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未解之谜(下)
7407800000105

第105章 夏王朝寻踪——二里头遗址

20世纪50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开始了夏文化和夏代都城的探索。古代文献中关于夏人活动地域的传说,为探索夏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1959年开始的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标志着这个探索进入到实质性阶段。在考古界一提到二里头遗址,学者们马上就会想到著名的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为了寻找夏代遗迹,他于1959年带领一行人前往豫西调查,发现了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是夏王朝晚期的一座都城遗址,面积达6平方千米。发掘结果表明,遗址文化堆积丰富,有些地方厚达4米左右,主体遗存命名为二里头文化。碳14断代研究表明,遗址主体堆积的年代大致在公元前1900年~公元前1500年之间,正好处于夏王朝的纪年之内,而且二里头又属于传说中夏人的活动范围,因此学术界把它列为探索夏文化问题的主要对象之一。

经过近40年的发掘,二里头发现的文化遗迹有宫殿建筑基址、铸铜遗址、平民居住址、陶窑、墓葬和窖穴等。

二里头遗址的大型宫殿基址现已发掘两座。其中1号宫殿基址平面为正方形,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为一高台式夯土台基。它的中部偏北有一长方形台基,上面原来建有一座殿堂。2号宫殿基址平面为长方形,形制与1号基址相仿,规模略小。主殿后部地下发现一座大墓,墓室面积20平方米,深6米,可惜已被盗掘。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建筑,从形制到结构都表现出早期宫殿的特点,很多为后代宫殿所沿用,它开创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先河。遗址发现一处大型铸铜作坊遗址,出土大量坩埚残片和铸铜工具,是目前所知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处大型铸铜遗址。

虽然由于各种原因,遗址目前还没有发现大型墓葬,但它毕竟是盛极一时的夏王朝的国都,在一些中小型墓葬和居址中仍发现不少文物精品,如青铜爵、青铜斝等,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形制古朴庄重,堪称国宝。遗址中还出土有数面镶嵌绿松石的兽面铜牌饰,其中一件用200多块绿松石镶嵌而成,制作精美,表现出极其熟练的镶嵌技术,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铜镶玉石制品。出土的玉器亦是超凡脱俗,风格独具,器形有圭、璋、琼、戈、刀和柄形器等,其中一件柄形器有上、中、下三组兽面纹,饰两组花瓣纹,兽面用单线和浅浮雕相结合的技法雕成,线条流畅自然,庄重典雅。还有七孔玉刀,也是二里头文化中重要的王礼器之一。

遗址出土陶器很多,在学术研究上有相当重要的价值。这些陶器中有器形硕大的大口尊,肩部抽象立体兽头一对,庄重威严,也有形态怪异的透底器,肩饰6条长龙,挺身抬头,气势昂扬。这些器物与规模庞大的宫殿建筑、铸铜遗址相映成辉,无不洋溢着王者气派。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是继1950年郑州二里岗之后夏商考古的又一重大收获,它不仅从考古学上证明了夏王朝的存在,而且为进一步探讨夏商关系和进行夏史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