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赴任后,为了进一步麻痹关羽,给关羽写了一封措词谦恭的书信。不久,关羽水淹曹操援军,俘获大将于禁,陆逊又马上致信祝贺。关羽读了这些信后,觉得陆逊谦虚诚恳,彬彬有礼,大有投靠自己之意,也就不把他放在心上了。
当时,关羽虽然节节胜利,却也危机四伏。关羽不善于团结部下,部下稍有不慎,就遭打骂责罚,引起部下不满。
留守江陵、公安的糜芳、士仁因军资供应不及时,关羽声言要惩治他们,二人不堪忍受,顿生异心。这些情报,陆逊都了如指掌。陆逊觉得破蜀时机已经成熟,立即派人报告孙权。
孙权当机立断,命令陆逊、吕蒙为前部,攻打荆州,他自己也亲率主力,向西挺进。
陆逊、吕蒙兵分两路,直攻关羽的大后方。吕蒙率军攻打公安、江陵;陆逊则长驱直人,攻打宜都接着陆逊派部将李异、谢旌等领兵3000,水陆并进,攻败蜀将詹晏,生擒陈凤,又大败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秭归豪族文布、邓凯招聚夷兵数千人,抵抗吴军,又被击败。文、邓逃走,陆逊派人诱降,文布终于领兵归降。陆逊遂率军占领了秭归的枝江、夷道,守住了峡口,关上了关羽西退回蜀的大门。
当关羽得到消息,匆忙从樊城前线撤军之时,后方的公安、江陵已被糜芳、士仁献给了吴军。蜀军进退维谷,走投无路,关羽只得败走麦城(在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漳两水间),孤城难守,终于全军覆没,关羽父子也被吴军俘虏杀害。
在夺取荆州的战役中,陆逊指挥吴国歼敌数万,孙权十分高兴,提升陆逊的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
三、彝陵大捷。
荆州战后,刘备一直耿耿于怀,他拒绝孙权求和要求,不顾群臣劝阻,一心孤行,率兵东下伐吴,蜀吴便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彝陵之战。
黄武元年(222年),刘备伐吴,陆逊任大都督,率军坚守七八个月不战,直待蜀军疲惫,利用顺风放火,取得彝陵之战的伟大胜利。吴蜀彝陵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战役。
毛泽东在1936年12月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引用这个战例,来说明“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战略战术。那么,在当时的情况下,刘备有无战胜孙权的良策呢?在毛泽东看来,是有的。毛泽东在读《三国志集解·陆逊传》时,曾对这个战例进行了别出心裁的批注,从当时处于强者一方而又失败了的刘备的角度来总结经验教训。
刘备的这次失败,首先是战略上的失误。从当时三国间斗争的形势来看,吴国虽然讨还荆州,袭杀关羽,但并不能改变三国间的基本关系,即是说,蜀汉的最大敌人仍是曹魏,而不是东吴,刘备的当务之急应修复遭到破坏的孙刘联盟,共拒曹魏,而不宜加深吴蜀间的矛盾;从吴国来看,也有修复盟约的必要性与现实可能性。这一点,赵云说得很清楚:
“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孙权也遣使求和,对刘备晓以利害。但刘备报仇心切,听不进不同意见,一意孤行,终遭惨败。
其次,关于刘备战术上的失误,历代都有人探讨。一般认为刘备劳师远征,深入吴地五六百里,是一场冒险的军事行动。特别是砍伐山木,连营扎寨,以阵地战的形式进攻东吴,给陆逊留下了火攻之机,导致失败。卢弼在《三国志集解·陆逊传》中引用了清代学者钱振锃的评论:“陆逊破先主,无他奇策,只令军士各持一把茅耳。意先主连营,皆伐山木为之,故易火;苦土石为之,逊其如之何?”毛泽东读到这里批注道:“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宜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毛泽东不同意钱振锽的分析。在他看来,刘备失败的根本战术原因不在于用什么方式连营,而在于采用了阵地战的战术。因为蜀军远征,粮草供应不上,在陆逊坚守不出的情况下,不宜与之对峙相持过久,而应该主动抽身,在吴军防守较薄弱的澧水流域和湘水以西地区打运动战,一边筹粮,一边作战,迫使吴军分兵,然后各个击破。毛泽东不愧为中国杰出的军事家,见解独到而精当。
毛泽东还指出,陆逊实施坚守不出遇到困难时,用的是“司马懿敌孔明之智”。这里说的“司马懿敌孔明”,指的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屯兵五丈原,由于劳师远征,粮食不足,打算速战速决。司马懿看出他的意图,采取“以候待变”的策略,无论诸葛亮怎么挑战,他就是坚守不出。《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派人送去妇人衣服去羞辱他,他都接受了。
他手下部将忍受不了这种污辱,纷纷要求出战。司马懿向魏明帝上书请战,魏明帝知其心意,便派人来到司马懿军中,传达不准出战的命令。既保住了司马懿在部将面前不甘受辱的面子,又不动摇“以候待变”的战略方针,确是一手高招。
其实,在彝陵之战中陆逊开始采取坚守不战的战略方针,部将多有怨言,私下里认为他胆小怕事,怯懦无能。这位年轻的统帅既不能在强敌和部将面前示弱,又不能鲁莽地和刘备硬拼,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两全之策:借君命来压众。他比司马懿还要高明,是他出征时就向孙权讨到了一柄“尚方宝剑”,“有不听号令者,先斩后奏”。所以当部下“各自矜持,不相听从”时,陆逊按剑怒斥说,我虽是个文弱书生,但是主公命我为大都督,我就要报效国家,你们必须各行其事,不用多说。军令有常,不可违犯。因此镇住了将士。
黄武七年(228年),孙权让鄱阳太守周鲂诱骗魏国大司马曹休。曹休中计率兵进入皖县(今安徽潜山)。陆逊奉命进击曹休,在石亭(在今安徽怀宁、桐城间)大败曹休。后任荆州牧,久驻武昌(今湖北鄂城),官至丞相,屡有建树。后因得不到孙权信任,忧愤而死,终年62岁。
十五、守节而死忠烈千秋
——北宋大将杨业
在毛泽东眼里,杨业是战斗而死的。虽说杨业不是死在兵刀相戈的战场,然而杨业却是在被俘后不肯投降,绝食而死的。在绝食中的杨业,依旧保持着那种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依旧在用生命与契丹人抗争。他仍然是个战将,不屈不挠的战将,因而,毛泽东说杨业是战死的。
【杨业小传】
杨业,北宋太原人。父亲杨信,曾任北汉麟州刺史。杨业自幼卓尔不群,爱打抱不平,骑马射箭,喜欢打猎,所获猎物往往比常人要多。曾经对他的朋友们说:“我以后成为大将,指挥千军万马,也就像用鹰犬追赶野鸡、兔子一样。”二十岁时到刘崇手下,担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善战著称。多次被提拔,官至建友军节度使,战功显赫,所到之处,无不克敌致胜,全国上下都称他为“杨无敌”。
宋太宗北征太原,久闻他的大名,曾经悬赏捉拿他。不久,太原孤城危在旦夕,杨业规劝他的主人刘继元出降,以保全人民和财产。刘继元投降,皇帝派人召见杨业,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宋军回师,又任命他为郑州刺史。皇帝考虑到杨业熟知边疆之事,就又任命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皇帝把金银珠宝密封在口袋,赏赐给他。这时契丹军队进入雁门,杨业率数千骑兵从丁陉出发,经小路进至雁门北口,迂回到敌军南边,然后从背后发起攻击,契丹军队大败。因功升任云州观察使,同时兼任郑州和代州的职务。从这以后,杨业使契丹人无不闻风丧胆。许多戍守边疆的主将嫉妒,有人秘密上奏指责和攻击他。皇帝看到这些奏章后全不过问,一概封好交给杨业。
雍熙三年,宁军大举北伐,以忠武军节度使潘仁美担任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令杨业担任他的副手。任命西上阁门使、蔚州刺史王侁,军器库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为监军。
几路部队连续攻克了云、应、寰、朔四州,部队进驻桑干河。
不久曹彬所部失利,各路人马班师,潘仁美等人返回代州。
没过多久,皇帝下诏把四州的老百姓迁移到内地,命令潘仁美等人率各自部队护送他们。这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以及五押惕隐率领十余万人马再次攻陷寰州。杨业对潘仁美等人说:“现在辽兵非常强盛,不可同他们交战争锋。朝廷只命令我们争取数州的人民,我们只要率领部队赶到大石路,事先派人秘密告诉云州、朔州的守将,等大部队离开代州那天,让云州的老百姓首先出城,我军进抵应州,契丹人一定来拦击,立即命令朔州百姓出城,直接进入石碣谷。再派身强力壮的弓箭手一千人排列在谷口,以骑兵在中路支援,这样一来,三州人民,才能保证安全,万无一失。”王侁打断了他的议论,说:“统率数万精兵却畏敌懦弱到如此地步!只管挥师奔赴雁门北川中间,击鼓进军!”刘文裕也赞成这个主张。杨业说:“不行,这是必定失败的阵势。”王侁说:“您向来号称无敌,现在见到敌人却避敌观望不前,难道是怀有异心吗?”杨业说:“我并不是贪生怕死,只是现在形势不利于我,白白地让士兵伤亡而立不了功,现在您责备我贪生怕死,我愿为诸位一马当先!”
临行时,杨业流着泪对潘仁美说道:“这次行动一定会失败。我本是太原一降将,理当受死,然而皇上没有杀我,宠信任命我为地方长官,授予我兵权。我并非是纵容敌人而不敢出击,只是想等待有利时机,立下战功以报答国家的恩遇。
眼下诸位谴责我逃避敌军兵锋,我理应首先死于敌手。”于是指着陈家谷口说:“各位在这里布置好步兵和强弩,设左右两翼以互为支援,等待我转战到此地,立即用步兵夹击敌人救我,不然的话,我部人马就没有一个人能够生还啦。”
潘仁美立刻与王侁率领部下在谷口摆好了阵势。自寅时至巳时,王侁叫人登上托逻台观望,以为是契丹军队败退,想争杨业的功劳,便马上率所部兵马离开了谷口。潘仁美制止不住,就顺着灰河朝西南方向走了二十里,一会儿得知杨业兵败,立即率部队退去。杨业奋力厮杀,从中午到晚上,果然来到谷口。只见谷口没有宋军一兵一卒,即刻拍着胸口放声大哭。再次率领帐下战士奋战,身上受了几十处伤,士兵们伤亡殆尽,杨业还亲手杀死了数十百名辽兵。战马受了重伤不能前进,于是被契丹兵俘获。他的儿子杨延玉也战死了。杨业高声长叹道:“皇上待我恩重如山,本来想荡平贼寇捍卫边疆来报答,不料却被奸臣所逼迫,以至于皇帝的军队遭受失败,还有什么脸再活下去呢?”于是绝食,三天以后死去。
皇帝得到杨业死讯,十分痛惜。不久下诏说:“手持武器来保卫江山,听到战鼓声声就会思念将帅。尽了最大力量战死于敌阵,树立的名节超越了同代。如果不加以追念和尊崇,怎么能够表彰正义和刚烈!已故云州观察使杨业忠诚坚定如金石,英勇气概荡风云。自从投身军旅,立下了无数的战功。
正当率领勇猛的军队,效力于国家边陲之时,而各位主帅却破坏约期,按兵不动,见死不救。独自率领孤军奋战,坚定果断,明知必死却义无返顾。即使要求古代的人,还有谁能超过他?这次将用特殊且隆重的典礼,以表彰他的遗忠。假若英魂有灵,应当知道我深刻的敬意。可以追赠他为太尉、大同军节度,赏赐给他家人布帛一千匹、粟一千石。大将军潘仁美官降三级;监军王侁,除去名籍,录属金州;刘文裕除去名籍,隶属登州。”
杨业不懂诗书之学,忠正不阿,威武勇猛,足智多谋。
精通兵法,能与士兵同甘共苦。代北一带苦于寒冷,许多人穿用毛织品,杨业只身披一层棉絮,坐在露天里处理军务,身旁也不设火取暖,他的侍者全都冻僵了倒在地上,然而杨业却安详如常,脸无寒色。为政廉明,统率部下注重施以恩惠。所以士兵们都乐于为他效力。朔州兵败之时,部下还剩一百余人。杨业对他们说:“你们各自有父母妻儿,同我一起战死没有什么益处,你们可以赶快走,日后报效天子。”大家都感动得哭泣不肯离去。淄州刺史王贵,杀敌数十人,箭用尽后战死。其余的人也都死了,没有一个人活着回来。听到这些事迹的人无不痛哭流涕。
杨业虽已死去,朝廷任命他儿子供奉官杨延朗担任崇仪副使、殿直杨延浦、杨延训一起被授予供奉官,杨延环、杨延贵、杨延彬同时被任命为殿直。
【毛泽东评点】
杨业战死。
——毛泽东读脱脱等著《宋史》卷五《太宗本纪》(二)第2—5页批语。
【鉴赏】
《宋史》卷五《太宗本纪》(二)在说到杨业时写道:“会契丹十万众复陷寰州,杨业护送迁民遇之,苦战力尽,为所禽,守节而死。”毛泽东在杨业“守节而死”的天头上,批下了“杨业战死”四个字。
杨业原是北汉有名的将领,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r79年)消灭北汉时,归顺北宋,杨业在北汉时原名为刘继业,宋太宗见他解甲投诚,非常高兴,即让他取消北汉的赐姓,恢复杨姓,单名业,给予厚赏,并让他继续领兵屯守边境。杨业入宋后,成了抗辽的名将。
杨业自归附宋朝后,一直带兵驰骋在河东的抗辽战场上。
自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3月出奇兵以数百骑击溃辽10万大军后,契丹人都畏惧杨业的威名,每当同宋军作战时,只要一看到杨业的旗号,就悄然引兵退走。杨业因为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而获得了“杨无敌”的称号。
但“枪打出头鸟”,杨业的战功遭到了其他宋将的妒忌。
宋太宗在雍照三年(公元986年)派出的三路攻击辽幽州的大将,因为曹彬所率的宋军主力遭到惨败,其他两路宋军也被迫后撤。
杨业当时是潘仁美的副将,俩人统率西路宋军。
就在西路宋军后撤的途中,发生了杨业被陷害,兵败被俘身死的事件。
杨业与潘仁美奉命撤退,并把云、应、朔、寰四州吏民迁到宋境。
宋军撤退中,辽将耶律斜轸率兵追击,连败宋军于五台、飞狐等地。八月间,潘仁美、杨业撤到朔州南面的狼牙村,这时辽兵已攻陷寰州。杨业见辽兵人多势盛,认为不宜同辽兵争锋,主张绕道而行,避开正面强大之敌,于途中的石碣谷布列三千强将,再用骑兵在中路接应,以保证后退的宋军和被迁百姓能安全撤退到宋朝境内。
这个正确的建议却遭到了监军王侁、军器库使刘文裕等人的反对。他们主张不顾一切直趋雁门。
杨业认为这种冒险举动必遭失败。王侁竟指责他空有“无敌”之号,见敌不战,毁谤他另有打算,对宋朝怀有二心。王侁的无理指责和毁谤,把平日对杨业的妒忌和敌视的情绪都肆无忌惮地发泄了出来。
作为全军主帅的潘仁美,本来也是有军事常识的,理应支持杨业的方案。可是,当两种作战方案发生争执时,他却不表示意见,而实际上是支持了王侁的主张,也默认了王侁对杨业的无理毁谤。
杨业这时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若违心按潘仁美、王侁等人的主张去同兵锋正盛的契丹兵争战,不是兵败身亡,也会因兵败被追究责任而治罪;若按自己的方案去行动,违抗主帅军令的罪责也难逃,他明知这些宋将是借刀杀人,把自己逼人死路,但他不可能有别的选择。杨业作为一个从北汉归降宋朝的将领,尤其不能忍受别人说他对宋朝怀有二心这样的诽谤,于是,明知前途凶多吉少,他还是非常激动地说:“我杨业不是怕死,只是认为时势不利,不能让士兵白白死亡而又不能立功。今天你们指责我不去死,我在你们之前先死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