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研究人员预言:克隆人并非神话
读过《西游记》的人都会记得,孙悟空的本领除了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和七十二变,就是拔下一撮毫毛,放入口中一嚼,一口吐出,变化出数不清的小猴子。而现在,科学家运用体细胞核转移技术,已经可以用病人身上的皮肤细胞克隆出早期胚胎,然后提取新的胚胎干细胞系。使干细胞研究向实用的“治疗性克隆”前进了一大步。
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取得了两大进展。一是用来克隆早期胚胎的体细胞,全部来自患有各种疾病的病人,而得到的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组织细胞的潜力,其基因又与患者的基因完全一致。因此,有可能分化出健康的组织细胞来代替疾病中受损的细胞,而不引起移植手术中常见的排异反应。
另一项进步是,研究人员克隆早期胚胎、提取干细胞的技术有所改善,效率大大提高。他们的论文说,研究中共招募了11名捐献体细胞的男女志愿者,年龄从2岁到56岁,患有脊索损伤、幼年糖尿病和先天性低丙球蛋白血症等各种疾病,其中一名患有脊索损伤的女性志愿者,也捐献了克隆胚胎用的卵母细胞。
研究人员总共将185个卵母细胞抽出细胞核,然后分别植入体细胞的细胞核,从中成功得到了31个胚泡,最后提取了11个干细胞系。
初步检查显示,这些干细胞的染色体正常,具有分化多能性,而且与捐献体细胞的病人免疫系统相容。下一步,科学家将检验这些为病人“量身定制”的干细胞系在医疗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不过,这些干细胞系要用于临床还必须解决三个难题:一是干细胞可能带有病人体细胞原有的基因损伤,不适合直接治疗;二是干细胞必须能高效、直接地分化成各种稳定的组织细胞;三是干细胞还残留着培育过程中使用的动物组织,必须尽快去除。
但是,根据他们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动物模型实验等都显示,如果类似的技术用于生殖性克隆(也就是“克隆人”),会导致胚胎发育严重异常,这是“极其危险的”,“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应该进行”。