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第二次起飞:中国经济为什么能
7406600000025

第25章 世界最大一次股市大泡泡(2)

2010年10月的A股上升行情(虽然是短暂行情),实质就是对不断通胀预期的一种反映,这次反弹突破了长期受压制的3000点瓶颈。在通胀不断演化过程中,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大量资金寻求保值增值性类股。此外,中游部分制造业以及下游的消费品(如食品酿酒、零售)类股也从通胀预期中直接受益,一再被市场投资者挖掘、跟踪和炒高。在股市以外,字画、瓷器、邮票等一些防通胀类的藏品,作为投资品而被普遍看好。

3、对人民币升值的长期预期。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跌破1:8、1:7大关。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至今,人民币汇率开始走平,维持在1:6.8的水平。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步入复苏关键时期,欧美与中国之间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摩擦日渐加剧,美国总统奥巴马呼吁中国推动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为主导,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指出中国应提高人民币币值。近期很多在国际市场上与中国竞争的新兴市场国家,也纷纷加入到美欧的阵营中,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将在诸如G20会议等多边框架内联合发达国家对人民币施压。

面对国际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陷入了两难困境:一方面,如果在外界压力下让人民币升值,难免落下屈从欧美的口舌;另一方面,如果不升值,可能会损害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究竟人民币是否该升,以何种方式升,对市场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预计人民币升值只是时间的问题。主要理由如下:

理由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未来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必须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融资中的使用范围,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来中国进行投资,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理由二: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中国需要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这就需要在汇率问题上进行改革。如果人民币汇率还是实施紧盯美元的话,中国政府就不得不被迫引入美国的货币政策,即实施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无疑会加剧未来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泡沫化的风险。

理由三:中国要进行经济结构转型,扩大内需的经济目标在客观上也要求人民币升值,这样会使得中国消费者手中的钱比以往更加值钱,能够在市场上买到更多的东西。而且人民币升值会使得国外进口的商品变得更加便宜,有利于改善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之间的贸易状况,对缓和国际贸易争端具有一定的作用。

理由四: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我们都知道,在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进行调控,两国之间的汇率变动也有“一只手”在调控,这就是两国经济相对基本面。目前中美经济已经今非昔比,此次金融大危机不仅没有摧垮中国经济,反而催生了中国经济的新的传略转型,中国正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傲立于世界群雄之中。而遭受危机重创的美国至今没有走出危机的阴影,失业率和财政赤字高企。因此,让一个相对实力不断增强的货币去紧盯一个相对实力不断衰减的货币,这本身不利于汇率机制的合理化和国际化,未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是大势所趋。

我们预估,人民币正在进入长期的升值趋势。一般估计,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决定了人民币升值的时间和空间。与日、德相比,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国际收支顺差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人民币升值的空间将会很大,人民币升值的时间也同样会很长,保守估计也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只是在吸取了日元快速升值产生泡沫经济的教训,再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增长、就业的不利影响,人民币升值过程必然是缓慢地爬升,并呈现出先慢后快的特征。在缓慢升值期(约5年时间),预计人民币将每年升值4-5%左右,升值幅度为20-30%。随着国内外条件逐步具备,人民币将进入加速升值期,保守估计也要5年左右,升值幅度在50%以上(注 “时间长,空间大”,中国证券报,2009年12月11日)。其实,即便人民币不升值,升值预期也将一直相伴存在,而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一直存在,且不断被强化而不是减弱,热钱押注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就不会改变,而且势将越演越烈。

就股市来说,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一直强化而不是减弱,中国股市就一直会有利多的预期存在。即便人民币不升值,但人们的升值预期也会助推中国股市。未来,伴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国际游资持续不断的进入,中国证券市场酝酿着新一波出人预料的大行情将是大概率事件。

当年日元升值早期,也只有少量国际资本进入日本。1979年,国外净购入日本股票仅1.92亿美元,到1980年已猛增到61.5亿美元。到1986年,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已超过280万亿日元,交易额高达160万亿日元,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1987年4月,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猛增至26600亿美元,第一次超过纽约证券交易所26520亿美元市值。1985年12月,日经平均股价仅为13113日元,此后便一路狂奔攀升不断,到1987年9月,已为26000日元,并于1989年12月29日达到历史最高点——38915日元。

同样的历史在中国台湾地区得到复制。1988年10月后,台湾“中央银行”受到压力,对台币采取了缓慢升值的政策。尽管如此,还是吸引了大批海外热钱汇入套利。受台币升值预期影响,台湾股市加权股价指数从1985年7月起的600点开始逐渐上升到1986年9月的2505点,从此便越发不可收拾,股指如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不止,在嗣后短短的一年里(至1987年10月1日),指数便升至了令人叹为观止的4600点高位。就在那时,受全球股市突发风暴的冲击,台湾股市加权股价指数又一度回跌到2298点的低点,但在稍作整理后就又再度进入了飙升轨道,并在1988年9月26日达到了历史顶峰——8870点。

从海外经历看,当某种货币存在升值预期,汇率与股市存在这样一种关系:预期本国货币升值——热钱流入——股市上涨——吸引更多热钱流入——加大升值压力——汇率升值——热钱流出——股市大幅下挫。在热钱大量涌入后,股市自然会走出一轮非常凌厉的上涨行情,但是当热钱从股市撤离时,处于高位的股价将轰然倒下也是不争的事实。这种股市大起大落的系统风险无疑不利于股市融资、资产配置、定价等功能的发挥,减弱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对国际流动性泛滥的长期预期。未来中国生产率提升空间有多大?答案是:无限大。其中,转型经济中表现为产业转移的实效已经开始体现。对中国经济未来的长期看好,将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流入中国的国际资本除了投入实体产业外,大量的是看到了中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存在着的价值低估,尤其是前者。而如上述,对人民币长期升值,美元长期贬值的强烈预期,强化了这种国际资本向中国流入的趋势。

在欧美,金融危机正在平息,欧美金融机构也将重新开始活跃。货币创生机制和信用有关,一旦信心好转,你会看到国际流动性又将逐步宽松。这说明,新一轮货币供给浪潮将在不久的未来开始。

世界金融大危机后,经济放缓,为了恢复经济增长,美欧一直保持了低利率的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使美元的流动性大大增加,加上全球化的资本流动,欧洲美元、亚洲美元甚至石油美元越来越多。日本经济也是采取低利率政策甚至零利率政策十多年不变的国家,这使日元的流动性空前增长。未来,全球三大经济体可能长时间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加大全球经济失衡的同时,也将使全球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预期越来越大。

由于人口刚性需求,中国房地产还将在原来暴涨的基础上长期上涨。中国股指自2008年惨跌73%。虽然2009年已有部分价值回归,但8月起一直到本书撰写的2011年1月,一直处在大调整中,从而使这个股市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但没有长期下跌不涨的股市,如我们即将分析的那样,中国股市正在酝酿一波在世界历史上最大也是最长一次的牛市。

一旦出现大爆发,全球流动性泛滥无疑将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这个资产“洼地”。届时,国际投资人将以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战略投资的方式,以各种身份(房地产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还有改头换面的对冲基金)涌进中国,进入房地产市场、收购兼并市场和股市。这些全球流动的资本一旦流进中国,在使外汇积累不断上升的同时,也通过结汇把全球过剩的流动性输入进了中国,M2或者M1增长,甚至两者同时增长,完成了国际流动性与中国流动性的接轨。

流动性泛滥也将来自中国国内。2010年以来,中国高层对房地产调控雷霆出击,新“国八条”和房产税组合拳凶猛,让房地产商和投机者措手不及。如果执行到位,实际已经通过行政限制和利率税收价格基本封杀了楼市的投资(投机)需求,虽然这种封杀要持续多长时间不得知。与此同时,“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和“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则试图通过增加廉租房的供给,对楼市进一步釜底抽薪。随着一系列严厉的组合拳出手,楼市成交量将大降,随着CPI可能继续上涨推动进一步加息,房产持有成本将不断增大,那些拥有多套投资房的人将承受不住压力,要抛售减压,一旦出现恐慌性抛售,保守估计,房价将出现30%左右的回调也未可知。

未来房价究竟会跌多少,主要并不是由中国人控制,房价会跌多少,关键看CPI(决定加息的重要因素);而CPI主要由农产品价格决定;而农产品价格主要由美国或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和华尔街的金融寡头决定。尽管农产品在2011年已经涨势疯狂,但是国际投行最近仍然唱高农产品,同时大力推高石油价格——化肥等主要农资品都是从石油中生产的。即未来我们很可能看到农产品价格继续喷发的场景。其逻辑于是变成:异常气候和自然灾害(比如现在中国北方大旱)——国际投行推高石油价格——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中国农产品出现刚性缺口——国际游资疯狂炒作——农产品价格继续飙升——中国CPI上涨到10%以上,房贷利率提高到12%以上——更多中国炒楼套牢者支付不起利息——由开始少量不得不抛售房价下跌,但很难卖掉——大量恐慌性抛售,房价大跌。由此得出结论,中国房价下跌的幅度,是由石油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所决定的。

新一轮调控对房地产及相关板块形成冲击,大大挤压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空间,并迫使大批资金流入股市。历史经验表明,资金面状况是主导A股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楼市交易不像股市可以随时兑现,房地产的交易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热钱并不会很快流入股市。但这却和我们以下要判断的下一波股市投资荣景将在2012年发生却多少是一个吻合。

最后,国内持续高企的庞大居民储蓄对未来大牛市的流动性泛滥不可小视。近些年来,高居不下的人民币储蓄存款规模一直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笼中老虎”。通常在股市不涨或处在熊市的时候,这些储蓄是不会进入股市,但一旦股市行情持续高涨,并出现暴涨行情,将引虎出笼,对推高股市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崛起的价值重估

在未来20年内外,正像美国在20世纪初时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一样,中国正在或将要经历的巨变将持续影响到中国的每一个层面,中国将成为世界一个全新型态的政治与经济实体,在政治领域及市场上将极具竞争力,善于创新及能够承受动荡,将成为仅次于,并最终超越美国成为经济总量最大的国际经济体。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第四章里详尽分析。

大国崛起的重要内涵之一是中国确立真正的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产业的垂直延伸不仅能培育出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也将使得中端制造业、上中游资源资本品行业面临巨大的内外需求拉动力。伴随着城市化和重工业化大背景,高级服务业在信息技术的武装下将获得了长期生机。随着中国大国的崛起,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引擎力将逐步显现。

近几年的进口结构变化趋势表明,中国产业迈向垂直一体化,制成品、机械与交运设备等出口规模加速扩大,表明包括中端和终端在内的产业链群在中国已经形成。由此我们看好为未来国内经济的逻辑在于,内外因素驱动下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不仅增强了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也使得企业投资回报率快速回升,企业成长的质量提高,估值水平得以提升。

中国在产业链延伸、产业升级和确立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的过程中,其经济增长获得了内需和外需的双拉动,其增长速度和潜力必然提高,同时中国等“金砖四国”(注 通常把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这四个国家称为金砖四国。“金砖四国”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将它们的英文起首字母组合起来为BRICs(发音类似英文砖块)。最早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的是高盛证券公司。2003年10月1日,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高盛估计,巴西将于2025年取代意大利经济位置,并于2031年超越法国;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将于2027年超过英国,并于2028年超越德国。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届时,现有的六大工业国将只剩下美国与日本)的崛起本身带有城市化、重工业化的特征,所以一定是“资源消耗型”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上游资源和原材料以及资本品行业的周期性,也提升了这些行业的估值水平。

全球投资机构看好中国市场,证实了我的“大国崛起的价值重估”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