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名优水产品养殖技术
7432000000007

第7章 虾蟹类养殖(6)

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选用钙塑板、玻璃钢板、石棉瓦、油毛毡、网片、双层塑料薄膜等材料,要求防逃设施表面光滑,坚固耐用,防逃性能好。防逃墙高出田埂50厘米,四周成椭圆形,板和板接头处要紧密,支撑场要牢固。

3.放养及管理

放苗前对蟹沟放暂养鱼试水,检验蟹沟水药性是否已消失。稻田培育成蟹一般在2—4月份,水温为5—10℃时,选择一个晴天,将蟹种放入复堆河内。稻田培育幼蟹,通常在5—6月份放蟹苗入复堆河内。稻田养蟹一般以放养每公斤为50—150只的蟹种为宜。放养密度根据稻田情况灵活掌握,按总面积计以666.6平方米放2.5—5公斤为宜。同一块田应放养同一规格的品种,不同规格蟹种混养时,饲料投喂要充足。对水质调节比较困难的田块,也可搭养少量鲢鳙鱼,一般以每亩复堆河放养1公斤左右鲢鳙仔口鱼种,稻田培育幼蟹以每亩放250克左右大眼幼体为宜。稻田养蟹的饲养管理可参照池塘养蟹管理方法。养蟹的稻田一般养蟹期只施1—2次追肥,每次每亩用尿素2.5公斤左右,注意不要施碳铵和农药,但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用药时改药液喷洒为喷雾,改高浓度喷雾为低浓度喷雾,以减少对河蟹的危害。养蟹稻田收稻时要事先将蟹赶到复堆河及蟹沟中,防止收割水稻时损伤河蟹。河蟹收获的时间根据各地气温因地制宜,收蟹的方法一般采用放水捕捞,即在排水时用捕蟹网收蟹,也可在晚间徒手捕捉。

五、商品蟹的暂养和运输

暂养也称囤养,是将养殖水体捕起的商品蟹转入人工控制条件下的小面积场地,经过短时期饲养后再作为商品出售的一种养殖形式,河蟹暂养具有时间短、收益大的特点。

暂养的意义和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一般养殖河蟹的捕捞开始时间在9月中下旬,此时河蟹正值生殖蜕壳的后期,捕捞的河蟹中一部分已完成生殖蜕壳,一部分正准备生殖蜕壳,另一部分刚刚蜕壳尚在软壳阶段。从整体上看,此时捕起的蟹肌肉不充实,蟹黄不饱满,水分较多,商品价值低,经过短期暂养后河蟹体内性腺发育成熟,肌肉饱满充实,膏肥黄多,水分减少,商品价值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受传统食蟹习惯的影响,河蟹在10月中旬后才在市场上出现较高的价位,越往后价格越坚挺,就是说,从客观上要求将起捕的河蟹进行暂养,在提高河蟹质量的同时,出售的价格将大大提高,即利用季节差增加收入。

1、暂养的形式及其特点

目前各地的暂养方式较多,但暂养的方法大同小异,常见的暂养方法有土池、硬塑网箱、竹笼、室内暂养等形式。

(1)硬塑网箱暂养

硬塑网箱由硬塑无节网片缝制而成,硬塑网片是一次性成型的机制网片,网箱规格有3.5米×1.5米×1.5米和2.5米×1.5米×1.5米等。硬塑网箱暂养的特点,一是河蟹咬不断网片而不能逃逸;二是可以将网箱安置在湖泊水质条件好的地方,保证暂养期间有着良好的水域环境;三是出售方便,销售时将网箱提出水面放至船中,直接倒入船舱。

(2)竹笼暂养

在长江流域比较普及,与风箱暂养相同,可设备在水质条件好的水域,一般在湖泊养蟹中采用这种方法较好。

(3)土池暂养

比较普遍的一种暂养方法,基本设施建设与池塘养蟹相同,一般根据暂养量而决定面积大小,土池暂养的特点是容量较大,也有利于单位或个人开展,缺点是易遭受敌害,损失较大,水质较难控制,捕捞也较困难。

(4)室内暂养

有室内散养和室内流水暂养两种,室内流水暂养是鄂州市的一些贩运者在室内隔上1米左右的砖墙(三面利用屋室原有的墙)暂养,也可以说是一个室内暂养池,池底方面在出水处低,进水处高,底部铺一些沙石,水位控制很低,基本上是池的一头有水,一头无水,进出水量不大,保持不停地进出水,室内散养是将河蟹放在保持一定温度的室内,关闭门窗,保持黑暗,以防透光引起河蟹骚动。蟹体上盖些水草或湿稻草。室内流水暂养的特点是方法简单,管理方便,时间可长可短,捕捞容易,室内散养只适用于5—10天周转快的短期暂养。

2、暂养的主要技术措施

1.暂养密度

暂养密度应根据软壳蟹的数量多少和计划暂养时间长短以及水质等情况而确定,若暂养时间长,软壳蟹较多,水质等条件较差,密度应小一些,反之,暂养密度可大一些。用竹笼暂养,应将软壳蟹与绿蟹分开,绿蟹的暂养密度是每笼7.5~10公斤,软壳蟹为2.5公斤左右。土池暂养每亩为250公斤左右。

2.水质管理

土池暂养时水质管理尤为重要,在竹笼暂养、室内暂养的情况下,水质问题易为解决,尤其是竹笼暂养时,将竹笼吊在湖泊或河流水质条件好的地方就能较好解决这个问题。土池暂养一是要求清除过多淤泥,二是要求清池消毒,三是要求冲水换水要勤,四是要求泼洒生石灰,保持水质清新,每隔10~15天换一次水,水温较高时3~7天换一次,如水体交换不良,尤其是发现大批河蟹食欲不振,并不愿入手,应及时采取增氧措施,为调节水质也可混养适量的花白鲢。

3.饲料投喂

一般来说,暂养期河蟹的食量不很大,这是由于在较大的密度中生活的河蟹不适应新的环境所致,加之暂养期正是河蟹生殖洄游季节,投喂饲料应选择河蟹喜食的种类,如小杂鱼、螺蚌肉、饼类等。土池暂养时将饲料投在食台上,从而酌情增减投饲量。多投动物性饲料,但猪血不宜多投,因猪血难以被河蟹吸收利用,有时河蟹贪食猪血不消化而导致死亡。

4.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做到“四防”、“五勤”。四防即防偷、防风、防逃、防敌害。五勤即勤检查蟹的活动情况,发现死蟹要及时捞出;勤刷竹笼内外的附着物,保持有微流水,溶氧充足;勤打扫食台上的残饵;勤检查防逃墙及笼的完好程度或池的进出口有无逃蟹的迹象,发现问题及时补修;勤记录,以便掌握暂养情况。

3、暂养死蟹的原因及防治

1.患病蟹症状

病蟹反应迟钝,行动退缓,食欲减退,垂死蟹僵立不动(以步足将身体撑起),停止摄食,1—2天后即死亡。解剖观察发现,病蟹鳃呈灰色或灰黑色,鳃内污物较多,但极少见寄生虫附着。胃肠空虚,基本上无食物;后肠全空,普遍肿肠,内有积水,略呈淡黄色。有人曾对病蟹施有防治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消毒剂,但未见明显疗效。

2.原因分析

(1)暂养池不清塘,淤泥过厚:不少河蟹暂养池是利用原有鱼池改建而成,大多未经清塘,淤泥厚达30—50厘米,有的甚至更厚。有的地区鱼池不够用,直接用稻田改建暂养池,其耕作层(带稻根)经深水浸泡后,形成有机淤泥层,大量淤泥无疑为病原体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在这种环境条件下,暂养蟹颜色深黑,腹部黄锈,病弱难看,食之无味,并且抗病能力差,易死亡。

(2)水体交换差,缺氧严重:大多数暂养塘无进排水系统,一般是用潜水泵换水;难以清除池底积污,净化水质,时间一长,难免缺氧,轻则影响河蟹的食欲和蜕壳,重则使之窒息而死。

(3)饲料中缺钙,水质偏酸:一些养殖池水的pH值一般在6.5—7左右,很不适合甲壳类生长,特别是小面积池塘,缺钙现象更严重。河蟹暂养户事先不用石灰清塘,事后又不补施石灰;暂养蟹饲料大多以红苕片(丝)为主,普遍缺少蛋白质和钙质。因此,早期暂养的河蟹容易发生蜕壳障碍,难以由“黄蟹”转为“绿蟹”,从而夭折。而水质偏酸,饲料中缺少钙质,对“绿蟹”生长同样十分不利。

(4)生态条件差,管理不当:暂养池建设仅以防逃为重,很少考虑河蟹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这类暂养池一般无供河蟹栖息的沉水植物,而且池底、池岸无坡度,投饲后河蟹的摄食情况不得而知,无法了解蟹饲料是否适口,投饲量是否合理。

(5)暂养期长,暂养密度大:河蟹暂养多数始于9月份,也有从8月份开始的,暂养量每平方米在0.4—0.45公斤左右。这样,河蟹的最后一次生殖蜕壳必须在暂养池内完成。由于环境条件差,缺乏适口饲料,放养密度相对较高,致使一些河蟹因蜕壳障碍而死亡,另一些软壳蟹则成了同类的美餐;一些河蟹即使勉强蜕壳,也因体质弱,抗病力差而死亡。另外,有些河蟹入池前就已伤残或染病,进入暂养池后很快成为全池河蟹发病的根源。

3.防止暂养蟹患病和死亡的措施

(1)暂养池建设暂养池应选在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池底淤泥少,沉水植物丰富,位置较偏静之处,并要求排灌方便。一般不能养鱼的浅滩,或不太平坦的洼地,都可考虑改造成为暂养池。面积一般在2000平方米以上为宜,水深一般为0.5—1.5米。

蟹池中应顺水流方向纵向留有数条高出水面的土埂或小岛(可种植茭白、水花生等),以利河蟹的栖息、掘洞、蜕壳和觅食。如利用鱼池暂养,可将水花生捆成条状,再平行排列于水面。条宽、行距视水面大小而定,一般宽1—2米,行距4—5米,以便净化水质,增加河蟹栖息场所。

池底要有坡度,向出水口一侧倾斜,同时应清除过多淤泥,并种植一些轮叶黑藻等水草,使之相对接近自然环境,进出水口最好成对角线,以利水体交换。

(2)清塘消毒放蟹前半个月,池水保持在10厘米左右,每平方米用生石灰0.1—0.12公斤,溶化后全池泼洒。这样既可杀灭病原体,又可提高池水的pH值,增加水中钙的含量。放蟹后每隔15—20天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用量约每平方米0.03公斤。

(3)适宜的暂养密度,暂养密度应视暂养条件、管理水平以及暂养时间长短而定,大致掌握在每平方米0.2—0.45公斤。如果暂养条件差,又缺乏经验,则宁稀勿密。暂养蟹最好取自于本地区。经过长途运输的河蟹,入池前应进行检查,剔除死亡或伤残、垂死蟹,有条件时还可以按规格大小分池暂养。

(4)暂养时间要合理暂养开始时间一般应选在国庆节后,采取对象也应改为绿蟹,它们不需要再蜕壳,对环境的适应力相对较强,因而死亡比较低,经过强化饲养,还有可能增重。

河蟹的暂养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个月,尤其在水面小、水质差、河蟹密度比较高的情况,暂养时间不宜长。

(5)日常管理河蟹入池后必须加强科学管理,这是河蟹暂养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日常管理主要保持水质清新,每隔10—15天换一次水,水温较高时3—7天换一次水。如水体交换不良,尤其是发现大批河蟹食欲不振,并不愿入水,应及时采取增氧措施。为调节水质亦可混养适量的花鲢、白鲢,每平方米不超过0.15尾(30—50克/尾)。先放蟹后放鱼。

(6)食台与投饲食台要露出水面,便于观察河蟹的摄食情况,从而酌情增减投饲量和观察适口性。投饲量一般为河蟹体重5%—7%,并根据“精料少投,粗料多投,晴天多投,雨天少投”的原则灵活掌握。另外,要注意饲料的蛋白质和钙质的给量。

(7)防病除害细菌性疾病,病蟹腹部附肢腐料,肛门红肿,并且拒食,可用消毒药物全池消毒;对于鼠害,可进行药饵毒杀,工具捕杀,夜间人工捕捉。

4、商品蟹的运输

目前对提高商品长途运输的成活率和质量,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商品蟹运输有短途运输和长途运输等几种。商品蟹在运输之间,应进行质量分拣、包装、运输等几项工作。质量分拣也称分级,一是将不同规格的蟹分开包装;二是将残次分开;三是将软壳蟹分开;四是将死蟹或即将死亡蟹拣出。合格商品蟹的标准应是八足健全。两螯有力,曳部青绿,腹部银白,甲壳紧硬,无伤无残。包装一般使用筐笼,每筐笼15—25公斤为宜。要求筐笼内蟹放平放满,筐盖严实,一般以河蟹在笼中不能爬动为宜,否则,容易造成断螯折足。有的地方将蟹逐只捆扎,用水草将蟹八足或双螯捆扎一起,避免蟹在运输中爬动。有人在运输前使蟹鳃腔保持一定的水分,以利于提高长途运输的成活率。在9月和10月份气温较高时运蟹,在筐笼内加冰降温,效果较好,不管用哪种方法,均要使蟹在运输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湿度。

运输中注意防雨、防风、防晒、防尘埃、防鼠害以及防偷盗。如发现筐中有死解应及时采取措施,将死蟹清除,以免死蟹衍生的细菌传播给其他活蟹。若死蟹较多时,除将其拣出外,还应将活蟹用水冲洗,以防扩大污染。到达目的地后,应立即打开包装或销售,或放入水泥地、木桶等容器内,这时注意容器不要盛有较多水,只要淋水保持潮湿就行。

六、病害防治

1、敌害防止

1.鼠害可在养蟹池旁安放鼠笼、鼠夹、电猫等灭鼠工具。

2.蛙害为防蛙害,在放养蟹苗及幼蟹前,彻底清除池中的蛙卵和蝌蚪,并在养蟹池四周设置防蛙网或墙,防止青蛙入池,并要及时捕杀入池青蛙。

3.鸟害有些水鸟能啄食河蟹,可用草人等驱赶。

4.水蜈蚣对蟹苗和每一期幼蟹危害很大。防治方法是养蟹前彻底清塘,过滤进水。如发现池中有水蜈蚣,可用灯光诱捕或用捞网捕杀。

2、疾病防治

1.蟹奴病

蟹奴是一种甲壳动物,其幼体寄生于幼蟹影响发育成长,病蟹的最大特点是雌雄难辨,雄蟹的脐呈椭圆形,近似雌蟹,跳小而少绒毛。在蟹种和商品蟹的养殖期,往往蟹的腹部内侧能见到一些形似绿豆大小的白色颗粒,数量由几个至几十个,这就是寄生于河蟹的蟹奴。病蟹一是生长缓慢,二是商品蟹肉味恶臭,不可食用。

防治方法:严格清塘,杀灭塘内蟹奴,检查蟹体,发现河蟹被蟹奴寄生,立即将病蟹取出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达到0.7毫克/升,进行清除,以上防治方法效果均不理想,关键是要在采购蟹种时以及对下池养殖蟹种进行检疫,以免将病蟹带进池养殖。

2.纤毛虫病

病蟹体壳长满许多黄绿色或棕色绒毛,行动不便,发病数天后大量死亡。病因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换水不够,残饵未清除,导致水质恶化,池水中有害藻类和纤毛虫大量繁殖附着解体而引发疾病。

防治方法:改善水体环境,排除旧水,加注新水,每次更换池水1/3水量,每次每亩泼洒生石灰15公斤,连续施用3次,使池水透明度达到40厘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