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第二次起飞:中国经济为什么能
7406600000008

第8章 迎来大消费时代(2)

表2-1 2007年中国各地区、省市(自治区)城市化率 单位:%

未来,在优化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同时,将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通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有序集聚人口,培育和发展一批城市群,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有序推进中西部城镇化过程,既是创造和扩大内需的过程,也是带动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

中西部城市化现正面临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第一,适逢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期,这是经济的巨大推动力量,也是中西部发展城市化的历史机遇期。第二,人口和土地资源丰富。中国中西部地区人口众多,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大,这一群体中大部分人口有着进入城市的强烈意愿;中西部广阔的土地、相对低廉的土地成本为未来的城市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第三,东部产业转型升级时期,中西部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本地城市化。东部地区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需要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正处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期。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板块,中西部地区对于吸引沿海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东部地区转型升级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009年9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将主推中部的湖南、湖北、江西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把中西部地区作为“主战场”,4万亿元投资更多地投向这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赋予了重庆、成都“先行先试权”;“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赋予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探索内生型发展模式的机遇。国家一系列的中西部地区扶持优惠政策的出台,将为推进城市化进程提供十分有利的政策环境。

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和城市建设方针的改变,以及户籍制度的变革和市场化的推进,抑制大城市发展的诸多因素将不复存在,许多中等城市将迅速成长为大城市。到2030年,中国100万人以上的城市数量将超过100座,50万人以上的城市数量将超过200座,绝大多数的地区级城市都将跻身于大城市的行列,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随着各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各省区经济的发展,会逐步改变各省内单一经济中心的格局,逐步发展起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比如青岛、大连、厦门、包头等城市将成为所在省份或区域的经济中心。

城镇化的突进蕴含着未来中国巨大的内需空间。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预测,按照目前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6%,城镇人口将超过9亿,城镇化带来的城市消费增量足以创造相当于2007年德国市场总规模的新市场,将为扩大中国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

一是城镇化可以有效扩大城市消费群体,增加居民消费。据统计,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661元,城关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8869元,地级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0599元,36个大中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4326元。(注 “中国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关系全局”,中国新闻网,2010年6月1日。)这表明从乡村到城市,居民消费明显增加。

二是城镇化可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农村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有助于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具有明显效果。

三是城镇化可以有力拉动投资需求。城镇人口的增加,可以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多方面投资需求。房地产一直以来被认为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最强也是产业链最长的行业之一。不难想象,在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满足了住房需求后,必然会有相关的装修、家具、家电等后续消费。据介绍,房地产会拉动50多个行业,最直接的是钢铁、建材、水泥等。

四、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由城镇化带来的国内市场扩大,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其产生的巨大需求,有可能成为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互利合作的重要条件。

内需的革命因素

从一个中长期因素,我们看到拉动中国内需的革命因素正在生成。现在社会上20到30岁的人占比很高,这个群体差不多现在在中国有2.2亿,到2015年差不多达2.5亿,进一步上升。这个群体人口占比那么高(占中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是因为他们的父母辈们在社会当中占比是最高的。他们的父母辈现在差不多是五十岁上下的,是所谓中国的“婴儿潮”。在中国五六十年代那个时候,“光荣母亲”政策下出生的人,这群人在社会当中占比很高,所以他们的子女一定也是占比很高的。二三十岁这个年龄段是最能消费的年龄。如果这个群体还年轻一点的话,他们可能不需要结婚,还在上学也不需要买车。他们如果到了35岁以上可能有自己孩子了,需要储蓄,也不敢拼命消费。但就是二三十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口群,他们是成家立业的年龄阶段,他们的婚庆要请客,要花钱在旅游结婚上,要拍婚纱照等等,所有这些都要进行消费。和同辈人进行攀比的结果,他们买消费耐用品,买房和买车,所有这些所谓的配套消费一样都不能少。

平均来看,一个结婚夫妇的配套消费要用5到7万块钱不等,相当于他们三年的收入,这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而按社会收入计算,这个年龄群体的收入不是很高,那他们又怎么消费得起?回答是,老一辈财富对下一代的转移,尤其是现在的这个“下一代”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就是当年中国“婴儿潮”的大一代。他们储蓄了一辈子,就为两件事,一个就是自己养老,二为孩子成家立业。而在孩子成家立业这个花钱当口上,他们是绝对不会吝啬的。于是,我们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6个人买一样东西,小夫妻两个还有父母,加上岳父母,六个人买一个房子,六个人买一个车。在当今这个世界上,是否没有什么东西是中国人买不起的?!于是,你将看到,中国正在或将出现一个高储蓄者的收入阶层的毕生储蓄的一部分正在向高消费阶层转移的漫长过程。即便年轻一代的社会收入增长速度不很快,这种收入从能存钱的大一族,向能花钱的一族转移,或者向“啃老族”这一族人转移,这将带来未来几十年中国排浪式内需消费的高潮。

不仅于此,我们对未来农村人口的发展趋势也非常地看好。按照传统看法,我们只知道农村的收入跟城镇的乡镇有很大差距。这是事实,由于收入的差距,农村消费只是城市的三分之一,农村的收入水平差不多落后城市十年,现在农村的平均收入相当于城市1999年收入的水平。未来,农村消费发展的方向阶段,我们大致可以从过去二三十年城市发展的轨迹中略见一斑:城市人先是买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最后手机、电脑,然后汽车。其实,农村彩电的普及率早已很高,但空调和冰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然更不用谈电脑和汽车了。但我们却相信,将来农村发展的速度有可能会快于城市,因为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条件已完全和以往不一样了。现在农村手机的信号可能比十年前城市的都要强。只要农村人口收入有一个比较持续的增长,而其它方面的社会保障也有明显改善,那么,我们相信农村消费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就在过去的一些年里,农村的社会保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民几千年的农业税免了,农民的孩子上学学费免了,连书本费、学杂费也免了,有些农民还得到了低保和社保的覆盖,这些都是中国农村新的发展现象。在农保保障大大增加,农村收入差距又跟城市快速拉近的情况下,未来农村的消费肯定将大大增长起来。

中国内需增长因素有一些是主动,有一些则是被动的。被动因素就是由全球金融危机促发的,使得中国出口行业业绩明显下降,许多农民工失业回到原来的家乡。短期来看是一件坏事,但现在再来看,它可能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它激发了中国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激发了农村的消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被动因素。而主动因素就是,金融危机后政府用4万亿资金来拉动经济复苏,其中相当一部分被用来建设农村的基础设施。原来认为农民不需要买洗衣机,因为他们连自来水都没有;农民不需要买电冰箱,因为他们连电还没有;农民不用买电脑,因为他们没有英特网;农民不用买车,因为他们没有路。但因为政府大规模的投资基建拉动,所有这一切在金融大危机后的短短两三年里,现在什么都有了。

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不禁使我们想到过去在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用一些积极政策来搞基础设施建设,结果推动了中国的投资,私人部门的投资和出口行业的发展。2008年底开始的中国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使得中国未来的消费增长出现一个革命性的飞跃,因为它确实是为中国内需消费,特别是尚处在落后状态的广大农村的起飞创造了条件。

许多农民工在金融危机后回到自己的家乡。据政府统计,他们当中有绝大部分人都已经找到了工作,而且差不多有一半左右是在当地。他们在当地家乡找到了工作,没有再回到沿海城市。但他们这些人可不是一般的农民,他们是在城市里面生活了多年的侵染了城市风的农民。亲眼目睹,甚至亲身经历过城市生活的农民,在回到了农村之后,一旦有了收入,他们将按照自己以往在城市所见所闻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相应的在城市里面看到过的生活用品,他们也会在农村自己的生活里逐渐购置。

如上所述,过去二三年农村经历了大张旗鼓的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提高,自来水有了,电有了,路有了,甚至因特网也通了。相应这些耐用消费品、电信产品、交通工具的购置也将受到基础设施提高的支持。而从城市回农村的农民按照城市化的消费习惯,将引发农村消费的一场新的革命。

新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

消费主义是指人们一种毫无顾忌、毫无节制的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并把消费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消费主义表现在对物质产品毫无必要的更新换代、大量占有和消耗各种能源和资源,随意抛弃仍然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采用难以承受的生活方式,等等。消费主义实质是拜物主义,通过对物的消费和占有体现他们生活方式、身份地位和优越感。消费主义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极为先进生产高度发达的结果,同时,消费主义又是现代化社会科学技术更为先进和生产水平更为发展提高的根本性的推动力量。

在中国,消费主义文化是西方的泊来品。其实,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复制了西方,消费主义开始在中国的走俏也不例外。消费观念在各种传播媒介推波助澜的作用下,冲击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生活准则,也在客观上对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追求高消费、超前消费等观念的形成起着促进作用。不少人认为消费行为是身份的象征,他们视勤俭为寒酸,视浪费为慷慨,视奢侈为高雅。追求时髦。超前消费。先花未来的钱的消费时尚已经超越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而居于首位。正处于自我需求不断扩张发展时期的国人希望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显示自己的人生精彩和活力,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的成熟。

有调查显示,2009年全国大学生年平均消费额为2万元,这远远高出中国人均年度可支配收入。当前某些高校流行“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才够用,两三千元能扮酷,四千五千真大户”的顺口溜,表现了他们的高消费潮流;他们以拥有“三大件”:手机。电脑。MP3或MP4为时尚;以上网、飚歌、购物为娱乐活动的时尚;以庆祝的项目和理由越来越多为时尚; 以寒暑假和黄金周外出旅游为时尚;以发电子邮件、短消息、上网聊天为交往联络感情的时尚方式。

本节用比较的方法,旨在研究和分析正在悄然到来的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的兴起,而过去十年的变化预示着中国经济未来的方向。

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时空大跃迁。有人用时空跃迁来形容当下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从中我们可预见到未来中国的消费趋势。

2000年,诺基亚8250成为中国人手中的第一款彩屏手机,天涯社区中日后挑起大梁的关天茶舍也在这一年成立。10年后,iPhone以触摸屏的划时代科技受到热捧,地铁里随处可见拿着iPad读书的年轻人,商务精英的手中都是黑莓和HTC,微博早已取代了红极一时的关天茶舍,甚至把模仿Facebook的开心网和老大哥博客也拍死在了沙滩上。

2000年,北京修建了第3条环城公路:三环路,但自行车依然是人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10年之后,北京的汽车保有量突破470万大关,接近东京和伦敦等世界超级大都市水平,汽车时代的突然降临让人们备尝“首堵”的滋味。

2000年,皮尔·卡丹在北京饭店首次面对公众举办服装表演,人们用新奇而又敬畏的目光注视着大师的经典作品。10年之后,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来自中国的业绩支撑了国际奢侈品业的半壁江山,于是,国际时装大师乔治·阿玛尼亲临上海,主持了上海外滩3号阿玛尼中国旗舰店的开业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