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厚灰学大智慧全集
7405500000007

第7章 厚是困中自保,灰是伺机而动(1)

1.强者也要会装弱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中讲到:海滩上有两种蓝甲蟹,他们拥有不同的性格。一种性格凶猛无比,从不知躲避危险,与谁都敢开战;另一种性格温和,遇到敌人,很少做出反抗。而是翻过身子,四脚朝天,任你怎么打它、踩它,它都像死去了一样,不跑也不动。过了几千年之后,那种性格强悍凶猛的蓝甲蟹成了濒危动物,而性情温和的蓝甲蟹却繁衍的越来越昌盛,遍布世界上许多海滩。

后来,经过动物学家们的研究发现:性格强悍的蓝甲蟹因为好斗和不知躲避,不是在相互残杀中死掉,就是被天敌吃掉了一半。而会装死示弱的蓝甲蟹,因为善于保护自己,才得以平安地生存了下来。

虽然我们一直以来都习惯于将毫不示弱的精神称之为勇敢,但时时处处都毫不示弱的蓝甲蟹却渐渐被自然界淘汰出局了。由此看来,示弱不失为一种趋利避祸之法。

李康在《命运论》中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草,流必湍之;行高与人,众必非之。”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嫉妒”、“遭人非议”似乎难以避免。而示弱却是一种有效地趋利避祸的智慧。学会了“佯装示弱”不仅不会让你成为争名夺利的游戏中的受攻击者,反而会提升你在别人心目中的亲和力,换来别人的尊重。

沈从文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小说写得好,享誉世界,还差一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文学修养之高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可是,他却总是自认授课技术一般。于是,在每次上课一开头就会说:“我的课讲得不精彩,你们要睡觉我不反对,但请不要打呼噜,以免影响别人。”这么一说,反而赢得满堂彩。

示弱,是与人为善,低调处事的表现,甘心“示弱”的人必是强者。越是放低位置,降低姿态,越会显得谦虚谨慎,平易近人,越能获得人格尊重。如此一来,更利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使强者更强。

而且,当你以较低的姿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就能减少一些冲突,还容易被他人接受。尤其在对峙双方地域不同、文化背景各异的情况下,偶然一句“我不太明白”“我没有理解你的意思”“请再说一遍”之类谦恭的言语,会使对方觉得你富有涵养和人情味,真诚可亲,从而赢得别人的好感。

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是讲西汉的汉文帝、汉景帝励精图治,促成西汉中兴。汉文帝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但他在臣子面前,向来非常“守拙”,才得到了老臣陈平、周勃等的忠心辅佐。

在人际交往中,善于“装弱”的强者才能处处受欢迎,而那些大肆张扬,傲慢无礼的人通常是遭人反感厌恶的。柴斯特·菲尔德说:“如果你想受到赞美,就用谦逊去作诱饵吧。”可见“示弱”不仅是厚灰的一种技巧,也是一种获胜的力量。

懂得示弱的人之所以受人欢迎,是他们能够把自己放在一个更低的位置,不吝于向别人请教。

古话说:“谦受益,满招损。”一个杯子,如果不能把其中的水倒掉,又怎么能接受新的甘泉呢?孔圣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在众人之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因而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也可以说,“强者装示弱”不是虚伪,而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和修养。

在人生的舞台上,那些善于示弱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的知己和成功的机会,那些妄自尊大、炫耀自己、贬低别人的人总是令人反感厌恶,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到处碰壁,成功之路也因此处处受阻。

2.韬晦养身,伺机夺权

孔子在主张入世的同时,也提出了“隐”的观念,“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可以理解为,在有利于自己的环境中要积极表现自己,在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要善于忍耐,等待不利之时过去,就可能完全改变现状,解决问题,使困难变得无阻于你,甚至让困难给你带来全新的机遇。

隋末唐初的李密是一位乱世的枭雄,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困难。他是隋朝上柱国、蒲山公李宽的儿子。公元618年,李密败在东部王世充的手中,因势力穷尽暂时归顺李唐。尔后又起兵叛唐,失败后被杀。

这不能不提到一位魏先生。他生于北周,除博涉儒家经籍外,对于乐章尤为精通,但其人生性淡泊,不喜欢当官,以琴瑟为友,以饮酒为乐。在隋末天下大乱的时期,他避世乡野,过着隐者的生活。

隋大业九年,隋朝尚书杨玄感在黎阳举兵反隋,由于他很好地利用了时机,势力发展得很快。在短短的时间内,他集结了10多万兵力,并且围困了隋朝的东都洛阳。但是,杨玄感在此之后,却多次失去有利的战机,逐渐走入困境,后来,被隋军在阌乡击败。杨玄感战败身亡之后,党羽四散。李密作为他的谋士之一,是朝廷要捉拿的要犯,罪在不赦,无奈,只得只身逃往雁门。

三十六计走为上。对一个屡屡受挫的失败者而言,也只能忍一时,先保存自己。一次次遭受挫折和处于困境的李密,别无他法,只能先忍受住挫折、失败的考验,慢慢再图东山再起。

李密逃到雁门,为躲避朝廷的通缉,改名换姓,操起书本,当教书匠糊口;而魏先生恰巧逃避战乱也生活在雁门。魏先生与李密有同乡之谊,两人相叙之后,经常相互往来,并不时探究些音乐方面的问题,各自摆出与世无争的超脱模样。但是,任何超然的议论总难免透露出议论者的情志和性格。李密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而又生性聪明的人,在与魏先生的交谈中,便不自觉地流露出他的才能,流露出他失意之后的情绪。这一切自然都引起精于乐道又善于察人的魏先生的关注。

一天,二人又相聚于茅屋之中,屋外依然是和风清徐,但屋内的魏先生话锋已不似寻常。他以玩笑的口吻对李密说道:“我看你气色沮丧而目光不稳,心旌摇动而谈吐含混。请允许我对此妄作猜测:气色沮丧必然是因为事业破败所致,目光紊乱也必是胸无主见所致,心旌摇动则是精神未定的表现,至于谈吐含混、欲言又止,这必定是心中有事想找人商量啊!”魏先生这番话揭出李密的心底隐事,李密如坐针毡,外露不安之色。魏先生见状,知道自己所断无误,随即单刀直入挑开李密的真面目说:“今天朝廷上下都在搜捕杨玄感的党羽,你恐怕也是反抗杨隋暴政的人吧?”魏先生这一句话,如晴天霹雳,震得李密愕然良久,然而心中则深深地为魏先生犀利的目光所折服,连忙起身,对魏先生说道:“先生高明能识我,先生的睿智又何不能救我呢!”

魏先生见眼前的李密态度诚恳,便以诚相待,说道:“你既没有帝王的风姿,也不是做将帅的人才,恕我直言,只是乱世的雄杰啊!”然后,魏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分析了当时群雄争起的形势,指出李密要想富贵,唯一可以选择的是投奔拥兵晋阳的李渊。李密依计而行,后来果然成为一代开国名将!

由此可见,等待是一门艺术。有许多事情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在等待中抓住时机,以体现一种坚忍顽强的精神。

忍耐是通过一定的修养获得的一种美好品格。世事纷繁、人心复杂,充满着偏见,也存在着误解,记住宋朝吕本中所说:“惟不能少自忍者必败,此实未知利害之分、贤愚之别也。”

3.避其锐气,忍弱斗强

刘邦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楚汉战争以刘邦获胜告终,充分说明了刘邦在斗智方面的确超过了项羽。

刘邦东进之后,趁项羽和齐、赵交战之机拿下了河南,攻克洛阳,然后挥师东进,攻下了彭城。项羽本来打算在平定齐和赵后再和刘邦决战,现在见刘邦攻下彭城,急忙领精兵三万急行军赶回,趁刘邦设酒宴庆功之机,在清晨发动袭击,一天之内便将汉军打败。汉军在撤退时,又被项羽追杀消灭了十几万人。到了灵璧(今安徽宿县)东边的濉水又被项羽追上,又丧失十几万军队,濉水竟被尸体堵塞了。只有刘邦和几十名骑兵奋力逃脱,但他的父亲和妻子吕后却被项羽抓获。

刘邦不得不吸取教训,认识到硬拼下去自己不是项羽的对手。不能这样玩下去了,要玩就玩虚的。老子说:“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刘邦开始动脑筋,三天两头与张良陈平一起谋划,什么奇招怪术都想到了。

刘邦斗智,做了一篇很漂亮的文章,离间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在荥阳战役中,项羽派兵侵扰汉军的运粮通道,最终将荥阳的汉军围困起来。刘邦无奈,只好向项羽求和,提出以荥阳为分界线,荥阳以西为汉。项羽想答应刘邦,范增马上进行阻止,他说现在正是消灭汉军的好时机,错过这个机会,放虎归山,就后患无穷了。项羽于是又开始攻打荥阳。刘邦见范增从中作梗,就采用了陈平的离间计:等项羽派使者来劝刘邦投降时,刘邦就让人先摆出盛情招待的样子,送去精美的食品;等见了使者,又故意惊奇地说:“我们听说是亚父的使者来了,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啊。”接着就将精美的食品拿了下去,换来不好的饭食。

使者受到不公平待遇,非常生气,回来向项羽告状。项羽不知其中有诈,就怀疑老范在背叛自己,私下和刘邦交往,从此再不听他的计谋了。范增很痛苦,他对项羽说:“现在天下局势已定,大王您自己多保重,我还是回家做一个平民百姓吧!”范增一气之下离开了项羽。项羽刚愎自用,没有智谋,这是他最后失败的主要原因。

范增走后,项羽加紧进攻荥阳,刘邦也设法从荥阳突围。大将纪信自告奋勇,替刘邦向项羽假投降,让刘邦趁机逃脱。纪信乘坐着刘邦的车出东门假降,刘邦则从西门出城突围。纪信果然将项羽的大部分军队吸引住,结果项羽没有抓住刘邦,一气之下将纪信烧死了。

项羽和刘邦在荥阳东北部的广武山一带相持不下,对峙达几个月之久。项羽急于和刘邦决战,因为持久战对他不利:刘邦的粮草供应顺畅,而他的粮草供应却常遭到彭越的袭击。为了尽早结束战斗,同时迫使刘邦投降,项羽就把原先俘获的刘邦的父亲押到了两军阵前,他对刘邦说:“你如果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的父亲煮了!”

刘邦知道项羽在要挟他,便故意表现出自己的无赖:“我和你曾经‘约为兄弟’,所以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了。你要是一定要煮了我的父亲,那就请便吧。不过,别忘了给我也留一碗肉汤。”项羽听了气得咬牙切齿,下令将刘邦的父亲杀死。旁边的项伯赶紧劝道:“将军,现在谁能得天下还很难说,何况争天下的人都是不顾家人生死安危的,杀了他的亲人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相反倒会增加双方的仇恨。”项羽听了,只好命人将刘邦的父亲带回去。

汉四年八月项羽被迫与刘邦议和,约定以鸿沟(今荥阳东南)为界中分天下。东属楚,西属汉。九月,项羽率兵东归,而刘邦则采纳张良、陈平的计策,乘机追击楚军于固陵,并调令韩信、彭越等人率兵围歼项羽。第二年十二月,项羽被围困于垓下,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士无斗志。项羽率少数骑兵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而死。历时四年多的楚汉战争,最后以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王朝而告终。

处于弱势时,不能心虚力怯,一旦让敌手抓住你的弱点,攻击起来,你只有一败涂地。自己处于弱势,不惊慌,不恐惧,忍弱斗强,刘邦运用自己的智慧,终于打败了一个个对手。

暂时的让步,为的是规避对手的锋芒,可为自己赢得发展空间。处在弱势的时候最害怕的不是对手的强大攻势,而是缺乏容忍,自己先打败了自己。被人打败,除了骄傲与轻敌,就是把对方看得太强大了,不会利用“避其锐气”的战术。

自强不息所倡导的刚强有为、坚忍不拔、乐观向上、不怕牺牲的人生态度,并不意味着可以不计后果地蛮干。积极进取的精神包含着智慧与谋略。弱者欲战胜强者,必须以智谋才能取胜。

4.伪装自己克敌制胜

想学厚灰,必须先学会伪装,尤其是在遇到强敌的时候,伪装自己,退让一步,等待峰回路转的机会。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才是能屈能伸、方圆做人的至高境界。

北宋年间,有一位孙员外开了一间典当铺,生意一直还算红火。这一年,年关将近,孙员外在店里间查账,忽然听见外面柜台处有争吵声,就赶忙走了出来。询问一番,原来是同乡的一个穷邻居张老叟正在与伙计争吵。孙员外一向谨守忍耐为上、和气生财的信条,便先将伙计训斥一番,然后再好言向张老叟赔不是。可是张老叟板着的面孔不见一丝和缓之色,靠在柜台上一句话也不说。

挨了骂的伙计悄声对掌柜的诉苦:“掌柜的,这个张老叟蛮不讲理。他前些日子在我们店里当了些衣物,现在,他说过年要穿,一定要取回去,可是他又拿不出当衣服的钱。我刚想解释,他就破口大骂,这事不怪我,您要替我做主啊。”孙员外听后点点头,打发这个伙计去照料别的生意,然后请张老叟坐到桌边,语气诚恳地对他说:“张老叟,我知道你的苦衷,过年了,总想有身体面点儿的衣服穿。这只是小事一桩,谁让大家都是街坊呢,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什么事都好商量。”

孙员外不等张老叟开口辩解,马上吩咐另一个伙计从张老叟典当的衣物中,找几件棉衣来。然后,孙员外指着这几件衣服说:“棉袍是大冷天里不可缺少的御寒之物,罩袍是你出门拜年时用得着的,这些孩子们的棉衣自然也是要穿的。你先都拿回去吧,其余的衣物不急着用,可以先放在我这里。”但即使这样,张老叟似乎还是一点儿也不领情,拿起衣服,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急匆匆地往外走。孙员外也并不在意,仍然客客气气地含笑将张老叟送出大门。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这张老叟当天夜里竟然死在另一位开当铺的街坊家中。张老叟的家人就颇为无理地控告那位街坊逼死了张老叟,与他打了好多年的官司。最后,那位开当铺的街坊被拖得筋疲力尽,花了很多银子四处疏通,好不容易才将此事摆平。

原来张老叟因为负债累累,家产早已典当一空,当他实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就预先服了毒,来到孙员外的当铺里吵闹滋事,想以死来敲诈钱财。没想到孙员外一忍再忍,明显吃亏也不与他计较,张老叟觉得要死也不能坑害这样的人,于是在毒性发作之前又选择了另外一家进行敲诈。

事后,有人问孙员外怎么会知道张老叟会以死进行讹诈,从而忍耐让步,躲过了一场几乎难以躲过的灾祸?孙员外说:“我并没有想到张老叟会走上这样的绝路。我只是根据常理推测,若是有人无理取闹,那他必然有所凭仗。好汉不吃眼前亏嘛,天大的事,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如果我们在小事情上不忍让,那么很可能就会变成大的灾祸。”孙员外以惊人的忍让,避开了大的灾祸。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对暂时斗不过的小人要忍耐。”与其和狗争道被狗伤,还不如让狗先走。因为即使你将狗杀死,也难免被狗咬伤,正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暂时地伪装示弱,才能最终克敌制胜。

当年韩信挎着剑也曾一度落魄街头,遭到街霸戏弄,人家甚至让他钻裤裆。韩信明白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最终出人头地。而水浒好汉杨志曾经落魄街头,都到了卖刀的境地,结果还遭到街霸牛二的戏弄。杨志却不知好汉不吃眼前亏,一怒之下,将牛二斩杀,自己也因杀人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