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编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指南
7378500000005

第5章 农药的配制技术(2)

为了用户的方便,有的厂家对固体制剂或液剂都采用小包装,根据药效的高低,最小包装净重只有10克(毫升)或5克(毫升),甚至更少,也有恰好为1亩(约667平方米,下同)用量者。因此用量即以1个或若干个小包装计,如果小包装本身或内袋材质是水溶性薄膜,配制药液时可以连同包装投入水中,把量取制剂的麻烦省去了。国外有的厂家设计出的较大包装具有量取功能(数百克或数百毫升),能分批次"半自动冶取出一定量的制剂,非常方便。

一般情况下,农药用户要学会自己量取制剂。一般在配药现场,避风避阳光的位置上进行制剂量取。要使用称量器具称固体制剂,如"感量冶0.1克的台秤。可用小塑料勺取药,可用烧杯或蜡光纸在台秤上盛药,也可在台秤上用"减重法冶量取最小包装的制剂。量取药剂尽量准确一点,不要以为"差不多冶就行,以免对施药剂量造成最终影响。从包装中取出制剂时要尽量做到稳与准,不要撒落在别的地方,也不要出现取出太多再往回倒的情况。对液体制剂,有的药瓶上有体积刻度,可以参照量取,但这样取药体积不太准确,最好使用体积量具,如量杯、量筒、量液吸管等。量药时不要随意用药瓶外盖,既不准确,又会对包装造成污染。有的液体制剂会有量杯附送,套在药瓶"肩冶上,可以利用。有的液体制剂规格是以百分数表述的质量分数,量取药剂时可用称重法。量取乳油等含有大量有机溶剂制剂时,不要用如聚氯乙烯材质的器具,以免发生塑料"溶胀冶现象。对悬浮剂,先检查一下是否下有沉淀层或上有清水层,必要时搅匀或摇匀,再依据其规格按质量或体积对药剂进行量取。

(二)对水的操作

农药用户配制药液取水时常用水桶,可在取水桶内侧根据所盛水的重量用油漆标出不同水平面的刻度,使取的水量能够相对准确,计量时不要用"满桶水冶"半桶水冶。

对于理化性状优良的制剂,缓缓倾入(除非是水溶性薄膜小包装,不要一次性倾入)水中后,马上"自分散冶,水中有"蘑菇云冶现象出现,甚至不经搅拌,均匀分散(溶解、乳化或悬浮)的效果就能达到。这种情况下,可将计量的制剂对到足量的水中。为保险起见,亦可稍加搅拌。

如果制剂理化性状相当差,特别是悬浮剂剂型、可湿性粉剂,在适当容器中把计量好的制剂放好。从配药总用水中取少量水分次倒入,先让水润湿制剂,再在强烈搅拌下配成均匀的"母药液冶,后者在搅拌下对到剩余的足量水中。这叫"两步法冶配制。

对照一下日常生活中用水调制芝麻酱,对"两步法冶就会有一定的理解。在向顺时针或反时针一个方向搅拌下,将水多次少量地倒在芝麻酱(相当于乳油,这里不考虑其中还有固体悬浮物)上,经过变稀(形成油包水乳液)、变稠(相转换)、再变稀(形成水包油乳液)的过程而完成操作。无论是大量水一次性倒在一坨芝麻酱上,还是将一坨芝麻酱丢到大量水中,再怎么搅拌也不容易调制均匀。

对于理化性能不太差,但也不太好,尤其是自分散性能不佳的制剂,可将计量的制剂缓缓倾入在搅拌下的一半用量的水中,配制均匀后,再在搅拌下把另一半用量的水对进来。虽然配制操作会受到自分散性能的极大影响,但只要配成的药液能够分散均匀,这样的制剂质量就已经及格,也就可以正常使用。

应该尽快用掉配制好的药液,尤其是质量较差的制剂配出的药液,以免放置时间过久对药液理化性状造成影响。

配制药液时,如果一般措施包括使劲搅拌均匀分散也难以达到效果,甚至有浮油、沉油、大量沉淀、药粉或药粒漂浮在水面上等情况出现,则说明这是质量不合格的制剂,配出的"药液冶不能用。

农药的混合调制方法

一、液态制剂的混合调制方法

在农药使用中要经常做的事。一般来说,只要药剂的性质能掌握好,混合配制即可参照有关资料进行。但是,由于我国还有不少农药的剂型尚未标准化或产品质量不合格,在实际中仍应先仔细了解药剂的性质再进行混配,甚至还须进行必要的试验。例如,我国生产的一种菊马合剂乳油与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不能进行混配,否则就会有絮结现象出现。这是两种剂型之间的变化,而两种有效成分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制剂絮结后会给喷雾和防治效果造成影响。

另外,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在混合配制时应注意操作程序。一种是易在碱性条件下分解的药剂与碱性药物的混合,有一些是允许临时混合、随配随用的。例如,石硫合剂是最常用的一种碱性药剂,它与敌百虫可以随配随用。但在配制时有几点要注意:淤两种药必须分别先配制等量药液,这时各浓度应提高1倍,这样当混合两种药液时,在混合液中的浓度刚好达到最初的要求。

于混合时碱性药液(石硫合剂)应倒向敌百虫水溶液中,同时进行迅速搅拌。这样,混合液的氢离子浓度降低(即pH值增加)比较缓慢。

盂敌百虫比较难溶,因为其结晶容易结块,溶解时往往需要用热水或加温来促使。这样得到的溶液是热溶液,要使其与石硫合剂溶液混合必须使它充分冷却之后再进行,因为敌百虫的碱性分解速度在受热的情况下会显著加快。碱性药剂较常用的还有松脂合剂以及波尔多液等。松脂合剂有更强的碱性。

一种是浓悬浮剂的使用。几乎每一种浓悬浮剂都有沉淀现象存在,即在存放过程中下层变浓稠而上层逐渐变稀。国产的一些浓悬浮剂有些还发生下层结块的现象,一般的振摇或用棍棒搅拌都不容易使之散开。因此,使用此种制剂进行药液配制时,必须采取两步配制法,第一步必须保证浓悬浮剂形成均匀扩散液。浓悬浮剂沉淀物在搅散时,如果要一次用完整瓶药,冲洗时可以用水帮助。但如整瓶药不能一次用完,则必须把沉淀物用棒或其他机械办法彻底搅开,在彻底搅匀后再取用。否则,先取出的药含量低而剩余的药含量增高,使用时就会发生差错。在使用浓悬浮剂时必须十分注意这一点。浓悬浮剂沉淀物在用水冲洗时,总用水量必须包括冲洗用水量。

还有一种是可溶性粉剂的使用。顾名思义,可溶性粉剂都能溶于水,但是溶解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禁止把可溶性粉剂一次投入大量水中,在已配制好的另一种农药的药液中也不能直接投入这种粉剂,必须采取两步配制法。即小水量的可溶性粉溶液先配制,再稀释到所需浓度;或先把可溶性粉剂的溶液配成,再与另一种农药的喷雾液相混合。在配制过程中水的取用量也必须注意记录。其理由同上。

前面已多次提到两步配制法。这种配制方法不仅比较有利于一些特别的剂型,在田间喷药作业量大,需要多次反复配药时,此法还对准确取药和减少接触原药而发生中毒的危险比较有利。例如,使用50%的甲胺磷(一种剧毒农药)乳油制剂,每亩乳油的用药量为50克,用50升水。如果分桶配制喷雾液,每桶用水12.5升,共需4桶,每桶每次取用12.5克甲胺磷乳油。因此,量取乳油、向喷雾器中加入乳油,共有4次污染的机会,而且每次取乳油12.5克,量小误差大。如果采取两步配制法,则可如下操作:先制备甲胺磷母液。一次取用乳油50克,加350毫升水,充分搅拌均匀,可得的母液约400毫升。第二步在喷雾器内配制喷雾液,可在每桶中加入水12.4升,再加入上述母液100毫升。100毫升母液比较容易准确计量,而且浓度比乳油小得多,也具有较好流动性,在器皿外侧也有较小的沾污危险性。田间作业量越大,这种方法的好处越明显。

二、粉剂的混合配制方法

粉剂的混合,如果没有专门的器具,要混合均匀比液态制剂更难。用户如需进行较大量的粉剂混合,最好利用必须能加以密闭的专用混合机械,不易使粉尘飞扬,比较安全,混合也能有较好的效果。用锨在露地上拌和,很难做到混合均匀,而且粉尘飞扬,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进行混合的粉剂量小时,可以采取下述方法:

1.塑料袋内混合先用比较厚实的密封性能良好的塑料袋,把所需混合分别称量好的粉剂放到塑料袋内,把袋口扎紧封死。注意一定要在袋内留出约1/3的空间。

把塑料袋放在平整的桌面或地面上,揉动时要从不同的方向,使袋内粉体反复流动,最后把塑料袋捧在手中上下、左右抖动,使粉尘在袋内来回翻腾。如此处理的目的是使粉剂得到充分混合。

2.分层交叉混合对于体积较大、塑料袋内一次混合不方便的粉剂,可采取本法。选择平整的地面,把足够大的塑料布铺在上面(须在避风处进行操作)。称量好准备混合的两种粉剂。用木锨或边缘钝滑的金属锨或塑料铲把粉剂铺到塑料布上,操作步骤如下:把两种粉剂分层铺到塑料布上,甲种粉剂一层,乙种粉剂一层,直到铺加完毕,层次越薄越好。用锨把药粉搅拌均匀,然后把粉划分成4块。再把对角交叉的两块粉堆分别互相混合;混合完成后,再分为交叉的4块,按照上述方法再处理一遍。反复操作,次数越多则混合越均匀。最后形成的混合粉体,可分成若干份用塑料袋混合法加以振动混合,则可以充分分散、均匀混合粉剂。

第二种方法被运用时,因为粉体是暴露在空气中的,粉尘不可能不飞扬,所以风镜、口罩等防护用品必须要佩戴好。

农药的品种和剂型很多,使用时不可能有完全雷同的配制方法,这里不一一详述。但本章所介绍的是共同的几项基本原则。只要用户能把这些基本原则认真地学习掌握好,再参考本章所介绍的几项实例,就能做好农药的配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