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百科全书
7383700000031

第31章 疾病防治篇(5)

偏头痛是一种老人常见病。长时间连续用脑、过度疲劳、睡眠太少,会引起偏头痛发作,有人食用某些食物,如巧克力、酒也会引起头痛发作。

防治偏头痛,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与精神紧张,要做到情绪乐观、精神愉快。同时,开展一些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改善睡眠并增强体质。此外,还要节制饮食,不要过饱或过饥,不吃能诱发头痛的食物。

头痛发作时,静卧于安静、阴暗的房间,以缩短头痛发作的时间。治疗偏头痛的药物是咖啡因麦角胺,头痛一开始即服用。也可肌肉注射酒石酸麦角胺。有冠心病者,禁用。老年人最好不用此药。症状较轻者,可服用止痛剂加索密痛或去痛片。平时为了预防偏头痛发生,可服用苯噻啶和赛庚陡。有的老人掌握发病的规律,可提前一、二天服药,可防止和减轻头痛的发作。

老年人发生三叉神经痛怎么办

三叉神经是专管面部感觉的神经,左右各一根分布在面部。老年人易发三叉神经痛,原因不明,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面部发作性疼痛,较为剧烈,每次持续数秒钟至一二分钟,发作次数十分频繁,病人痛苦呻吟,如果用手触摸唇、鼻翼、颊、口角等处,有时会触发一次发作,所以病人不敢洗脸、刷牙和说话。目前,治疗老年人三叉神经痛常用新药卡马西平,又叫酰胺咪嗪每日三次,每次零点一至零点三克,口服。另外,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也有一定疗效。中药七叶莲片、野木瓜片或汉桃叶片也可试用。万一药物治疗无效,可以采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等作三叉神经封闭治疗。对于顽固病例只能手术治疗,切断三叉神经分支,可彻底治愈。

老年人面部肌肉抽搐

有些老年人的一侧或两侧面部肌肉会一阵阵抽搐,开始常是下眼皮抽搐,以后逐渐向面部扩展,以口角肌肉抽搐最为显著,紧张时抽得厉害,安静或睡眠时停止,这种病医学上叫做面肌抽搐。发生原因不清楚,可能与局部神经肌肉功能失调有关,老年人发病很可能是局部神经肌肉退行性变性的结果。面肌痉挛一般不影响身体健康,但是病人自觉很难受,可采用镇静药利眠宁、安定等治疗,也可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顽固病例需要采用面神经封闭或手术治疗。

老年人面神经麻痹

老年人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很多,常见有两种:一种是面神经炎,往往与病毒感染有关;另一种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引起脑血管意外造成。偶尔可以是鼻咽癌、听神经瘤等造成。面神经麻痹后会酿成面瘫,患侧眼裂较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低、不能皱额、蹙眉、闭目不紧、鼓腮时患侧漏气、不能吹口哨、患侧不能露齿、进食咀嚼对食物常潴留在患侧等。一般说,即使老年人恢复功能差些,倘若是由于面神经炎引起的神经麻痹,通过维生素B1、B12、地巴唑,激素,按摩或理疗等治疗,也能在一至两个月左右治好。如由脑血管意外等造成的,恢复就较慢,有时需反复使用针灸、药物等治疗才逐步治愈,部分病例也未必能治愈。

老年人常患的巴金森氏病

巴金森氏病又叫震颤麻痹,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脑子里的苍白球、黑质和纹状体,致病原因很多,多半与动脉硬化、颅脑外伤、肿瘤、一氧化碳中毒等有关。巴金森氏病的症状有多样化的特点:面部表情呆板,很少眨眼,形成所谓“面具脸”;运动缓慢,精细动作笨拙,步子缓慢细碎,被人推动时呈慌张步态,前冲后蹶;一侧肢体开始出现迟缓刻板而有节律性的震颤、静止及紧张时加剧、肌肉强直等,毋庸讳言,巴金森氏病较难彻底治愈,但得了此病对生命并无多大妨碍。眼下治疗该病采用的大致有颠茄酊、东莨菪碱、安坦、左旋多巴等药物,须长期定时服用。

怎样治疗老年人癫痫病

癫痫俗称“羊癫风”,是一种反复发作性脑部机能短暂失调的病征。有的发病原因不明,有的可以是脑部疾病引起,老年人常继发于脑血管痉挛后,老年人癫痫大发作常表现为突然尖叫一声、神志丧失、全身抽搐、面色青紫、瞳孔放大、舌唇咬破、口吐白沫、小便失禁等,因此应该加以救治。可采取如下方法:在病人牙齿之间放入一块柔软毛巾,以防咬破唇舌;解松领口、裤带;防止病人在剧烈抽搐时和周围硬物碰撞;绝不可用强力把抽搐的肢体压住,以免引起骨折。重要的是应护理老年癫痫病人在不发作情况下定时服用抗癫痫药物。发作次数极少,仅发过一次或每年发一次者可不必给药;仅在半夜睡时发作者,每晚给药一次,余者均要每日定时服药,常用苯妥英钠片,每日二至三次。每次零点一至零点二克,一般至少要在二三年内无发作后,方可逐渐减量、停药。

老年人肥胖的标准

衡量一个老年人是否肥胖,可以根据体重标准,并参考皮下脂肪厚度来确定。

男性老人平均标准体重(公斤)=身长(厘米)—105

女性老人平均标准体重(公斤)=身长(厘来)—100

凡超过标准体重百分之十者为偏胖;超过百分之二十以上者为肥胖;低于百分之十者为偏瘦;低于百分之二十者为消瘦。

对于肥胖还有一种分级法:超过标准体重百分之十五至三十者为一级肥胖,超过百分之三十至五十者为二级肥胖,超过百分之五十至一百者为三级肥胖,超过百分之一百以上者为四级。肥胖。

为了全面衡量评定肥胖程度,除了体重外,还需参考皮下脂肪的厚度,主要是以下四个部位;上臂后部、背部(肩胛骨下方处),上臂前部、髂棘上方等处脂肪的厚度,可用测得的皮下脂肪厚度来推算全身脂肪多少。一般认为,上臂后部脂肪超过二十三毫米,背部脂肪厚度超过二十五毫米,便可认为是肥胖者。

老年人几种常见颅脑外伤

老年人常见的颅脑外伤有如下几种:(一)头皮损伤,包括擦伤、裂伤、血肿和头皮撕脱伤,通常需清创治疗。(二)颅骨骨折,包括颅顶骨折和颅底骨折,前者表现为头顶部颅骨骨折处肿胀、疼痛与血肿,后者可以出现眼结膜下淤血、眼眶周围淤血发青。鼻血和耳朵流血等症状。(三)脑震荡,脑部受打击后引起短暂的脑功能障碍,脑子的结构并不发生改变,表现为立即意识丧失。几分钟后清醒,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四)脑挫裂伤,脑部受打击后脑组织结构变化,脑干表面或深部出血及脑水肿,出现意识不清或昏迷。(五)脑干损伤,包括中脑、桥脑、延脑等部位受损伤、出现呼吸、心跳异常以及昏迷。(六)颅内血肿,外伤后颅内出血并积成血肿,会昏迷不醒或昏迷后清醒,然后再昏迷。后三种颅脑外伤严重威胁生命。

老年人脑震荡后遗症

有些脑震荡病人,在恢复过程中,继续会出现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心悸、气短、多汗等症状,可以持续好几个月,甚至几年,有人称为脑震荡后遗症,实际上是脑损伤后的神经官能症。这类情况与病人的性格、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老年人并不会多发。问题是老年人发生忧郁症的较多,一旦再夹杂着脑震荡这样一个情况,就容易发生脑损伤后的神经官能症,症状也越发严重些。治疗办法是对病人耐心解释,消除顾虑与担心,希望能保持乐观情绪,也可适当服用镇静剂。

老年人“甲亢”

(一)老年人“甲亢”症状特点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简称。典型病例表现为心慌、气急、怕冷或怕热,多汗、焦虑、激动、胃口极好、体重增加或减轻、两眼突出、甲状腺肿大、心率加快等症状。但是老年人“甲亢”的症状表现多不典型,其特点:一类是隐藏型,体重多半减轻,厌食多于食欲亢进,心率未必加快,两眼不见突出等;另一类是淡漠型,很少激动,反应迟钝,少动,思维障碍等。那么,怎样诊断老年人“甲亢”呢?有些不典型症状,例如局限性粘液性水肿、浸润性突眼、男子乳房发育、明显肌萎缩、多饮多尿,色素沉着、高钙血症、周期性麻痹、白癜、斑秃、高血糖症等可作辅助诊断。另外,可以通过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氨酸(T3)、基础代谢率(BMR)、甲状腺吸碘131率测定,甲状腺同位素扫描等帮助诊断。

(二)老年人“甲亢”开刀

老年人由于体弱,有时还兼有严重心、肺、肝、肾等器官疾病,因此患了“甲亢”尽可能采取非手术治疗,采用他巴唑、硫氧嘧啶等药物。但是凡属于以下各种情况时,只能进行手术治疗:病情重;基础代谢率很高;甲状腺明显肿大,甚至压迫气管影响呼吸;甲状腺肿大有可能恶变成癌;不开刀切除甲状腺无法控制病情;不宜采用药物或同位素治疗,例如对药物有过敏反应,同位素治疗会引起严重白细胞减少等。即使动手术,术前也要采用药物短期治疗一个阶段,让心跳太快、血压过高、情绪波动、胃口亢进等症状缓解些,让基础代谢率下降到较低水平。总之,要使病情有一个初步和暂时的控制与稳定,身体才能经受得住手术的考验。

老年人缺碘甲状腺会增大

人体的甲状腺会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碘是制造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老年人每日大约需要一百至一百五十微克碘,主要来源于饮食。青春期由于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人体需要甲状腺激素数量高,因此需碘量也相对增加,即使饮食情况良好,有的人也会产生一时性碘供应不足,发生青春期甲状腺轻度增大。同样道理,老年人如果由于少食、偏食,或者生活在高原、山区缺碘区域,饮水、食物与食盐中碘含量少,体内也会发生缺碘现象,造成甲状腺肿大。轻者采用含碘药物或多吃含碘食物,例如海带、紫菜等,可以使肿大的甲状腺缩小;重者只能手术治疗,将肿大的甲状腺切除。

老年人颈部淋巴结肿大

颈部淋巴结一般分为:耳前、耳后、颏下、颌下、枕后、颈静脉旁和锁骨上等七组。耳前、耳后淋巴结肿大可能存在咽喉炎、齿槽脓肿、扁桃体炎等疾病;枕后淋巴结肿大较少见,颈部长痈时会发生;引起颈静脉旁淋巴结肿大的最常见疾病是颈淋巴结结核;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怀疑是转移性肿瘤,尤其多见于胃癌转移。上述淋巴结部出现肿大,要怀疑恶性淋巴瘤。显然,可以按图索骥根据淋巴结肿大部位判断得了什么病。老年人莫名其妙的颈部淋巴结肿大,特别要怀疑肿瘤病变。

老年妇女会发生乳腺炎

乳腺炎俗称“奶”,是哺乳妇女常患的疾病。由于乳头部破裂,细菌人侵,加上乳汁郁积,就会发生乳腺的化脓性感染,表现为乳房的红、肿、痛、热,全身也会发热、畏寒,严重时形成脓肿,这时,用抗生素治疗无济于事,还得手术切开排脓。由此可见,老年妇女是很少发生乳腺炎的。但是,偶尔有两种情况也可引起老年妇女患乳腺炎:一是乳头部意外擦伤或裂开,细菌就会乘机入侵;二是以往哺乳阶段有部分乳汁在乳房内郁积而形成所谓乳汁囊肿,或者叫做乳汁郁积症,局部表现为一个小块,长期内可以没有什么症状,老年后如逢抵抗力下降,乳汁囊肿又可发炎。

老年男子会乳房增大

人类乳房的发育需借助雌激素这个“动力”,女子体内雌激素产量丰富,乳房就长得丰满;相反,男子体内雌激素产量很少,乳房不增大。由此推理,如果男子体内原生产量很少的雌激素突然一反往常地增多产量或者减少了能与雌激素“匹敌”的雄激素——睾丸酮的产量时,增多或力量相对变大的雌激素岂不也要让男子乳房发育增大吗?男子进入老年后,由于睾丸功能的每况愈下,睾丸酮的产量逐渐减少,这样一来,给雌激素有机可乘,于是一侧或双侧乳房增大,开始是乳头下隆起,以后逐步增大,匀称、弥漫,质地和模样与女性相似,这种情况是属于生理性增大。另外,有些老年男子得了肾上腺、脑垂体等疾病会增加体内雌激素的产量,或者患上肝脏病,肝脏不能处理体内的雌激素,也都会引起乳房增大,则属于病理性增大。

老年人发“流火”

“流火”是丹毒的俗称,是溶血性链球菌侵犯皮肤或粘膜里的网状淋巴管引起的病变。多发在面部与小腿。“流火”部位表现为红肿与疼痛,伴有高热、畏寒等症状,而且极容易复发。老年人抵抗力低下,“流火”发生率颇高。发作时应该采取如下措施治疗:平卧,患肢下面垫高;局部热敷,用鱼石脂软膏或中药金黄膏外敷;使用抗生素,一般首选青霉素,其次是四环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等;采用清热解毒中药,例如,土牛膝、车前草各三十克,蒲公英六十克煎服或黄柏十五克,板蓝根、蒲公英各三十克,牛膝、泽兰、金银花、连翘各九克煎服。要求治疗彻底,即使症状消失仍要继续用药五至七天,并且注意休息,防止疲劳,这样才可防止本病复发。

老年人患消化性溃疡需要手术

一般说,老年人罹患的都是多年不愈的消化性溃疡,有的已经过长期药物治疗也无济于事,症状依然十分严重。对这些病例宜手术治疗,这不仅是解除症状问题,更重要的是趁早防治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因为老人消化性溃疡发生穿孔、出血、恶变、幽门梗阻的机会颇多。一旦发生穿孔随即就变腹膜炎,对老年人来说危险性就很大。如果并发出血,由于老年人血管硬化,出血的血管不容易收缩闭合,血不易止住,出血往往十分严重,可出现出血性休克。假如发生恶变,就会严重威胁生命。万一发生幽门梗阻,较大的消化性溃疡堵塞在胃出口幽门处。无法再进食,而且要增加手术难度,对老年人不利,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须作胃大部切除术。

不能轻视老年人胆石症

胆石症是指胆囊、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长有胆红素、胆固醇等成分结石引起的疾病,表现为经常性右上腹或中上腹部隐痛,急性发作时可出现绞痛、发热、黄疸等症状,油腻饮食后诱发,老年人罹患胆石症后,由于身体抵抗力低下的缘故,比青壮年人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例如胆囊化脓坏疽和穿孔,引起胆汁性腹膜炎;毛细胆管炎,肝内毛细胆管阻塞和发炎会影响肝细胞功能;胆道出血,胆管粘膜因结石摩擦和炎症糜烂而出血,引起呕血与便血;肝脓疡,肝内胆管阻塞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脓疡:化脓性胆管炎,结石阻塞胆管,发生高热、黄疸、寒战,甚至中毒性休克;急性胰腺炎,因胆石阻塞胰管开口造成,会发生左上腹剧痛等症状,由此可见,绝对不能轻视老年人胆石症。

老年人发生胆管炎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