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春明外史
7418500000036

第36章 欲壑空填花丛迷老吏 坠欢难拾宦境困英雄(2)

杨杏园将字条写完,压在墨盒底下,便走了出去,一直就向镜报馆来。走进编辑部,只见骆亦化王小山已经在那里编稿子。他坐到本位子上去,面前已经摆了一大堆稿子,上面另外一张白纸,是舒九成留的字。写的是:“弟有事,必十一时以后来,稿请代分代发。”但是一看桌上的稿子,已经分出来了,就是发稿簿子上,也誊了一大篇题目,大概也发出去了一批。他也不便问,便低头理出面前的稿子,抽出几条来编。只写了几行字,门房忽然送进一张片子来,说是有位老太太,要拜会经理或者总编辑。杨杏园道:“奇了,哪里来的老太太呢?”便将片子接过来一看,那片子上印着许多官衔:第一行是“前总统府顾问”,第二行是“广西军政府咨议”,第三行是“世界道德会中国支会会长”,第四行是“妇女进德会会长”,第五行是“前湖南督军署咨议”,第六行是“前广东财政司顾问”,第七行是“华北妇女劝捐会会员”,第八行是“水灾赈济会劝捐股干事”。在这许多头衔底下,印了三个字:“甄佩绅”。杨杏园笑道:“原来是社长太太到了,这倒失敬,可是她这个来意,我是知道的,不是和我们来办交涉的,我们也问不了这件事。”便对门房道:“你去说,文经理不在家。”一句话没有说完,只见一个旗装的老太太,约有六十来岁,一直就闯进来了。杨杏园想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甄佩绅吗?”那老太大胁下夹着一大包纸卷,板着脸说道:“哪位是编辑主任?”杨杏园正要说总编辑是舒先生,出去了。王小山却站了起来,和老太太一点头道:“请坐,什么事?”那老太太道:“那末,你先生是主任了。我是甄会长派过来的,有一件事和贵报打听打听。”王小山道:“贵会是什么会?”那老太太道:“你们当编辑先生,讲究是消息灵通,我们甄会长办的会,不应该不知道呀!况且甄会长和文兆微还有那层关系呢?”王小山被她一顶,倒顶得没有话说。杨杏园便接住问道:“请问,你贵姓?”那老太太道:“我姓赵。”杨杏园道:“赵太太是代表甄先生来的吗?”老太太道:“是的。”说着,就在她那包纸卷里面,找出一份《镜报》。她把报铺在桌上,用手一指道:“我就是为这段新闻来的。”杨杏园一看,原来是一段社会新闻,上面说妇女劝捐会的捐款,用途不明。杨杏园道:“照赵太太的来意而论,大概是这段新闻,不很确实,是也不是?那末,我们替贵会更正得了。”赵太太道:“更正不更正呢,那还是第二个问题。甄会长派我来的意思,就是问贵报这段消息,是哪里探来的,有什么用意?”杨杏园笑道:“这是笑话了。报馆里登载社会新闻,哪里能够都有用意?至于来源呢,我们照例不能告诉人。但是这个消息,是通信社发的稿子,是很公开的,登载的也不止我们一家。赵太太就是追问出根源来,也不过是更正,这倒可以不必去问它。”赵太太道:“不是那样说。你们贵经理文兆微,和我们甄会长的关系,原是没有断的。现在虽然没有办什么交涉,将来总有这一日。甄会长怕你们的经理有意先和她开衅,所以派我来问问。”这时,听差早倒上一杯茶来,杨杏园将茶杯放在她面前,笑着道:“请坐!请坐!”赵太太便坐下了。杨杏园道:“贵会的会址,现设在什么地方?”赵太太道:“香港、上海、汉口的会址,都是五层楼高大的洋房。北京是今年才开办,还没有会址,不过借着甄会长家里,和外边接洽。”杨杏园道:“甄会长大概很忙吧?”老太太道:“可不是么。社会上因为她有点名儿,凡是公益的事,总要拉她在内。”杨杏园道:“我很想找她谈谈,总怕她不在家。”赵太太道:“那她是很欢迎的。我们对门的马车行,隔壁的煤铺子,都有电话,你只要一提甄会长,就可以代送电话。一问,就知道在家不在家了。”杨杏园道:“甄先生的才干,我是早有所闻。可惜在这种不彻底的民主政治下,不能打破男女界限,不然,她倒是政界上一个很有用的人才。”赵太太道:“可不是么。”杨杏园说着,在身上拿出一盒炮台烟来,送了一支给赵太太,又在桌上找了一盒取灯,送了过去。赵太太把身子略微站起来一点,擦了取灯,坐着吸了一口烟,不像进来的时候,那样板着脸了。杨杏园道:“赵太太康健得很!贵庚是?”赵太太道:“今年六十三了。”杨杏园道:“竟看不出来有这大年纪。照我看,顶多五十岁罢了。”赵太太不觉笑起来,说道:“不中了,老了,眼睛有点昏花了,牙齿也有点摇动了。”杨杏园道:“赵太太和甄先生一定是很好的了。和甄先生一块办事,是很忙的,不是身体康健,怎样办得过来。”赵太太道:“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现在政府穷极了,没有哪个机关,不欠薪几个月。募捐这个事,很不容易。甄会长也在打算另想法子呢。”杨杏园道:“有甄先生那样的本领,那是很容易活动的。我想,就是丢了会务,另外找别的路子在政界上接洽接洽也好。”赵太太道:“不瞒你说,我探甄会长的口气,却是很愿意还来和你们贵经理合作。一个是议员,一个是女界有名人物,哪怕做不出一番事业来!无奈这位文先生把婚约总是一口不认账,倒弄得甄会长没有办法。”杨杏园道:“果然能够这样办,倒也是珠联璧合的一桩好事。可惜文君却有家眷在北京,和甄先生有许多不便。”赵太太道:“那倒不要紧。中国的婚姻,原是多妻制,不妨通融的,只要算两头大就行了。”杨杏园见她怒气全息,编稿子要紧,就用不着再往下说了。心里计算着,用眼睛侧过去一看,见她放在桌子上的那一卷字纸,里面有本账簿,有一页卷了过去,露出一行字,上面写道:“收到陈宅捐款三角。”赵太太看见杨杏园的眼睛射在捐簿上,老大不好意思。赶紧站起来,把那一卷纸重新包了起来。说道:“你们有事,我也不便在这里搅乱。那一段新闻,费神更正一下。”杨杏园道:“那是自然,明天一准见报,请你放心。”这位赵太太来的时候本是一团火气,这时见杨杏园十分客气,不好意思与报馆为难,也就只得走了。

过了一会儿,文兆微自己也到编辑部里来了。杨杏园道:“兆翁,今天有什么特别新闻没有?”文兆微道:“今天晚上,有两个饭局,听了笑话不少,正正经经的消息,倒没有听见。”杨杏园笑道:“你没有听见好消息,本馆倒有好消息呢。”就把刚才的话,从头至尾告诉了他。文兆微道:“这个东西,真是不要脸,我和她有什么关系!我们不是外人,这一段历史,我可以略微告诉你一点。当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她穷的无奈何。四处姘人,好找点旅费。她因为探得先严是做过总督的,料定我家里有钱,就搬到我一个旅馆来住,极力和我联络,指望敲我一笔钱。我明知她的来意,不能不防备她一点,就请了一个同乡的议员,住在一个屋子里,打断她的念头。偏是事有凑巧,有一天,这位同乡有事到香港去了,又有个朋友,送了我两瓶白兰地。她得了这个机会,就跑到我房间里来要酒喝。喝了酒,说是头晕,倒在我床上,就假装睡着了。”杨杏园听了这话,手上正学着抽卷烟玩,把手指头将烟灰弹在烟灰缸子里,拿起来又抽上两口,呼着烟望着文兆微只是微笑。文兆微道:“你以为我和她还有什么关系吗?咳!你不知道,她那一个粗腰大肚子,看见了已经教人豪兴索然,加上她说话,满口臭气熏人,谁敢惹她。当时我看见她睡在我床上,十分着急,便打算走出去。谁知她一翻身起来,将门一拦,眯着眼睛,对我发笑。说道:‘哪有客在屋里,主人翁逃走的?’我被她挡住,没有法子,只好在屋子里陪着她。她就借着三分酒遮了脸,正式和我开谈判,要和我结婚。我说我家里是有老婆的,要和你结婚,岂不犯重婚罪?她说:‘外面一个家眷,家乡一个家眷,这种办法,现在采用的很多,要什么紧?’说着,把衣服脱了,就睡在我床上。她说我要不照办,她就不起来。这一来,真急得我满头是汗,走又不是,不走又不是,只得和她说了许多好话,许了许多条件,她才勉勉强强把衣服穿起。从此以后,她逢人就说我和她有婚约,一直闹到打官司。”杨杏园道:“她既然提起诉讼,当然有婚约的证据。那末,兆翁不是很棘手吗?”文兆微道:“说来可笑,她的证据,就是在外面拾来的一个野孩子。便说这孩子是我和她养下来的。”杨杏园道:“硬说的办法,这并不能算证据呀?或者面貌和身体上的构造有点相同,那末,勉强附会,方说得过去。”文兆微听了这话,把一张长满了连鬓胡子的脸,涨得青里泛红,伸着手只在耳朵边搔痒。说道:“她何尝不是这样说呢?她说这孩子身上有一个痣,我身上也有一个痣,长在同样的地方。其实却并没有这回事。由官厅判决了,婚约不能成立。这时我和她的事,已经一刀两断,谁知道到了北京,她又常常来胡闹。”杨杏园笑道:“她既然甘心当如夫人,你又何妨归斯受之而已矣。”文兆微道:“哈哈!天下也没有娶三四十岁的人作姨太太的道理呀?”说到这里,舒九成回来了。说道:“谁娶三四十岁的人作姨太太?”杨杏园就把甄佩绅的事,略微说了几句。文兆微不愿再往下说,便道:“我还要到俱乐部去绕个弯儿。”说毕,便出编辑部去了。

舒九成笑道:“天下的事,真有出乎人情以外的。像文兆微这样的人,也有妇人爱上他。”杨杏园道:“人家哪里是爱他的人,无非是爱他的钱。”舒九成道:“文经理的钱,那是更不容易弄了。你看八百罗汉里头,有几个弄得像他这样寒酸的。”杨杏园笑道:“真是的,只看他那一件大衣,卷在身上,已经是小家子气,偏偏他还配上那一顶獭皮帽子,两边两只遮风耳朵,活像切菜刀,真看着叫人忍俊不禁。”舒九成道:“他这顶帽子,还是特制的呢。我曾听见他说过,是他尊大人皮外套的马蹄袖子改的。他还夸他肚子里很有些经济呢!”舒九成说出来了,大家一想,果然有些像,都笑起来了。骆亦化道:“甄佩绅这个人的名字,我是早已如雷贯耳。至于和文兆微这层关系,我是今天才知道。我那条新闻,发的倒有些危险性质。等着瞧罢!”舒九成道:“一个时代的人,只好说一个时代的话。我想早几年的甄佩绅,是个大名鼎鼎的英雄,何至于这样去俯就旁人呢?”大家正谈得高兴,忽听得窗子外哗啦啦的一声,大家都着了一惊。欲知发生何项变故,请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