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未解之谜(下)
7407800000122

第122章 古代音乐艺术的巅峰

更令人惊叹的是曾侯乙墓发掘出土的大批古乐器,品种的齐全和保存的完好都大大地超过以往的发现,其中不少乐器是前所未见的,乐器中共有编钟、编磐、鼓、瑟、琴、笙、排箫等共124件,包括目前国内首次发现的排箫2件、建鼓1件,尚不知名的五弦乐器1件,以及与出土的汉代以后品种相同的竹笙5件、篪2件、十弦乐器(琴)1件、短柄双面鼓2件、悬鼓1件,此外就是12具25弦瑟和全套编钟,这些编钟及其他古乐器的出土,成为中外音乐史上的一大奇观。

尤为难得的是,这套编钟出土的绝大多数钟仍然悬挂于编钟架上,这在考古发掘史上还从来没有见到过。

所出编钟数量之多,在考古史上也是空前的。这套编钟(包括梁架钢构件)总重量竟达到4400千克。毫无疑问,这是世界上所有乐器的重量之最。

这套编钟中每一件钟制作的完美程度也令人叹为观止,不仅造型精确、美观,而且花纹精细。更精彩的是全套编钟及附件上有3700多字的铭文,其内容全是关于编钟的配挂和音乐乐理方面的。钟上标有阶名和变化音名。从铭文看,诸侯国所用律名并不相同,有律名和异名28个之多,其中只有八律是传统乐律书中已知的名称,尚不及1/3。可见,战国时期音乐乐律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对65件编钟的测音结果更让人振奋:

把这65件编钟测试完以后,经初步分析便发现,楚王编钟虽然也能发音,并且音色音质都很好,但它不属于这一套钟之音列,这一套钟有它自己的基调和完整的音列。这64件钟的音色优美,音质纯正,音域宽广,音列充实。上层钮钟声音清脆纯净,音量较小,频率较高,稍有余音。中层较小的甬钟,声音接近钮钟而更嘹亮,频率亦较高,音量亦不大,余音较短。中层较大的钟,声音圆润洪亮,音量较大,频率较低,余音略长。下层的大钟声音低沉浑厚,音量大,频率低,余音长。但真正用于实际演奏的主要是中层的三组钟和下层的大甬钟。上层钮钟可能是用来定调或合节拍的。下层钟声深沉、洪亮,起烘托气氛的作用。中、下层甬钟以姑洗律(约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大调)为基调,在宽广的音域内,构成了高、中、低三个音域区,并且12个半音备齐,基本骨干音为5声、6声乃至7声音阶,可以旋宫转调,适于演奏古今中外多种乐曲。这意味着这套编钟是目前世界上仅见的保留着原有音响的特大型定音古乐器,同时也是目前所知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早具有12个半音的乐器。

测音的结果表明,这套编钟是完全可以演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