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市场主体的行为逻辑上分析,基金等持有大量现货的主力机构应该不会成为期货市场的主动做空力量。企图通过打压指数并在期货上获利的资金,必须事先盘算好:在期指上的盈利能弥补现货上的损失吗?对于基金等主流机构而言,大量持仓现货的损失将是无法预估的,而期货将仅限于保值选择。因此,基金等不会成为主动的空头。加上目前管理层对基金、保险等机构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形式尚未给出明确规定,预计管理层将对机构投资者投资期货采取谨慎推进、逐步放松限制的态度,这一点也决定了期货推出初期,除非股票市场已处于明显高估状态,从而形成一致的下跌预期,基金、保险等市场主力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力度将相当有限(保本型基金会持续挂出空头合约,但这部分数量较为有限)。市场的变数可能在于一些高风险偏好的游资,它们有可能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利用资金杠杆快速打高股指而在期指推出后派货并沽空期指以双向获利。由于这部分资金的规模难以判断,就操纵现货指数而言,既需要相当资金量,又面临操纵失败的风险,而且理性价值投资者的“反操纵”行为,更会使操纵行为面临无法预估的失败风险,所以,会否形成市场震荡取决于这部分资金与公募基金等市场中坚的力量对比以及当时的市场整体估值水平。
任何一种金融衍生品推出的目的都是为了对冲原有市场的风险,同时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并与原有交易品种一起更为准确地发现合理价格。所以长期来看,股指期货的推出应有助于熨平市场的波动幅度,股指期货价格不太可能长期大幅度偏离股指现货价格,因为股指期货套利行为有助于股指期货价格向现货市场股指价格收敛。可以说股指期货是中国证券市场长期平稳发展的稳定器。当年国债期货“327事件”中,中经开把万国证券打爆仓的惨烈场景让人心有余悸,但这应视为在特殊环境、特殊利益格局下的一次特殊事件。在目前的制度约束层面上,交易所每日价格浮动限制、限仓制度、强制减仓制度和结算会员联保制度等风险屏障,以及对操控行为的严厉惩罚措施,将使得这一幕不会重演。
但应该引起充分注意的是,尽管对于投资者来说,股指期货也是一个极好的新型交易工具,但它绝不是中小散户的天堂。新的游戏规则和制度框架将更不利于他们的生存。有媒体报道,在股指期货的两个月仿真交易实战中,能够盈利的散户账户比重只占5%,大约95%的散户都在亏损。这是一个非常强烈的预警信号。除了极少数理性投资人之外,绝大多数中小散户将面临被进一步边缘化,这将是一个严酷的现实。
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5月,股市单月成交金额为1072762亿元,截至5月全年累计成交2907989亿元。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和QFII等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在不断扩大。截至2005年年底,我国基金管理公司数量达到53家;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突破5000亿元。我国的QFII队伍已扩容至40家,获批的投资额度也达到了63.2亿美元。随着蓝筹股投资、价值投资等投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股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我国股票市场的主导力量。为了更好地规避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提高投资组合的设计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我国的机构投资者需要市场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特别是指数期货类产品。
股票指数期货是一种以股票指数作为标的资产的期货,是买卖双方根据事先约定好的价格同意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进行股票指数买卖的一种期货合约。股票指数期货和其它期货交易品种一样,是风险厌恶者转移风险,风险偏好者投机获利的金融工具,其基本功能也有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和无风险套利三种。股票指数期货是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共同产物,它既具备了期货的特点,又包含了股票的特色。在各国的金融期货市场中,股票指数期货的最大参与主体都是机构投资者。
股票指数期货对机构投资者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股票指数期货将提高机构投资者的风险管理水平。
我国的股票市场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缺少卖空机制,机构投资者一旦预见到股票价格将要下跌,往往只能选择卖出股票。这就形成了机构投资者追涨杀跌的局面,完全没有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反而加剧了股票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股票指数期货推出后,机构投资者不但有了一个新的投资品种,更重要的是有了一个套期保值、对冲系统性风险的工具。
机构投资者可以将现货市场上的风险转移到期货市场上,大大降低了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并且,原先需要在现货市场上调节组合头寸调节风险配置,在股指期货推出后,只需要在期货市场上买入、卖出相应的指数合约就可以了。这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而且,随着投资风险的降低,将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市场,显著地增加证券市场的市场深度和流动性,扩大市场规模,进而提高市场有效性。
2.股票指数期货扩展了机构投资者的信息来源,提高了对新信息的反应速度。
机构投资者由于拥有巨额的资金,对证券市场的新信息显得更敏感,因此对新信息的反应速度要求也就更高。可以说,对于新信息的反应速度直接决定了他们参与市场活动的积极性。期货市场调节组合头寸的成本低于现货市场,建立新的头寸速度更快,很好地满足了机构投资者的这种需求。
股票指数期货不但是新信息的表现形式,也是新信息的提供渠道。由于股票指数期货的优势,投资者收到新的信息后,倾向于首先在期货市场交易。
因此,股票指数期货的走势也就向股票市场传递了新到来的信息,股票指数期货也就成为了机构投资者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对于股票指数期货的引入,有人担忧会增加现货市场的波动。但波动实质就代表了一种信息,波动的增加有利于信息的传递,这是市场正常运转和有效率的表现。
3.股票指数期货将能提高机构投资者的定价水平和投资水平。
在一定风险约束下获得最大收益是机构投资的目标。但同时市场中也需要提供各种不同收益、期限和流动性的金融工具,以供机构投资者设计合理的投资组合来达到这个目的。就金融学理论而言,股票指数期货也就相当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中的市场组合,也是二项基金分离理论的一项基金,是理论上的基础金融工具。有了这个基础工具,机构投资者的金融工程专家们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资本市场的各种金融工具合理定价。然后,根据自身的收益需求和时间、风险约束来构建自己需要的资产组合,提高投资决策的理性水平。
4.股票指数期货将提高机构投资者的创新能力。
机构投资者的另一个重要竞争力就是创新能力。机构投资者的优势就是专家理财,而且还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产品。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可供投资的金融品种还很少,难以满足投资者的特别约束和偏好。要满足这些需求,机构投资者就需要运用理论的数量分析技术开发特定的产品。
股票指数期货作为基础金融工具,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一些指数型产品如指数基金、ETF等,为了使得产品的回报率紧紧盯住指数回报率,股票指数期货的投资方式是很常用的。而且,由于期货市场采用保证金交易,具有杠杆放大的作用,因此只需要将很少的一部分投资到股票指数期货中,这样能够整体提升资产的收益水平。机构投资者创新能力的加强,能够优化他们的交易品种结构,开拓新的客户资源,带来新的业务收入。
目前,股票指数期货的交易场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将很快挂牌;股票市场中的股权分置问题经过一年的改革已经取得很大成功,新老划断基本完成;随着全流通的第一股中工国际的上市交易,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重新启动;这些都为股票指数期货的推出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和条件。但我们还要注意,由于投资股票指数期货有着巨大的风险,特别是在操作风险方面。从上世纪的巴林银行倒闭案到近期的中航油事件都是在进行衍生品投资时,由于内部控制不善,导致了巨大的亏损。
机构投资者在投资股票指数期货前需要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建立一套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防范操作风险,特别是负责结算和交易记录的职权必须完全分开,由不同的人员负责。还要注意到,股票指数期货是一个新的衍生产品,对它的了解还很少,机构投资者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以迅速掌握这一工具。
总之,股票指数期货的推出对于机构投资者具有重大意义,并且对整个资本市场而言是根本性的、战略性的。股票指数期货将能提高整个机构投资者的理性化水平和成熟度,并最终将提高整个市场的效率水平,优化资源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