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一思想政治备课素材(新课改)
7405000000014

第14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6)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洪道德明确表示:商家“偷一罚十”的规定不具备法律效力。依据行政处罚法,只有国家机关才能进行处罚,商场没有处罚权。即使是对方错了,商家也绝不能以非法手段对待“小偷”,擅自处罚。当然法律也同样保护商场权益。洪教授指出商场的正确做法为:一是将偷拿者送到公安机关接受处理;二是至于损失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偷拿者赔偿。尽管这样做很“麻烦”,但洪道德强调,只有走合法程序才能完成对自身权益的合法保护,维权不能以破坏法律、伤害他人合法权益为代价。

经济法专业的周芬棉博士指出:超市“偷一罚十”这一店规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由此推出,商家制定的“偷一罚十”店规根本不具有法律效力,消费者无需遵守,应拒绝交纳罚款。如遇到搜身、强行扣留等无理行为,消费者为求脱身,可以先暂时交纳罚款,但一定要让商家开具罚款收据。事后消费者可以拿着罚款收据根据“消法”等有关法律向法院提起诉讼。

大卫·李嘉图

大卫·李嘉图(1772—1823),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政治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

其生于犹太人家庭,父亲为证券交易所经纪人。12岁到荷兰商业学校学习,14岁随父从事证券交易。1793年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25岁时拥有200万英镑财产,随后钻研数学、物理学。1799年读亚当·斯密《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参加了当时关于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讨论,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李嘉图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他坚持商品的价值由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原理,批评了斯密价值论中的二元观点。他第一个提出了决定价值的劳动不是实际的个别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他还指出了决定商品价值的不仅有直接投入生产的活劳动,还有投在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上的劳动。

李嘉图强调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和研究财富在社会各阶级间分配的规律,他认为全部价值都是由劳动生产的,它在三个阶级(劳动者、资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工资由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利润是工资以上的余额;地租是工资和利润以上的余额。由此阐明了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对立,触及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的经济基础。他还论述了货币流通量的规律,对外贸易中的比较成本学说等。

但他把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永恒的,只注意经济范畴的数量关系,在方法论上又有形而上学的缺陷,因而不能在价值规律基础上说明资本和劳动的交换、等量资本获等量利润等,这两大难题最终导致李嘉图理论体系的解体。他的理论达到资产阶级界限内的高峰,对后来的经济思想有重大影响。

约翰·杜能

约翰·杜能(1783—1850),一译屠能,德国经济学家。曾就读于格廷根大学。边际生产率说的前驱。被认为是经济地理学和农业地理学的创始人。

杜能系统地分析了农业分布,认为在土地肥沃程度相等条件下,由于农场距离都市远近不同,因而农业经营方式也不同,农业收益就有差别,从而论证级差地租。还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增加投资,不仅能增加资本收入,也可提高工资。主要著作有《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三卷。

杜能是现代西方区位理论的先驱者,其《孤立国》是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他认真研究了孤立国的产生布局:不仅充分讨论了农业、林业、牧业的布局,而且考虑了工业的布局。他根据当时德国农业和市场的关系,摸索出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布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理论。从现代区位理论来看,杜能在100多年前提出的这些思想仍然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他以后的区位理论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后来的工商业区位力量,特别是空间相互作用和城市地域结构等理论分析,无不以杜能的农业区位学说为出发点。

穆勒

穆勒(1806—1873),英国著名改良主义经济学者,李嘉图国际贸易学说的著述者与补充者。生于伦敦,为历史学家、经济学家詹姆士·穆勒(JamesMill,1773—1836)之子。从孩提时期其父即授以严格教育。其父与李嘉图交往甚密,小穆勒常到李嘉图家当面受教。1820年14岁时去法国,颇受萨伊·圣西门的影响。翌年回国,继续钻研。1823年起任职于英属东印度公司,长达30余年,1858年公司解散,退休。1844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中若干未解决的问题》一书,收集了他在1830—1831年间所写五篇学术论文。1848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还出版过《论自由》、《逻辑体系》等书,又是著名哲学家。1865年被选为国会下院议员,1868年继续当选。1873年受丹毒感染去世。

穆勒在国际贸易学说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是他的“国际价值论”或称“相互需求规律”。认为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不同,在国内交换中,商品价值决定于生产成本,商品的生产成本比例最终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国内价值的内涵是生产成本。在国际交换中,商品价值不决定于产生成本。从国外输入的商品,其价值不决定于输出国的生产成本,而决定于输入国为支付输入商品而输出的商品生产成本,即输入国为输入一定数量商品而付出的输出商品数量——国与国间商品的交换比例,或称“交易条件”。国际价值的内涵是国与国间商品交换比例。而它又是由各国对参加交换商品的相互需求决定的。相互需求也就是需求与供给。因为一国对他国的需求即他国对该国的供给;而一国对他国的供给即他国对该国的需求。在相互需求平衡、需求与供给平衡、输出数量恰足以支付输入数量时,所形成的交换比率或交易条件决定各国出口商品的国际价值。

衬衣板上的经济学

美国人斯太菲克发现,美国许多洗衣店为了保持刚熨好的衬衣的平整,会将其叠在一块纸板上。这种衬衣板每1000张要4美元。于是,他萌发了一个想法:以1美元1000张的低价出售纸板,但要在每张纸上登一则广告。从广告费中,他就可以获得一笔收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这种登有广告的衬衣板能起广而告之的作用,而不是被顾客随手扔掉?斯太菲克认识到必须在衬衣板的设计上下工夫。他在衬衣板上登上广告的同时,还增加了生动有趣的儿童游戏,或是别出心裁的菜谱,还有引人入胜的字谜。这一招真灵,很多家庭主妇为了获得菜谱或儿童游戏,常常把衬衣送到洗衣店里洗熨。于是,斯太菲克的公司业务蒸蒸日上。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要求经营者要有精湛的业务知识和才能,要有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具有收集和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及时果断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斯太菲克能敏锐的发现并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源于他灵敏的市场分析能力和卓越的决策能力。

美丽的笑话

美国的“阿罗兹”饼干是一个知名的品牌,圣诞节后的一天,阿罗兹食品公司突然接到一个匿名电话,宣称在澳洲某一地区待售的饼干中投了毒,“阿罗兹”饼干在澳洲有上千个品种,当月批发量已达到4000万元。

几个小时后,董事会做出了一项惊人的决定:查封澳洲所有的“阿罗兹”饼干。短短的十几个小时内,全澳洲所有商店柜台上的“阿罗兹”饼干被全部撤下。此举让阿罗兹食品公司遭受了巨大的损失。8天后,“阿罗兹”饼干新包装面市,这种包装采取了防伪技术,打开后就无法复原。新包装上市不久,销售量继续保持稳定。

正当阿罗兹食品公司在巨大的打击中慢慢复苏时,警察局查出了那个打匿名电话的人,他竟然是个精神病人。“阿罗兹”饼干在澳洲的遭遇成了当年商界的一大笑话。但是,原先一直抵制“阿罗兹”饼干的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闻讯后竟纷纷进口“阿罗兹”饼干,就在阿罗兹食品公司闹笑话的那一年,公司不仅赚回了在澳洲的损失,而且还大赚了一笔。

由此,我们知道: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一笔无形的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是企业开发的“金钥匙”。企业的信誉指在经济活动中要诚实守信,反对失信和欺诈。企业的形象是指企业产品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和所受到的评价。企业要有良好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阿罗兹食品公司在接到匿名电话时,深知“阿罗兹”饼干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问题,更关系到公司产品在澳洲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该公司查封澳洲所有的“阿罗兹”饼干,撤下全澳洲所有商店柜台上的“阿罗兹”饼干被全部。而且,公司还登报道歉:由于种种原因,市场上买不到“阿罗兹”饼干,给消费者带来不便,敬请大家原谅。虽然由于一个精神病人的一个玩笑,让这家跨国大公司“冤”了一把。然而,正是公司重视产品的优质和安全,讲信誉,它才能赢得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消费者的青睐,打进东南亚市场,取得更长足的发展,这实在是一个美丽的笑话。

善于管理财源广

撒拉德森是美国北达科他州首屈一指的富翁,他经营着235家连锁寄宿旅馆,拥有资产达575亿美元。撒拉德森之所以财源滚滚,就在于他善于运用科学的管理办法,谋取最大的利润。

他关掉旅馆的洗衣店,安排前台的服务员兼收旅客送来的脏衣服,洗衣工作则让夜班的服务员在没有旅客需要服务时候抽空承担,仅此一项就省下130万美元。他将各个旅馆搞卫生的服务员从计时工作制改为计件工作制,每天的报酬按其当天打扫的客房数发放。从此以后,服务员干活不仅争先恐后,而且质量高,速度快,旅客满意。她们干完活后,还可以到别处干零活。这项举措两全其美,一方面减少旅馆开支,一方面,雇员增加收入。

管理的本质是什么?成功的管理总是力求使付出的成本最低,取得的效益最大。管理者应在看到自己的利益的同时,还看到职工的利益,这才是一种“双赢”的管理。其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个人包括职工都有各自的物质利益。人是最活跃的、最积极的、最重要的因素,撒拉德森的成功,正是把服务员当作一个具体的有自己利益的人来看待,创建了一种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的良好机制,从而最大限度挖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