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九年(1138年)正月,宋金和议达成:金朝把陕西、河南“赐还”给宋朝,并归还徽宗及其皇后的灵柩;宋朝向金称臣,每年进贡银子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匹。这本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而投降派却对和议大喜过望,掸冠相庆,满朝文武加官进爵。岳飞在谢表中再一次申述了他一贯反对议和议、坚持抗敌的主张。岳飞的这篇充满爱国激情的谢表,道出了广大爱国人民的心声,激发了南宋军民抗金到底的决心和勇气。不久,高宗授岳飞开府仪同三司,位居三公。岳飞上书力辞,说:“现今的形势是只能引以为危而不能引以为安,只足以使人忧虑而不足以使人祝贺,应该加紧训练士兵.以备不测,而不应该论功行赏,被敌人耻笑。”要求朝廷收回成命,三诏不受。
果不出岳飞所料,和议尚未践约,金朝内讧,兀术掌权,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熙宗采纳兀术的建议,撕毁和约,兵分四路,向宋发动大规模进攻。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金朝归还的土地重新被金兵占领。赵构和秦桧一伙顿时慌了手脚,不得不下令各军分头进行抵抗。又给岳飞晋职。
除原职外又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由荆、襄北上。岳飞一面准备率军出击,一面派人暗渡黄河联络北方义军。数天后,岳家军渡过淮河,浩浩荡荡地进入河南中部。然后分兵进击,在短短四十多天时!司内,先后收及陈州(今河南淮阳)、颍昌(今河南许昌),郑州等军事重镇,从东南几个方向对汴京形成弧形包围圈。
兀术得知前线连吃败仗,不免有些心慌,立即在汴京召集元帅左监军、龙虎大王突合速等各路将领商讨对策。兀术认为宋朝将帅都不难对付,只有岳飞一军深入,将勇兵精,而且有河北忠义民兵响应作声援,其兵锋锐不可挡。他决定寻找机会,与岳家军决一死战。
岳飞得知兀术的意图,他故意分散兵力,自己反以少数轻骑驻守郾城(今河南郾城)。兀术侦知郾城兵力很少,便集合了龙虎大王突合速,盖天大王完颜宗贤和昭武大将军韩常的兵马,抄小路进逼郾城。在郾城以北二十多里的地方,宋、金两军相遇,各自摆下阵势。岳飞首先命令长子岳云出战,大败金军。勇将杨再兴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杀死敌军几百人。兀术眼见不能取胜,决定孤注一掷,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出动“铁浮图”和“拐子马”这两支骑兵共一万五千人,向岳家军杀来。“铁浮图”又称“铁塔兵”,是头戴双层铁盔,身披重甲的骑兵,以三匹马为一组,用皮带相连;后面放着拒马子,用来阻止马后退。“铁浮图”常常担任正面冲锋的任务,推进时像一堵铁墙,给对方造成极大的威胁。“铁浮图”的左、右两翼,配备着号称“拐子马”的轻骑兵,这些轻骑兵常常在跟对方战斗到白热化时突然出击,往来冲杀。兀术妄图用这两支骑兵一举歼灭岳家军。
岳飞早就盼着兀术能倾巢出击。他专门训练了一批步兵用来对付“铁浮图”。等敌军临近阵前,他立即命令步兵各拿一种叫“麻札刀”的大刀和大斧上阵。步兵们弯腰专砍马足。马一摔倒,人就跟着摔下来,一匹马躺下,另两匹马就不能前进。岳飞又指挥两支骑兵,专门对付拐子马。两军短兵相接,从午后一直杀到天黑,金军全线崩溃。兀术看着被杀得七零八落的人马,哀叹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
郾城惨败之后,兀术仍然不肯罢休。他收集残部,并从各地征调援军,又拼凑了十二万人,驻扎在郾城以北的临颍县(今河南临颖),伺机反扑。岳飞料想兀求会进攻颍昌(今河南许昌),便令岳云速援驻守在那里的王贵。金后来攻,岳家军早已有备,岳云引骑兵正面突击,王贵率步兵攻其左右,大败金兵。
郾城和颍昌之战,岳家军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战斗力。金兵被打得闻风丧胆,他们感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向赵构上书,报告了河北人民盼望宋军前去解救和金兀术已经命令金人老少渡河北撤的消息,指出现在是宋朝中兴之机,金兵必亡之日。他请求赵构命令各路人马火速并进,发动总攻击。与此同时,岳飞亲自带领全军从郾城继续北上,进军朱仙镇,不几日,距离汴京只有四十五里了。被围困在汴京城的兀术已成瓮中之鳖。兀求为挽救覆亡命运,倾巢出动,又被岳家军打败,连夜逃回汴京,岳家军取得了朱仙镇大捷。
金军的溃败,岳家军的屡屡得胜,更增强了岳飞乘胜渡河收复河北的决心。他再次上书赵构,“要求深入敌境,复取旧疆,以雪亡国之耻。他鼓励部下说:“直捣黄龙府(今吉林农安,为完颜女真发祥之地),与诸君痛饮耳!”
岳飞正指日渡河,而坚持妥协投降的宋高宗和秦桧,却害怕人民力量在抗金斗争中壮大起来,害怕抗金将领岳飞“尾大不掉”,又怕迎回钦宗,自己帝位难保。于是急令岳飞退兵。岳飞坚持要求继续进军,上奏说:“金人锐气沮丧,尽弃辎重,疾走渡河,时不再来,机难轻失”。高宗和秦桧知道岳飞志坚难移,遂先下令撤回其他各路军队,然后又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名,一日连发十二道金牌,严令岳飞迅速退兵。岳飞愤惋而泣,痛心地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遂不得不奉命退兵。
岳家军班师的消息不胫而走,百姓扶老携幼,纷纷赶来挽留。岳飞挥泪取出诏书给百姓看,说:“吾不得擅留。”遂暂留兵五日,保护百姓向南撤到襄、汉一带。金兀术听说岳家军已经撤走,不禁拍手称庆。不久,郑州、颍昌、陈州、蔡州又重新沦入金人之手。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兀术又率军渡淮南下,其前锋直逼长江北岸。当金兵抵庐州时,高宗命岳飞率军支援,金兀术听说岳家军来到,急引兵北退。
金兵退后,赵构和秦桧加紧与金议和。他们首先要解除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兵权,于是于绍兴十一年五月以论功行赏为名,授其枢密使职务,实际上解除了他们的兵权,接着又拆散了他们的军队。金兀术利用南宋统治者急于求和而取得暂时苟安的心理,指示奸细秦桧:“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只有杀之,始可议和。”接着,赵构和秦桧一步步迫害岳飞。秦桧唆使万俊离弹劾岳飞,后又指使人诬告岳飞谋取兵权,阴谋造反。岳飞被捕入狱。在审问时,岳飞撕开衣服,袒露背脊,显出昔日刺在背上、切入肌肤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以表示对秦桧等人的抗议。岳飞遭受严刑拷打,审理两月,毫无证据,而秦桧却冒天下之大不韪,决定杀害岳飞。朝廷内外许多正义的官员,士大夫为岳飞鸣冤,韩世忠更是不顾个人安危,当面责问秦桧,秦桧含糊其词地说:“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或许有)。”朝世忠大怒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但最后岳飞还是被赐死。临死前,他仍然坚持自己抗金救国无罪,他相信老天有眼,一定会证明自己的一生光明磊落,他镇定自若地写下了八个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飞被害后二十年,即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金朝统治者再次撕毁和约,分兵南侵。国难思良将,太学士程宏图上书为岳飞鸣冤,但直到宋孝宗即位,才给岳飞的冤案昭雪。
【毛泽东评点】
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出产品。灵活不是妄动,妄动是应该拒绝的。灵活,是聪明的指挥员,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这个势,包括敌势、我势、地势等项)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是所谓“运用之妙”。
——摘自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94页。
“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此言不当。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摘自毛泽东读欧阳修等的《新唐书·徐有功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37页。
1950年,毛泽东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赴苏联访问。曾向斯大林介绍中国共产党军队在革命战争年代“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的精神。翻译费德林不明白“归”字的含义,请求加以解释。毛泽东说“归”字是“回到原来状态”的意思。
这句话即是说:“藐视一切困难和痛苦,像看待自己回到原本状态一样看待死亡。”并进一步解释说,“这是十二世纪古代中国的—位著名统帅岳飞使用过的一种说法。岳飞以抗击女真人入侵的军事远征而出名。斯大林明白意思后,也不禁小声说道:“看来这是一位天才的统帅,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和雄才大略。”
——摘自费振刚主编的《毛泽东批注圈阅史传诗文集成》,1997年版第2030页,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鉴赏】
岳飞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也是我国人民极为熟知和深为景仰的历史人物。毛泽东很推崇岳飞,教育广大干部要像岳飞那样有骨气,要“以身殉志”。
毛泽东对岳飞答宗泽的那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给予肯定,并把它加以阐释,赋予新的意义,作为中国革命战争中的一条很重要要军事原则,即指挥员基于客观实际情况,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
岳飞冤死风波亭,人们把责任全部推在秦桧身上。毛泽东认为主要责任不全在秦桧,幕后是宋高宗。秦桧不过是执行皇帝的旨意。而且赵构自己也承认:“讲和之策,断自朕志,秦桧但能赞朕而已。”毛泽东又谈道,这是封建史家为“圣君讳耳”。明朝文征明的《满江红》,“笑区区一桧亦何能?
逢其欲!”并非独排众议。毛泽东此番话是针对舒湮写的话剧《精忠报国》以秦桧影射汪精卫说的,在毛泽东看来,汪精卫是赵构,是投降的罪魁祸首。
岳飞的《满江红》一词是他的传世名作。毛泽东很爱读这首词,并曾手书《满江红》全词。1975年8月,毛泽东接受摘除眼睛白内障手术,就是在《满江红》这首词的唱片声中进行的。“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表达了岳飞的济世壮志,与毛泽东这位新中国的缔告者的壮烈情怀产生了共鸣。
岳飞一生以“精忠报国”为己任,坚决抵抗金人入侵。”
敌未灭,何以家为?”他要雪靖康之耻,灭臣子之恨,在壮志难酬之时,他还期待着“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实现“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雄心壮志。
岳飞在抗金战场上屡建奇功,创造了以五百亲兵击败金军十万大军的战争奇迹,郾城一战,他因敌而制胜,抓住铁塔兵和拐子马的致命弱点,趋利避害,采取灵活的战法,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充分发挥马步军的作用,一举歼灭金兀术的精锐,使金兵对“岳家军”闻风丧胆,感叹“撼山易。
撼岳家军难!”
岳家军之所以能百战百胜,与岳飞严于治军密切相关。
他曾谈到用兵之术,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岳家军行军或驻扎时,都对百姓秋毫无犯,纪律严明,成为岳家军的一种光荣传统。岳飞对将士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平时对士兵爱护有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凡有犒赏,岳飞都平分给将士,从不拿一分钱。朝廷封官拜爵,他总是以“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为托词辞谢。在作战指挥上,他勇武而有智谋,善于以少击众。每遇强敌,坚定自若,身先士卒,武勇过人。
欲有所举,总是先召集诸将谋划,谋定而后战,因而获得胜利。
《宋史.岳飞传》称赞岳飞道:“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有人认为他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不正是体现了岳飞的优秀品格吗?“青山有幸埋忠骨”,他英勇抗击外族侵略、坚决反对民族压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优秀典范,值得人民永远纪念。
十九、卫道圣相治家典范
——清朝篱笆曾国潘
曾国藩是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引人注目而又颇有争议的人物。曾国藩在世时,就兼有“中兴第一名臣”的桂冠和“曾剃头”、“曾屠夫”、“卖国贼”的徽号。青年毛泽东从治学、修身、事功三个方面对曾国藩作出了肯定的评价。并且注意到三者的相互联系,认为曾国藩后期的事功,是其早期博学的必然结果。
【曾国藩小传】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省湘乡人,生于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其家世代务农,祖父曾玉屏时常肩着锄头,开田种地,喂养猪禽,颇能料理家务。虽没有什么文化,但社会阅历十分丰富。因其持家有方,曾家也渐渐富裕起来。曾国藩自小就很崇敬他的祖父。父亲曾麟书,苦心攻读,前后应试十七次,到四十三岁时才考上了秀才,总算成为一名下级绅士,在乡里教书为生。曾麟书曾就其家家风拟成一联,令曾国藩抄贴堂中:
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耕半读,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曾家的确可称得上是一派田园风光。曾国藩是曾家长子,自小就被家里寄予,厚望。六岁时即入私塾读书,八岁时随父学五经,作八股文,十四岁时赴长沙应童子试,成绩颇佳。
后继续《周礼》、《仪礼》、《史记》诸书的学习。二十岁时到衡阳师从名儒汪觉庵学习一年。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曾国藩考取秀才,时年二十二岁。两年后他就学于长沙著名学府——岳麓书院,其诗文颇受书院欧阳坦斋的赏识,以为早晚必成大器。1834年应乡试中举人。次年入京会试不中,乃作江南之游。在金陵借资购得二十三史,回家后日夜攻读。
二十八岁(道光十八年—1838年)时,曾国藩再进京会试中进士,终于由农家子跻身仕途。
曾国藩会试成绩并不见佳,只中第三甲第四十二名进士。
清代科举考试中会试录取分三甲,第一甲三名,即所谓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第二甲则称进士出身;第三甲为同进士出身。据说以后曾有同僚用“如夫人(指小老婆)同进士”一联来羞辱曾国藩科考之无能。不过,曾国藩在取中进士之后参加朝考,成绩非常好,考到一等第三名。试卷进呈皇帝御览以后,道光皇帝又特别将他拔置为一等第二名。
这样,曾国藩才算考中了庶吉士。道光二十年(1840年),庶吉士散馆,曾国藩考到第二等第十九名,名次仍然很高,被授职翰林院检讨,幸运地成为翰林院正式成员。翰林院是所谓“清华之选”,晋升之途远非他处可比。1843年,他曾升为侍讲,同年六月充四川省乡试正考官。次年转为侍读。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三月,曾国藩充会试同考官,九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次年充文渊阁直阁士,道光二十七年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位居二品,时年三十七岁。其官运之亨通,可谓青云直上。这大概是他始终对清廷感恩戴德,甘心效劳的重要原因吧。
曾国藩十多年的京官生活,主要以读书修身为主。大理寺卿倭仁,太常寺卿唐鉴都是当时京中名噪一时的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