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话说中国-帝王
7397500000031

第31章 清高宗弘历

清高宗统治期间,致力于巩固政治、发展经济、安定边疆,将“康乾盛世”推向了顶峰。他雄才大略,巩固和发展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同时,他是我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

弘历(1711—1799年),清世宗胤禛第四子。雍正十一年(1733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即位,年号乾隆,习称乾隆帝。

清高宗即位后,实行宽严相济的治国之道。他吸收了康熙、雍正时期治国政策的经验和教训,认为自康熙以来,治国之策时宽时严,有利有弊。康熙以宽大治国,导致官民不畏法,诸事废弛;雍正则从严治理,却政气繁苛,民受苦累。清高宗刚柔相济的为政之道,稳定了民心和社会秩序。

乾隆帝

在经济上,清高宗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务本足国,首重农桑”。他减免农民的租税,提倡开垦荒地,注重农业耕种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设施,关心民众疾苦,推行“摊丁入亩”的土地政策等。经过治理,到乾隆中叶,当时全国的耕地面积达到了700万顷,比顺治末年增加了30%。商业和城镇发展十分兴旺,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在文化上,清高宗组织大批文人访求书籍,完成《明史》《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等书籍的编纂工作。并下令组织撰写《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及各省通志。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清高宗任命大学士纪昀为总纂官,历时10年完成了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四库全书》。该丛书收集过去的敕撰本、内府本、各省采访本、私人本等一些流行本加以重新校勘,按经、史、子、集分类编排,收入了各种图书3503种,共79337卷、36275册。经过这次规模宏大的编辑整理,很多珍本秘籍得以保存下来,对于学术和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清高宗在平定叛乱、巩固边防方面也有重大成就。他曾夸耀自己“十全武功”,并自号“十全老人”。所谓“十全武功”,即两次平定准噶尔,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两次剿灭大小金川叛乱,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收降缅甸、安南各一次以及两次抗击廓尔喀。这里特别应提到的是反击廓尔喀入侵。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吞并尼泊尔的廓尔喀族侵略军入侵西藏日喀则,占领扎什伦布寺,大肆掠抢。西藏的达赖、班禅向清王朝报急。清高宗闻讯后,即派大军入藏,收复西藏失地。为加强对西藏的管理,清高宗对西藏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颁发了《钦定西藏章程》,明确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其地位“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加强了驻藏大臣的权力;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明确转世活佛的灵童继位要由中央政府批准。这些措施使西藏地区同中央政府的关系更为密切。

然而,清高宗巡游无度,屡兴土木,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晚年又宠信和珅,吏治渐趋败坏。加上土地高度集中,人口增长过快,阶级矛盾日渐尖锐。乾隆六十年(1795年),清高宗以在位期不越祖父康熙帝为名禅位于儿子颙琰,自称太上皇,但仍掌握着朝廷实权。嘉庆四年(1799年),清高宗去世。

什么是金瓶掣签?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廷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大活佛转世,特颁发两金瓶,一贮北京雍和宫,一储拉萨大昭寺。凡蒙古等地区大活佛如章嘉、哲布尊丹巴和藏族地区大活佛如达赖、班禅等转世时,均须将所觅若干个“灵童”的名字署于象牙签上,置签于瓶中,分别在雍正宫或大昭寺,由理藩院尚书或驻藏大臣督掣定,此后遂成定制。

金瓶掣签制度建立后,第一个启用金瓶掣签并得到认定的达赖是九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即十世达赖楚臣嘉措;第一个用金瓶掣签认定的班禅是七世班禅转世灵童,即八世班禅丹白旺修。自清王朝至民国的200多年间,仅西藏一地,就有格鲁、噶举、宁玛三派的39个活佛转世系统70余名活佛通过金瓶掣签认定。

到乾隆时,清朝的疆域有多大?

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

大开眼界

土尔扈特部是我国西蒙古的四部之一,最初活动于今天塔城一带。17世纪30年代,为了避免被准噶尔部兼并,就离开故乡向西迁徙,到今天的伏尔加河流域地区游牧定居。而后不久,沙俄强大,向外拓展势力,逐渐控制了这一地区,沙俄用尽威逼利诱等种种卑劣手段,强迫土尔扈特部归附俄国。但是他们始终怀念故乡,决不屈从,并一直同清朝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沙俄对土尔扈特部的欺凌和政治压迫日渐加深,土尔扈特人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冬,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顺应民意,决定率领部众共17万人离开伏尔加河畔,踏上东归祖国的旅途。东行途中不仅要与尾追而来的沙俄骑兵作战,还要克服险恶的自然环境和瘟疫疾病流行等带来的种种困难。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八月底,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带领部众终于冲破沙俄尾追堵截,历尽千难万险,进入新疆境内,回到祖国,此时他们的牲畜死伤殆尽,幸存人员只有7万多。

土尔扈特部的归来受到清朝政府的热情欢迎。渥巴锡向当时的伊犁将军伊勒图献出他们一直保存的明朝永乐皇帝赐封其先世的玉印。乾隆皇帝命令伊犁将军和乌什参赞大臣专门负责接待安置,又拨库银20万两帮助土尔扈特部购买牲畜及生产生活用品。同年九月,乾隆还在承德避暑山庄召见渥巴锡,封他为卓理克图汗(意为英勇汗)。又亲自撰写了《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块碑文以记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