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
惟有葵花向日倾。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进士,曾为官天章阁侍制并侍讲。神宗时授翰林学士,修《资治通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他持反对态度,反对新法,故出知永兴军,判西京御史台。哲宗即位后,废除新法恢复旧法,他被重新起用,继王安石任宰相,就任不久便去世,后追封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他是宋朝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诗歌评论家,他以写文章为主,也写诗,但不以诗见长。今存诗十四卷,著有《资治通鉴》、《温公续诗话》。
创作背景
宋神宗时,宰相王安石废除旧法推行新法,当时司马光并不主张变法,所以持反对态度,被贬至洛阳长达十五年。他在洛阳期间,仍然忧国忧民,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极为关心。所以他写这首诗借对初夏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圣上的忠心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
注释
此题一作《居洛初夏作》。洛,洛阳。
清和:指天气晴朗暖和。
乍:刚刚。
晴:指天气由雨变晴。
当户:正对门户。
转:变化、变换、转换。
分明:清晰。
更:更加,表示进一步。
因:由于,因为。
起:飘起。
惟:只。
向:对着。
日:太阳。
倾:倾斜。这里指葵花向着太阳。
今释
四月的天气空气清新,和风习习,一场雨过后,天又转晴。雄伟的南山经过雨水的冲洗,从我的窗户望去轮廓非常清晰。这时的天空中没有了往日随风而飘的柳絮,只有那葵花坚持不懈地面对着太阳微笑。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政治隐喻诗。诗人通过对四月雨过天晴的风景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朝廷忠贞不贰的精神。令诗四句都是叙事写景,无一议论,便其中却包含着深刻的喻意。第一句用雨过天晴暗示了新法必将废除,旧法终将恢复。第二句承接第一句,以“分明”二字写出了废除新法之后人们的心情愉悦之状。三四句用“柳絮”比作推行新法的人,用“葵花”比作反对旧法忠于祖上的人,把诗人的心迹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有远有近,有虚有灾,相互映衬,使其喻意更加深刻而又含而不露,诗后耐人寻味。
名家评点
《东皋杂记》中评此诗说:“其爱君忠义之志,概见于此。”
对68章 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仁宗庆历三年擢进士第。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特拔为参加政事,封舒国公,从此积极推行新法,以图改变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但因旧党的攻击,他屡次罢相,又被屡次起用,最后退居江宁(今南京),直至逝世。王安石是个性突出的政治家,同时又是一个学识渊博、才华杰出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尽管一生精力主要致力于现实政治,其文学创作仍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文学上的成就,连最反对他的政治上的敌人也不得不表示赞同和钦慕。
创作背景
熙宁二年(1069)二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正式推行新法,王安石不辞劳苦努力实行新法,到熙宁七年新法已推行了五年,这五年期间王安石由于力排众议使得自己不得人心,加上熙宁七年他疾病缠身,所以不顾神宗皇帝的挽留,六次提出辞官归乡。同年三月神宗免去他中书门下平章之职,改授观文殿学士、吏部尚书知江宁府。这首诗就是他在回江宁的归途中经过瓜州时写的。作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的怀念和将要归乡的喜悦心情。
注释
泊:停泊,靠岸。
瓜州:在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长江北岸,与镇江市隔江相望。
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在长江南岸。
一水间:指京口与瓜州之间仅隔长江。间,间隔。
钟山:指今南京紫金山。
只:仅仅。
数重:几层。
绿:本为形容词,在此用作动词,吹绿。据说“绿”字是经过反复推敲改了十多次才选定的。
还:归还。这里指回到钟山家里。
今释
京口和瓜州隔江相望,日夜思念的家乡只隔着几重山,也就几乎是在眼前。和煦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大地,我站在美好的春日夜晚,远望着我的家乡。明月啊,你什么时候为我照亮前方的路,让我回到家园。
赏析
这是一首写途中思家的诗作,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瓜州、京口、钟山三地之间的距离,表明诗人近便思乡的急切心情。后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春天来到江南的勃勃生机景象,流露出诗人对春回家园的欣喜心情,“春风又绿江南岸”已是人人称赞的佳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也为客居他乡之人思念家乡时常常引用,这二句都成了千古传唱的名句。全诗感情真挚自然,境界和谐优美,韵调悠扬整齐,成为历代脍炙人口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