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海洋知识小百科-军事篇
7417500000016

第16章 海洋征战篇(1)

古往今来海上战争留下了什么?

战争,这个被称为与死亡拥抱的怪物,在人类历史上已绵延了数千年。作为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军兵力在海洋上进行的战役和战斗——海战,起因错综复杂,场面惊心动魄。海战史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类的文明进步史。海洋上发生的无数次战争,在时间的长河里,烟消云散人不见;在碧波的帷幕下,“折戟沉沙铁未销”。读古今海战典型战例,并不单是为了看点故事,增点兴趣,它能启迪我们的智慧,引发人们深沉的思考:

一是海洋作为资源的宝库、交通的要道、国家的屏障、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空间,因而争夺海洋的战争不仅从来没有停息过,而且特别激烈、残酷。

二是制海权决定一个国家的国运兴衰,一场关键性的海战往往决定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生死存亡:胜利者称霸世界,失败者一蹶不振。

三是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中国面临着新的历史选择:是发奋争当海洋强国,还是重蹈历史覆辙,疏远海洋导致国运衰落?

四是保卫海洋权益和国家安全,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中华民族的崛起离不开海洋,中华民族的强盛离不开海军。提高全民族海洋意识,希望寄托在广大青少年身上。

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一次海战发生在哪里?

公元前480年9月,发生在雅典城西埃莱夫西斯湾以南、萨拉米海峡内的大海战,为古希腊文明的延续担起了千钧重负。

这年春天,波斯再次发动了对希腊的大规模入侵。由于希腊半岛多山,道路崎岖,大军只能由海岸道路前进,再由舰队从海上提供补给。波斯共出动1027艘战船和3000艘运输船。

在生死存亡关头,希腊雅典舰队的指挥官提米斯托克利发出“除了战胜,就是舰队和全希腊灭亡”的号召,全军士气高昂。当时,海上战船大都是木质划桨,作战方式主要靠船头上的铁质冲角撞击。当初雅典人造船时听从了提米斯托克利的劝告,建造的战舰船艏突出,又大又结实,而波斯的战船是为了远征而临时赶制的,小而脆弱。9月23日,几千艘战船聚集在萨拉米海峡,决战时,雅典战船巨大的包铁冲角狠狠地刺入波斯战船的腹部,波斯战船折断损毁,纷纷沉没,残阳夕照之时,水面上到处漂浮着破船板、断桨和尸体。

希腊萨拉米海战的胜利迎来了“雅典的黄金时代”,而波斯帝国从此衰落,定向灭亡。

汉尼拔怎样以智慧战胜强敌?

公元前184年,在地中海东部的比提尼亚和帕伽马两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海战。当时正在东方避难的汉尼拔站在比提尼亚国王普鲁西阿西一边,反对罗马的盟友帕伽马国王尤米尼斯。普鲁西阿西深知汉尼拔的才能,让他率领一支舰队前去对抗尤米尼斯的舰队。论实力,汉尼拔率领的舰队数量少、武器装备差,处于劣势。但他沉着应战,决定以计取胜。他命令士兵登岸捕捉大量毒蛇装进陶罐,并交待水兵,集中攻击尤米尼斯国王的旗舰,向靠近的其他舰只投掷有毒蛇的陶罐。交战开始后,由于汉尼拔的舰队集中攻击旗舰,迫使国王仓皇逃往附近的海港。但帕伽马人多势众,不断向汉尼拔的舰队发起冲击。汉尼拔的水兵依照汉尼拔的命令向敌人投掷陶罐。起先,帕伽马人毫不介意,还哈哈大笑,可当他们发现摔碎的陶罐中爬出来的竟是一条条毒蛇时,开始惊慌起来,谁也无心恋战,纷纷调转船头,尾随主帅逃跑。汉尼拔乘胜追击,终于赢得了海战的胜利。

阿克提姆海战的意义是什么?

瑙罗丘斯一役中屋大维平定了庞培的叛乱,共和派的威胁解除了。一心光复帝业的屋大维如今只剩下一个敌人——安东尼。

安东尼是罗马贵族,由于崇高的声望成为当时权力最大的执政官,然而由于他贪恋埃及女王,将自己大量土地和财富送给女王引起了民愤,屋大维便借此机会向安东尼发动了战争。

公元前31年9月2日凌晨,双方的舰队在阿克提姆海上短兵相接了。屋大维一方的舰船较小,机动性较好,采取了集中几艘船攻打一艘船的战术,反复进行冲撞,稍占上风,船工、海上到处血肉横飞。由于安东尼成日沉溺于花天酒地,已深失人心,在屋大维舰队的猛烈攻势下,安东尼的中央和左翼3个支队纷纷投降。屋大维一贯奉行的瓦解敌军,宽大降卒的攻心战术在这场关键战役里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安东尼见大势已去,急忙调转船头逃往埃及。第二年夏天,屋大维的军队在埃及登陆,击溃了安东尼军团的抵抗,古老的埃及托勒密王朝灭亡,被并入罗马版图。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先后自杀。近一个世纪的内战终于结束,罗马实现了统一。

冷兵器时代的最后一次大海战是怎样进行的?

1337年底,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与法兰西国王菲力普六世为争夺继承权和地盘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1340年,相对弱小的英格兰为挽回衰败的局势,于6月24日在斯普鲁斯港向法军发起了进攻。法军将俘获的英军大型舰船排在最前列,在船顶装有石块和投掷器。为防英军突破和劫持,预先用铁链和绳索连结。法军自以为攻防兼备,万无一失了,然而却被英方识破了计谋。英军也将舰队分成3行,大船在前,小船殿后,并且在每3艘船中,2艘装载弓弩手,竹筒火药炮用于近距离攻击,1艘装载甲士,在接舷战时拚杀。英军又联络援军助战,从后方进袭法军,致使法军首尾不能相顾,队形顿时大乱。用链绳连结的战船也一时失调,彼此拖扯碰撞,官兵死伤无数。法军无心恋战,纷纷弃船跳海逃生。英军士气正旺,分路追杀,大获全胜。在这次战役中,英军在欧洲率先使用了火炮,虽然这种舰炮结构原始,威力不大,却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自斯普鲁斯战役后,世界各国不同型号火炮相继问世,海洋战场上的热兵器逐渐取代了陈旧的冷兵器。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战是哪一次?

公元前485年,吴、齐两诸侯国之间的海战,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一次海战。

当时的吴国拥有今上海、江苏的大部分及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地区。齐国位于今天的胶东半岛。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决心北上,挖掘运河,开始为攻齐作准备。公元前485年,吴国联合鲁、邾、郯三国,共同出兵攻齐。第二年,夫差亲自率领吴国大军乘船出击。齐国舟师闻讯后,出动战船拦截,双方舟师在黄海上展开了一场大战。齐国舟师以逸待劳,奋力冲撞并用弓矢向吴船猛射。吴国舟师劳师远征,损失了不少战船,最终战败而归。

公元前492年,吴国再次联合鲁国,改为从陆路讨伐齐国,双方在艾陵(今山东泰安附近)激战,齐军被击败,吴鲁联军获胜。此后,吴国更为强盛。

中国哪一次水战最早使用火攻的?

公元208年,曹操亲率大军20余万,南下荆州,欲夺取蜀国江山。由于曹操势力强大,蜀吴只能串联起来,合力抗曹。

由于曹军多是北方人,为减缓战船颠簸,保持平稳,曹操命工匠把几艘战船编成一组,用铁链连结,铺板加固。东吴老将黄盖见曹操此举使得战船无法自如运动,便提出了“诈降火攻”计。11月的一天夜晚,江面刮起了东南风,黄盖率领一支诈降船队向曹军驶去。船上装满了浇灌了油脂的干柴枯草,外面用布慢遮盖,船尾各系一艘轻便的小船“走舸”。当临近曹军时,黄盖的船队纷纷举火示降,曹军信以为真,未加提防,当诈降的船队离曹军的“水寨”很近时,黄盖一声令下,各船水军同时点火,顿时江面上一片火光,10艘火船依借风势,冲入曹军水寨,曹军兵士被烧死淹死者无数,而黄盖早已率吴军改乘“走舸”折返军营了。自此,曹军大伤元气,再也无力大举南征了。

石灰、黄沙加赤豆能作为海战武器吗?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千变万化的战争领域,自古以来,用于作战的方法都是无奇不有的。

公元919年(贞明五年),占据江南(今浙江、江苏南部)的吴越进攻定都扬州的吴国。4月,吴越船队与吴国船队在狼山口相遇了。求战心切的吴国船队,企图利用顺风的有利条件,率先展开攻击。早有预谋的吴越船队斜航退让。吴国船队不知是计,穷追不舍。这时已位于上风方向的吴越船队见时机已到,顺风扬撒石灰,致使吴军如入雾海,乱作一团。接着吴越船队趁敌人不能睜目之机,迫近敌船,一边在自己的船上抛撒黄沙,用以防滑,一边向敌船抛去大把大把浸血的赤豆。惊魂未定的吴国军士,见血豆心惊胆战,惶恐不安,顿时阵容一片大乱。吴越军趁机纵火焚烧吴国船只,吴军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最后,吴军70名将校和400艘战船被俘,吴国船队即告覆灭。

西汉水军是怎样占领东瓯的?

中国汉代水军称楼船军,实力强大,对开拓边疆,统一边疆作出过重大贡献。

西汉初期,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存在着3个政权:以番禺为中心的南越,以东冶为政治中心的闽越和以永嘉为政治中心的东瓯。他们各据一方,互相攻战,与汉王朝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建元三年(公元前140年),闽越王无端发兵进攻东瓯,东瓯王向汉朝求救。汉武帝以: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不救,就不能建立威望,统治万国为理由,派严助持节发会稽水军,出长江,浮海南下,在永嘉登陆。闽越得知汉水军来援,未经交战便引军回国,汉水军乘机占领了东瓯,然后将东瓯居民迁徙到江淮地区,并在永嘉建立了南进水军基地。

东汉水军怎样出征交趾?

东汉时期,交趾是中国的一个郡县(今广东、广西一带)。公元40年,交趾县人征侧、征二兄妹因怨恨交趾太守苏定,于是揭竿而起,攻占交趾郡,征侧自立为王。

公元42年,汉光武帝派马援等将领南征交趾。马援率领船队,在浪泊与征侧军激战,取得歼敌数千人的胜利。接着又追击征侧军至禁奚,连战皆胜,征侧军溃散。第二年正月,征侧、征二战败牺牲,但征侧余部仍在继续战斗。马援又率大小楼船200余艘,兵员2万余人,进攻都羊等部,自无功一直打到居风,歼敌5000人。至此,征侧兄妹的起义以失败而告终。

中国水师最早出国作战是何时?

公元644年,高丽在唐朝边境筑城修垒,进攻弱小的新罗,新罗遣使来唐求救。为收复失地,防患于未然,唐太宗决定讨伐高丽。

公元644年11月,唐将领张亮率水军登陆高丽海岸,攻破沙卑城。高丽军见唐朝水军攻势甚猛,忙调倾国兵力堵截。唐军进攻受阻,加之天气寒冷,粮草接济困难,被迫班师回朝。

647年3月,唐水军再次启航东渡,遭高丽抗击,不得而返。647年4月,唐水军第三次东进,在鸭绿江登陆,曷山一仗,将高丽军击溃。唐高宗继位后,总结3次东征的教训,采取了新的攻势。660年高宗派大将苏定方率领大军10万进驻朝鲜半岛,又与新罗发展友好关系,结成同盟,形成南北夹击高丽的战略态势。666年,高丽王病死,其三子为争权位而互相倾轧。高宗乘高丽内乱,再次发兵东征,一举攻占平壤,高丽灭亡。从此,辽东归还中国,朝鲜半岛交新罗治理,唐军胜利班师。

第二次“赤壁之战”是怎样进行的?

中国元宋在焦山的水战,被史学家们称为是第二次“赤壁之战”。公元1275年,元军攻陷建康后,向南宋都城临安进军。南宋统治者为保都城,在临安外围各要点布置军队,抗击元军。1276年6月,宋将张世杰等在长江焦山水域,集结战船万艘,以10船由铁链联成一舫,锚泊江中,以阻元水军的进攻。元将阿术进行战场侦察后,决定采取火攻战法破敌。为此,元军先派一支船队,由江面南侧绕到宋水军后面,形成前后夹击之势。7月2日,元水军发起攻击,两翼分队先施放火箭,焚烧宋军船蓬,烟焰冲天;紧接着,又展开接舷战,短兵格斗,杀声动地。宋军失去统一指挥,又联船沉锚,不能机动,只好被动挨打,溃不成军。张世杰等宋军将领为自保,先后逃跑。两淮与临安的联系被元军切断,南宋都城临安陷入困境。

元军对日本的第一次远征为何失败?

公元1273年,元朝派去日本的国信史赵良弼回国,宣告同日本通好的努力失败。元世祖忽必烈决定用武力征服日本。公元1274年10月6日,元军在日对马岛登陆,全歼日本守护军。先后占领了对马岛和壹岐岛,遂又转向博多湾。日本朝廷对元军发动的东征毫无觉察,直至对马岛失陷16天后方知此事,慌忙组军备战。10月20日,元军占领博多湾岸边松林,从背后夹击日本武士,日军腹背受敌,被迫向大宰府水城方向退却。元军由于副帅刘复亭中箭受伤,加之天色已晚,便停止了追击。元军经过一天奋战,虽成功登陆,占领了某些地域,但伤亡不少,兵疲矢尽,统帅受伤,加之对日军的英勇奋战,颇有惧意,对日军的作战部队的数量又估计过高,以为数倍于已,从而失去了取胜的信心,便决定全军撤回船上,翌日班师。当夜,狂风暴雨大作,元军不熟悉博多湾地形,船只触礁者甚多,据史料记载,这次对日本的第一次远征就此结束。

元军第二次东征日本为何全军覆灭?

元军第一次远征日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为日本受到打击,可能改弦更张,与元通好,于是两度派使者出使日本,但信使均遭日本幕府杀害。忽必烈因此下定了征服日本的决心。元军第二次远征日本兵分两路,一路是东路军,由忻都、洪茶丘率领,过对马海峡,进攻日本;另一路是江南军,由范文虎统率,渡海南趋日本。两军预定于1281年6月15日在壹枝岛会师。

5月26日,东路军攻入壹枝岛。东路军无视壹枝岛会师的约定,贸然独自进攻。7日晨,洪茶丘率军登陆志贺岛,元军擅长集团进攻,因而在志贺岛狭长地带很难发挥这一特长。而日军则惯于用一人一骑的战斗方式,很适合狭长地带作战,因此元军损失很大。忻都便决定返回壹枝岛,与江南军会师。江南军由于主帅病死,而延长了航期,于7月才与东路军会师,两军会师后本应立即进攻大宰府,但两路统帅均迟疑不决,在海上停留了一天,以致受到了台风袭击,元军船毁人溺,丧师大半。元将张禧向范文虎建议,江南军士未溺死者尚有半数,且均年轻力壮,如果组织起来背水一战,或可取胜。范文虎不听,收集残卒班师。但由于船不足,元军士卒被遗留在日本海岛上约有8万余人,大部分被俘惨遭杀害。

明朝水军是如何打击倭寇的?

倭寇就是14世纪至16世纪屡次骚扰抢劫朝鲜和中国沿海的日本海盗。自明朝洪武年间起,倭寇经常侵犯我国沿海。入侵的倭寇,杀男掠女,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公元1561年10月中旬,倭寇分3路进犯浙江台州,切断敌人通往海上的退路;在海上,则在东西海面布军,成椅角之势,以歼灭海上逃走之敌。20日晨,明军突然发起进攻,倭寇惊恐万状,纷纷欲夺船逃遁。但船只早被戚家军焚毁,倭寇只得投海泅逃,全被淹死。局促于海滩之敌,也悉数被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