之初世,颜习斋、李刚主文而兼武。习斋远跋千里之外,学击剑之术于塞北,与勇士角而胜焉。故其言曰:‘文武缺一岂道乎?’顾炎武,南人也,好居于北,不喜乘船而喜乘马,此数古人者,一皆可师者也。”[10]

[10]《体育之研究》,载《毛泽东早期文稿》,第68页。

[附注]颜元(1635—1704),请初学者,曾务农、行医,晚年于河北肥乡漳南书院讲学,一设文事、武备、经史、艺术等科,主张“躬行践履”,“以七字富天下:垦荒、均田、兴水利”。与弟子李螓的学说合称“颜李学派”。

李塨(1659—1733),清初学者,字刚主,号恕谷,年轻时,参加农业劳动,主张身体锻炼,后师承颜元之学,称“颜李学派”。

顾炎武(1613—1682),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学者。明亡后,遍游北方各省,考察山川形势,提倡径世致用。

不喜乘船而喜乘马,见《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忽见波上一叶小舟,行于江面上,如行平地。玄德叹曰:‘南人驾船,北人乘马,信有之也。’孙权闻言,自思曰:‘刘备此言,戏我不惯乘马耳。乃令左右牵过马来,飞身上马,驰骤下山,复加鞭上岭,笑谓玄德曰:‘南人不陇乘马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